銷售的本質是算好價值交換這筆帳,而談判就是一門「妥協」和包裝的藝術。
比方大部分信貸員跑同行渠道:我們公司產品利息低,放款快、審核寬、返點高,求合作。(本篇文章講的是新進入市場的產品,不要去套已經市場成熟的老產品,那個重點是突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產品簡單講就可以了)
這話初看沒什麼毛病,但讓人想跟你合作的欲望不高。為啥,好話都讓你一個人講完了,我講啥?
對方的心理:哪有什麼好處都讓你佔了的產品,這麼宣傳不會是想套路我飛客戶吧!
所以你要把話術稍微包裝一下:我們公司最近要衝大區業績,上個月放了200多萬,這個月上面指標下來要500多萬。光靠信貸員的業績完全不夠,我是XX普惠這邊的渠道專員,現在就專門找能衝單量和批款量的大渠道、大中介合作。
分析:
像「放款量、指標」這種東西都可以自己編,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對方知道通過率高,有放款。哪怕你就是個人信貸員,你也可以說自己是渠道專員,反正也沒人去認證。因為傳統概念裡,渠道專員的點位是最低的。對方規模不重要,給對方安上大渠道、大中介的名號,是讓對方覺得你看得起他,不飛個幾單都不好意思。
(如果你的優勢對比同行是返點,就用以下話術,如果優勢是利息或者批核率,話術又是另一種。還有公司業務員不能多,人多了價格透明了,說多少返點都是白扯)
對方會問:返點是多少呢?
你可以故意報低點。(你的返點5,你可以報3)
對方肯定會說:我原來還挺感興趣的,但是這返點忒低了,跟XX差遠了,公司業務員都養不活!
你可以說,我們這邊是按量來的,滿足10件批款可以享受4的返點。
對方肯定會說:我都沒在你們這一件都還沒批過,你讓我交10件,怎麼可能?
你說:沒事,第一件你可以先交試水,如果批出來客戶要了,我個人多貼1個點給你們,就當交個朋友。我第一單大不了一分錢不賺。但你們到時要答應幫我衝量。
對方說:那我再考慮一下。
你說:沒事,如果你真的有意向的話,我可以給你向公司申報下,看看能不能8件給你4個返點。儘量給你們最大程度爭取優惠。
小渠道的話一定會說:行,我先交個單試個水。真有單的大中介肯定還會跟你爭取:這樣,8件返6個點,可以的話,我下午就給你第一單。
你說:這樣吧,你先做成第一單,第一單成了咱們才有興致繼續談下去。如果到時候真能有8件以上,我盡我所能去給你們申請個二級代理,全XX市唯一一家5個返點,還享受綠色批款通道,但你們千萬不要對外面說。到時候我直接駐紮在你們這理單。
唯不唯一併不重要,代理「真假」也並不重要。這些都是話術需要,真交8單,你就駐紮他這好了,還省得跑其他同行了,坐著理單不香啊!
(未完待續)
關注,後臺回覆:銷售,網盤送你一套信貸獲客秘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