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9月27日,這一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為重要的日子,這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次舉行授銜儀式。但是在這一次授銜儀式中存在許多爭議,有的人認為自己在建國前立下許多功績,但是在授銜的時候關於軍銜高低的問題引起了一部分人的爭論。有的將領認為自己的軍銜過高主動申請將自己的軍銜降級。
例如:徐立清將軍,他是安徽省金寨縣人,而且此縣還是全國著名的第二大將軍縣,當時徐立清被授予上將軍銜,於是徐立清就申請將自己的軍銜降為中將,為此彭老總還多次找他談話,他執意將自己的軍銜降為中將,徐立清的這一種高尚品行,在軍中一度成為佳話。
還有許光達大將,當時許光達認為自己功績不夠,授予他四星太高了,他認為和他的功績有些不匹配。因為此事他還專門找賀龍元帥請求降銜,他說戰士們都在長徵時,他卻在蘇聯養傷,但是在賀龍元帥多次勸說下,許光達心中仍然覺得不太合適。於是他便寫了一封「降銜申請書」,卻沒有得到主席的批准,仍然被授予上將軍銜,為此他的這一種高尚精神廣為流傳。
還有孫毅將軍,他是河北省廊坊市大城縣人,在1955授銜時,他堅決自己不授予中將軍銜,因為此事他還給周總理寫了一封書信,他認為自己沒有太大的功績,實在不太適合中將軍銜,還是將他的軍銜降為少將軍銜。但是周總理為了全軍平衡著想沒有批准,依然繼續授予中將軍銜。和這三位將軍相似的還有許多,主動向主席申請降自己的軍銜,他們這一種高尚行為值得我們當代人學習。
但是就有一位開國功臣,以他的一些功績和資質,被授予上將都可以,至少也是中將軍銜,但是在授銜時卻被授予大校軍銜,最終在主席的過問之下才封為少將,這位將軍的名字就是賀晉年將軍。
1910年,賀晉年出生於陝西省安定縣,當時在他17歲的時候就參與了西北工農革命遊擊大隊,而且賀晉年緊接著加入了黨,隨著他優異的變現,他因此成為了一名經驗豐富的基層作戰指揮員。
1932年,陝甘工農紅軍遊擊隊正式成立,這也是我軍第一次在陝北打出紅軍的旗號,那時的賀晉年就已經擔任騎兵大隊的副隊長。
接著在同年9月,陝北紅軍遊擊隊被改編為紅軍陝北獨立師,並管轄三個團的兵力,賀晉年就成為了第一團的團長,之後第一團被改編為紅27軍第84師第一團,賀晉年仍繼續擔任團長軍銜。
接著又在一年以後,紅25軍在徐海東、程子華親自帶領下來到了陝北,隨後經過中央領導指示,並與劉志丹領導的陝北紅軍共同整改為紅十五軍團,共管轄第75、第78和第81三個師的隊伍,當時徐海東擔任軍團團長、程子華為軍團政委、劉志丹為副軍團團長,那時的賀晉年憑著自己顯赫的功績,已經成為了81師的師長。
在1936年2月,賀晉年率領81師來到了清澗縣袁家溝一帶,那時主席也恰巧在此地,於是就派人將賀晉年王明一同找來商討作戰部署。
原來是主席向他傳達了軍委決定將紅13恢復成紅27軍的稱號,主席對他說道:「81師師是在陝北土生土長的隊伍,而且自從他們成立以來打過許多勝仗,立下許多顯赫戰功,而且你又是紅27軍中元老級別的存在,一定要將這一支隊伍帶好,將這支隊伍立下更多功績。」
當談話快要結束時,師政委王明想將自己的名字重新改掉,主席知道後不但非常同意他的做法,而且還為他取了一個新的名字「王平」,他便是大家只曉的王平上將。
伴隨著抗戰爆發後,紅27軍又被改編為八路軍留守兵團警備第一團,賀晉年為第一團團長。在1942年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成立後,賀晉年由於在作戰中優異的表現,被晉升為第三旅旅長兼三邊軍分區司令員職務。
在那時為了能夠打破敵人對陝甘寧地區經濟進行封鎖,除了有一部分兵力擔負起監管的責任,剩餘的全部兵力都在賀晉年的帶領下前往甘泉縣的清泉溝,開荒闢田成立起新的生產基地。
當時在第三旅艱辛努力下,那一年開墾的田地就處於大豐收,而且其農業總產值就已經達到了2370萬元邊區幣。隨著糧食高產,部隊大多半的糧食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而且被服、食物、副食以及其它隊伍支出都已經實現了自給自足,而且在1944年,都可給幹部戰士發放隊伍津貼了,當時每人一月有一元的部隊津貼,一直到1939年臘月國民黨開始實施經濟封鎖,將八路軍的抗日軍費剋扣完以後,八路軍的隊伍津貼就停發了。
這個時候第三旅憑藉著自己的生產運動,已經能夠保障自己的基本需求,同樣為邊區的政府減少了許多負擔,而且為對日大反攻提供了堅挺的物質力量。
在抗戰勝利以後,賀晉年就調到東北地區擔任合江軍區司令員,那個時候匪患非常嚴重,他到達當地的第一任務就是進行剿匪。隨後經過賀晉年接近半年時間的圍剿,合江地區的幾位匪首都統統全部被抓獲,而且其它的小股匪患也全部剿滅,當地多年的匪患為題也終於得到了解決,而且當地白行送個他另外一個稱呼「剿匪司令」。
1948年3月,東野第十一縱隊正式成立,賀晉年擔任十一縱隊司令員,這支隊伍成立的第一站就是隆化戰役,其中這一次戰役就有出現許多戰鬥英雄,而且這場戰役共殲滅守軍1900多人,隆化縣城也因此得到了解放。
在這一次戰鬥中就出現了人盡皆知的英雄故事,那便是全是全國著名的戰鬥英雄董存瑞(中國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2師96團2營6連6班班長),在1948年5月25日,為了能夠開拓出前行的道路,於是董存瑞捨身炸毀敵人碉堡、英勇犧牲,因此6連6班就命名為「董存瑞班」。
在三大戰役以後,第十一縱隊就被改編為第48軍,當時的賀晉年被升任為第十五兵團副司令兼第48軍軍長。
在建國以後,第45軍便脫離了第十五兵團,並歸江西軍區建制,賀晉年擔任江西軍區副司令兼48軍軍長。在1950年5月,當時在高崗的建議之下,賀晉年就被調到東北軍區擔任副司令員併兼任參謀長職務。
之後由於高出現了一些變故,賀晉年也被受到了牽連,因此賀晉年便被送到軍事學院進行學習。在1955年9月27日授銜儀式時,賀晉年被授予大校的軍銜,而且當時和他一同在紅27軍裡的幾位搭檔,王平和李志民都被授予上將軍銜。然而第十五兵團之中的幾位領導,鄧華、賴傳珠、洪學智都被授予上將軍銜。
從這一些方面來看,賀晉年即便不被授予上將軍銜,至少也被授予中將軍銜。在他授予大校軍銜時,許多人便為他打抱不平,在賀老總聽說這一件事情後,他親自和彭老總以及朱老總去反應這一件事情。當主席聽見賀晉年以後,對他的名字十分熟悉,在聽過他的事情後,並說道:「低了低了,賀晉年怎麼是大校軍銜呢?最起碼也得是少將軍銜。」
最終這一件事情這主席的過問下,賀晉年也被提升為少將軍銜。在兩年以後,賀晉年被調任到裝甲兵部隊副司令,一直到1982年,裝甲兵司令部改為總參部裝甲兵部,賀晉年才離去這個職務,他共任職整整25年的時間。2003年5月11日,出現了一件令人悲痛的事情,賀晉年將軍因病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