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時代著名詞人文學家,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
這位大文豪臨終前曾留下一首絕命詩,這首詩可以說是蘇軾對於自己一生的總結,同時也是對他晚年心境的概括。
這首詩並沒有什麼豐功偉績,沒有自我吹噓,甚至沒有對未來的期許,有的只是悲傷悽涼。
這首詩叫《自題金山畫像》,今天我們就聊聊這首詩以及蘇軾的一生。
《自題金山畫像》是蘇軾在宋徽宗建中靖國元年,公元1101年五月,在真州(今天江蘇儀徵)金山寺時所寫。
當時蘇軾已經65歲,這位年邁的老人拖著病軀,本打算北上回到北方首都開封復職,卻最終未能如願。兩個多月後,蘇軾病逝於常州。
所以說,《自題金山畫像》其實可以算作蘇軾的絕筆詩,是這位名動千年的大文豪最後的作品,同時也是他對他自己一生的總結。
蘇軾如此寫道: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
作者說自己當時「心如死灰」,在論及自己一生功業的時候,說了三個地名「黃州惠州儋州」這是為什麼呢?
要說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知道蘇軾為什麼寫這首《自題金山畫像》。
原來,當時金山寺曾有蘇軾畫像,蘇軾是面對自己的像,感念自己一生,於是留下了這首詩。
所以這首詩可以看作是蘇軾對於自己一生的總結。
蘇軾出身書香門第官宦家庭,他的父親蘇洵就是一位了不起的文學家,在朝為官。蘇軾年輕時便才華出眾,受到歐陽修等文壇巨擘的青睞,後來考中北宋特招的「制科」,可謂風光無限。
但是蘇軾的仕途十分不順利,他先是不滿王安石等改革派的主要,自請貶職去了密州,但此時蘇軾還有些許幻想,所以他還能寫出「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樣的詞句。
但是蘇軾因為寫詩抨擊新政,得罪了皇帝宋神宗,引發了「烏臺詩案」。
蘇軾又被貶黃州,在黃州蘇軾預感到自己此生再難啟用,於是寫下了「寂寞沙洲冷」,「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等悲情詩歌。
再後來,蘇軾又被貶惠州、儋州,這就是蘇軾詩中所說的意思,「黃州惠州儋州」其實是他後半生被貶職流放的地名。
蘇軾在被貶職後逐漸放下心中對於仕途的執念,所以他才能寫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樣的經典詩詞。
蘇軾並沒有徹底頹廢萎靡,他在黃州惠州儋州等地都曾為民留下善政。
蘇軾在38歲就已經自稱老夫,65歲時候的蘇軾早已不再是那個意氣風華的天才少年,也不再是「老夫聊發少年狂」的中年人,而是一個真正行將就木的「老朽」。
蘇軾早已看破世事,所以才有「心似已灰之木」的詩句,而「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則又頗有幾分自嘲的意味。
寫下這首詩後的兩個月,一代文豪蘇軾與世長辭。
人生一定要讀一讀蘇軾,感受他的豁達治癒我們的心靈。
蘇軾的詞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為人處世的心態,通過他優秀的文筆把自己的情感一一傳遞出來,只要讀蘇軾就能夠感受到蘇軾堅韌豁達的心態,同樣可以讓我們積極陽光地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
想要了解蘇軾的一生並不難,從他詩詞作品入手就可以了,市面上千千萬的詞傳都不如小編今天為您推薦的這套「中國浪漫詩詞套裝」中的《蘇軾詞傳》,這是一本了解蘇軾傳奇一生的重要書籍,結合歷史背景將蘇軾是如何創作的前因後果一一敘述給讀者,編撰者文筆生動有趣,讓人輕輕鬆鬆、愉快的就能感受到一個至情至性的蘇軾。
同時,這套「中國浪漫詩詞套裝」中不僅有大文豪《蘇軾詞傳》還有同樣為豪放派代表的詞人《辛棄疾詞傳》,以及婉約派代表女性詞人《李清照詞傳》,還有南唐後主《李煜詞傳》以及最美詩詞《納蘭容若詞傳》和《倉央嘉措詩傳》。
一套六冊正版詞傳,內容豐富、生動有趣,讓你輕輕鬆鬆了解歷史、了解詞人的傳奇人生、了解詩詞的真正含義,讓你不知不覺就能夠背誦出許多優秀的詩句。
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