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12月15日訊(湯賢成)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國家主要領導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態發展觀,都在向我們昭示:只有堅持開發與保護並舉的方針,只有堅持生態立島、綠色興島的發展思路,才能真正走出一條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之路。
事實上,這正是近年來岱山「兩美浙江」工作的推進路徑。近年來,岱山生態建設成效明顯,環境保護能力明顯增強,轉型升級有序推進,美麗經濟如花盛開,一幅「天藍水綠新生態,經濟環保兩相宜」的兩美岱山新畫卷正在這裡徐徐展開。
規劃引領,描畫景美人和新風景
岱山的兩美建設,發軔於發展觀的理念更新:當財富增長的紅利日漸顯現,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步伐中加入了新的期待——空氣更清新、水質更優良、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順暢。望得見山、看得見水、找得到鄉愁,這就是「美麗浙江、美好生活」的最新註腳。
一言以蔽之,經濟新常態下,生態優勢就是發展優勢。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岱山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實施意見》《岱山縣創建國家級生態縣實施方案》《岱山生態縣建設規劃(修編)》等先後出臺,配合《岱山縣「811」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推進方案》《岱山縣環境功能區劃》等綱領性文件,岱山以國家級生態縣創建為抓手,力促生態紅利的不斷釋放。
天更藍了。2012年至2015年底,岱山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削減9.47%,氨氮排放量削減15.34%,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22.54%,氮氧化物排放量削減33.35%,圓滿完成減排任務;2012年至今,岱山共淘汰黃標車2180輛,淘汰高汙染設備11臺,基本完成禁燃區建設。
水更清了。全縣43家養殖場關停42家,1500餘個排汙(水)口有了「身份證」。近5年來,岱山縣環保局完成全縣113條河道水質檢測,對14條垃圾河、黑臭河水質進行了定期跟蹤監測,共開展汙染源監督監測641家次,出具各類監督監測報告649份。
山更綠了。在衢山,琵琶欄宕口舊貌煥新顏,原先裸露的坡面上覆蓋著大葉女貞、夾竹桃等植物,綠意蔥蘢。而隨著「四邊三化」行動的推進,長塗徐家廢棄礦山、秀山小歡喜石礦廢棄礦山、高亭官山盤水岙廢棄礦山等越來越多的礦山披上了綠衣。
好山好水好空氣,岱山的生態環境美,不僅有「天藍水碧」的直觀體驗,還得到了國家層面的最高認證:2010年4月被命名為「省級生態縣」;2014年7月通過「國家級生態縣」技術評估;2015年10月底通過「國家級生態縣」創建驗收;2016年9月正式被國家環保部命名為「國家生態縣」。
「十二五」期間,岱山成功創建「國家級生態鄉鎮」6個,「市級生態示範村」6個,「市級生態村」50個,「縣級生態示範村」8個。「國家級生態鄉鎮」的創建比例達到85.7%,市級以上生態村創建比例達到62.3%,創建「省級綠色學校」11所,「省級綠色社區」3個。
這些「綠色獎盃」,也給岱山帶來了諸多看得見的變化:生活垃圾出島處理實現全縣7個鄉鎮全覆蓋、「四季花海」為美麗海島填上更鮮亮的色彩及生態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發展迅速……
關停了附近的豬場後,東沙鎮小岙民宿的住客聞不到臭味了——當生態建設邂逅美麗海島,東沙古鎮綻放出一幅景美、人和、民富的美麗圖景。東沙鎮副鎮長虞平國介紹,東沙跳出古鎮看旅遊,正在著力構建「古鎮+文創區+濱海旅遊區」的一心兩區旅遊發展新格局。
起於高亭鎮板井潭,終於東沙鎮燕窩山,板燕線日前成為全省首批「四邊三化」行動精品示範道路。「浙江精品」的背後,是一場脫胎換骨的蛻變:綠化補種、違建拆除、垃圾清理、景觀打造……
岱山縣「三改一拆」辦公室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四邊三化」和旅遊產業發展相融合,在美麗環境中催生美麗經濟,釋放生態富民紅利。據了解,岱山目前已累計投入資金4350萬元,完成沿線景觀建設、改造面積63970平方米。
轉型升級,助力綠色GDP新增長
美麗岱山如何建設?美好生活如何鑄就?綠水青山如何持續不斷地轉變成金山銀山?轉型升級,是擺在岱山人面前的一道大題。
破題的途徑,在於包括「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四邊三化」在內的系列組合拳;在於淘汰落後產能「鐵腕無情」,發展新興產業「呵護備至」;在於制度、能力、作風的一體建設。
「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必然伴隨著『陣痛』,嚴格執法的同時還要在引導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面做好文章,而不是一關了事。」岱山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9月,岱山在全市率先完成重汙染行業整治。此次列入整治範圍的重汙染高能耗行業包括電鍍、造紙、化工、印染等。據了解,整治期間岱山共關停電鍍企業6家,引導新興紙業轉型,對舟山市恆泰漆業有限公司及凱林造紙進行了整改提升。
2012年至今,岱山縣環保局共完成建設項目環評審批401個,否決不符合產業政策和選址要求的新建項目198個,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的達到100%。
今年4月起,岱山強力推進環境保護「百日嚴打」專項行動,率先在環境監管工作中引入工帳單模式,對全縣潛在的環境汙染源作了一次大「體檢」。據了解,在環境監管工作中引入工帳單模式,在舟山全市尚屬首次。在鄉鎮的幫助下,以前可能漏掉的監管盲點大大減少。截至目前,第二批51張工帳單已完成整改點47個,第三批188張工帳單已銷號117個。
環保問題件件有檔案、事事有跟進,這是岱山環保工作創新體制機制,完善監管服務的一個縮影。事實上,這樣的探索岱山一直在進行,努力構建一條環保監管的有力防線。
2014年11月,岱山率先在全市推行企業環境風險強制責任保險制度。環境汙染責任險是指以企業發生汙染事故對第三者造成損害、依法應承擔的賠償責任為標的的保險。其能使環境汙染受害者得到迅速、有效的賠付。截至目前,岱山共有10家企業買了這份「綠色保險」。
今年9月,岱山環保首次對違法企業實施查封扣押。這是岱山縣在新《環保法》明確賦予環保部門強制執法權後,首次實施的查封扣押。
產業發展的基礎牢靠,生態循環經濟的碩果頻頻結出,GDP變得含金量更足、綠意更濃:風力發電項目和海洋潮流能項目「追風逐浪」,源源不斷的綠色電能通過海纜併入電網;陽光房變廢為寶,生活垃圾經過生物分解變成肥料。
在舟山市光亞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廠房屋頂,總面積約3000平方米,由900塊250瓦多晶矽光伏面板組成的光伏電站在全市率先投入商業運行。項目投資商、舟山市科特光伏光電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幸軍介紹,多晶矽光伏面板安裝在光亞汽配廠房屋頂,夏季時可以達到良好的遮陽隔熱效果,在提供電能的同時,也為企業節省了一筆隔熱層裝置費用。
宜居宜業,發展美麗生態新經濟
走進岱山,令人欣喜的發展之變處處可見:招商變成了「選商」,不管投資多大的項目環保不達標就不行;砍樹排汙變成了養山護水,幹群像保護眼珠子一樣保護環境;旅遊開發不再求大求全,鄉愁記憶成為吸引遊客的新招牌……山更綠水更清,變化的背後,是綠色發展觀的內化,是岱山人對生態、發展有機聯繫的新領悟。
從岱東鎮龍頭社區沿板黃線往北,一座古色古香的純木牌樓將遊人的目光引向路邊的沙洋社區。「園鳶攬翠」的橫批配合牌樓南側一組放飛風箏的銅雕,告訴人們沙洋社區農業與風箏產業「兩條腿走路」的發展特色。塗成紅白藍三色的電線桿沿著村道排成一排,引導著人們將目光投向遠處的風箏牆繪。
對面的上船跳徐福文化村村口,篆書書寫的村名帶來厚重的文化氣息。沿著村道往裡走,一座從舊漁船上拆下來的船臺被打造成旅遊接待中心。作為岱東打造運動休閒旅遊小鎮的重點區塊,村口還配有一個擁有40餘個車位的停車場。「我們有意識地將美麗村口建設和徐福文化村的整體規劃相結合,通過美麗村口去吸引遊客眼球,助推岱東旅遊的發展。」該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岱東優良的生態環境正在逐漸釋放紅利。經過近一年來的環境綜合提升整治,上船跳徐福文化村的遊客量在今年迎來了「井噴」。旅遊產業的興旺發展也給當地村民帶來了增收的機會:香婆婆粥鋪、小木屋飯店、農家主題茶吧、酒吧紛紛開始掘金美麗經濟。而在投資者的眼裡,正是岱東的好山好水好空氣,吸引了全市首個海島露營基地的落戶。
沐浴和煦陽光,踏著石板小路,伴著潮漲潮落……穿梭在東沙鎮小岙民宿村一個個百年四合院裡,入眼的石屋、天窗、吊燈、躺椅,小小的細節中無不透露出時間的烙印與傳統的特色——東沙鎮對於美麗經濟的理解,可以從小岙民宿村的打造中窺得端倪。
「村長」武軍是舟山民宿界大咖。到小岙創業,看中的是這裡獨有的清靜。村裡的老屋,歷史最悠久的可追溯到清末民初,但已不同程度破敗……為了保住這份純粹的鄉愁,武軍在改建過程中選擇了高難度的做法。
建石屋,他選擇幹砌法。這是一種不用水泥的石屋建築法,費工費力,當地已少有人會做,會做的工匠平均年齡在65歲以上。老屋內的碗櫥、雕花床、水缸、甕一併保留了下來……民宿,呈現的就是當地的民俗和風情。
「應該說小岙民宿帶給東沙的不僅是環境和外貌上的改變,還有一種人文氛圍和品牌效應。」虞平國說,小岙民宿經過了政府主導、社會資本參與兩個發展階段後,在第三期項目迎來了本地人的「加盟」——81歲的史老伯如今是小岙民宿三期項目的「股東」之一:在寧波經商的兒子投資數十萬翻新老屋,通過委託經營的方式試水民宿經濟,這也是小岙村村民參與民宿經營的第一個樣本。
事實上,東沙始終不忘留住古鎮最珍貴的鄉愁記憶:遊客接待中心、遊客廣場、沿街民房,所有建築的外立面都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用木板、黑瓦、白牆營造出年代感;在每一個路口豎著為遊客指示方向的標識牌,製作原料是採購來的老船木……留住鄉愁記憶,東沙同時在體驗項目上做文章。從漁民「休漁謝洋回籠酒」衍生而來的千人宴,到每個周末固定的非遺文化展示,老底子的舟山記憶往往最受外地遊客歡迎。
轉過東沙古鎮橫街與人民路的路口,「一見書吧」「東沙角酒吧」,為古鎮旅遊添加了一抹亮色;在金維映史跡陳列館對面,「海邊人家」海鮮館今年新開張。以前房子白白空著,現在村民已經不願意租掉或者賣掉了。小岙民宿往東,高廠墩民宿主打高端路線;古鎮裡,國際青年旅舍瞄準年輕人,林家大院民宿、互助弄民宿今年也開門迎客;自由弄裡,一家民宿正在裝修。特色民宿如今在東沙可謂遍地開花。
「更多的項目正在和投資商接洽。」虞平國透露,來洽談的投資商為數不少,但引進什麼項目,卻遲遲沒能確定。「想想是又頭疼又高興。投資商多,說明我們山好水好是一塊寶地,但越是寶地就越要慎重,一定要選對選好,讓有限的資源最大程度地造福東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