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女戰士被俘後,為了保住丈夫骨血,忍辱負重給軍閥做小妾

2020-12-25 歷史文社

1937年3月,大軍閥馬步芳抓到了幾十名紅軍戰士。隨後,他命人審問紅軍,務必要弄清這些人的身份。於是,馬步芳的手下對他們威逼利誘、嚴刑拷打。一名年輕的戰士經受不住敵人的折磨,說出了他們的身份。馬步芳得知自己抓到了紅9軍軍長孫玉清後,非常得意,召集大批軍政要員看自己如何審問他。

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孫玉清寧死不屈,甚至義正詞嚴地指責馬步芳禍國,不去抗日,專打紅軍的醜陋行徑。馬步芳讓他見被俘的妻子陳淑娥以及戰士們,想用妻子和戰士們威脅他。孫玉清對他們說:「不要害怕!西路軍雖然失敗了,但紅軍還在!陝北的紅軍壯大了,並在那裡建立了根據地,而且紅軍是殺不完的!」敵軍見孫玉清不肯屈服,惱羞成怒,在5月下旬將他殘忍地殺害在敵軍團長馬忠義住宅後院的馬廄內,還喪心病狂地割了他的頭顱洩憤。孫玉清犧牲時,年僅28歲。

丈夫遇害,陳淑娥十分傷心,曾想著追隨愛人而去。但她發現自己懷孕了,為了保護丈夫的血脈,她沒有自盡。由於她長得非常漂亮,馬家軍總指揮馬元海看上了陳淑娥的美貌,不顧她的意願,強迫她當自己的小妾。她遭受了敵人不少精神上和肉體上的折磨,為了孩子,她忍辱負重。

自從當了馬元海的小妾後,陳淑娥被我方誤以為她「背叛」了革命,將她看作「叛徒」。她心裡有苦,卻無處可說,只能默默忍受這一切。身為紅軍女戰士,不管組織或者戰友怎麼誤會她,她始終沒忘記使命,陳淑娥曾不遺餘力地幫助了很多淪為俘虜的戰友。

西寧和平解放後,陳淑娥身份長期無法判定,究竟是紅軍烈士孫玉清的遺孀,還是反動軍閥馬元海的姨太太?始終沒有定論,導致她飽受歧視,歷經坎坷。直到20世紀80年代,在當年跟著她一起被俘的戰友謝覺哉夫人王定國等人的證明下,她烈士遺孀的身份才得以被人民政府承認,其兒子亦是。隨後,陳淑娥把兒子帶到烈士墓前,痛苦不止,並告訴了他父親的真實身份。

陳淑娥一直有個心結,那就是孫玉清烈士的頭顱至今都沒有找到。當年他遇害後,被馬家軍割下頭顱,四處巡迴示眾,還拍了照片向主子邀功請賞。解放後,烈士遺體被安葬在西寧革命烈士陵園,頭顱卻沒找到。2005年8月,90多歲的陳淑娥老人帶著這個遺憾離開了人世。

相關焦點

  • 孫玉清將軍犧牲後,懷孕妻子被迫做小妾,晚年帶60歲兒子前往祭奠
    在紅軍戰爭史上,留下了無數悲壯又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而最為慘痛的記憶之一,無疑是早年間西路軍遭遇的失敗。1936年,2萬多西徵軍將士踏上了徵程,然而這支英勇的隊伍,由於孤軍深入,陷入敵人的層層包圍之中,雖然經歷艱苦奮戰,重創敵人,卻因為彈盡糧絕,幾乎全軍覆沒,不少優秀的指揮官埋骨沙場,孫玉清將軍就是其中一個。
  • 被俘的紅軍師長讓國軍將領很吃驚:衣衫襤褸只比戰士多個破碗
    經激戰,紅21師師長胡天桃受傷被俘。胡天桃是一位紅軍高級將領,可翻遍軍史、戰史,卻很難找到這位紅軍高級將領的記載。他是哪裡人?何時出生?有何家人?都不知道。我們現在能夠提起他,最大的資料來源居然是國民黨將領王耀武的回憶錄。王耀武是黃埔軍校三期畢業,當時擔任國民黨補充1旅旅長。
  • 此戰是我軍軍史上罕見的7000多人戰死,12000人被俘
    紅四方面軍經萬裡長徵後,人滿為患,急需後勤補給,為了得到蘇聯武器和彈藥等軍需物資的支援,於是由紅軍組建西路軍,負責打通「國際交通線」,西路軍到達河西走廊前,未來得及休整,便與馬家軍遭遇,當時西路軍可說是孤軍奮戰,伏屍盈雪,由於兵力懸殊,糧絕彈盡,身穿單衣草鞋的西路軍士兵,無後勤,無彈藥補給
  • 甘肅最後的紅西路軍女戰士
    在這支部隊裡,有一支中國紅軍史上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女性軍人建制,這就是由1300 多名女戰士組成的婦女先鋒團。李文英:「這帽子是自己做的,我就是當過紅軍的嘛,一直到現在性格沒改變過。」在西路軍婦女獨立團戰鬥的日子,深深地印在老人的腦海中,尤其是戰鬥最為艱難的臨澤、高臺戰事。因為子彈缺乏,步機槍幾乎失去作用。而這些平均年齡不到二十歲的女戰士們,則擔負了堅守臨澤城的任務。李文英:「在高臺、臨澤,唉,打得確實太孽障了,吃不上,在臨澤城裡,我們女的搭人梯。
  • 紅軍長徵中的宣傳工作透視
    對紅軍指戰員的宣傳,主要是鼓舞士氣,指明紅軍的軍事戰略,明確紅軍的前進方向。如遵義會議後,紅軍四渡赤水期間,在遵義楓香壩繪製宣傳畫,畫中山頭高插「運動戰」的旗幟,旁書「把紅軍運動戰特長最高度發揚起來」,反映了遵義會議後,紅軍回歸了正確的軍事路線。
  • 她本是蘇聯紅軍女戰士,卻甘心成為叛徒,替納粹德國屠殺蘇軍
    之前我們說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不僅有漢奸,還有許多「俄奸」,而其中最臭名昭著的要數蘇聯紅軍女兵,安東尼娜·馬卡洛娃了。二次大戰中的蘇德戰場,異常血腥,蘇聯軍隊在戰爭的膠著階段損失慘重,致使國內男性兵員極具減少,所以不得不召集大量的女兵參見蘇聯紅軍。
  • 此人紅軍西路軍第一叛徒,與馬匪攀上親戚,最後結局受牽連被處決
    1936年10月,紅軍長徵勝利結束後,為了打通國際陸地西北通道聯絡線,策應河東主力安全,根據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 從此,這支從鄂豫皖、川南走來的英雄紅軍部隊,還穿著薄衣單衫的戰士,在滴水成冰的嚴寒季節裡,轉戰河西13
  • 這位紅軍女將軍領導過3位開國大將,差點成女上將,前夫大名鼎鼎
    紅軍唯一女將軍1955年,我軍第一次海陸空三軍大授銜時,共有10人被授元帥,10人被授大將,55位開國上將(55年後補授了王建安和李聚奎),175人被授中將(後來補授了聶鶴亭和賀誠),798位少將(後補授了8位)。
  • 婚後6年無法生養,丈夫將她暴打出門,改嫁當小妾後連生7男4女
    婚後6年無法生養,丈夫將她暴打出門,改嫁當小妾後連生7男4女文/論史鑑今歷史短視頻在中國人的印象中,繁衍子嗣應該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一個問題。在古代時候,一個女子嫁作人婦,若是未能給予夫家繁衍子嗣,定然會遭到嫌棄和差別對待。
  • 紅軍長徵隊伍中,到底有多少女紅軍?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徵。那麼,你知道究竟有多少女紅軍參加了長徵嗎?關於長徵中的女紅軍的總的人數,沒有一個確切的答案,但是至少有兩千多人參加了長徵。這個數字是確定無疑的。在參加長徵的四路紅軍當中,女同志的數量差別比較大,最少的是紅二十五軍,只有七名女戰士參加了長徵。這七名女戰士能夠參加長徵也並不是容易,經歷了一番風波。在部隊出發之前,要求女同志一律不得隨隊行動。
  • 強渡烏江時,紅軍用7萬銀元買竹子、鉚釘、鋼絲,造竹筏、搭浮橋
    其他方向的敵情也很嚴重,西南方向到貴陽的公路上,盤踞著中央軍吳奇偉的4個師和兩個貴州軍閥王家烈的師;在中央軍周渾元的4個師追擊的背後,還有作為後防的紅5軍團;在周渾元的背後,新桂系的兩個精銳師也一路追擊,隨時可能撲上來增援。
  • 紅軍女團長被抓,52年後恢復身份,回戰場失聲痛哭,鳴三槍致哀
    抗戰是所有中國人都難以忘懷和不願意忘記的磨難,無數的戰士為了爭取新中國的獨立而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在抗戰期間,出現了一支又一支可歌可泣的隊伍,其中就有巾幗不讓鬚眉的女戰士隊伍。雖然女戰士不如男戰士強壯有力,但是當她們拿起武器,他們也是保衛祖國的先鋒軍。
  • 實行「一夫一妻」之前,已經納了小妾的人,最後怎麼處置
    在清朝滅亡後,意味著中國封建社會規章制度到此結束,對應的一夫多妻制度也被廢止。在1912年,民國創立第一年,在對應的法律法規中就要求效果一夫一妻制度。但那時候社會發展極其混亂,不但中國軍閥混戰,更有外敵入侵,民國政府實行的法律法規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導致很多地區軍閥和老財們,這些人依舊有好幾個老婆,仍然過著「一夫多妻」的家庭生活。
  • 丈夫被槍殺,小妾棄兒遠走高飛;原配卻不離棄,在新中國為他正名
    民國時期著名軍閥韓復榘也有著世間男人通病,娶了一妻兩妾,命喪他人之手後,原配夫人高藝珍善始善終,還爭取新中國給他正名。  一代軍閥大夫人  與今天崇尚婚姻自由、戀愛自由不同,中國歷史上有相當長一段時間對於婚姻的態度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韓復榘和高藝珍也不例外。
  • 民國十大軍閥都是誰?
    段褀瑞(1865年——1936年),皖系軍閥首領。有老虎的膽子,有狐狸的心計。他的一生充滿傳奇,是個複雜多變的歷史人物。早年緊跟袁世凱,臨危受命任總長。再擊敗黎元洪,重掌北京政府大權。直皖大戰輸光老本,舉槍自殺。下野再返政壇,集總統總理於一身。最後四面楚歌,通電下野畫句號。希望破滅,心情鬱郁打麻將。國難當頭,不做漢奸保晚節。
  • 兒夫被殘殺,她扛槍上戰場成傳奇女軍閥
    殺敵上戰場,領導上百名士兵,睡覺都抱著AK47,Bibi Ayesha就是個傳奇至極的女人——她是阿富汗唯一的女軍閥 從此開始了自己的軍閥生涯。 家人看到她神勇殺敵的景象,震驚得不敢質疑她在家庭中的領導地位。他的丈夫願意輔佐她成為軍閥,支持她各種違反阿富汗女性的陳規。
  • 紅軍一場殲滅戰,竟有5位元帥參與,並間接促成了西安事變
    王以哲 1935年10月1日勞山戰役中,東北軍第67軍第110師遭遇紅15軍團伏擊,師長何立中、參謀長範驛洲陣亡,第628團團長裴煥彩被俘,原紅25軍的戰士認出曾多次被捉放的裴煥彩
  • 志願軍被俘女兵楊玉華,戰俘營裡縫五星紅旗,回國後中將前去慰問
    在1953年的夏天,志願軍俘虜正式被美軍遣返,前後共有六千餘名志願軍戰士順利回到了國內。值得一提的是,在這批歸國戰士中,還有一名年僅19歲的女戰士,她叫楊玉華。而且經過統計,她還是志願軍所有被俘俘虜中唯一一位女戰士。在楊玉華回國之後,她由於自己的特殊身份備受關注,後來志願軍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將也親自前去慰問她,向她表示了關心。
  • 紅24師戰史:蕭克棄用的紅軍師長,愛打小報告,最後成叛徒
    胡楚父,出生年月不詳,湖南湘鄉人,黃埔軍校生,參加過廣州起義和海陸豐鬥爭,1928年被俘後越獄並投奔江西紅4軍,曾任紅4軍政工幹部、獨立4師11團政委,1932年帶頭解決了獨立4師師長龍普霖叛變未遂事件,但還是受牽連被調動到湘贛蘇區工作。蕭克經考核後評價道「雖然帶有軍閥主義殘餘……但在工作上還能改正過去的錯誤」。
  • 紅色娘子軍首任連長被日軍殺害,最後一位女戰士享年100歲
    女子軍特務連的首任連長龐瓊花(後為馮增敏),指導員王時香。特務連下轄三個排,每排三個班,每個班十名戰士,其中一排長馮增敏(後為盧賽香),二排長龐學蓮(後為李昌香),三排長黃敦英(後為曹家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