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達:強盛必然「失衡」?為何軍事強盛,卻沒有燦爛的文明?

2020-12-22 史實追蹤

前言

斯巴達在城邦國家建立之初經過了來庫古的一系列改革之後,在社會制度以及社會風氣方面基本上煥然一新,這不僅僅使得斯巴達已經擺脫了原來氏族部落制的局限性,而且使得斯巴達能夠在氏族部落時期有利的政治制度基礎上進一步發展、革新,徹底步入強大的城邦國家發展道路。

(雖然來庫古改革實踐有很大的傳說性,但是這也畢竟體現出了斯巴達城邦在國家形態形成之初的探索過程。)

改革之後的斯巴達城邦在政治制度上形成了以議事會為主要國家決策和行政機構,以公民大會作為名義上最高決策機構的政治組織形態:

一方面展現了原來氏族部落時期那種民主政治性格的丟失;另一方面也表現了斯巴達在步入城邦國家之後,貴族集團作為社會上地位愈發上升的群體,不斷開始掌控著整個城邦國家的一切事務,來庫古改革之後的斯巴達貴族政治趨勢更為明顯;

斯巴達公民

與此同時,來庫古改革所構建的軍事主義城邦國家的發展結構,在之後也得到了全方位的發展和加強。正是憑藉著濃厚的社會尚武風氣以及斯巴達人好戰民族性格的培養,斯巴達城邦一躍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乃至整個希臘半島地區軍事力量最為強大的城邦國家。

斯巴達也正是藉助一騎絕塵的軍事武裝開始了其頻繁的對外擴張戰爭,兩次美塞尼亞戰爭使得斯巴達逐漸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諸多城邦中脫穎而出。

藉此機會,斯巴達領導者也開始決定通過拉攏半島上的的部分城邦國家與自己組成穩固的軍事同盟,也就是後來所說的伯羅奔尼撒同盟。

這個同盟建立之初其實就已經蘊含著斯巴達想要控制眾多城邦的政治野心,隨後同盟的發展趨勢也正是以此為基準的。在斯巴達國內監察官勢力的崛起逐漸成為了當時實際權力最大的執政團體,他們的地位甚至高於雙王和議事會,斯巴達也在一定會程度上成為了貴族寡頭政治的城邦。

斯巴達地形

無權的斯巴達雙王,被貴族政治和監察官架空

貴族政治——斯巴達雙王的掣肘來庫古改革時期在斯巴達的政治制度上延續了多利亞人統治時期那種較為原始的雙王制以及由貴族組成的議事會議,並且命名為吉羅西亞會議。

當時的雙王雖然名義上是整個斯巴達城邦國家地位最高的統治者,但是在實際權力的執行上卻一直都受到吉羅西亞貴族們的掣肘,因此斯巴達真正的權力機關應當屬于吉羅西亞會議。

公民大會在當時政治地位同樣和雙王一樣尷尬,這些由成年男性公民組成的公民大會更是像機器人一樣只是在貴族會議作出決定之後毫無感情的投票機器,並且幾乎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所以我們說斯巴達城邦在經過來庫古改革之後已經完全步入了貴族政治的發展階段。監察官也是來庫古時期設立的重要監察機構,當時的5名監察官的職責比較單一,主要負責監管公民的日常行為舉止。

斯巴達陸軍

檢察官——真正的權力機構但是隨著斯巴達社會的不斷發展,監察官的權力也在不斷擴大,他們所能夠監察的範圍已經不再僅僅局限於城邦社會基層的普通民眾,他們所監察的重心開始轉向了當時以雙王和貴族為首的中央領導集團。

這種監察範圍的擴大直接體現出了地位的上升。雙王制度在發生戰爭時由一名國王率軍出徵,一名國王留守城邦,而率軍出徵的國王要隨時受到監察官的戰時監督。

(在雙王的繼承者人選中,監察官也同樣負有監察權力,甚至是決定權力,他們會從雙王各自的直系親屬中選擇合適的人來作為新一任國王的候選人。)

吉羅西亞會議作為斯巴達實際上由貴族主持的權力機關,此時也開始被監察官所支配,所有的貴族幾乎都要受到監察官的監督和控制,那麼公民大會的地位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一來,由5名監察官組成的監察機構實際上成為了斯巴達城邦當時真正的權力機關,雙王、貴族以及公民、希洛特全部在其控制之下。

科林斯聯軍反抗斯巴達

斯巴達的強盛的根本:全社會尚武風氣的灌輸

尚武社會風氣的形成,剝奪了所有男性的青春來庫古的改革強調了斯巴達又注重軍事力量的培養和強化之後,斯巴達城邦由此開啟了徹底的軍國主義發展道路。

斯巴達後來注重軍事發展的政策甚至達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所有男性公民幾乎將自己的一生全部奉獻在軍隊訓練和服役當中,所有的斯巴達軍人都以戰死沙場為榮。不僅如此,斯巴達公民還十分注重幼兒的身體素質是否健康,一經發現有先天殘疾的嬰兒便會拋棄。

這種極度推崇軍事發展、注重軍隊人員質量的社會風氣,在現在看來真可謂充滿了對於人性的忽視。每個尚在處於身體和心理不斷發育時期的斯巴達公民都要在軍隊裡度過自己本應該享受青春的年華。

他們每天面臨的都是殘酷和極度勞累的軍事訓練,天天拿著長矛和盾牌在訓練場上像機器人一樣成為戰爭機器。

吉羅西亞會議

尚武社會風氣:加強了斯巴達的軍事力量,也暴露了奴隸的境遇斯巴達在注重公民的軍事訓練的同時,向他們灌輸那種以參軍為榮的極端軍事思想,為的就是能夠讓這些公民從小就知道自己能夠參加軍隊,成為軍人是一種榮耀,是自己一生的義務。

並且還要認為戰死沙場、為國捐軀的精神是每個斯巴達公民都應該具有的。正是在這種極端的軍事發展政策的引導下,斯巴達城邦的確成為了日後希臘城邦時期軍事力量最強的一個。

在這種尚武風氣盛行的時代背景下,作為了斯巴達奴隸群體的希洛特此時面臨更多的就是斯巴達"平等人"的無情鞭笞和剝削。每個"平等人"都認為自己作為有著合法公民權的斯巴達公民對於這些地位低下的希洛特有著生殺予奪之權。

不僅如此,這些希洛特也經常會成為軍隊訓練的假想敵,在訓練場上被斯巴達軍人訓練致死的希洛特不計其數。這也充分暴露了斯巴達當時那種奴隸制社會的階級壓迫,也證明出斯巴達是一個以貴族政治為主導的,以軍國主義發展為基礎的奴隸制國家。

斯巴達稱霸的工具:伯羅奔尼撒同盟

斯巴達通過內部在政治制度、軍事制度方面的改革和發展之後,逐漸成為了伯羅奔尼撒半島上軍事力量最強的一個城邦國家,因此斯巴達對於周邊城邦也是虎視眈眈。

雖然沒有想到要完全徵服他們,但是至少能夠最大程度上幹涉這些城邦的內政也是斯巴達領導集團想要實現的政治目標。能夠幫助斯巴達實現此政治野心的就是其內部訓練出的一支完備的、作戰英勇的斯巴達陸軍集團。

其實比斯巴達崛起還要稍早的城邦也有,早就已經建立起僭主政治的阿哥斯在僭主斐冬的帶領下不斷強大,甚至有望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地區的霸主。他在位時期,阿哥斯城邦的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如此斐冬的執政策略也是大力發展城邦的軍事力量,因此斐冬時期統治的阿哥斯有著很強的軍事實力。

伯羅奔尼撒半島局勢

但是斐冬去世之後,阿哥斯的僭主政治陷入了混亂,城邦實力不斷衰落。就這樣在斯巴達崛起後的伯羅奔尼撒半島上幾乎沒有哪個城邦能夠在軍事方面去和斯巴達叫板,於是斯巴達通過強大的武力威懾逐漸成為了該半島的第一等城邦。

為了穩固自己的地位,同時加強對於其他城邦的控制,斯巴達主張建立起了伯羅奔尼撒同盟。

雖然在機構設置以及決策進行方面都充分展現出了各同盟國民主決定的原則,但是在實際執行上依然是以斯巴達為絕對的主導。伯羅奔尼撒同盟也逐漸淪為了斯巴達稱霸該地區的政治軍事工具,不過後來斯巴達也的確通過同盟率領聯軍解決了波斯對於希臘的武裝進攻,這是值得肯定的。

同盟聯軍

評價

來庫古改革不僅僅將斯巴達城邦的國家形態以政策法律的形式進行了承認和確立,同時也為今後斯巴達在政治制度和軍事發展方面指明了一個大方向。

斯巴達今後貴族政治的鞏固、監察官權力的崛起以及軍國主義發展道路的確立都離不開來庫古時期的重要改革,因此斯巴達能夠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的霸主也是有深刻歷史淵源的。

與頗為民主的雅典城邦政治發展不同,斯巴達城邦政治的發展方向是越來越傾向於貴族化,這在來庫古改革時期就已經出現了端倪,並且這種貴族化政治一直未曾得到改觀,或者說未曾得到斯巴達普通公民的反對。

(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很可能是斯巴達這種高度的軍國主義發展政策所導致的。幾乎所有的斯巴達成年男性公民都成為終身服役的軍人,那麼他們就不像其他城邦那種飽受貴族的剝削。)

相反,斯巴達為了照顧這些失去主要男性勞動力的公民家庭,授予他們大量的土地和有效勞動力希洛特,規定授予公民的土地可以世襲但是嚴禁買賣,這就充分保障了每個公民的經濟基礎不會崩塌,這也是斯巴達軍事國家得以穩定維持的重要因素。

為了保證斯巴達軍事力量的發展,斯巴達當然也就數要大量的土地和希洛特來解決內部的經濟問題,由此也就開始了對外的武力徵服。

斯巴達這種走向極端軍事發展城邦國家的現象,在當時整個希臘地區都是非常罕見的,雖然斯巴達能夠成為當時實力最強的軍事國家,但是這種嚴重失衡的發展狀態所帶來的消極後果卻也是十分嚴重。

斯巴達在長期注重軍事發展的過程中,城邦的文化、教育事業卻始終得不到重視,這也是希臘的文明中心出現在雅典而不是斯巴達的重要原因。如果說強大的軍事力量和燦爛的文明內涵不能兼得的話,相信燦爛的文明會更容易被後人所銘記,被歷史所銘記。

參考文獻:《斯巴達政制》

相關焦點

  • 古代最強盛的王朝,即使國家四分五裂,也能滅了三大強國
    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在這期間湧現出了很多王朝,更是出現了幾個強盛的王朝,唐朝就是其中之一。唐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令人深刻的印象,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我們從三個方面來看,首先,唐朝的歷代統治者都非常重視科舉,他們通過科舉選出了許多優秀的人才,並且能夠知人善用,為唐朝的強盛提供了深厚的基礎。其次,唐朝軍隊的武力非常強勢,唐朝的版圖在中國歷史上的統一王朝中是最大的,因為他們沒有修建長城,而是在不斷的擴大國家的版圖,甚至將國土板塊延伸到了裏海的周邊。
  • 中國古代歷史上最強盛的三個王朝
    說到中國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我們就不得不來說說秦朝、唐朝和漢朝這三個朝代了,首先是秦朝,秦朝雖然時間不長,但是人們對秦朝的第一印象也是強大來形容的,秦朝幾乎完全是憑藉著自己的武力橫掃了六國,將分裂了幾百年的中華大地統一,秦朝的軍隊不僅滅了六國
  • 羅馬鬥獸場,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可以說,若是沒有羅馬文化,現如今歐洲文化當中的豐富性要消失一大半。 雖然羅馬已經消失在了歷史長河當中,但他所遺留下來的諸多事物卻仍然保留,羅馬鬥獸場便是其中難以讓人忽略的瑰寶。雖然現在的羅馬鬥獸場只剩遺蹟,但它卻不僅僅只是一座遺蹟,更是龐大強盛的羅馬帝國。
  • 齊國曾強盛一時,為何戰國後期卻逐漸淡出了視野?原因有三
    熱播劇《大秦賦》已經播放到了50多集,除了戲份最多的秦國之外,其餘各國也很熱鬧,不是合縱攻秦就是想扶正成蟜取代嬴政或交好於秦國,國君也都一一登場,唯獨齊國除了公主離秋嫁給秦王嬴政露了次面,整個齊國只是偶爾有使者出使他國,幾乎不見齊國君臣的身影,那麼齊國曾強盛一時,為何戰國後期卻逐漸淡出了視野
  • 留克特拉擊敗斯巴達,古希臘末代霸權,底比斯緣何只是曇花一現?
    提到古希臘的城邦文明,大多數情況下會想到雅典和斯巴達,他們兩個城邦所代表的文明,佔整個古希臘文明重要的比重。底比斯的強大深深刺激了斯巴達,他們決心要拿下這一地區,為此他們派出了十分強大的軍隊。從雙方軍事實力對比來看,斯巴達也遠比底比斯強大的多。可讓人萬萬沒有想到的就是,留克特拉一戰,以戰爭聞名的斯巴達人居然會因為軍事上的失誤而遭到失敗,伊巴密濃達擺出來的楔形方陣,以專破敵人一翼,伺機席捲的戰術大破斯巴達以及其同盟軍,終結了斯巴達霸權時代。
  • 雄兵連:超神宇宙故事的起源,這個文明比天使文明還要強盛
    宇宙誕生138億年產生了許許多多燦爛輝煌的文明。這些文明之間或友好交流,或戰爭不斷。超神宇宙中,所有文明都需要遵守一個秩序。一個由神聖凱莎所領導的天使文明制定的秩序「正義秩序」。其實「正義秩序」的制定不只是有神聖凱莎的天使文明。還有一個比天使文明更加強盛的文明—神河文明。
  • 斯巴達的軍事主義體制:將國家變為戰爭機器,將公民變為機器零件
    獨特的地形決定了農業必然在斯巴達經濟中扮演者重要的地位。早在邁錫尼時代,這裡就曾經出現過邁錫尼城邦。多利安人毀滅了邁錫尼文明之後,又重新在斯巴達建立了居住地,也稱為斯巴達。來到斯巴達的多利安人有三個部落聯盟和27個胞族,他們住在這裡的5個村落中。伴隨著不斷的徵服以及農業、手工業、商業的不斷發展,斯巴達的社會開始出現了分化。前6世紀,斯巴達的產品可以和希臘任何城邦相媲美。
  • 曾經強盛凌絕頂
    揚州坐頭把交椅的十足底氣,來自於大唐揚州在諸州縣中的三個關鍵要素:作為政治中心,最強盛;作為經濟重鎮,最富庶;作為文化都會,最風流。現在,讓我們在大唐289年的歷史進程中,從揚州強盛的政治、軍事以及城池規制破題,解碼「揚一益二」之謎,回溯揚州真實而雄健的腳步。
  • 為何古族能強盛下去
    還有一些沒有提到實力卻高深莫測的存在比如菩提古樹、帝品雛丹等。古元作為古族族長!現今古族的實力僅次於魂族位列第二。更多的是因為他們血脈的強盛。古元女兒薰兒具備神品血脈。遠古家族將血脈看的很重要。神品血脈的誕生至少還能幫助家族強大數千年。古族有一位這樣的存在就是薰兒。但是魂族有兩位。第二點則是古族和魂族在遠古時期留下的高戰力比較多。古族有古元、古族三仙。
  • 欲攬西天月,先過萬重關:強盛的拜佔庭帝國數次徘徊於滅亡的邊緣
    拜佔庭帝國在遭遇了公元7世紀的外族入侵之後,在帝國內部逐漸建立起了軍區分治的地方軍事化管理體制,這也就使得帝國逐漸步入了具有軍事獨裁性質的發展道路。這和公元3世紀危機時期中的羅馬帝國十分相似,只不過沒有當時的情況嚴重而已。
  • 中華民族走向強盛的必然!
    統一有兩種:和平統一和武力統一,到底以哪種方式統一,不是想怎麼統一就怎麼統一的,誰說了都不算,習總也說了不算。這件事關係到中國國運,必須從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根本利益出發,尋找到最佳解決方法。,讓中國陷入內亂,可以說這是他們最後的把戲,其實就是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中國犯錯身上。
  • 強邦相爭的留克特拉會戰,斯巴達的光輝終被底比斯遮蓋
    在這些城邦之爭中,尤以雅典和斯巴達之間的鬥爭最為激烈。但鷸蚌相爭之下,底比斯卻在悄然興起。底比斯逐漸崛起,慢慢走上了強盛之路,成為希臘的又一個強邦。在伯羅奔尼撒一戰中,由於斯巴達為了打敗雅典,所以就藉助了波斯的力量,不過這個需要有借有還。勝利以後,斯巴達便要將小亞細亞沿岸的城邦割讓給波斯。但當時小亞細亞的各城邦已經相繼獨立,如果將這些城邦割讓給波斯必然會引起一場大混戰。而且割讓對於斯巴達這個希臘霸主來說,怎麼看都算是一種羞辱。
  • 東漢的實力也很強盛,但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為何遠不及西漢?
    那麼,東漢的實力也很強盛,但在歷史上的存在感,為何遠不及西漢呢? 首先兩漢最偉大的皇帝必然是漢高祖,憑三尺長劍平定天下。其次是光武大帝,比起劉邦,劉秀奪取天下的路同樣難走。能號令群雄,覆滅各方反叛勢力,中興 漢朝 ,不是一般人所能為。接著排名依次是漢文帝(守成之君),漢武帝(拓土之君),漢昭帝(守成之君),漢宣帝(中興之君),漢明帝(守成之君), 漢章帝 (守成之君)。
  • 古希臘城邦中,斯巴達勇士威名遠揚,其尚武精神從何而來?
    在眾多的城邦中,斯巴達與雅典是兩種不同政治體制下的最強者。斯巴達是多利亞人遷移至希臘後所建立的城邦,他們定居於此後,建設的市政府,以勤儉尚武為國是。斯巴達以武力強盛著稱,斯巴達勇士更是威名遠揚。斯巴達城邦為何會崇尚武力戰鬥?
  • 曾經強盛一時的吐蕃王朝,最後是如何走向毀滅的?
    令人可惜的是,強盛的吐蕃王朝最終還是滅亡了,究竟是因為原因導致了吐蕃王朝的滅亡呢?吐蕃王朝曾經還是有過較為輝煌的時期的,松贊幹布繼位後,松贊幹布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是吐蕃王朝名副其實的開國皇帝,松贊幹布執政時期,無論是軍事,還是經濟,以及文化和外交,都是吐蕃王朝最為強盛的時期,尤其是後來松贊幹布在娶到唐朝的文成公主後,由於吐蕃王朝與唐朝保持著友好的關係,使得雙方往來頻繁,使得唐朝的一些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得以傳到當時的吐蕃王朝。
  •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戰略核海軍時代,蘇聯最強盛的時期
    蘇聯軍事力量最強大的時期是上世紀80年代中期,當時的蘇聯海軍進入了戰略核海軍時代,那時候蘇聯的工農業生產總值是世界第一位,由於金融、服務業方面和西方的差距,因此在總的GDP總量上只有美國的60%以上。那個時候的蘇聯軍事科技相當先進,部隊的規模也夠大,甚至在發動戰爭的時候,也是毫不眨眼。
  • 行省制度:古羅馬霸權強盛的秘密
    羅馬能夠縱橫地中海權力角鬥場八百餘年,一定有自己的一套獨特的統治藝術,而"行省制度",便是支撐羅馬霸權強盛不衰的重要基石。(處死塔克文)霸權,需要足夠的實力。觀察一個政權是否具有實力,就需要關注它的組織結構是否能夠在充分的汲取社會資源維持統治的同時,還能避免拿走太多,以致於影響社會的可持續運轉。
  • 鄭和下西洋分析:明朝強盛的支持,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蹟
    不論是為了建交鄰國,展現當時繁榮鼎盛時期的明朝,還是為了擴充自己的軍事力量,抑或輸出當朝的價值觀,鄭和下西洋都是歷史上偉大的一筆。首先外部條件需要強大的造船技術。唐朝就擁有了車船,平衡舵等航海部件。到了宋元時代,中國的船隻模型基本定型,中國的航海事業開始大力發展起來。其實,在南宋時期,大船隻載客量上達千人,並且船上生活設備非常齊全,這為後來明代鄭和帶領千帆出航創造了技術條件。
  • 斯巴達的士兵為何如此強悍?
    那麼為什麼斯巴達的戰士們戰鬥力如此強大,作為一個城邦的斯巴達能夠在希臘眾多對手中間脫穎而出必然有其出類拔萃的地方。斯巴達的基本城邦概況和周圍城邦的分布情況與其軍隊建立有必然聯繫,稱霸希臘的願望從建立起一支強大的軍隊開始斯巴達在中拉哥尼亞平原的南邊,剛好又在坐落在拉哥尼亞平原上,平原三面環山,地形地勢都十分有利,城邦的建立要追溯到公元前兩千年代初,有一批阿卡亞人來到了伯羅奔尼撒,他們組成了一個較小的希臘部落,在這裡建立起一些城市。
  •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斯巴達與雅典(四)
    古希臘文明的興衰之斯巴達與雅典(四)斯巴達王李奧尼達在溫泉關戰役的畫像,目前這幅畫在珍藏在法國羅浮宮。是由法國十八到十九世紀的著名畫家達維特畫的。溫泉關戰役雖然說斯巴達在政治上非常強大,軍事上也很強大。但是他在文化上卻非常愚昧和落後,斯巴達雖然通過強悍的軍事實力,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打敗了雅典成為全希臘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