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皇威廉二世何許人也?憑啥發動了一戰還能活到82歲得以善終?

2020-12-24 下午歷史茶

德皇威廉二世的名氣不大,還沒有他手下的俾斯麥和希特勒有名氣,但他確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主要策劃者和閃電戰計劃的創始人。他是末代德意志皇帝和普魯士國王以及霍亨索倫家族首領,1941年6月3日,威廉在荷蘭多倫病逝,被葬於多倫莊園。

威廉二世是腓特烈三世和英國維多利亞長公主的長子,1859年1月27日出生於柏林。維多利亞皇后和俄國亞歷山德拉皇后的母親是姐妹,也是英王愛德華七世的姐姐。所以威廉二世是亞歷山德拉皇后的姨表兄,也就是愛德華七世的外甥。

威廉二世是臀位出生,這使他罹患了厄爾布氏麻痺,導致左臂萎縮。所以他的照片都時刻意側著半身,凸顯出功能正常的右手,而左手經常戴著手套,也喜歡用左手倚著佩劍或拐杖,以遮掩自己有缺陷的左手。正是因為威廉二世罹患嚴重疾病,使其腦部功能有問題,所以導致他日後性格變得充滿野心且衝動魯莽,以至於他在施政、待人接物方面表現得比較驕橫。

辭退俾斯麥和跟他母親的關係緊張就是例證。由於他母親對他的生理缺陷有罪惡感,因此不斷要求威廉二世加強鍛鍊,卻導致他與母親關係非常惡劣。因其母出身英國王室,經常向他灌輸英國地位至上的概念。並堅持稱他的英語名字,這也讓威廉二世從小就對英國有種極為複雜的情感,因此也影響了他對於英國的外交政策。

德皇的位置本來沒有威廉二世什麼事,是因發生了變故,德皇的帽子才落在了他頭上。1888年3月9日,他的爺爺威廉一世逝世後,他57歲的父親腓特烈三世順理成章地繼承了皇位,但上位沒到百天就因咽喉癌而死,這樣29歲威廉二世才當上皇帝。

威廉二世頗有野心,大力推行帝國主義,試圖不斷擴大爺爺威廉一世的輝煌戰果。當時,歐洲像英國、法國等都有大片的殖民地,而作為新興的德國極為可憐連一塊殖民地都沒有,所以威廉二世十分著急,積極推行軍國主義政策,擴軍備戰,也想像英法那樣擁有大片的殖民地,為德國尋找「陽光下的地盤」,建立一個比大英帝國還大還強的「大德意志帝國」。

威廉二世野心膨脹極快,由稱霸歐洲發展到想當世界霸主,就與英國叫起板來,在加強國內發展經濟的同時,加快海軍建設,大搞貿易競爭,而且在非洲、中東、亞洲、南美洲等地區與英國展開了殖民地競爭。像在中東,德國計劃修一條鐵路,貫穿柏林、拜佔庭和巴格達,而這就威脅了英國在中東的利益和英國殖民地的印度的利益。

德國擴張勢頭強勁,威廉直世聲稱要按國家實力在世界上重新劃分勢力範圍。還在慶祝德意志帝國成立25 周年的集會上,通過柏林的德意志帝國電臺播發了威廉二世慷慨激昂的賀詞:「德意志帝國要成為世界帝國。在地球遙遠的地方,到處都應當居住著我們的同胞。德國的商品,德國的知識,德國人的勤奮要漂洋過海」。

這一稱霸世界的宣言,讓全世界特別是歐洲的英國、法國、俄國等國為之驚悸,都感覺到了威脅就在身旁,隨時都可能禍及自身。一場大戰正在悄然醞釀,隨時都可能一觸即發。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奧匈帝國和義大利建立了針對俄國和法國的三國同盟。為了對付「三國同盟」,1892年,法國和俄國達成了軍事協議,承諾一旦法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義大利的進攻,俄國將以全部軍事力量進攻德國,一旦俄國遭到德國或是德國支持的奧匈帝國的進攻,法國應以全部的軍事力量來進攻德國。俄法同盟建立標誌著歐洲兩大軍事集團對峙局面的形成。

1914年6月28日是波士尼亞的國慶日,威廉二世的好友奧匈帝國皇位繼承人斐迪南大公夫婦,來到波士尼亞首府塞拉耶佛做特別訪問,而被塞爾維亞民族主義者普林西普槍殺。不久,在威廉二世支持下,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隨後,一戰正式爆發,直到1918年11月,德國宣布投降,才正式結束,造成了1000多萬人喪生,2000萬人受傷。

而威廉二世於1918年11月10日,流亡到在戰爭中保持中立的荷蘭。作為一戰的主要發動者和凡爾賽條約第227條認定為戰犯的威廉二世,理應嚴肅追責,接受審判,但作為威廉二世表妹的荷蘭威廉明娜女王,拒絕引渡他受審,不理會協約國的上訴,而且還在多倫給威廉二世一座小城堡——多倫莊園。在這座莊園裡,威廉二世度過餘生。1941年6月3日,威廉二世因肺栓塞離世,享年82歲。

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問,區區荷蘭小國怎麼可能阻止世界強國引渡威廉二世?為什麼列強沒有採取強制措施依法制裁威廉二世?其實理由很簡單,這是由當時歐洲和國際社會的具體情勢決定的。

一是對威廉二世是否有罪還有爭議。因為在一戰發生前還沒有戰爭犯罪這個罪行,一戰後才有這個罪名。而且在一戰之前,用戰爭解決國與國之間的爭端是司空見慣的事。所以,威廉二世作為一戰的發動者,已經向列國宣戰,是否犯罪爭議不小。

二是協約國無暇顧及威廉二世追責的事。一戰還沒結束,沙俄皇室就在「十月革命」中退出歷史舞臺且自身難保。而一戰結束後,英法美等國著急組織幹涉軍解決蘇俄問題,其中也希望德國軍隊防禦蘇俄,如果殺了威廉二世,會引起德國保皇黨的不滿,同時也會影響德軍的士氣。

三是當時歐洲各國王室親屬、裙帶關係十分複雜。畢竟都在親戚圈內有親情在,大家都睜一隻眼閉一眼,不想把事做絕。

四是荷蘭雖小但畢竟是戰爭中的中立國,如果非要引渡威廉二世,身為表妹威廉明娜女王又不肯,這樣勢必會引發戰爭,而當時各國誰都不想再打仗了。

相關焦點

  • 一戰時期還有德皇,到了二戰還有沒有德皇?德國戰敗威廉二世的結局...
    德皇威廉二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發起者,他為了讓德國成為世界霸主,不惜以軍事侵略的形式破壞國家和平。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果得知,德國和英法美等協約國籤訂了停戰合約,以此德國以失敗而告終。 1918年11月,德國社會主義者強烈要求德皇威廉二世下臺,並在11月9日,成立了共和國。德國首相馬克斯·馮·巴登為了謀求政治的統一,便廢除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稱號。
  • 德皇威廉二世的「海軍夢」!
    威廉從小就接受了良好的貴族教育,大學畢業後,他按皇家慣例到軍隊服役,並於1885年被任命為波茨坦第一近衛軍團司令,可謂少年得志。但可嘆的是威廉二世出生時左臂因病而萎縮,失去了手臂的正常功能,這對一個崇尚武力的國家的繼承人來說是一個令人煩惱的缺陷。所以威廉經常用左手拿著一副手套,讓左手看起來長一點。他也喜歡用左手倚在劍或拐杖上,達到比較體面的效果。
  • 俾斯麥憑啥說他死後20年威廉二世將皇位不保而且一說一個準?
    可是,這樣一位勞苦功高、經驗豐富的老宰相,在1890年3月,卻被繼位不到兩年的威廉二世辭退了。無奈,73歲的俾斯麥只好回到漢堡附近的弗裡德裡希斯魯莊園自己的家度過餘生,於1898年7月30日病逝,享年83歲。俾斯麥去世的第二天,德皇威廉二世親臨弗裡德裡希斯魯莊園深表哀悼。
  • 希特勒掌權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仍然活著,希特勒對他怎麼樣?
    不過德皇威廉二世似乎並不想就這麼倉促的投降,因為若是德國投降,他本人一定會被英法列為戰犯而送上法庭。 (德皇威廉二世) 威廉二世堅持戰爭的行為引發了國內民眾的不滿,到
  • 德國最後一位皇帝,為了擴大德國地盤發動一戰,作為戰犯卻免遭審判
    德意志帝國之所以短命,末代皇帝威廉二世要承擔主要責任,正是因為他發動一戰且戰敗導致的。 由於威廉二世出生時發生意外,他患有左臂萎縮的先天性疾病,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從小接受嚴格的軍事訓練,成長為一名出色的軍人。 1881年2月,威廉二世與大一歲的遠方表姐奧古斯塔公主結婚,兩人婚後感情非常好,一共生了六個兒子和一個女兒。1888年3月,威廉一世去世,腓特烈三世成為德意志帝國第二代皇帝。
  • 超豪華陣容:1張照片9個國王,不鬥地主不打麻將卻搞出了一戰
    1912年死於中風,沒活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丹麥同樣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保持了中立。 挪威國王哈康七世,愛德華七世皇后的侄子,唯一一位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國王。第一次世界大戰挪威選擇了中立,但第二次世界大戰挪威在40年遭到德國入侵,皇室和政府不得不流亡英國並繼續領導挪威進行了5年的地下抵抗運動,直到45年才返回挪威。哈康七世病逝於1957年。
  • 雍正上臺以後,為何嚴厲打壓一幫親兄弟,只有老十三得以善終?
    雍正繼位之後,開始對當年和他競爭皇儲位的兄弟們展開清算,有仇的報仇,有冤的報冤,當然有恩的也要報恩。當年參與「九子奪嫡」事件的兄弟中,除去老大、老二已經被康熙親自處置,剩下的老三、老八、老九、老十、老十四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只有老十三受到了雍正的青睞,被委以重任,最後得以善終。
  • 一戰其實是她的後人在打架
    "世界大戰"是人類發展到近代社會後才得以實現的產物,畢竟在冷兵器時代,交通、通訊手段落後,互相之間甚至是井水不犯河水的人們是難以進行覆蓋到幾乎全世界的戰爭的。隨著工業化的進行,人們擁有了可以高速移動、更快通訊和更具殺傷力的各種物件,又共同面臨了資源有限、發展空間遭到擠壓的局面。
  • 古代最幸運的功臣,張揚跋扈,多次被治罪,卻得以善終,活了80歲
    但幸運的是,他生活在李世民時代,竟得以善終。丘行恭,今河南洛陽人,唐朝開國功臣。古代有兔死狗烹之說,歷來開國功臣為避免被皇帝兔死狗烹,都會表現得非常低調,以示對皇權不構成威脅。可大唐開國後,丘行恭卻偏偏反其道而行之,表現得異常高調,而且是高調的張揚跋扈。
  • 19世紀末德皇突然計劃發展海軍企圖建立海洋霸權的契機是什麼?
    19世紀末,統一後的德國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繼續擴大貿易市場,但世界市場已經被率先發展資本主義的國家佔領,宰相俾斯麥實行的政策已經不能滿足德意志的需求,為了國家經濟發展,德皇威廉二世推行海洋擴張政策,但由於軍國主義思想的侵略性,導致政策失敗國家滅亡。
  • 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
    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時間:2017-02-10 13:26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旋風柴進是怎麼死的? 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小旋風柴進為何最終得以善終?   我們都知道,在水滸傳中,柴進在上梁山之前是一位在江湖上非常有名氣的俠士,還曾幫助過很多有困難的江湖義士,因此得到一個外號稱「小旋風」,下面就讓我們了解一下關於水滸傳柴進的故事,一起和大家了解下這位歷史人物的故事。
  • 為何納粹德國到了二戰末期節節敗退,內部卻沒有出現一戰德國那樣的...
    1944年7月20日下午四點,留守柏林最精銳的「大德意志警衛營」營長雷麥少校,奉命去逮捕當時在柏林最重要的納粹分子戈培爾,他接到的是密謀集團成員、柏林衛戍司令哈斯將軍的命令:「元首已經死亡,黨衛隊企圖發動政變,警衛營立即封鎖政府各部所在的威廉街和黨衛隊中央保安總局,逮捕宣傳部長戈培爾」。
  • 一戰時對戰中的英德兩軍突然休戰,不但交換禮物還踢了幾場足球賽
    當時,德國皇帝威廉二世曾經於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當日給自己的表兄俄國沙皇尼古拉二世發了一封電報,希望進行調解。但是尼古拉二世接到電報時,俄國已經進行了針對奧匈帝國的軍事動員。7月29日,威廉二世與尼古拉二世見面,並向其解讀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的最後通牒,認為戰爭範圍會僅限於奧地利與塞爾維亞兩國。
  • 拉美西斯二世容貌復原圖曝光 古埃及國王活到91歲
    拉美西斯二世容貌復原圖曝光 古埃及國王活到91歲時間:2017-04-27 13:24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拉美西斯二世容貌復原圖曝光 古埃及國王活到91歲 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國王就是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復原圖在考古學家和科學家的不懈努力之下最終完成。
  • 亂世浮萍:英國變卦後,哈米德二世如何能與德國一拍即合?
    1871年,德國總人口大約為4100萬,到1915年已增至6100萬,其中有三分之一都在十五歲以下。這樣,德國人對生存空間、原料市場和商品銷售市場要求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到威廉二世即位之初,德國強大的內增動力只缺一個適時的外向型政策引導了。
  •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明明已經退位,為啥最後還是被處以槍決?
    但是一戰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力並不遜色於二戰,從某種角度上看,二戰就是一戰的延續。第一次直接大戰直接導致了歐亞四大帝國解體,分別是: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俄羅斯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這其中,德國、奧匈、奧斯曼三國的皇帝或蘇丹都保全了姓名,唯有俄羅斯皇帝尼古拉二世不幸遇難。
  • 19世紀末英國與德國的「新大博弈」,如何讓歐洲走向了一戰?
    有人認為,一戰便是這場「大博弈」的頂峰。但中東事務專家霍普柯克提出了「新大博弈」的觀點。他認為德國崛起使得「大博弈」結束,並開啟了「新大博弈」並導致了一戰。以下經出版社授權摘選自《新大博弈》。但是,在1888年的夏天,好運突然降臨到他們的身上。那年6月,德皇威廉二世繼承他的父親,成為德國的皇帝。這位新君主很快就表明自己是一位熱切的擴張主義者,這讓泛德主義者以及那些竭力主張採取更加大膽的外交政策 的人歡欣鼓舞。年僅29歲的威廉跟小心謹慎的宰相不同,他確信不用冒著與其他歐洲大國產生隔閡的風險,他的國家也能找到一片在陽光下的土地。
  • 戰國四大名將之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終?
    談秦說漢(230)戰國四大名將之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為何只有王翦得以善終? ;為何王翦能夠活得風光,得以善終呢?公元前236年,王翦率兵進攻趙國的闕與,接連破了闕與的九座城邑,一戰成名。公元前229年,王翦再次領兵進攻趙國,攻破邯鄲,趙王遷投降,趙國滅亡。 公元前228年,燕國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未遂,秦國派王翦出徵燕國,燕王喜逃往遼東,王翦平定了燕都薊城凱旋而歸。秦國又派王翦的兒子從楚國打通前往魏國的通道,水淹大梁,平定了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