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在這裡升騰!黃平縣永望村:林下經濟喚醒沉寂多年的大山

2020-12-19 天眼新聞

「林下養雞利益聯結的貧困戶,合作社分紅了,每家1000元,昨天已經打到貴州農信一折通。」 中午,正值村民收早活路在家,黃平縣翁坪鄉永望村高音喇叭響起村支書楊文書的喊話。   「得啦!真的得啦,早上我才去鄉裡的信用社取得了,想不到鬼都不去的松林會生錢。」心直口快的建卡立檔貧困戶吳阿普聽到喊話後在家門口嚷道。

產業公路連接別墅式的雞圈

黔東州黃平縣翁坪鄉永望村地處苗嶺山脈餘系隆起的大山,山下便是清水江支流,看似青山綠水,但卻是典型的農耕苗寨,青年人多數外出掙錢,適齡兒童全部學校讀書,隨著生活電器的普及,生態意識的提高,大山裡保留著蔥鬱的成片松林,幾乎無人問津,閒置多年。   山上是成片松林,山下是濤濤江水。過去,永望村守著青山,望著綠水,而苦於沒有適合的項目發展。隨著貴州提出在全省來一場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黃平縣大力發展特色林業,對照「八要素」全產業鏈補短板強弱項,翁坪鄉結合山區林業優勢,充分發揮支部引領作用,鼓勵能人承擔項目,永望村採用「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模式,著手開發林下養雞,讓青山綠水變成金山銀山,喚醒沉寂多年的山林。

林下土雞

去年,永望村啟動林下養雞項目,挖機平整場地,雞舍建材進場,數十個村民連續奮戰,打破了這片沉睡多年的千畝松林。3個月時間,建成3.5公裡的產業水泥路,完成圈舍4800㎡的建設,85棟圈舍象別墅樣分散樹林中,5萬隻雞苗分批進山。該項目利益聯結貧困戶168戶,解決10人貧困勞動力就業。   林下養雞在疫情下,銷路受到影響。翁坪鄉黨委鄉政府藉助東西部扶貧協作平臺,主動和杭州市拱墅區和睦街道工委聯繫,當地工委發動轄區內的企業採購翁坪雞,為林下土雞找到了銷路,並表示為後續工作提供服務。這給擔心銷路的合作社吃下了「定心丸」,堅定了發展林下養雞的信心。

務工人員包裝林下雞蛋

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上半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永望村林下養雞分紅都接近20萬元,村經濟集體分紅積累有3萬多元,實現零的突破。   談到經濟效益,別看村委會主任、項目法人吳治花是個女黨員,但心中自有明白帳:「項目達產後,年可出欄10萬隻雞,按批發價格17元/斤計算,毛收入至少有600萬以上,除去投入、飼料、人工等開支,利潤應該有80來萬元」。

示範基地入口的水泥公路

永望村的林下養雞僅是黃平縣林業特色經濟的一個側面。據了解,該縣林下種養殖利用森林面積已達19.8萬畝,發展林下養蜂2.34萬箱,林下中藥材3萬畝,上半年林下養雞出欄69.95萬羽。  一組組數據讓人興奮,一個個產業摧人奮進。走進永望村的林下養雞合作社,雞啼鳥鳴,相互呼應,林間耀眼的別墅式雞舍,點綴大山,構成詩意的環境。松林裡成群的土雞自由覓食,充滿生機,讓沉寂多年的山林有了靈性。  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永望村的「希望」在這片松林裡上升騰。 潘勝天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錦燾編輯 劉娟利  編審 楊儀 楊韜

相關焦點

  • 「脫貧攻堅·村村道」黃平縣墮坪村:林下養蜂釀出「甜蜜」事業
    驅車前往黃平縣紙房鄉墮坪村林下養蜂基地,沿著山路蜿蜒而上,穿過密林,仿佛進入了「鳥鳴山更幽」的意境之中。山上的樹林,枝葉茂密,綠樹成蔭。  遠山之間,層巒疊嶂,蒼勁的松木傲立其中。山風吹來,恬淡的空氣令人沉醉。  過去山多,土地貧瘠、分散、可利用率低是制約墮坪村發展的重要原因。
  • 黃平:森林「顏值」變經濟價值
    近年來,黃平縣一碗水鄉緊緊圍繞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充分利用林下資源優勢發展起林下養雞、林下養蜂、太子參、白及、蜂糖李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以黨的建設引領產業變強、農村變美、農民變富,為產業發展增添動力。
  • 《逆風飛揚》丨喚醒大山活力的電商經濟
    今年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風雨兼程、勇毅前行,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經濟發展穩定轉好,生產生活秩序穩步恢復。新消費引領新需求,新需求創造新供給:線上經濟火爆,鄉村民宿走俏,大型基建設備脫銷,展會經濟「這邊風景獨好」……這些,正是國內經濟加速恢復、持續向好的刻度。這些,正是中國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標尺。
  • 李錦記:「希望廚師」走出大山
    2020年,是李錦記啟動「希望廚師」精準扶貧公益項目走過的第十個年頭。十年間,李錦記「希望廚師」項目幫助四川、重慶、貴州、甘肅、江西等20個省市經濟欠發達地區的600多名青年學子走出大山。「我想走出去」在貧困地區,青年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地方的希望。
  • 黃平縣重安鎮:重安江畔奏「櫻」符 遊客採摘正當時
    眼下又是一年櫻桃成熟時,在黃平縣重安鎮櫻桃種植基地,100餘畝的櫻桃早已「按耐不住」,紛紛換上了紅彤彤的「妝容」。2016年底,黃平縣重安鎮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發展」為目標,鼓勵小寨村和大石村的村民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膽騰地發展種植了100畝有著美國車釐子之稱的大櫻桃。這種櫻桃以粒大味甜、水分足、果味濃、表皮鮮紅、肉厚核小而久負盛名。
  • 新春走基層|大山裡的"第一書記"郭超華:點亮村民希望的篝火
    更喜的變化是,村民脫貧致富的幹勁被徹底激發了——晚上,沉寂多年的篝火節又重新燃起來,作為州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的父親聶林唱起了他自編的三棒鼓詞。 一年前,這裡還是一個人人爭相逃離的深度貧困村。自從省總工會派駐的扶貧隊到來後這裡一天天在變化。春節前,新湖南客戶端記者來到了這裡,尋找一位大山裡的「第一書記」郭超華的故事。
  • 黃平縣首個大型水上樂園正式投入使用!
    黃平縣首個大型水上樂園正式投入使用!為躲避滾滾熱浪,當地許多市民走進了黃平縣學壩村山泉水世界內戲水,享受山泉水帶來的涼爽和激情。在學壩山泉水世界裡,遊泳圈像一朵朵盛開的花朵綻放在泳池上;小朋友們宛如一隻只活潑可愛的小鴨子自由自在的遊來遊去;孩子們的喊聲、笑聲、打鬧聲包圍著整個遊泳池,蕩漾著歡樂。
  • ...脫貧故事】蔬菜產業助脫貧--黃平縣重安鎮安江村黨總支書記吳治忠
    我種了20多年蔬菜,幾乎每天都在蔬菜基地與村民一起忙著。但實踐經驗告訴了我,脫貧致富的關鍵靠"勤勞"。 我叫吳治忠,現年57歲,現任黃平縣重安鎮安江村黨總支書記。
  • 劍河岑松:發展林下經濟 提升脫貧成色
    效益好、帶動力強、有特色的林下經濟示範基地,培育一批發展林下經濟的突出典型。    同時,及時推廣好經驗、好做法,充分發揮典型引路、示範帶動的作用,以帶動農民積極開展林下經濟活動,有力推動林下經濟向縱深發展。
  • 大山裡建起「火車站」--新南村的脫貧新鮮事
    新華社鄭州7月23日電題:大山裡建起「火車站」--新南村的脫貧新鮮事新華社記者劉高陽「站臺」上鐵路交通信號燈閃爍,不時有遊人駐足拍照,伏牛山餘脈深山中的伊河支流邊,一輛內燃機車頭掛著兩節綠皮車廂停靠在村頭。「早就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這裡拍照打卡,今天就帶孩子來看看。」
  • 「天眼時評.產經」林下經濟是治貧好「藥方」
    【發展林下經濟,既能保護好「綠水青山」的金字招牌,又能實現「金山銀山」的經濟轉變,讓大地增綠、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財政增源。】黔中大地滿眼蔥蘢,六枝特區木崗鎮又添新綠。50餘萬株板藍根已在松樹林下完成種植,大部分已經成活。
  • 螞蟻搬家「搬」出新生活 遷出大山「遷」出新希望
    他們像螞蟻搬家一樣,從貧困落後的大山裡,搬到交通便利、設施齊全的新村新居,擺脫貧困,向村美人富的幸福康莊大道持續邁進。2018年,螞蟻堆村脫貧出列;2019年,全部建檔立卡貧困戶「清零」退出。    貧窮和落後是命運的考驗,卻澆滅不了邊疆人民火熱向上的心。一隻螞蟻力量雖然微小,但倘若喚醒同伴的齊心努力,也會有聚沙成塔的勇氣。
  • 舞臺劇《升騰》首演啟動 新世紀音樂譜寫經典
    舞臺劇《升騰》首演啟動。網易娛樂5月10日報導 2016年5月9日,新世紀音樂舞臺劇《升騰》在北京金臺夕照會館舉行了全球首演新聞發布會。主創團隊中,新世紀音樂教父--梁旭,擔任音樂總監;華語樂壇最優秀的一線詞人--崔恕擔任音樂顧問;新生代音樂鬼才—林虎擔任作曲;跨界舞蹈家--MOMO VERLIN擔任導演。據製作人俞靜奇透露,打造這樣的國際團隊是為了實現傳統與現代的全新融合,在東西方文化間締造一種革命性的創新嘗試,並力主實現中國民族藝術在世界範圍傳播的無限可能。
  • 紅泥泉村:「林下經濟」引領群眾奔「錢」程
    「咯咯咯……」上百隻土雞聽見主人的叫喚聲,立即從果樹下、草叢裡飛奔而出,從四面八方向啤特果樹下聚攏。這是12月8日,記者到臨夏縣漫路鄉紅泥泉村採訪時,在李永祥家跟前的樹林裡看到的一幕。  「今年5—6月,我賣了1500多隻雞,現在還剩1600隻左右。散養雞肉質好,不愁賣,有時還供不應求。」他一手提著塑料桶,一手將桶裡的玉米粒撒在地上。
  • 關於科學利用林地資源 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到2025年,促進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的資源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有關標準體系基本涵蓋主要產品類別,木本糧油和林下經濟的產業布局和品種結構進一步完善,產業規模化、特色化水平全面提升,新增或改造木本糧油經濟林5000萬畝,總面積保持在3億畝以上,年初級產品產量達2500萬噸,木本食用油年產量達250萬噸,林下經濟年產值達1萬億元。
  • 孟彥鎮:念好「山」字經 林下經濟發展有起色
    據黎平縣人民政府網消息:近年來,孟彥鎮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念好「山」字經,唱響林下經濟發展號角,細化措施推進林下經濟發展。堅持規劃引領,做實產業布局。鎮黨委、政府圍繞該縣主導產業「兩茶一藥」和聚焦綠殼蛋雞養殖業進行規劃布局,一是抓好林木資源利用規劃。
  • 大山裡的晨跑者……
    這裡群山懷抱,山青水秀,風景如畫。澤雅水庫仿佛一顆璀燦的明珠,鑲嵌在那群山環抱之中,一條小河順流而下,一路歡歌注入甌江,一雙長約3公裡的穿山隧道,把這裡與溫州市區的繁華鬧市相隔絕。逆流而上的盤山公路往裡盤旋延伸,便進入了連綿起伏的大山當中……大山的腳下,是鎮政府所在地。在這個小鎮上,活躍著一群戶外愛好者。給原本美麗的澤雅小鎮上又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
  • 讓這裡的孩子走出大山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蘭楠攝     法治一線  「以前我總害怕因為我讀書而讓家裡更貧困,多虧了『司法之光』,我終於可以說出自己的願望,走出大山去讀大學。」
  • 「十年磨一劍」,升騰威訊雲信創進階之路!
    張偉作為升騰威訊信創產品線的負責人,在信創進階歷程多年的堅持有非常深的感悟,對於如何做好信創產品,他認為用戶市場的需求是做好產品的出發點。Q:升騰在信創產業鏈中充當什麼樣的角色?升騰的優勢是什麼?A:升騰是亞太市場第一的終端廠商,國內領先的桌面雲廠商,升騰不僅可以提供信創桌面整機,同時結合雲技術,可以提供領先的信創桌面雲方案。必須強調的是,升騰在信創產業鏈中不是獨立的、排斥的,而是與行業其他關鍵廠商互為生態,發揮升騰多年行業經驗和產品技術優勢,為信創生態建設添磚加瓦。
  • 快評慢談丨深夜食堂的煙火氣升騰發展信心
    最近,有媒體報導了杭州喬司工業園的夜生活,這裡的小吃店、燒餅攤凌晨1點還在馬不停蹄地出餐,為那些趕製訂單的工人提供能量補給。在世界經濟經歷「至暗時刻」之際,深夜食堂的燈光,映照出我們的經濟韌性,成為寒夜裡一抹溫暖的存在,給予我們在新發展格局下不斷前行的信念。  春江水暖鴨先知。餐飲業被形容為經濟社會系統的末梢神經,風吹草動他們最先感知,也最早受影響。疫情陰影下,今年以來,有五星級酒店支起路邊早餐攤,有高檔食府為企業做「團餐」,甚至有的米其林餐廳也開始送外賣了。也正因為如此,餐飲業一直是新聞報導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