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前言
(原創不易,轉載請標明出處)
與#螺螄粉 接觸也是一個偶然,平時在朋友圈中也屢有所見,但並不為意,直到有前些時間(yi情),媒體紛紛報導,讓螺螄粉紅遍了大江南北,並位居網銷銷量第一,於是便勾起了我們的興趣,作為準資深吃貨,我們必須一探究竟,以客觀、真實,不加修飾的態度進行 #評測。
1、螺螄粉在某寶、某信和超市裡較隨機地買了銷量或評價較好的10款,每款2份,價格、份量之類的也沒特別的限定,後面在評測時會標準化參數。
2、收集了部分的文獻,但基本沒有多少關於螺螄粉的研究,零丁的幾份產業文獻,和具體產品評測不相符。網絡上的評測倒是很多,但是主觀性比較強,評測的內容和實質需求維度不太一致。於是我們打算從0開始,通過實測和問卷方式進行評價,儘管味道始終還是存在主觀性的差異,但會儘量貼近客觀和中立。
二、評測方法
首先,找到大家所關心的維度,也就是大家買螺螄粉時,會關注怎樣的因素,比如粉的粗細?紅油辣不辣?之類的,如果這個沒找對,作的對比和評分也沒有多少參考意義的,好比你想買一條黑色裙子,你可能會想看什麼款式好看,而評測卻把重點放在黑不黑之上,那麼評測將失去了客觀性。
其次,通過可量化的測量方式得出較準確的數據。另外,由於主觀性的誤差較大,所以在主觀項上會賦予稍低的權重。
最後,煮粉,拍照,評分,總論。由於要客觀地測評,所以是不會添加任何其它多餘的蔬菜和肉類,所放的僅僅只有包裝中的所有的料,並按包裝後的做法操作,以示公平。
三、原始信息及數據收集
通過設立了多項問題,並在某問卷平臺和向朋友發放,收集概括性數據;親自試食取螺螄粉具體的信息。問卷分別從螺螄粉的消費人群屬性、產品屬性和購買渠道方面共設題了35項,通過平臺發放共375份,最終收回有效問卷327份。
四、評測標準制定
4.1 表格整理
經過一輪複雜的數據整理和分析之後,去除了無關的要素,表中保留了11項如下。(可以忽略表上的數值,直奔結果就好了。)註:表中效度和信度經檢驗,符合要求。
所以在選擇螺螄粉時,較為客觀的維度有:(1)正宗、(2)辣度、(3)品牌口碑、(4)煮粉難易度、(5)配菜味道、(6)衛生安全、(7)配菜份量、(8)價格、(9)營養、(10)米粉爽滑度、(11)包裝。可是哪麼多維度要去評分不容易啊,從實在的角度去考慮,放棄了(3)品牌口碑和(11)包裝;而螺螄粉的配料和粉的配方也大同小異了,所用到的食品保鮮防腐劑都大體相同,要作個對比也不明顯,故(9)營養價值也去除;
至於價格,價格用於橫向對比實質性意義不高,因為每個產品的用料和成本不一,所以性格評分用性價比指標去代替。
性價比值=(產品質量分/所測產品平均質量分)/(產品價格/所測產品平均價格)。其中產品平均質量分不含價格得分。
性價比評分=性價比值/∑性價比值*100。然後進行標準化處理。
維度的權重按相關度進行求和配比計算。
重新整理評分表,即:
螺螄粉評分表
4.2性價比評分
4.3評分標準描述
滿分為100分,以下描述為最佳狀態。
(1)味道正宗: 沒有辣椒情況下試味,螺螄湯具有螺螄鮮香,不腥不燥,味道有層次;粉的整體口感勁道爽滑;配菜豐富,新鮮脆嫩。 (存在主觀評價)
(2)辣度:放上紅油的情況下試味,與螺螄粉整體美妙融合,紅油飄香,辛而不嗆。(存在主觀評價)
(3)煮粉難易:按照操作說明,在煮粉的過程中沒有遇到困難,很順利煮好。(存在主觀評價)
(4)配菜味道:配菜新鮮,沒有梗和過老,口感爽脆鮮嫩,花生和腐竹乾脆醇香。(存在主觀評價)
(5)衛生安全:沒有異味,沒有脹包和異物,包裝乾淨。(存在主觀評價)
(6)性價比:產品質量和價格高,和平均質量評分與平均價格掛鈎。(非主觀評分項)
(7)配菜份量:配菜的份量大。(存在主觀評價)
(8)米粉爽滑:米粉無澱粉分散,口感勁道,爽滑。(存在主觀評價)
4.4評分說明
由於存在主觀因素,因此評分存在偏差,評分和觀點僅代表產品於個體主觀角度的橫向感知,不能代表產品於全行業中的水平,尤其是整個產業於不斷發展完善的進程中,撰文時的評分及評語不覆蓋該品牌的新品。評分描述作為評分的補充。任意維度的改變都會影響最終的評測得分。
五、正式評測(排名不分先後)
1、品牌:李子柒
李子柒仿佛一夜爆紅,一躍成為熱度最高的流量明星,也帶動了自家螺螄粉的銷量,看過幾集短視頻,傳統文化和田園氣息讓人嚮往,衝著這名號我們將其列入了測評清單。
包裝標註335g,實際上稱為360g,含8包內料,份量屬於中等偏上。外包裝非常有特色,與配菜內包裝風格統一,內包用了充氣包裝,能很好保護粉和腐竹的完整度。
不過可惜,不知道是不是快遞的原因還是什麼,其中有一包的醋包漏了,於是換了一包,整體乾淨,沒有其它異味。煮粉按操作8分鐘是不能熟,建議多煮些時間。湯底加了辣之後激發出更多的層次感,味道酸辣鮮甜。辣度屬於中等,但會越吃越辣。配菜整體而言比較新鮮,腐竹很香份量也大,但花生脆而不香。米粉是比較正宗,口感滑溜,但不脆口,咬起來是有種韌性。
2.品牌:柳江人家
麻辣,衝著這個噱頭來的,就是希望嘗嘗創新口味的螺螄粉,因此我們選了兩款麻辣口味的產品,一款是螺霸王,一款就是柳江人家,期待煮出來是什麼味道的。
包裝標註330g,實際上稱為340.4g,含7包內料,份量屬於中等。內外包裝比較簡約,風格統一。料包幹淨,沒脹漏包,充氣包裝能保護腐竹免被壓碎。包裝內沒有醬料和酸筍的味道 。
按煮粉的操作說明沒有問題,也沒影響配菜的口感。湯底比較清淡,有股腥味。加辣的之後發現湯底全是花椒的味道,並無螺螄湯的鮮香,辣度屬於中上,紅油包很難撕開。配菜份量屬於平均的配置,腐竹很少,酸筍和花生包的份量還算正常。米粉口感相當滑溜,不軟不綿,頗為爽滑,是加分項。
3.品牌:憶馨源
這品牌是在樓下超市裡看到的,平臺上見得並不多,包裝挺國風的,貨架中很亮眼,於是入選嘗嘗。
包裝標註330g,實際上稱為382.9g,含9包內料,份量屬於中大型。包裝很具中國特色,只不過配菜內包裝的色調和設計比較中庸,料包幹淨,沒有脹漏袋,有股淡淡的醬料味道,而且有幾個料包特別難撕開,使勁也撕不開。
煮粉按操作燜了5分鐘剛好可以熟。湯底顏色比較清淡,讓人意外的是不加辣的情況下很鮮甜,在評測的款中表現顯眼。紅油很香,辣度中等偏上些,也是越吃越辣型。配菜豐富,單獨有榨菜和木耳包,有可能是這包榨菜包煮進了湯底起到增色的作用;可惜酸筍比較碎,不如榨菜那樣完整;另外配了兩包腐竹,煮出來是滿滿的一碗,但會吸掉很多水份。米粉可能是最出彩的地方,特別有米香,很吃起來口感非常滑溜和爽口,很有口感。整體而言,是款讓人有驚喜的產品。
4.品牌:載緣記
這款螺螄粉價格超吸引,而且還包郵,銷量相當高。評論區裡的好差評兩極分化,這引起了我們的興趣,畢竟還是想看看一款價格低的產品質量到底會是如何。(就測評時重上平臺,看到價格已經上調了。)
包裝標註330g,實際上稱為338g,含8包內料,份量屬於中等。外包裝略顯粗糙,但料包的內包裝色調和設計卻很出彩,還貼心地配了一個量水袋,方便調配水量,很用心。料包整體比較乾淨,沒有異味,沒脹漏包,但是多出來了一小團紙(量水袋旁邊),也無傷大雅,忽略不計吧。
粉按操作煮剛好。湯底無任何的螺螄湯鮮味,但是很鮮甜。紅油特別特別的紅,辣度屬於中上,但加了之後,整個湯底變得非常的腥,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配菜份量中等,花生脆而不香,腐竹的表現更好些,酸筍較老,會有纖維感。米粉比較細,但很爽滑,口感在平均水平之上,但是非常可惜,粉在加了紅油之後象裹上一層粉,會有一種沙沙感,影響了整個口感。
5.品牌:好歡螺
說起好歡螺,是被身邊的朋友種草了,極力推薦買它買它買它的,於是買它了,看好評和銷量,列入測評清單是必然的,實踐出真知嘛。
包裝標註300g,實際上稱為327.4g,含7包內料,份量屬於中等。外包裝比較簡單,內包裝要更出彩些。料包幹淨,沒脹漏包,也沒有比較大的味道,美中不足的是,米粉包中有股較重的塑料味。
煮粉按操作能熟透,但是,豆角也被煮爛透了,在放菜包時延後些應該放會更好。湯包比較用心,是有螺螄肉在裡頭,讓人很有食慾。在不放紅油的情況下,會有比較重的腥味,即使有醋,但加了辣油之後,腥味會消減很多,湯底也變得鮮甜起來。紅油的辣度中等。
配菜比較豐富,份量也較大,黃花菜是比較討喜的,特別的香甜。可能是定位的原因,這款的腐竹和花生的份量較少。米粉的口感比較爽滑,屬於應有的水平。
6.品牌:好歡螺(加臭加辣款)
又是好歡螺,要說明下,好歡螺真的沒有充值給我們,這也不是好歡螺的軟廣,而是我們對這款所謂加辣,加臭的,而且價格相對高出一截的款深感興趣,好想知道到底有多臭啊!
包裝標註400g,實際上稱為437.6g,含9包內料,份量屬於巨無霸級,擺在拍照時都是滿滿的一桌子。外包裝嘛,仿佛隔著屏幕都能聞到那股濃濃的「芳香」。料包設計豪放美觀,乾淨,沒脹漏包,充氣式的包裝能保護腐竹的完整度。
可惜!米粉包中也有一股塑料味。
粉按操作說明能煮熟,這款的配菜水準要比上款的好,都比較鮮脆,不會煮爛。湯底依舊濃鬱,有螺螄肉,只不過味道過濃了,比較鹹,可能是湯包的份量大的原因。加了紅油之後依然非常濃的醬味,比較重口。紅油很香,份量也大,適合喜歡吃辣的朋友。配菜份量非常非常足,配了兩包腐竹和上面的憶馨源那款一樣,但煮出來份量更大。米粉是評測款中屬於中等偏上,粉顯細,爽滑,應該也是好歡螺應有的水平。
至於,最核心的是加臭,其實並不臭,酸筍很鮮甜,而且根根完整爽脆,真不是傳說所說的螺螄粉就是臭。
7.品牌:柳小柒
這款螺螄粉是特價包郵時買的,可能為了衝銷量,所以銷量也是蠻高的,評論區裡的好差評兩極分化,我們也試圖希望找到兩款低價的參照物,價格與質量是否成正比。後來我們重新上平臺看時,價格已經漲了很多。
包裝標註242g,實際上稱為308.4g,含8包內料,份量屬於中型,也沒標註的份量那麼寒磣。然而我們發現,這重量有相當的部分由醋包擔當了,廠家沒標300g也算是厚道。內外包裝的設計有些馬虎,無太大味道,沒脹漏包,中規中舉的一款產品。
煮粉按操作來太複雜了,要煮粉3次,這肯定能熟。後來才明白為什麼要煮粉3次,因為煮第一次時一鍋都是白色的,很濃稠,估計用的並不是正宗的陳米。
湯包有很濃鬱的味精味,放進粉中也是一片白色,完全沒有鮮味,只有醋的酸味,這湯底讓人失望。紅油只有油香而無辣椒香,不辣,加了紅油之後,整碗粉都紅了起來。配菜份量少得非常可憐,零零丁丁的。米粉很細很爛的感覺,螺螄粉應有的爽和滑恐怕分邊不沾。
整體而言,這是一款很上鏡的油拌麵粉。
8.品牌:柳全
這款螺螄粉是廣西的朋友極力推薦的,平臺的銷量也不錯,儘管外表看上去並不出彩,也許內藏實力,不試不知道,二話不說,盤它!
包裝標註268g,實際上稱為305g,含8包內料,份量屬於中小型。外包裝簡單,料包的設計卻挺Q萌的。料包沒脹漏,可是!可是!可是!裡頭滿滿的非常濃鬱的酸筍「芬芳」,滿屋飄香,這不僅大打折扣,究竟這是哪裡出了問題?米粉包中有強烈的包裝塑料味!
煮粉按操作剛剛好,也不會對配菜的口感造成任何影響。湯包中有螺螄肉,也是很有心的一款。這款螺螄粉並不配有醋包,所有在層次感上稍遜色,但是,完全沒有腥味,湯底鮮甜。在不加辣的情況下也有有辣味,加上紅油之後,辣度屬於中等偏上。
配菜種類上算不上豐富多料,但腐竹份量大,滿滿的一包,完整度非常高,花生比較香脆。酸筍的味道不大,但份量較少也缺少些鮮味。米粉不糯不爛,口感爽滑。對比粗暴的外包裝而言,柳全的味道讓人驚喜。
9.品牌:義師傅
這款螺螄粉是我們發放問卷時,一位朋友推薦的,說是吃過的螺螄粉裡最正宗的, 於是我們在某寶上搜,發現銷量還不錯,橘黃色似乎沒有設計過的包裝不禁讓人產生獵奇心理:這會不會是「禾杆蓋珍珠」?盤它。
包裝標註300g,實際上稱為316.1g,含7包內料,份量屬於中等。外包裝簡單粗暴,內包裝也和外在一樣,由此可見,義師傅是表內一致的。料包幹淨,沒脹漏包,包裝中有一陣濃鬱的醬料和酸筍味。
煮粉按操作過熟,米粉會很綿。湯底的香辛料味道很強烈,湯色看起來清淡,湯味不濃,酸味比較突出。紅油辣度中度,但加辣之後卻有種味精味,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配菜份量讓人意外,非常少,這本不應該是這個價位中的配置。酸筍的味道不臭,花生和腐竹缺少香味。米粉口感是滑溜,卻不爽口,過細的粉會顯得綿軟。
10.品牌:螺霸王
對,這是另一款創新口味的螺螄粉,麻辣味的。這次的相遇,不是前世回首幾萬次回的,而是在超市裡碰過幾次面,印象挺深刻的,網上的銷量也不錯。嘗嘗!
包裝標註315g,實際上稱為349.5g,含9包內料,份量屬於中大型。外包裝挺有凌亂的國風美的,內包裝設計和造型很用心。料包整潔乾淨,沒脹漏包,充氣式腐竹包防止壓碎,而且包裝裡也沒有其它味道。
煮粉按操作剛好可以熟,也不會過綿。湯底在不加辣的情況下味道是比較好的,但缺少螺螄湯的鮮香。紅油是麻辣味的,辣度在評測款中是最高的。但可惜,整個粉吃起來,象水煮魚。麻辣的創新用意是好的,只不過與正宗或者和螺螄粉的本質有點相背而行。
配菜份量屬於中等,味道也比較中規中舉,配菜的口感稍遜色,主要是酸筍,豆角都比較老,有很明顯的纖維感。花生香脆,份量較少。值得一提的是,裡頭的拉絲蛋白條味道相當不錯,有新鮮腐竹的香甜。米粉整體而言口感不錯,滑溜彈牙,但比較韌。
螺螄粉評分表
六、小結
每款螺螄粉其實都有自己的特點,有些味道出眾,有些配料豐富,有些配料份量大,有些米粉爽滑,所以非要分出個勝負,那是件挺主觀的事情。以下是基於數據給出的一個排名,但我們覺得,評比相差無幾的,基本素質也差不多,沒有真正的第一,第二。
表6.1 10款螺螄粉最終評分
到最後,我們對螺螄粉行業也挺有感觸,某些名不經傳的產品居然有個比較好的成績。售價低的未必質量就差,售價高的,未必就好,可能營銷的投入上不同導致價格的差異吧。總體而言,隨著螺螄粉行業的進一步發展,日漸激烈的競爭總會大浪淘沙,篩選下具有真正價值的,被市場被接受的產品。希望此次評測能拋磚引玉,螺螄粉這個新興行業能持續良性地發展,最終消費者和廠家都能受益。
整個測評歷時6天,感覺象出了一本書的痛苦。在此非常感謝評測團隊的每位成員,從數據收集,拍照,處理圖片,到吃粉評分和洗鍋,無一不是盡心盡責。我們知道要出一份客觀的評測並不容易,要背負很多行業和社會責任。我們盡最大的可能保持著中立和客觀的態度去評測產品,但始終會存在些主觀的因素,因此此評測只作為參考,畢竟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眾口難調,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如果大家還想知道些什麼種類美食的測評,留言給我們啦!
(原創不易,轉載還請標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