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俘的紅軍師長讓國軍將領很吃驚:衣衫襤褸只比戰士多個破碗

2021-01-07 勇哥讀史

1934年11月,奉中央軍委命令,方志敏率紅十軍團組成的北上抗日先遣隊,從贛東北蘇區出發,北上抗日。

但是,方志敏的抗日先遣隊遭到國民黨王耀武部隊的圍追堵截。1935年1月,方志敏等率領部隊在返回贛東北蘇區途中,在浙江懷玉山被敵人團團圍住。

經激戰,紅21師師長胡天桃受傷被俘。

胡天桃是一位紅軍高級將領,可翻遍軍史、戰史,卻很難找到這位紅軍高級將領的記載。他是哪裡人?何時出生?有何家人?都不知道。

我們現在能夠提起他,最大的資料來源居然是國民黨將領王耀武的回憶錄。

王耀武是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當時擔任國民黨補充1旅旅長。該旅名號仿佛雜牌軍,其實是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將近7000人,全套德式裝備,異常強悍。就是在這支部隊的死纏爛打下,方志敏的紅十軍團三個師1萬餘人,一路損失慘重,最終全軍覆沒。

在逮住了胡天桃之後,王耀武親自審問。

王耀武長期與紅軍作戰。他想搞清楚,為什麼這些裝備低下、供應匱乏的紅軍能屢屢打敗裝備精良的國民黨部隊。

沒想到,第一次見面胡天桃就把王耀武驚呆了。多年後,王耀武在回憶錄中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這位師長的上身穿著3件補了許多補丁的單衣,下身穿兩條破爛不堪的褲子,腳上穿著兩隻不同色的草鞋,背著一個很舊的乾糧袋,袋裡裝著一個破洋瓷碗,除此以外,別無他物,與戰士沒有什麼區別。」

如果不是別人指認,王耀武怎麼都不會相信這就是紅軍的師長。

隨後,王耀武與胡天桃有過一段著名的對話。

王耀武:「蔣委員長對你們實行寬大及感化教育,只要你們覺悟,一樣得到重用。」

胡天桃:「我認為只有革命,堅決打倒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及軍閥,中國才有辦法。」

王耀武說:「我們也希望國家好,我們也反對帝國主義。你說國民黨勾結帝國主義,你們有什麼根據?」

胡天桃講:「國民黨掌握軍隊不抗日卻用來打內戰,還請帝國主義的軍官當顧問,這不是勾結帝國主義是什麼?」

王耀武講:「共產主義不適合中國的國情,你們一定要在中國實行,必然會失敗的。」

胡天桃講:「沒有剝削壓迫的社會才是最好的社會,我願意為共產主義犧牲。」

王耀武問:「方志敏現在在什麼地方你知道嗎?」

胡天桃說:「不知道。」

王耀武問:「你家裡在哪裡,家裡還有什麼人?你告訴我,我可以保護你的家眷。」

胡天桃說:「我沒有家,沒有家人,不要保護,你把我槍斃吧。」

我們可以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情景:一身將校戎裝的王耀武,在寒冬中與衣衫襤褸、腳穿兩隻各異草鞋、乾糧袋內只有一個破洋瓷碗的紅軍師長胡天桃談論國家興亡、民族命運、個人生死!這是何等鮮明的對比!

胡天桃後來被槍殺了。但他在那場談話中所表現出來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卻震撼了王耀武整整幾十年。多年以後,王耀武自承:「在這次談話中我不是勝利者。」

這是後事:北上抗日先遣隊並沒有全軍覆沒。粟裕率領400餘人成功突圍,返回贛東北蘇區。

1948年9月16日,粟裕與王耀武在濟南戰役中再次相逢。粟裕親自擬定攻城部隊的戰鬥口號:「打到濟南府,活捉王耀武。」

8天後,濟南就被攻破。王耀武化妝出逃,在壽光縣被民兵查獲,自此開始了戰俘生涯。

只不過,同樣是戰俘,胡天桃被敵人殘忍殺害;王耀武卻在11年後被特赦出獄,在全國政協做文史專員。

相關焦點

  • 方志敏指揮的紅十軍團下轄3個師,師長都是誰?人生結局都如何?
    1934年尋淮洲率領紅七軍團與紅十軍會師,合編為紅十軍團,部隊整編後,在軍政委員會主席方志敏率領下向皖南進軍,可惜在譚家橋遭到重創,又在懷玉山遭遇重兵包圍,幾乎全軍覆沒,方志敏也被俘。當時紅十軍團下轄三個師,紅19、20、21師,軍團主要幹部大都被俘或犧牲,三個師長的命運又如何呢?
  • 這個黃埔一期的國軍中將,把坦克放在城牆當炮臺,被俘後對國軍海軍...
    一批,心裡更不痛快,而他罵得最厲害的就是國軍的海軍了,按理說他是國軍的陸軍中將,是在魯南戰役被俘的,怎麼反而會對國軍的海軍怨氣很大呢?這是有原因的。 馬勵武是陝西省渭南市華縣人(今華州區),1924年初,他由于右任保薦,與王汝任一起考入黃埔軍校一期,分在第2隊,參加過兩次東徵、北伐,此後歷任排長、連長、營長、中校團附、第4師副師長、第166師師長、第26軍軍長等職務。
  • 紅軍師長降為團長後,指揮所部百戰百勝,成為長徵中的開路先鋒
    尤其是在湘江之役中,由於博古、李德等人的錯誤指揮,紅軍遭受的損失尤其慘重。其中,擔任斷後任務的紅34師幾乎全部犧牲,師長陳樹湘悲壯地自殺犧牲。紅34師是以閩西子弟兵為主力組建的隊伍,他的整建制犧牲,使得開國將帥中少有閩西將領的身影。而另一支部隊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他就是獨立第22師。獨立第22師是由粵贛軍區子弟為主力組成的隊伍,師長周子昆,政委王開湘。
  • 解放後,那些起義、投誠和被俘的國軍將領,待遇差距有多大?
    與此同時,國軍軍隊戰死和投降的人數加起來共計807萬人(其中戰死人數約為34萬人),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起義或者投誠的部隊。對於國民政府的高級將領來說,在解放戰爭中無非是4種結局:戰死、起義、投誠或者被俘。
  • 解放戰爭被俘的國軍將領中,職務和軍銜最高的分別是誰?結局如何
    受老蔣影響,他手下那幫將領也一個個狂得不行,吹牛說大話者比比皆是。然而解放戰爭爆發後,短短三年多時間,老蔣就敗光了800多萬大軍,同時還有上百名國軍高級將領被俘。那麼在這些俘虜當中,職務和軍銜最高的人分別是誰呢?被俘職務最高的人:湯堯。湯堯是安徽合肥人,早年加入過青幫,從軍後擔任過黃埔軍校兵器教官。之後一直在國軍中從事後勤和參謀工作,因此名聲不顯。
  • 得知志願軍師長是自己的老上級,韓軍名將連夜率部逃跑
    1939年投考偽滿洲國奉天軍官學校,畢業後分配到佳木斯第七軍管區擔任小隊長,因戰功卓著,1944年被提拔為偽滿國軍第七旅第二大隊大隊長。1945年8月9日在長白山下的明月溝被蘇聯紅軍繳械。趁蘇聯紅軍不注意,他利用夜色跑路,歷時一月回到平壤的家中。
  • 他24歲當上紅軍師長,政委是大名鼎鼎的彭雪楓,後卻叛變投敵
    郭炳生本身是一個天資非常聰穎的人,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加上他是彭老總的義子,所以在24歲的時候就已經當上了紅軍的師長,而輔佐他的政委都是大名鼎鼎的彭雪楓。但是職務的提升並沒有讓郭炳生的思想境界跟著提升,相反郭炳生越來越驕橫自傲,不僅經常私吞繳獲來的物資,還經常打罵戰士。
  • 此人原是國軍師長,後和彭老總並列紅軍軍團長,大將給他當政委
    紅軍長徵時一共有5個軍團,其中主力為紅一軍團,紅三軍團和紅五軍團,其中紅一軍團長是林總,紅三軍團長是彭老總這二位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吧,那跟他們並列的紅五軍團長又是誰呢?此人叫做董振堂,河北邢臺新河縣人,畢業於保定軍校第九期,之後參加了馮玉祥的西北軍,由於才能出眾很快從排長升到了師長。大革命失敗後,董振堂親眼目睹了軍閥混戰百姓民不聊生,也認識到了國軍的腐敗。
  • 解放戰爭被俘的200多位國軍將官,哪五人級別最高?後來結局如何
    解放戰爭中被俘的國軍高級戰俘,五十年代大多數被關進北京功德林管理所。從建國初期到七十年代,功德林關押改造過200多位國民黨高級將領,能進入這裡改造的內戰戰犯,基本是國軍少將軍銜起步,其中一線將領包含軍長、師長、旅長、兵團司令、綏靖區長官等。
  • 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還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
    他就算被槍斃也不撤退,做了師長卻在前線衝鋒,晚年有個心願未了在國軍中,大多數將領都是在後方坐鎮,很少上前線,但我軍的很多將領經常親臨前線,親自率部衝鋒,極大地鼓舞了士氣,所以我軍才能連戰連捷。我軍的一位將領,已經做到師長的位置,卻經常在前線和戰士們一起戰鬥,他就是劉懋功。劉懋功的家境貧寒,14歲時沒了父親,所以他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擔。劉懋功聽說紅軍是給窮人打天下的,就想參加紅軍,可是他母親不同意。當劉志丹的陝北紅軍經過他老家時,他毅然決然地參加了紅軍,離開了家鄉。
  • 西路軍被俘最高級別將領,拒絕投降,至死高喊共產主義萬歲
    看到營長負傷,戰士們要抬他撤離戰場,他厲聲喝道:「不要管我!」 他忍著劇痛,繼續指揮戰鬥,直到打退敵人後,才讓戰士們給他包紮傷口。孫玉清被任命為三十一軍九十一師師長,三十一軍軍長由四方面軍副總指揮王樹聲兼任。 孫玉清的師長當了不到四個月就又升了官,成為了三十一軍的軍長。 這次升遷他要感謝一個人,這個人不是徐向前,也不是張國燾,而是四川軍頭劉湘。 眼看四方面軍日益坐大,劉湘在四川的統治受到了嚴重的威脅。
  • 身負重傷的紅軍西路軍師長,為不拖累部隊,作悲壯抉擇,壯烈犧牲
    由二萬一千八百多人組成的紅軍西路軍歷經古浪、高臺、水泉和倪家營子等地多番血戰,到了1937年3月,戰鬥人員只剩下三千人左右,可謂損失慘重!1937年3月14日,西路軍總指揮部在肅南縣康樂鄉石窩山舉行西路軍軍政委員會會議。會議決定:徐向前、陳昌浩離開部隊回陝北,向黨中央匯報情況。
  • 紅軍女戰士被俘後,為了保住丈夫骨血,忍辱負重給軍閥做小妾
    1937年3月,大軍閥馬步芳抓到了幾十名紅軍戰士。隨後,他命人審問紅軍,務必要弄清這些人的身份。於是,馬步芳的手下對他們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一名年輕的戰士經受不住敵人的折磨,說出了他們的身份。馬步芳得知自己抓到了紅9軍軍長孫玉清後,非常得意,召集大批軍政要員看自己如何審問他。
  • 著名的「絕命後衛師」,師長政委戰死,唯一倖存的團長成開國中將
    長徵途中,中央紅軍以實力強大的紅一、三軍團為左右先鋒,紅五軍團負責掩護斷後,「絕命後衛師」紅34師便是紅五軍團麾下的一支勁旅。紅34師成立於1933年春,由閩西遊擊隊改編而成,部隊下轄三個團,紅軍長徵前夕,共有5000餘人。1934年10月,中央紅軍開始戰略轉移,紅34師作為全軍後衛,主要擔負掩護斷後任務。一開始,紅軍勢如破竹,連續突破了敵人三道封鎖線。
  • 此人紅軍西路軍第一叛徒,與馬匪攀上親戚,最後結局受牽連被處決
    從此,這支從鄂豫皖、川南走來的英雄紅軍部隊,還穿著薄衣單衫的戰士,在滴水成冰的嚴寒季節裡,轉戰河西13高臺城已落入敵手,軍長董振堂帶領僅有的十幾名戰士來到東南角城牆上繼續抗擊敵人,他一面向敵人射擊,一面高喊:「同志們,堅持到底,為革命流盡最後一滴血!」身邊的戰士相繼倒下,他無險可守,無路可退,和幾位戰士跳下城牆,雙腳剛剛落地就陷入敵人的重重包圍中。
  • 比較特殊的國軍將領,開局是王者,結局卻是青銅
    蔣介石領導的國軍集團,在民國時期,也出現了不少比較能打的將軍。像薛嶽,王耀武,關麟徵等將領,屬於比較能打的。然而,在整個國軍集團中,還有一位比較特殊的將領,他的開局是王者,結局卻是青銅。蔣介石而這位開局是王者的國軍將領就是劉峙,說到劉峙,相信熟知民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他是蔣介石的五虎將之一,畢業於保定軍校,之後又到黃埔軍校任戰術教官,因帶兵有方得到了蔣介石的重用。
  • 被俘虜,這個國軍中將提了一個要求,戰士們一聽炸了鍋
    勝敗乃兵家常事,歷史上做過俘虜的將軍不在少數,解放戰爭時期就發生了這麼一幕,有一個國軍中將坐著坦克突圍,原本以為無懈可擊,可出人意料的是,半路上因為坦克故障做了俘虜。看起來富有戲劇性,可就是真實地發生了,此人是誰?事情還得從一個著名抗戰將領說起。
  • 1945年,山東軍區抽調六個主力師進入東北,後來師長都是何軍銜?
    1945年抗戰勝利後,東北成為了權力真空,國共雙方都想要爭奪東北,為了弄清楚東北的具體情況,當時山東軍區曾派鄒大鵬、呂其恩等人率領一支小分隊乘船前往東北,在莊河地區建立了秘密聯絡地點,並與蘇軍方面取得了聯繫,蘇軍方面告知鄒大鵬,蘇聯紅軍只控制了東北的大城市
  • 他是紅軍師長,後來離開部隊回家種地,1955年當上農村小隊長
    在紅軍長徵時期,師長已經算是紅軍的高級軍事將領了,如果不斷歷練成長的話,肯定會取得很大的成就,最起碼也會名列開國將軍。不過,凡事都是例外,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紅軍師長,他在紅軍長徵勝利結束之後,選擇了離開部隊回家種地。
  • 二戰被俘的日軍最高將領:拒絕自殺謝罪,理由說出來可笑
    文/快哉風 二戰期間,盟軍想俘虜一個日本高級軍官很不容易,比如中國抗戰十四年,俘虜到最高軍銜的日本軍官只是一個海軍大佐,這個名叫衝野亦男的倒黴蛋,是因為座機故障迫降在國軍第3戰區,從而當了俘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