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003年10月24日5時17分,一個秋日的普通黃昏,一位老人在美國曼哈頓八十四街葛萊西廣場十號公寓樓內安然去世,享年一百零六歲。她就是蔣介石的夫人,宋家最小的女兒,宋美齡。
宋美齡1898年3月4日出生於上海灘宋家,她的一生跨越了三個世紀,這其中漫長且動亂。一百零六歲,無論是在當時還是現在,都是當之無愧的長壽之人。使人長壽的因素有很多,生態環境、經濟發展、生活習慣,家族遺傳等等,然而宋美齡卻出身於一個癌症頻發的家族。
她的父母、兄弟姐妹先後都因患癌而離世,而5%~10%的癌症都與遺傳有關。六十年代末期宋美齡感到左乳腫脹並伴隨隱痛,隨後赴美求醫,醫生認為她所患的是乳腺增生,而乳腺增生就是乳腺癌的前兆之一,幾日後她進行了第一次乳腺增生切除術,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並未確診為乳腺癌。可四個月後又再次復發,正式確診為乳腺癌,並進行了第二次手術。
本就出身「高癌家族」四十歲時確診為乳腺癌的宋美齡竟然奇蹟般地活到了一百零六歲,其中的原因與她自身的生活習慣和心理狀態有很大的關係,到底是什麼使她即使得了癌症還能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同時延長壽命呢?而身在科技發達的現代的我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和第一夫人一樣健康長壽甚至打敗癌症病魔呢?
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異常
宋美齡身為第一夫人,時刻關注著國家的生死存亡,對自己的身體狀態也十分重視。乳腺癌是女性的常見疾病,乳房是人體的外在器官,出現腫瘤性疾病時較易發現,給予足夠的重視,定期進行乳房的自查,還是能儘早發現乳癌徵兆的。
她在感到乳房有異常不適後就及時就醫,在早期時就確診了疾病並進行了手術治療,這點非常重要,甚至可以說就是因為她儘早發現儘早手術,所以後期的病情一直控制得不錯,最後才能如此長壽。
由於當時的醫療水平有限,對於乳腺癌的確診難度很大。隨著現在科技的發達,乳腺癌篩查的方法也逐漸多了起來,如B超、乳腺鉬靶X線,穿刺活檢等。在乳腺手術後也要定期複診,排除復發的可能,一般患者在手術後的頭兩年每3-6個月回醫院複診查看一次,兩年以上的患者,每半年查看一次。定期進行乳癌的篩查、乳房手術後定期複診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大大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
自律的飲食和生活習慣
雖說手術和藥物是那時乳腺癌的主要治療方法,但是飲食和生活習慣的控制也是非常利於康復的。宋美齡的飲食習慣極其自律,她會合理地控制每頓攝入食物的量,即使再喜歡的菜品也不會吃太多,每天稱體重,如果體重超標,她便會在正餐只吃一點蔬菜色拉,直到體重恢復為止。她常食素食,愛吃菠菜、西芹、獼猴桃等果蔬,也很重視飲水,每天上午起床工作之前會先喝一杯溫開水,平日裡也素愛飲茶。
乳腺癌患者的日常飲食還是有一部分忌口的,不可大量食用醃製油炸食品,不可過量飲酒,不可食用油膩辛辣的食物,應該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自律的飲食也是乳腺癌生活護理的重點。
培養興趣愛好提高生活質量
宋美齡信基督教,她說自己可以從宗教中獲得平靜,保持良好的心情,處於一個放鬆的狀態,人在沒有精神寄託的時候,宗教信仰確實會給我們以精神慰藉,同時也是給自己一部分的心理暗示,增強康復的信心。
《黃帝內經》曾提出過五行音樂療法,五音(古代的演奏樂器)通過對五志(思、憂、怒、喜、恐)的調節從而影響與之相對的五臟(心、肝、脾、肺、腎)的功能活動。可見從中國古代開始就存在「音樂養生觀」。宋美齡也是一位十足的音樂愛好者,每天休息前都會叫侍從人員放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曲和節奏輕緩的古典輕音樂。她對國畫也有著濃厚的興趣,晚年時曾請國畫大師來教自己畫畫,以此來修身養性,她說過每當自己畫畫時便好像身處另一個全新的世界。任何人在面對自己真心熱愛的事物都是無比幸福的,她大概就是在這濃烈幸福感中逐漸忘記了自己是一個病人。
有研究表明,音樂治療可以有效的降低乳腺癌患者的心率、改善高血壓,緩解焦慮症狀,更能有效地改善T淋巴細胞(人體的免疫細胞)的水平,提高了乳腺癌患者免疫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有利於後期的治療與康復,而繪畫這種宣洩情緒的表達方式也是人與自己交流的一個機會,在繪畫的過程中不斷的審視和完善自己,畫出自己的內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