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又名朱興宗。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都知道,按照當年明月的說法,之所以用數字作為名字,是因為在元朝有個不近人情的制度:尋常老百姓如果沒有正當職業的話,是不可以取名字的,只能以出生日期或者出生時父母雙方的年齡之和,作為名字。而朱元璋是八月八出生的,所以叫朱八八(老朱家可真會佔人便宜!),也叫朱重八,這裡的「重」是「雙」的意思。
《明朝那些事兒》我讀過幾遍,以前讀的時候沒有對朱重八(朱元璋)、張士誠(張九四)、陳友諒(陳九四)等小時候的曾用名產生過興趣,只覺得在元朝暴政的統治之下,老百姓連取名的自由都沒有,簡直豈有此理——這要搞出多少麻煩事啊。試想,牛家村某年某月某日,村民們不約而同在這一天生了十幾個牛寶寶,又沒提前說好不用生日做名字。這些人的爹媽喊自己孩子回家吃飯,其他小孩聽見了去還是不去?他們見面互相之間怎麼打招呼?
最近我在讀吳晗先生寫的《朱元璋傳》時,發現朱元璋的幾個哥哥,分別叫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如果是按照出生日期起的,哥幾個都是月份與日子數字相同的日期出生,這也太巧合了吧!這「重」看起來不像是「雙」的意思,倒像是表示輩分的字。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想略微一探究竟——如果這個「重」不是「雙」的意思,那麼當年明月在書中的表述可能是有瑕疵的。
為什麼要用數字作為名字?
1. 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
除了當年明月在書中說元朝有不準普通老百姓取名之外,清朝的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春在堂隨筆中》俞樾(清朝)
但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類似的說法,包括元朝當時的法律法規,也沒有明確的類似規定。而且根據我個人的推理分析,這樣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
我們先來做一道算術題:已知朱重八的父親朱五四生於1283年,元朝誕生於1271年,求解朱元璋的爺爺朱初一是哪朝人?
相信聰明的小夥伴們已經算出來了,朱元璋的爺爺在1271年元朝建國的時候,至少已經知道撒尿和泥了,是個名副其實的宋朝人,那麼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以及高祖朱百六的宋朝成分就更正宗了。
再說如果真是只能以父母年齡之和或者出生日日期取名,朱百六怎麼解釋。百月六號出生?扯淡。出生的時候父母年齡相加一百六?這不瞎鬧麼,得多好的身體素質啊。
可見朱重八這個名字的由來,元朝實在是背了個大鍋,明明宋朝的時候就流行數字取名了。
2. 文盲爹媽不會取名。
如果是其他人家因為不識字,給小孩用數字湊名字,還可以接受。朱元璋家是不存在。
別看朱元璋家是農民,朱元璋小時候可是讀過幾天私塾。在那樣的家庭條件下,能把孩子送去讀書,說明父母的覺悟是非常高的,這個決定也使得朱元璋當和尚、從軍都有了更多優勢——誰都希望自己手底下的人文化水平高一些。如果父母是因為不識字而用的數字,那麼他們完全可以在朱元璋讀私塾的時候,請先生給取個大名,但是並沒有。
再有,朱元璋的父親這一脈,三代以內是正兒八經的農民,但他的母親陳氏來頭卻不一般。
朱元璋的外祖父,是宋朝大將軍張世傑的親兵。崖山海戰宋軍失敗後,陸秀夫背著小皇帝投海自盡。張世傑突圍失敗後淹死,陳氏的父親僥倖被人救起,回家後怕被元軍抓去徵兵,就遷居到盱眙,靠著給人畫符念咒、看風水跳大神為生。能當宋朝大將的親兵,又有玄門一技傍身,可見陳氏的父親是識文斷字的,陳氏完全可以跟著她的父親學習文化知識。即便陳氏也是文盲,那麼小孩出生後,完全可以讓孩子外公給取個名字——這可是外公的老本行,但是也沒有。
由上面兩點可見,朱元璋的父母並不是因為文化水平不夠才取的朱重八這個名。
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呢?
我個人認為,其實是很簡單的兩個原因。
1. 賤名好養活。
這是民間的俗話,據說到現在還有一些地方會給小孩取個阿狗阿貓的小名,避免小孩名字取的太大,「壓不住」,給小孩的生長發育帶來「負面」的影響。
可能是古人比較含蓄的緣故,滿地的狗剩狗蛋也不雅觀,所以就拿數字來起名,既不高調又不低俗,就是重名率高了一些。
2. 沒有搞計劃生育。
那個年頭,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天一黑吃飽了就只能造人,又沒有很有效的保護措施,所以生完一個又一個,要是哪家不生個五六個娃,家裡的男人出門都抬不起頭。
娃多了之後,自己家能分得清誰行大誰行二,別人分不清啊,索性就把家裡孩子們的次序放到名字裡,於是重五重六重七重八就出來啦。
以數字取名,其實不止可以追溯到宋朝,甚至是唐朝乃至更久之前,就已經很流行了,例如李白也叫李二十二、杜甫叫杜二等等,只不過排序的規則不太一樣罷了。
所以,古代人用數字取名字,都是老百姓自己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求而做出的選擇,並不是所謂的封建王朝蠻橫統治之下對老百姓的欺壓。
題外話:可能是朱元璋覺得數字作為名字不夠檔次,不響亮。於是朱元璋在投奔郭子興之後,不僅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朱興宗,還順帶把死去的老爹和幾個哥哥的名字都給改了,兒子給老爹取名字,可能也就僅此這一家了。折騰老爹的名字不算,自己當皇帝之後,還規定了自己的子孫必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來取名,以保大明江山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