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價格那麼好,農民為什麼不願意種茶籽樹

2020-12-24 油茶農夫

近些年,茶油的價格從原來10塊錢一斤,到20、35、50……到去年的70塊錢一斤,有很多地方還不只這個價。可是農村人看著這樣的價格,可為何就不願意去種植呢?

種植茶樹的生長周期長,見效慢:在農村裡有「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說法,用在茶籽樹上再好不過了。茶籽樹的木質緊密,特別耐長,只有手指大小的樹幹,都要長1~20年。

種植從小苗到結果,管理得再好也要7~8年時間,還只是結果,還不是到豐產期。要到豐產,可能還要推後幾年才行。長時間的投入和人力去管理,這對普通的農村人來說,還真的很難去堅持。農村的情況比較特殊,經濟條件是制約農村,也是最現實的問題。

茶籽果的採摘太累:農村裡摘茶果,採摘就成了現在的農村人最關心的的問題。農村裡願意上山去摘茶籽,都是70年代以前的人,哪怕是最小的,出生1979年的,都有41歲了,之前的那些年長的農民,都是不願意別想。

山上的刺多草深,樹上的灰多,葉子上還有毛毛蟲等等,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主要的就是太累,很多的小青年都不願意幹。而老人年齡越來越大,樹也越來越大,爬樹、上樹這多上了年紀的人來說,帶有很大的風險。

茶籽果就是摘回家,也才完成1/3的工程:對茶籽摘回家了,也才完成1/3的工程。還有去殼、晾曬、炒籽、粉籽等等,光一個去殼的過程都要差不多一兩個月的時候(農村裡去殼全靠陽光和手工挑選,目前來說還很少用到機器去殼)。

要是家裡摘的果越多,晾曬、挑選的時間就越長,很多都是老人在冬季,坐在家裡慢慢挑選。

茶油雖說好,但是有價無市:作為一種高端的食用油,價格是制約茶油銷售的關鍵問題。對於很多的工薪階層的認來說,一個月的工資,都只能買幾十斤油,是很多的平頭百姓難以接受的一個價格。

農村裡的人,賣茶油都是託朋友、找親戚等方式,去尋找自己的銷售渠道,沒有客戶的就只能自己留在家裡,自家人去吃。

茶油的產量,不是很穩定,農民的種植也會開始動搖:一畝茶樹的產量,很多都是很難預測的,茶籽樹有「十花結一果」的說法,產量是很多農民最關心的問題。

一棵樹結果的多少,和肥料、管理、天氣有很大的關係。要是長時間的去在山上,投入到山上,幾年甚至十裡年沒回報。農民的家底要多少,對一件事情堅守時幾年、十幾年,早就失去了信心。

農民種植茶籽樹,價格雖說高,但是要從果到油的過程,1斤籽才榨2兩多油,從果到油,最主要的是花的時間太長。

相關焦點

  • 以前十塊錢一斤,如今漲到八十塊,農民:價格高但賣不掉
    山茶油可以說是目前我國市面上價格最貴的食用油之一,小編說80一斤並沒有說高,有些地區更是高達100~120一斤,相比花生油十幾二十元,山茶油可以說是高端產品了,至於為什麼價格會這麼高,想必大家也知道一些。
  • 一瓶兩升的茶油兩年漲價近一半 茶油價格漲勢洶洶
    唐建鵬說,在天坪村,進行茶油鮮果採摘的,大多是50多歲的工人,年輕人不太見得到。一些油茶樹種植在海拔較高的偏僻之處,掛果位置比較高,採摘起來不容易。隨著年齡的增大,一些採摘工也慢慢「退休」了。  這僅僅是茶油鮮果採摘的環節,而在後續的茶油加工過程中,每一個環節的人力成本,都或多或少有所上漲。  「在生產環節,茶油是季節性較強的產品。
  • 上百斤賣動,農民急盼銷路,市場已泛濫,賣不掉就自己吃
    前不久,當地有農民說自己家裡榨了一百多斤山茶油,過了一個多星期了,一斤都還沒有賣出去,要是在以往,還沒有榨油的時候,就開始有人來問,怎麼今年行情這麼差呢?難道人們都不喜歡山茶油了嗎?像我們當地還被稱為月子油,就是寶媽生完小孩坐月子時候一般都會食用山茶油,不容易上火,另外就是小孩子紅屁股或者被蚊子叮咬後也會塗抹山茶油,具有不錯的功效,這也是人們追捧它的原因。
  • 南方1種果樹,枝幹可做彈弓,果子榨油120元1斤,農民卻不願種植
    導讀:南方1種果樹,枝幹可做彈弓,果子榨油120元1斤,農民卻不願種植我國的地大物博,因為南北跨度比較大,所以氣候也有差距,因此植被分布也有很大的區別,有好些植物南方地區有,而北方就沒有。也有一些植物北方才有,而在南方地區就很少見。
  • 是要看農民願不願意?
    隨著新生代農民工,大量的人不願意回到農村裡去了,都在城市買房子了,這樣農村會閒置出很大量的一個宅基地,因為農民的宅基地都很大呀,你在城裡面買一個別墅,如果半畝地的別墅那個價格貴死了
  • 中戰茶油:發展生命健康事業,振興湖南茶油產業
    「茶油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巨大寶藏,而我們的認知還很膚淺,隨著對茶油不斷地深入了解,我深深愛上了它,喚醒了我內心那股無名的強大的能量,並迸發出一個強大的夢想。」在中戰集團2020生命健康論壇上,中戰集團副總裁、中戰茶油董事長浦朔女士如是說。
  • 河南桐柏:有機油茶遍山崗山區農民喜洋洋
    央廣網南陽9月23日消息(記者胡曉輝 通訊員杜福建)「有機油茶就是好,利用油茶籽生產的茶油,遠銷河南、河北、山東、廣東等省份,產品供不應求。」9月22日,江中海一邊忙著銷售油茶產品,一邊「見縫扎針」地接受記者採訪,忙得不亦樂乎。
  • 詹氏蜜、其鵬茶、長園茶油天香菜,金剛碧綠人人誇,這些品牌你知道...
    本報訊(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 劉宏冰 通訊員 劉長河)「以前,我們的好茶葉賣不出去,還常被壓價。自從加入金剛碧綠茶業專業合作社後,大山上採回的茶青不愁賣,合作社全部現錢收購,從不拖欠。」商城高山茶產自深山「金剛碧綠在商城有傳承、有名氣,茶葉品質出眾,別人的茶葉賣不動,我們的茶葉卻不愁賣,穩定銷往全國各地。」金剛碧綠茶業有限公司經理楊耀博自豪地說:「不瞞你說,價格還不便宜呢,高山出好茶,品牌更添金啊。」
  • 農民那麼努力,為啥還是缺錢?三種「貧窮思維」需警惕
    就拿種地來說,需要挖地、播種、施肥、除草、收割等眾多的環節,不可謂不辛苦,不可謂沒有付出努力,但是如果將種出來的糧食換成錢的話,是值不了多少錢的。但如果同樣的付出和努力,農民選擇了打工,那麼必然是另一番結果,而且結果要比種地好得多。因此,有時候的確思維比行動重要,選擇比努力重要。
  • 農民該不該撂荒田地而一鼓腦地都跑進城務工?為什麼?
    農民不該撂荒田地而一鼓腦地跑進成務工。種地是農民的職業,農民就應該以種地為生,以種地為業,這才是做農民的本份,做個本本份你的的農民,也是祖祖輩輩一代一代的傳承,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載體,「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都喊了多少年了。
  • 農民種的水果賣不動,海外水果卻大把進口,什麼原因?
    原因就是種的水果賣不動,像是最近網上消息顯示的湖北宜昌的砂糖桔就遭到了"冷遇",80萬斤桔子滯銷,農民苦不堪言。相信看過我之前文章的朋友也早就了解了為什麼砂糖桔今年的行情會這麼慘,但其實每年這種情況都會在農民種植的水果品種中發生。原因無非就是供不應求。
  • 幾十噸堆成山賣不動,農民年年虧錢,卻依舊堅持種植,咋回事?
    每年秋天對農民來說都是一個好季節,因為大多數作物都會在這個季節成熟,經過一年的辛苦後可以收穫。這要是放在以前,自然會讓農民高興。但是這幾年出現了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產量不好,就是莊稼不好,但是卻面臨著賣不出去或者賣不出低價的情況,這讓很多農民朋友很辛苦,不僅得不到回報,還損失很大。這種情況在一些常見的農產品中尤為突出,如土豆、洋蔥、紅薯、蘿蔔、黑鹽水、柚子、獼猴桃等,幾乎每年都會發生。另外我前幾年吃過香草,最近幾年也有類似情況。
  • 首屆衡陽茶油博鰲論壇召開 衡陽茶油戰略合作方雲貨優選全面助力
    中國茶油看湖南,湖南茶油看衡陽。衡陽茶油種植歷史長達2300多年,享有"全國茶油產業發展示範市""湘南油海"和"全國茶油之鄉"美譽。但在這個網際網路時代,"酒香也怕巷子深",好的茶油,更應該通過更多渠道讓更多的人知道。11月24日至27日,主題為"美食無國界,綠色好食材"第四屆博鰲國際美食文化論壇暨首屆衡陽茶油博鰲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海南隆重舉辦。
  • 晉屏鎮宅侯村:茶油壓榨忙 色黃味醇香
    紅網嘉禾分站(全媒體記者 雷琪)12月17日,筆者從晉屏鎮宅侯村獲悉,為了保留住山茶油本真的味道,晉屏鎮宅侯村的李忠夫妻一直堅持物理壓榨的方式製作茶油,榨出的茶油色香味醇,贏得了不少顧客的口碑。雖然他們的油坊規模不大,由於茶油品質好、味道香,引來不少外地人驅車前來購買。「我是從藍山過來的,每年都來這裡買茶籽油,今天我又買了200斤。」現場一位顧客說。從2009年起,李忠夫妻二人通過土地流轉方式承包了村裡200餘畝土地種植油茶,如今他的油茶樹已經有11年的樹齡,今年的產油量達到了1800餘斤。
  • 一年收2次,畝產低至700斤,售價卻高達35元1斤,農民為啥不願種
    一年收2次,以前3元1斤不好賣,如今35元1斤卻熱銷,農民:騙人。大家好,我是小喬,與你每天分享有趣的三農美食知識。相信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對農村的野外一定不陌生,在我小時候就特別喜歡去農村的野外玩耍。以前的時候,農村野外大部分都種植了糧食,山東地區一般都是種植玉米或者小麥,不過最近幾年很多農民不願意種植玉米和小麥了,因為玉米和小面的收購價太低了,經濟效益十分得差,不少人開始轉型種植花卉、綠化樹木或者是藥材,這是因為它們的經濟價值更高,農民的收入也可以相應地增加,但是種植經濟作物意味著要承擔較高的風險,不少農民因為種植經濟作物,導致賠的血本無歸。
  • 「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驢肉價格如此高,為啥很少有農民養殖
    如今人們的生活好了,對食材也變得越來越挑剔,吃膩了雞魚肉蛋,偶爾也要換一換口味,驢肉就這樣出現在了大家的視野中,加上民間一直有「天上龍肉,地上驢肉」的說法,勾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都想品嘗一下驢肉的味道。
  • 等你赴一場「茶油盛宴」,就在長沙火宮殿
    紅網時刻長沙12月15日訊(記者 彭超 通訊員 何娟)每年秋末冬初都是油茶籽榨油的好時節,油茶籽所提煉出來的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的木本食用油料,通過油茶精深加工而衍生出來的美容、洗護、保健等綠色產品日益豐富。
  • 為什麼很多人工資不高,卻仍願意留在藥店工作?
    為什麼很多人工資不高,卻仍願意留在藥店工作?我曾問過一個藥店店員:「為什麼工資不高又這麼累,你還願意留在藥店工作?」她愣了一下,說:「好像也真沒因為什麼,就是一畢業就來藥店了,這麼多年,比起工作強度這些工資是不高,但就一直也沒想過要離開藥店。」
  • 農民們放棄了工作,回到家鄉種了一個新的「黃金果」
    自古以來,農民以種植為生,農民每天都在農田裡忙碌,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民也少了很多,大部分農村年輕人都不願意守在家鄉的「一畝三分地」,選擇外出打工賺錢。主要原因是農民靠種地賺錢越來越少,一畝地掙的錢和禮拜在城市差不多工作掙的錢是一樣的,特別是在偏遠的山區,農民種地只是為了糧食,農民種植玉米、紅薯和其他傳統作物,主要用於養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