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什麼叫朱重八,真的是元朝規定只能用數字取名嗎?

2021-01-13 公門爬山虎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又名朱興宗。看過《明朝那些事兒》的朋友都知道,按照當年明月的說法,之所以用數字作為名字,是因為在元朝有個不近人情的制度:尋常老百姓如果沒有正當職業的話,是不可以取名字的,只能以出生日期或者出生時父母雙方的年齡之和,作為名字。而朱元璋是八月八出生的,所以叫朱八八(老朱家可真會佔人便宜!),也叫朱重八,這裡的「重」是「雙」的意思。

《明朝那些事兒》我讀過幾遍,以前讀的時候沒有對朱重八(朱元璋)、張士誠(張九四)、陳友諒(陳九四)等小時候的曾用名產生過興趣,只覺得在元朝暴政的統治之下,老百姓連取名的自由都沒有,簡直豈有此理——這要搞出多少麻煩事啊。試想,牛家村某年某月某日,村民們不約而同在這一天生了十幾個牛寶寶,又沒提前說好不用生日做名字。這些人的爹媽喊自己孩子回家吃飯,其他小孩聽見了去還是不去?他們見面互相之間怎麼打招呼?

明朝那些事兒

最近我在讀吳晗先生寫的《朱元璋傳》時,發現朱元璋的幾個哥哥,分別叫朱重五、朱重六、朱重七!如果是按照出生日期起的,哥幾個都是月份與日子數字相同的日期出生,這也太巧合了吧!這「重」看起來不像是「雙」的意思,倒像是表示輩分的字。這引起了我的興趣,想略微一探究竟——如果這個「重」不是「雙」的意思,那麼當年明月在書中的表述可能是有瑕疵的。

為什麼要用數字作為名字?

1. 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

除了當年明月在書中說元朝有不準普通老百姓取名之外,清朝的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也有類似的記載。

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春在堂隨筆中》俞樾(清朝)

但在其他地方沒有看到類似的說法,包括元朝當時的法律法規,也沒有明確的類似規定。而且根據我個人的推理分析,這樣的說法也是站不住腳的。

我們先來做一道算術題:已知朱重八的父親朱五四生於1283年,元朝誕生於1271年,求解朱元璋的爺爺朱初一是哪朝人?

相信聰明的小夥伴們已經算出來了,朱元璋的爺爺在1271年元朝建國的時候,至少已經知道撒尿和泥了,是個名副其實的宋朝人,那麼朱元璋的曾祖朱四九以及高祖朱百六的宋朝成分就更正宗了。

再說如果真是只能以父母年齡之和或者出生日日期取名,朱百六怎麼解釋。百月六號出生?扯淡。出生的時候父母年齡相加一百六?這不瞎鬧麼,得多好的身體素質啊。

可見朱重八這個名字的由來,元朝實在是背了個大鍋,明明宋朝的時候就流行數字取名了。

2. 文盲爹媽不會取名。

如果是其他人家因為不識字,給小孩用數字湊名字,還可以接受。朱元璋家是不存在。

別看朱元璋家是農民,朱元璋小時候可是讀過幾天私塾。在那樣的家庭條件下,能把孩子送去讀書,說明父母的覺悟是非常高的,這個決定也使得朱元璋當和尚、從軍都有了更多優勢——誰都希望自己手底下的人文化水平高一些。如果父母是因為不識字而用的數字,那麼他們完全可以在朱元璋讀私塾的時候,請先生給取個大名,但是並沒有。

再有,朱元璋的父親這一脈,三代以內是正兒八經的農民,但他的母親陳氏來頭卻不一般。

朱元璋的外祖父,是宋朝大將軍張世傑的親兵。崖山海戰宋軍失敗後,陸秀夫背著小皇帝投海自盡。張世傑突圍失敗後淹死,陳氏的父親僥倖被人救起,回家後怕被元軍抓去徵兵,就遷居到盱眙,靠著給人畫符念咒、看風水跳大神為生。能當宋朝大將的親兵,又有玄門一技傍身,可見陳氏的父親是識文斷字的,陳氏完全可以跟著她的父親學習文化知識。即便陳氏也是文盲,那麼小孩出生後,完全可以讓孩子外公給取個名字——這可是外公的老本行,但是也沒有。

由上面兩點可見,朱元璋的父母並不是因為文化水平不夠才取的朱重八這個名。

朱元璋傳

那麼到底什麼原因呢?

我個人認為,其實是很簡單的兩個原因。

1. 賤名好養活。

這是民間的俗話,據說到現在還有一些地方會給小孩取個阿狗阿貓的小名,避免小孩名字取的太大,「壓不住」,給小孩的生長發育帶來「負面」的影響。

可能是古人比較含蓄的緣故,滿地的狗剩狗蛋也不雅觀,所以就拿數字來起名,既不高調又不低俗,就是重名率高了一些。

2. 沒有搞計劃生育。

那個年頭,沒有電視沒有手機沒有網,天一黑吃飽了就只能造人,又沒有很有效的保護措施,所以生完一個又一個,要是哪家不生個五六個娃,家裡的男人出門都抬不起頭。

娃多了之後,自己家能分得清誰行大誰行二,別人分不清啊,索性就把家裡孩子們的次序放到名字裡,於是重五重六重七重八就出來啦。

以數字取名,其實不止可以追溯到宋朝,甚至是唐朝乃至更久之前,就已經很流行了,例如李白也叫李二十二、杜甫叫杜二等等,只不過排序的規則不太一樣罷了。

所以,古代人用數字取名字,都是老百姓自己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求而做出的選擇,並不是所謂的封建王朝蠻橫統治之下對老百姓的欺壓。

題外話:可能是朱元璋覺得數字作為名字不夠檔次,不響亮。於是朱元璋在投奔郭子興之後,不僅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朱興宗,還順帶把死去的老爹和幾個哥哥的名字都給改了,兒子給老爹取名字,可能也就僅此這一家了。折騰老爹的名字不算,自己當皇帝之後,還規定了自己的子孫必須以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來取名,以保大明江山生生不息。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為啥叫朱重八?元朝規定只能用數字取名?
    有個說法:明太祖朱元璋的前輩全是「數學系」出身!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其實只要研究下朱元璋家的起名檔案就會發現,這句話還真看起來有理有據。眾所周知,朱元璋這個名字是他後來改的,明太祖原來的名字很接地氣,叫「朱重八」。
  • 朱重八為何改名朱元璋?只因和元朝有不共戴天的仇恨!
    文/晚風暮雨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從草根逆襲為皇帝,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出身貧寒,和當時無數普通人一樣,都採用數字取名。其次是文化程度低,元朝統治者是蒙古人,馬上得天下,也馬上治天下,不重視普及文化教育,普通百姓識字者極少,只能用數字取名。
  • 朱元璋以前為什麼起名叫重八,後來又改叫元璋?
    朱元璋,從一個草根成為開國皇帝,創造了歷史奇蹟。關於朱元璋的傳說有很多,其中,朱元璋的名字很有意思。朱元璋原名叫朱重八,後來改名叫朱元璋,是為了「誅滅元朝」嗎?1.朱重八這個名字是怎麼起的。朱元璋,出生在一個地地道道的貧農家庭,世代為農,生活貧苦。
  • 朱元璋原名為何叫朱重八,原因絕非你想的那麼簡單
    朱元璋生於1328年,那時候的中國正處於極其腐敗的元王朝的統治下,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各種對於普通百姓的苛刻制度也是層出不窮,據說這其中啊,就有這麼一條,據清朝人俞樾在《春在堂隨筆》中的記載「元制:庶人無職者,不許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齒合計為名。」什麼意思呢?
  • 朱重八為什麼改名朱元璋?名字的含義是什麼?
    隨著明朝歷史尤其是明粉的一再「科普」,很多人都知道朱重八是朱元璋。而在過去,民間除了朱元璋之外還習慣叫他「朱洪武」。當然,洪武是年號,並非朱元璋的名字。1、朱重八的名字有「家族遺傳」基因現在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原本叫朱重八。為啥起這樣一個名字?說起來,這跟朱家的「家族遺傳」有關。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下面這些人名:
  • 朱元璋排行第四,為何卻叫朱重八?當年明月的說法有誤
    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位了不起的皇帝,他推翻元朝的殘暴統治,「驅逐胡虜,恢復中華」,建立起了大明王朝。朱元璋的名字很霸氣,然而他原來的名字卻很土,名叫朱重八,後來他還改名為朱興宗,字國瑞。那麼問題來了,朱元璋早年的時候為啥叫朱重八呢?或者說他的父母為何給他取名朱重八呢?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 小名為何叫「重八」
    欣喜之餘,朱家為這遲來的小兒取名「重八」。這個重八就是20多年後才有了「元璋」之名的朱元璋。為什麼要取「重八」這樣一個怪怪的名字呢?雖說取名是極個人的事,但皇帝兒時的私事又何嘗不是他人生的初影。所以,歷來不乏求證者,說法有三。我國古代下層老百姓一般是沒有正式名字的,只有上學的人才起學名,若一旦做官,就有官名。
  • 朱元璋為什麼叫做朱重八,如何從一個和尚發展成起義軍領袖
    要說中國歷史上影響最大的皇帝,朱元璋絕對排的上前十,因為生在元朝,元朝的漢人地位是很低的,在蒙古人統治下的漢人和南人都是賤民,朱元璋就是這其中的一個。在元朝,漢人百姓是不能有自己的名字的,朱元璋在家裡排行第四,在家族兄弟裡排行第八,所以剛開始的時候叫朱重八,後來才改名叫朱元璋。
  • 朱元璋名字為什麼叫重八?
    很多人看到這個問題,覺得,肯定是他爹沒文化,不會起名,所以排行老八,叫重八。首先,他爹是沒文化,他祖上是淘金戶,後來因為當地不產黃金,淘不了黃金,只能種地賣莊稼買黃金上交,後來元末天災不斷,莊稼種不了了,因此交不起稅金,從而遷居並變成徹底的農民。
  • 朱元璋稱帝後,她為何敢當面叫他「朱重八」,朱元璋還笑臉相迎?
    (馬秀英是後人為她取的名字,她本人叫什麼,歷史上沒有準確記載。)電視劇中馬秀英和朱元璋劇照馬秀英,史稱馬皇后。她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太祖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皇后兒時因為父親躲避禍難,把她寄養給了好友郭子興,郭子興從小教她讀書寫詩,視她如同己出。成年後的的馬皇后聰慧清秀且遇事不慌,舉止從容。
  • 古代沒有標點符號,武將瞎斷句,朱元璋差點被武將騙了
    有一則很著名的斷句故事:明朝有個才子叫徐文長,有一次外出訪友,陰雨連綿,逗留很長時間,友人寫一張字條放桌子上:「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心想:你這個徐文長看了紙條還好意思賴著不走嗎?徐文長一看:「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他明白了主人的用意。不過他想氣氣朋友,這樣讀:「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明朝皇室取名規則,為何朱雄英「特立獨行」?嫡長孫就能為所欲為嗎
    我們首先從明朝皇子皇孫的取名規則講起。 一、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克 1.朱重八要改名 朱元璋,原名朱重(chóng)八,關於重八這個名字的由來就有很多有意思的說法。元代統治者排斥漢文化,普通老百姓沒有資格取正式的名字,通常按照排行和父母年紀加和作為名字。
  • 元朝末年,出身低微的朱元璋,憑藉什麼一步步成為起義軍的領袖?
    在元朝末年的時候,很多地方都爆發了農民起義。況且農民起義爆發的規模以及人數等各個方面都是聲勢浩大。在當時有很多的事例,比如說張士誠,又比如說陳友諒,還有朱元璋。但在最後,朱元璋卻從這些人其中勝出,一步一步成為了起義軍的領袖,並且還建立了明王朝。
  • 朱元璋把牛尾巴插進石縫,被發現後挨毒打,湯和:以後你是我老大
    到元朝末年,在天災人禍、瘟疫與壓迫人民的三次爆發之下,「抗元」的紅巾軍首領郭子興自然成為當時最耀眼的明星。隨後,郭子興手下又衍生出了一批巨星,其中包括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以及元朝各部的開國將軍——一批小官。朱元璋原為朱重八,「元璋」二字在加入郭子興的紅巾軍後改稱。
  • 朱元璋做過最對的一件事是啥
    朱重八沒錢請大夫給家人看病,也沒錢買棺材裝殮。朱重八跟二哥求來一片墳地,想要安葬父母,可沒想到突然風雨交加,電閃雷鳴,天一下子暗了下來,兄弟倆急忙跑到樹下躲雨。
  • 如果朱元璋早出生5年,他有可能會見到宋朝最後一位去世的皇帝
    朱五四看到剛出生的兒子,嘆了一口氣,給他取名為朱重八。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朱元璋出生於元朝末年,此時南宋王朝已經滅亡很久,但大家可能不知道,就在朱元璋出生的5年前,有一位宋朝的皇帝才去世,此人就是宋恭帝趙顯。
  • 明明元廷是死敵,朱元璋卻待之以禮,細細品,背後大有深意
    1344年,淮河流域又發生了災害和瘟疫,四月初父親朱五四去世,三天後大哥朱重四去世,又過幾天他的母親也死了。因為家裡沒有一分錢,也沒有一塊地,朱重六和朱元璋買不了棺材,也下不了葬。後來,他們實在沒有著落,就硬著頭皮著去向為之耕作幾年的地主討一塊地,藉此來安葬父母,結果卻被「呼叱昂昂」。
  • 讀明史系列之——超級牛人皇帝朱元璋
    如果說什麼故事最勵志,我感覺非朱元璋莫屬了。 一、哪裡有天生的帝王,不過是為了活著而努力的凡人 朱元璋出生於(1328年10月21日),少年時期的朱元璋,不,他這時候叫「朱重八」,因為他是在八月八日出生的,而窮苦人家起不來名字,只好就喊「朱重八」。
  • 《我大哥叫朱重八》:新人新書,精品大封推,出道即巔峰!
    《我大哥叫朱重八》,南城二爺,3級作者。分類:歷史-兩宋元明。【簡介】那年,城隍廟中,朱五和朱重八共吃一鍋狗肉。那年,朱重八率數騎衝敵大營,七進七出救小五!那年,回望濠州,重八城頭哽咽,兄弟!………人只有經歷過許多才能長大,長成真正的男子漢,然而長大後,我們都變了!【黃金五章】第一章,風雪城隍廟。主角朱五是穿越黨,被一對父女救下,一起做乞丐。
  • 元朝滅亡,為同化內地蒙古人,朱元璋下令:蒙古女只能為漢人生子
    元朝雖滅亡,但仍有大量蒙古族,色目族流落中原。他們有多少人?據蒙古史料記載,元朝時期,中原地區駐守4000萬戶。徐達攻入大都後,元順帝逃亡時僅剩400萬戶,中原地區還剩下3600萬戶。按一戶五口人計算,中原蒙古族至少有180萬至200萬人,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至於閃族人,恐怕人口會更多。那麼,如何妥善處理這些蒙古人和色目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