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7月23日電題:大山裡建起「火車站」--新南村的脫貧新鮮事
新華社記者劉高陽
「站臺」上鐵路交通信號燈閃爍,不時有遊人駐足拍照,伏牛山餘脈深山中的伊河支流邊,一輛內燃機車頭掛著兩節綠皮車廂停靠在村頭。
「早就在朋友圈看到朋友在這裡拍照打卡,今天就帶孩子來看看。」來自洛陽的遊客謝冰說,「山裡空氣真是好。」
隨著脫貧攻堅的步伐,沒通過火車的河南省欒川縣新南村在幾年間建起了供遊客遊玩的「火車站」,建好了農家賓館和餐廳,成了遠近聞名的「鐵路小鎮」。從大山裡搬下來的村民們不僅實現了脫貧,更有了穩定的收入,在綠水青山間捧起了鄉村旅遊「金飯碗」。
然而幾年前,這裡還是村民們眼中的一片亂石灘。新南村所在的欒川縣物產豐富、風景秀麗,森林覆蓋率達到82.4%,一些村民卻守著自己的幾畝地,不願下山。
這一切隨著「鐵路」「火車」和扶貧幹部的到來發生了巨變。
王延輝是國鐵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機務段整備車間副主任,作為扶貧幹部,一來到新南村,有過扶貧經驗的他就相中了這裡的綠水青山。「新南村山深地薄,搞種植,搞養殖都難有規模效應,但這裡有山有水,植被茂盛,空氣清新,發展鄉村旅遊再合適不過。」王延輝說。
「一溝一產業、一域一特色」,在溝谷交錯的豫西山區,以鄉村旅遊為代表的溝域經濟是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下定了決心,王延輝就開始動員村民建農家賓館。儘管有補貼和貸款,但一開始,村民們怕賠錢、怕背債、怕沒有遊客來,都不想建。
王延輝深知村民們的心態,他一邊走景區、看規劃、搞設計,試圖用鐵路元素為這個村子帶來旅遊特色,一邊和自己所在的國鐵鄭州局集團對接,先把同事們的周末休閒遊拉到新南村。
在王延輝的協調下,一車車旅遊大巴不斷來到新南村,遊客們呼吸新鮮空氣,品嘗農家美食。國鐵鄭州局集團公司隨後也為新南村村頭鋪上了舊鋼軌,拉來了報廢的火車頭和車廂,建好了「站臺」,鋪上了柏油路u2026u2026沉寂的大山開始「活」了起來。
看到鄉村旅遊希望的村民們行動起來,20戶聯排的農家賓館很快完成了裝修。「過窮日子過怕了,現在自己當老闆,哪怕再累,也想幹好。」49歲的村民喬玲在村裡第一個開起農家賓館、農家餐館和副食店,2019年的最後幾個月,她只靠一個人張羅忙活、招待客人,收入就有近5萬元。
「今年哪怕受到疫情影響,從五月份到現在,我也有一萬多元的收入了。」60歲的村民張留軍邊修整村頭的鵝卵石裝飾牆邊告訴記者,「從去年到現在的收入看,我很有信心。」
如今的新南村正在為鄉村旅遊打更結實的「地基」。新成立的新南水岸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將村民們開設的農家賓館歸口管理,統一經營、統一定價、統一培訓。新南村還整合開發了水上樂園遊艇、火車咖啡廳、新南餐廳等集體產業項目,延長遊客遊覽時間,經營合力正在形成。
「我希望u2018鐵路小鎮u2019能夠持續發展下去,成為鄉村旅遊的精品、標杆。」王延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