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確診乳腺癌一年後,姐姐也中招!醫生:這個癌症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2020-12-24 瀟湘名醫

來源:綜合自健康杭州、都市快報等

這幾天,51歲的古阿姨(化名)有些忐忑不安。

去年,她的妹妹被發現乳腺癌,醫生讓古阿姨去醫院做乳房的全面檢查。雖然當時一切正常,但醫生還是叮囑她每半年需複查一次。

古阿姨對醫生的叮囑並不在意,也一直沒到醫院檢查過。直到最近一次的單位例行體檢,醫生發現她的乳房裡長了一個「可疑」的結節……

妹妹確診乳腺癌的一年後

她從「無」到「有」,也確診乳腺癌

儘管將信將疑,古阿姨還是來到了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乳腺外科。

接診的是乳腺外科主任劉堅主任醫師。經驗豐富的她在一番仔細詢問、觸診後,立即為古阿姨安排了乳腺鉬靶檢查。

突然被告知要做幾種的篩查,原本滿不在乎的古阿姨開始惶恐不安。而鉬靶報告上寫著的「乳腺癌」幾字,對她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

幸運的是,古阿姨的乳腺癌尚處於初期。劉堅為她安排了乳房切除手術,並依據病情制定了術後化療方案。經過規範治療,古阿姨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發現這3個症狀,需及時就醫

近年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中國女性乳腺癌發病呈上升趨勢,並呈年輕化趨勢。

在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乳腺外科門診半天內接診的近200位病人中,大部分是來檢查乳腺腫瘤的。

據悉,乳腺癌不會傳染,但是乳腺癌有明顯的家族聚集傾向。

母親在絕經前曾患雙側乳腺癌的婦女,女兒患乳腺癌的危險性為一般婦女的9 倍,而且乳腺癌患者的第二代出現乳腺癌的平均年齡約比一般人提早10年。姐妹當中有患乳腺癌的女性,危險性為常人的3倍。

「流行病學調查發現5%到10%的乳腺癌是家族性的。如近親中有患乳腺癌,尤其是年紀輕的近親患乳腺癌或多位近親患乳腺癌,要增加乳房的檢查頻率。」劉堅介紹。

就目前而言,乳腺癌是少數可治癒的實體瘤之一,早期乳腺癌術後10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大大高於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因此,乳腺癌的早期發現是很重要的。因為發現得越早,治癒可能性就越大」。

可早期乳腺癌往往不具備典型的症狀和體徵,易被忽視。那麼,要怎樣做到早期發現癌變呢?

劉堅提醒,各位女性朋友平時要經常自檢,如果發現以下症狀,請儘快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

乳腺腫塊

80%的乳腺癌患者以乳腺腫塊首診。患者常無意中發現乳腺腫塊,多為單發,質硬,邊緣不規則。大多數為無痛性腫塊,少數伴隱痛或刺痛。

乳頭溢液

非妊娠期從乳頭流出血液、漿液、乳汁、膿液,或停止哺乳半年以上仍有乳汁流出,若伴有乳腺腫塊更應重視。

皮膚改變

乳腺癌引起皮膚改變最常見的是腫瘤侵犯Cooper韌帶,牽拉相應部位的皮膚,出現「酒窩徵」,即乳腺皮膚出現一個小凹陷,像小酒窩一樣。若癌細胞阻塞了淋巴管,則會出現「橘皮樣改變」,即乳腺皮膚出現許多小點狀凹陷,就像橘子皮一樣。

有乳腺癌家族史者最好做基因檢測

高危人群現在有藥可以預防

據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乳腺疾病診治中心副主任傅佩芬副主任醫師介紹,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最好能及時做基因檢測,看看自己是否攜帶有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

BRCA1和BRCA2是控制DNA修復的基因,若發生突變,則會大大增加攜帶者的乳腺癌和卵巢癌風險。從概率上說,攜帶有突變的BRCA1基因的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風險為60%左右,是正常女性的5倍(正常女性為12%左右)。

前段時間,美國影星安吉麗娜·朱莉檢測發現自己攜帶有BRCA1基因,立即做了雙乳切除手術。傅佩芬醫師說,「雙乳切除無疑是一個有效地降低風險的方法,但也是一個最激進的方法。其實,有不少降低風險又可以留住美麗的方法。」

傅醫師說,若檢測出BRCA1基因突變,那麼首先,就可以提早進行乳腺癌的篩查,從25歲-30歲就開始每年的乳腺癌影像學篩查,如乳腺B超、鉬靶、磁共振等,以發現較早期的乳腺癌。早期患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能夠保留乳房,並且得到長期生存。其次,也可以通過藥物進行預防,如服用他莫昔芬,這是世界上公認的降低乳腺癌發病風險的藥物,既可以作為患病高風險女性預防用藥,也可以作為乳腺癌患者的治療用藥。研究顯示,口服他莫昔芬5年,可以有效降低49%的乳腺癌發病風險,而對於有乳腺不典型增生病史的女性,甚至可以降低86%的乳腺癌發病風險。

領導說了

您點一個

小編工資漲5毛

小編:彭晨

點分享

點點讚

點在看

【來源:今日女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妹妹確診乳腺癌一年後,姐姐也中招:醫生的叮囑,我沒在意
    去年,她的妹妹被發現乳腺癌,醫生讓古阿姨去醫院做乳房的全面檢查。雖然當時一切正常,但醫生還是叮囑她每半年需複查一次。 「我的乳房從來沒有出現異樣或不適,現在也沒檢查出問題,為什麼以後還要複查?」古阿姨對醫生的叮囑並不在意,也一直沒到醫院檢查過。
  • 這6種癌症有家族聚集性!家裡有人患癌,一定要小心!
    癌症確實存有家族遺傳聚集現象!就拿我們熟知的歌手梅豔芳來說,她2003年不幸因宮頸癌去世。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梅豔芳兄妹4人都患上癌症,她的姐姐梅愛芳也是因為宮頸癌2000年去世。梅豔芳和姐姐梅愛芳同是宮頸癌宋美齡其實也是一位癌症患者,曾患乳腺癌。不為人知的是,宋家兩代人竟然有6個癌症患者!
  • 「專家在身邊」短短一年!繼妹妹之後,她也確診乳腺癌:醫生真的不是...
    【專家在身邊】短短一年!繼妹妹之後,她也確診乳腺癌:醫生真的不是「多事」來源:健康杭州 發布日期:2020-12-19 09:50瀏覽次數:6次這幾天,51歲的古阿姨(化名)有些忐忑不安。去年,她的妹妹被發現乳腺癌,醫生讓古阿姨去醫院做乳房的全面檢查。
  • 一家四姐妹大姐確診卵巢癌,醫生讓三個妹妹也去做檢查!其中兩人...
    一家四姐妹,大姐被確診晚期卵巢癌,醫生讓其他三姐妹也去做個檢查,結果兩個姐妹的卵巢癌致病基因都是陽性,總體終生患卵巢癌的機率高達40%—60%。說到婦科腫瘤,大家對於卵巢癌的了解,可能不及乳腺癌和宮頸癌。實際上,卵巢癌是威脅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殺手之一,又被稱為「最兇婦癌」。
  • 做了體檢,為何1年後還是確診癌症?醫生:看看體檢項目選對沒?
    晴天霹靂般的消息讓鄭先生傻眼了,他不明白為何每年體檢卻還是確診了癌症?這體檢是不是沒用?醫生安撫了鄭先生告訴他,體檢項目選錯了。鄭先生不是個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有主動體檢是好意識,但是要選對體檢項目才能更有效地預防癌症,一起和醫生來看看如何正確選擇體檢項目。
  • 著名姐妹樂隊兩人同時確診癌症 她們是《冬天裡的一把火》原唱
    據來自外媒最新的報導稱,諾蘭姐妹樂隊中的兩名成員——琳達·諾蘭和安妮·諾蘭,已經同時確診患上了癌症。 琳達和安妮同時確診癌症 這其中,61歲的琳達的癌症是在肝臟中,而且無法治癒;69歲的安妮則是乳腺癌,目前她的癌症處於第三階段,這種癌症最嚴重的是第四階段。
  • 姐姐癌症確診1年後離開人世,為給丈夫留後生死之間她做了這個決定
    大姐結婚後沒多久便懷孕了,去做產檢的時候醫生告訴大姐她肚子裡面長了一個腫瘤(癌症)。這個消息如晴天霹靂,大姐跟大姐夫不敢相信,因為大姐一向身體很好。醫生建議必須及時做手術,且把孩子流掉。醫生私底下跟姐夫說就算做了手術大姐的病也不一定能根治,但是可以延長壽命,而如果不做手術病情會加速惡化。姐夫腦子一片空白,他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 一次體檢,姐妹雙雙確診!這種癌越來越年輕化……有這3個症狀趕緊...
    去年,她的妹妹被發現乳腺癌,醫生讓古阿姨去醫院做乳房的全面檢查。雖然當時一切正常,但醫生還是叮囑她每半年需複查一次。「我的乳房從來沒有出現異樣或不適,現在也沒檢查出問題,為什麼以後還要複查?」古阿姨對醫生的叮囑並不在意,也一直沒到醫院檢查過。
  • 手術後又再度被確診!得了癌症,是選擇繼續治療還是放棄?
    全國腫瘤登記中心的數據顯示,20 - 39 歲年齡組的腫瘤發病率在 2000 年是 39.22 / 10 萬,到 2013 年增至 70.01 / 10 萬,這也意味著,13 年的時間裡,年輕人癌症病發率增長了將近 80%,按照 2013 年的人口統計數據進行計算,中國一年新增 30 萬名年輕的癌症病人。
  • 她四十歲確診乳腺癌,卻長壽到一百零六歲,其中奧秘究竟是什麼?
    使人長壽的因素有很多,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生活習慣,家族遺傳等等,然而宋美齡卻出身於一個癌症頻發的家族。她的父母、兄弟姐妹先後都因患癌而離世,而5%~10%的癌症都與遺傳有關。六十年代末期宋美齡感到左乳腫脹並伴隨隱痛,隨後赴美求醫,醫生認為她所患的是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就是乳腺癌的前兆之一,幾日後她進行了第一次乳腺增生切除術,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並未確診為乳腺癌。
  • 因為手術後植入的乳房假體,這些女性再一次被確診患上了癌症
    2013年,在她首次確診乳腺癌的六年之後,癌症復發了:這次不是乳腺癌,而是一種罕見的免疫系統惡性腫瘤,是由用來重建她乳房的假體導致的。圖片版權:WhitneyCurtis/《紐約時報》「我的世界再次崩塌了。過去六年裡,我每三個月就去看一次腫瘤醫生,努力不讓癌症復發,我還在身體裡植入了這些東西,好讓我感覺自己還是個女人,但就是這些東西讓我得了癌症。
  • 越來越多人得癌症,誘因離不開衣食住行,看看你中招幾個?
    什麼問題都沒有,誰想到才過了一年多,就被查出癌症,唉!」 上周,張大爺因為摸到脖子左側有腫塊而到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甲狀腺癌。所幸處於早期,及時切除腫塊即可痊癒,但張大爺還是感到後怕,明明自己也挺重視體檢的,平時並沒有什麼病痛,怎麼就突然查出癌了呢?
  • 當31歲女人遇上癌症:別僥倖,這種「癌症性格」真的會害了你!
    她沒有癌症的家族病史,覺得就是吃夜宵和工作累,把自己的身體搞壞了。當然,癌症的發生有很多種可能。但除了遺傳、飲食、環境等因素,癌症還與性格有關。因為有一種性格,就叫癌症性格。乳腺癌改變了她的生活,同樣改變了她的工作。雨桐說:——在剛剛得知她確診乳腺癌後,公司就想把她開掉,但後來還是給她保留了職位並繳納社保。放療結束後,雨桐就辭了職開始尋找新的工作。但面試了幾家公司都連環被拒,對方給出的理由都是她的身體情況不足以支撐公司的工作量。後來重新開始工作,她看淡了很多。
  • 為何沒查出癌症前,人還好好地,確診後,不久就離世了?醫生解釋
    相信身邊很多人都了解過這樣的經歷,某人在沒有確診癌症前人好好的,看起來並不像得癌症之人,但在查出癌症後短短幾個月甚至幾天內就離世。這讓很多人存在疑問,難道檢查還成了「催命符」?是不是以後不應該做檢查了?原因沒有你想到那麼簡單,醫生為你解釋。
  • 乳腺癌術後5年,是不是已經治癒了,醫生讓每年複查有用嗎?
    有一個乳腺癌患者,手術、放化療完成後,安排口服內分泌藥物,告訴她吃10年,並要求長期複查。 剛開始的時候,可能是基於對癌症的恐懼,患者配合的非常好,起碼前二年內,按時來醫院複查,一切安好,沒有問題。
  • 不得不提:若確診癌症,這4件事可得向醫生問清楚
    在這個談癌色變的時代,做好癌症的預防工作很重要,很多人沒有先了解癌症是如何形成的,會在不良生活習慣影響下讓癌症有機可乘,癌症形成後身體健康會受到明顯的影響。如果已經確診了癌症,要通過合理的方式來控制疾病發展。
  • MD安德森癌症中心:降低乳腺癌風險的5種方法
    原載丨盛諾一家(ID:stluciabj) 乳腺癌是常見的一種婦科癌症,在美國約有1/8的女性都受到它的影響。但是,您可以採取如下幾個步驟,來降低患上乳腺癌風險。
  • 《機智的醫生生活》致敬《嫉妒的化身》:乳腺癌梗
    #機智的醫生生活#一、乳腺癌致敬《嫉妒的化身》蔡醫生去做乳腺癌檢查的時候,李醫生去陪伴,用到了乳腺癌這個梗。畢竟,我們李醫生#曹政奭#演過乳腺癌男主。不過,最後編導們沒捨得讓女主得癌症。1、2、3《機智的醫生生活》。4、5《嫉妒的化身》男主檢查、治療。
  • 腫瘤醫生:女性不想被乳腺癌「眷顧」,35歲後,1項檢查別漏做
    威脅女性健康的殺手有很多,乳腺癌就是其中一個,而在特殊的女性人群中,乳腺癌的發病率更是比較高的,比如在35歲以上的女性。腫瘤醫生表示,乳腺癌早期幾乎不具備典型的身體異常,很容易被人們忽視,只能是通過定期體檢和乳腺癌篩查來發現問題。
  • 醫生:全切!原來這些癌症可以治癒
    當地醫生讓劉叔前往市級醫院進行治療,主管醫生為他安排了全身CT掃描,隨後,又在他的右側肺部和左側甲狀腺發現腫瘤。在中國,每6分鐘就有1個人確診癌症,每7-8個人中,有1人因癌症死亡。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增的患者患者約160萬人,每年因為癌症而死亡的人數則高達130萬左右。研究表明,癌症是我國城市居民的第一位死因,是農村居民的第二位死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