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功臣拼命霸佔百姓良田,劉邦知道後大笑:不殺他了

2020-12-06 生態原林

寡仔有三傑」,唔知大家知唔,寡佬高祖劉邦斬蛇起義,劉邦廢秦二世呢三傑都有傑出嘅貢獻,呢三傑勒分別為蕭何、韓信與及張良。同啲皇帝一樣,王朝建立就要打賞功臣咗呀!封地賞銀,加官進爵,只要有貢獻嘅都會攞著數,要講貢獻嘅話,蕭何係數一數二嘅寡佬高祖劉邦對佢打賞都就多咗啲,自古以嚟功高蓋主者都會畀皇帝賜死,而劉邦冇噉做,雖然冇有賜死,但你權大咗皇帝都系唔舒服嘅。

劉邦成為皇帝後都系做出咗好多貢獻,佢系我國歷史上傑出嘅政治家同戰略家,漢族文化嘅開闊者,劉邦都系出世喺一個農民嘅家庭,秦始皇后尾陰功無道,根本不配作為一國之君,最後秦始皇退位,王位有秦二世繼承,可秦二世都唔使秦始皇好度,這時喺有咗民間起義,起義者為陳勝,淨系得三千餘人,後來就有好多人加入嚟,劉邦都系投入咗入去,嚟投最出名者就系名將項梁,最後齊心協力廢除咗秦朝。

雖然秦朝廢除,但天下都系分割嘅局面,最後劉邦完成咗統一,成立大漢王朝,呢其中蕭何功唔可冇,劉邦按功打賞嘅時候,都系偏向蕭何,畀咗蕭何最肥沃嘅土地,畀啲錢財都系至多,可蕭何並冇要,而系選擇咗荒地。寡佬高祖劉邦都系問蕭何點解?蕭何話唔畀自己子孫留低咁好嘅資源,要畀佢哋自己奮鬥爭取,唔整成仔們嘅大食懶,如果到時坐食山崩,咁蕭何一脈唔就瓜咗呀!

劉邦聽後都明咗蕭何嘅意思,系畀滿朝理大臣做表率啊!時間先系最好嘅見證,最後嗰啲攞肥沃土地都開始荒廢咗出嚟,唔系自己嘅仔,連自己都生好懶。而這時嘅蕭何就成咗百姓們愛戴嘅形象,蕭何都系畀劉邦封為咗丞相,這時劉邦已經有咗危機有,一個跟隨自己嘅打天下嘅兄弟,畀佢咩都冇,佢重周圍得人心,喺朝中地位,更加系唔落於自己呢位皇帝。

噉嘅一個人嗰個皇帝都會驚,劉邦在率軍外徵嘅時候,都系moment提防呢蕭何,劉邦擔心自己呢位兄弟有咗謀反之心,如果反,自己今次出站就返唔嚟嘞。蕭何身為丞相自然有自己嘅人脈,劉邦近段帶佢點佢自己好清楚,喺加埋門客嘅小報告,蕭何已經意識到咗自己嘅危急,雖然自己冇謀反之心,可劉邦唔系好信呀!蕭何喺這時想出咗個橋。

蕭何為咗保住性命,開始利用自己嘅權謀取朝廷嘅錢財,更加系利用權強買百姓們嘅土地,呢都鬧到蕭何住處幾百度荒無人煙,人目見人怕原本百姓愛戴嘅丞相,瞬間成咗個樣,更加系有人話呢個蕭何收嘅深,劉邦得知都系決定蕭何嘅罪,蕭何都系滿口唔認!真系有小人風範,最後經過證實先認罪。

劉邦對此都系好歡喜」,話曬心頭大患去掉,蕭何唔理系朝中定百姓眼中都已經懶咗,天之下得我劉邦一人嘅名聲,念在蕭何幫助自己打天下,又治國有方,冇定好大嘅罪,都就閂幾日擺出嚟,就咁蕭何保住咗自己嘅性命,蕭何利用自己嘅才華,令到屋企族旺起,雖然脫離咗朝堂,但呢唔系影響佢人脈。

相關焦點

  • 劉邦為什麼不殺呂后?不是因為劉邦心中有愧,而是呂后真的不能殺
    眾所周知,漢高祖劉邦為了讓劉氏子孫坐穩江山,曾先後誅殺了不少開國功臣, 但諷刺的是,在劉邦死後擾亂朝政,殘殺劉氏子孫的,卻不是那些開國功臣, 而是自己的原配夫人呂稚,按理說劉邦在世的時候,對於呂后的野心是應該有所警覺的。
  • 「狡兔死,走狗烹」:誰才是劉邦想殺又不敢殺的那個功臣?
    不同的是朱元璋殺戮功臣幾無忌憚,罪行未顯而被誅殺的人比比皆是,根本就不需要太多的理由;漢高祖雖然也生性殘忍,但所殺的功臣一般都有謀反的舉動或明顯的言辭,必待坐實其罪名後,才會出兵去討伐,不敢擅自妄殺。在所有的功臣裡,有一個人是劉邦多次想殺卻又不敢下手的,因為這個人很有政治智慧,劉邦怎麼也挑不出他的錯來。
  • 古代唯一沒有缺點的皇帝,不殺一位開國功臣,臨終遺言讓人淚崩
    古代唯一沒有缺點的皇帝,不殺一位開國功臣,臨終遺言讓人淚崩 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缺點,更別說身為九五之尊的皇帝了,作為帝王,他們的錯誤很少有人敢於指出來,從夏朝開始算,中國一共歷經了20個朝代,而這些朝代的開國皇帝,往往沒少幹一件事情,那就是殺功臣,越王勾踐消滅吳國後殺文種
  • 劉邦最恨的叛徒,稱帝後為何沒有殺他,反而封他為侯
    要知道當時大秦律法是非常嚴苛的,尋常百姓家中除了耕作用的農具外,不允許出現鐵器,更是有著持鐵為兇的法律,劉邦在雍齒每次都吃虧,便想要以此坑雍齒一把,故意與雍齒約架,第2日劉邦讓所有人扔掉手中的傢伙事兒,並且提前通知了蕭何,劉邦與雍齒一見面就打了起來,蕭何恰好趕到,由於劉邦一方手中沒有持械,反觀雍齒人人都帶著傢伙,就這樣劉邦上演了一出苦肉計,雍齒被打入了大牢,兩人的梁子也越來越深
  • 他是劉邦最恨的人,為什麼劉邦不殺他,反而給他封侯,讓他善終
    如果要給劉邦最恨的人排個名次,跟他爭霸天下的項羽估計都進不了前十。恰恰相反,劉「亭長」還多次在重要場合讚頌項羽的勇武。那西漢的開國皇帝「劉大亭長」最恨的人是誰呢?他的同鄉——雍齒。劉邦為什麼最恨雍齒呢?
  • 張良明知道劉邦奪天下後會殺他,那他為何還要盡全力幫助劉邦?
    張良不可能會知道劉邦會殺他的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是一個世人皆知的道理,開國皇帝多誅殺功臣,這個連小孩子都知道的事情。張良是與蕭何、韓信並稱的漢初三傑之一,在漢初三傑之中以智慧而著稱,以他的智慧,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呢?
  • 樊噲功勳卓著,且和劉邦交情匪淺,劉邦為何要派陳平去殺他?
    而歷史上如同勾踐一般的人還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劉邦和朱元璋,在開國之後大殺功臣,劉邦在統一天下之後將包括韓信在內的異姓王全部誅殺殆盡,而朱元璋比他更狠,開國功臣除了少數幾個沒有威脅的,別的全殺了,連子孫後代都沒給他們留下。或許由於殺的人實在太多,在劉邦晚年他自己也有點糊塗了,因為當時劉邦甚至連樊噲都要殺。
  • 開國功臣都被殺了,還不肯罷手
    因為早期的戚夫人一直都跟劉邦在一起,有劉邦的掩護,貌美如花炙手可熱的戚夫人一度看起來非常聰明,殺伐果決、野心勃勃,被視為未來皇太后的熱門人選。做上皇帝後,政權穩固後的劉邦開始明確提出不喜歡太子劉盈,要立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為太子。戚夫人的野心也肆無忌憚的展露了出來,日夜對著劉邦吹了枕頭風。
  • 劉邦一上位就論功行賞,晚年想將功臣都殺了,只有一個人他不想殺
    導讀:劉邦一上位就論功行賞,晚年想將功臣都殺了,只有一個人他不想殺說起漢朝的建立,劉邦要感謝很多人,因為他本身只是一個普通百姓,根本沒有權勢也沒有財富,如果不是結交了很多朋友,他是不可能成為皇帝的。如果說一個有良心的人,當他成為皇帝後,面對著這些提供了如此大幫助的手下,肯定是給予很多好處來感謝他們。但是劉邦可不是什麼有良心的人,所以當他從百姓成為皇帝後,就怕這一切再失去,所以開始想辦法除去那些功臣。最開始劉邦是給了那些兄弟封號和財富的,畢竟他剛上位,還需要很多幫助才能鞏固好國家。
  • 大漢的六大開國功臣及結局:第一功臣含冤而死,年僅35歲!
    漢高祖劉邦是一位怎樣的皇帝呢?大家都知道這位漢朝的開國皇帝是地痞無賴出生,不善文武,他之所以能夠當上皇上還是靠著一群得力的手下,如果沒有這幫有才能的手下劉邦恐怕只能望著龍椅稱嘆了!那麼,在這些開國功臣幫助劉邦打下江山之後劉邦又是怎麼對待他們的呢?
  • 韓信多次要挾劉邦,為什麼劉邦不殺他,韓信的政治水平有多厲害
    韓信最擅長的不只是軍事,他還擅長利用時局,為自己謀求最大的利益。 韓信投奔劉邦,利用劉邦不滿於當漢王的心理,利用劉邦與項羽的矛盾,韓信知道劉邦缺什麼,為自己謀求了大將軍的職位。 韓信奪下齊地後,利用劉邦被項羽圍困滎陽的時機,要挾劉邦封他為齊王。
  • 劉邦為什麼不殺蕭何張良陳平而殺韓信?
    劉邦即位後在洛陽開慶功宴,宴席上,他總結了自己戰勝項羽、奪取天下的原因:「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裡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方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所以為我擒也。」
  • 看史書才知道:三國爭霸,原來是漢室宗親與開國功臣的家族之爭?
    但是我們翻看三國梟雄的家譜,就會發現三國爭霸,其實漢室宗親與開國功臣家族之爭,他們數十年混戰,最後卻讓叛臣後裔司馬懿撿了便宜。司馬懿的人設是陰險狡詐,這一點好像再過一千年也崩不了,這是司馬家族的傳統:司馬懿的先祖司馬卬在秦漢交替之際,先跟著楚霸王項羽反秦,成功之後叛楚再降楚,降漢再叛漢,叛漢後被漢軍俘虜後無奈之下參與攻楚作戰,結果被項羽一戰殲滅。
  • 劉邦死前想殺3位功臣,陳平機智應對,後個個升官
    帝王才能強大,身體才能強健,還能壓制一把,慢慢剝奪功臣手中的權力,鞏固江山社稷;皇帝年老,皇儲衰弱,開國功臣只能在肉體上被消滅,給新皇帝以安全感。一三九二年,太子朱標英年早逝,皇孫朱允炆聲望不高,難以威懾功臣。一三九三年,太祖朱元璋只好找個理由,借著「藍玉案」,殺了一萬五千多人,將之前給朱標準備的超豪華文武班底連根拔起。
  • 都知道「劉邦斬白蛇」,但卻不知道白蛇夢裡說的話全部成真!
    各位看官,本場說書內容:秦朝、漢朝、劉邦。今天我們來講一個大家都知道,但並不怎麼熟悉的「劉邦斬白蛇」的故事!這個典故大家都聽說過,但是要講起來還要從劉邦當小亭長說起,秦朝末年的是朝廷苛捐雜稅壓得百姓喘不過氣來,後來秦始皇去世,趙高和丞相李斯串通起來把胡亥立為皇帝,但是這個胡亥就是趙高的傀儡,不久後李斯就發現了這個問題,於是趙高就把李斯給殺了,當時就是秦朝最為黑暗的時候,那時候全國四處徵集壯丁修建皇陵!
  • 雍齒背叛了劉邦,為何劉邦抓住他後沒有殺他,還給他封了侯?
    ,即便到了現在加入了起義軍,他也認為劉邦無法成大器,一直都不認為劉邦能夠成功。 在劉邦起義後的第二年,劉邦眾遇到了一次巨大的危機,這時候雍齒便趁機反叛,將豐縣獻給了魏國周市,加入了周市的麾下,這一下子,徹底激怒了劉邦,趁人不如意時落井下石,這種人自然是人人喊打!
  • 劉邦的開國功臣陳平,從貧困走向成功,背後崛起的秘密是什麼?
    陳平,劉邦的開國功臣,也是劉邦不可多得的智囊團人物六出奇計,離間項羽和亞父,解除滎陽之圍,協助劉邦,結束楚漢之爭年少的陳平,家中十分貧困,面對這樣的處境,陳平是如何一步步的崛起?他成功的背後,有哪些重要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學習呢?
  • 將軍打勝仗歸來,滿城百姓歡天喜地迎接,他笑著對屬下下令:屠城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寫出這篇詩的作者張養浩看透了天下興亡的本質,他1270年出生,1288年就做了東平學正,在元朝延佑六年,位居參議中書省,最後卻辭官歸隱,朝廷7次聘用他,都不願意在去當官,直到關中大旱的時候,看到百姓受苦,於是,再次上任,最後,終究是年事已高,積勞成疾,60歲的時候死於任上。
  • 劉邦到死都不知道,最信任的兄弟,給他戴了一輩子綠帽子
    說起劉邦大家都知道他是白手起家的開國皇帝,在他還是一個小混混的時候呂雉就嫁給了她,兩人的關係是非常好的。但是劉邦應該到死都不知道呂雉竟然,給她戴了一頂超大的綠帽子。其實劉邦也是一個好色之徒他有很多老婆,薄姬就是他從魏王手裡搶來的,他也給魏王帶來一頂綠帽子,不過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 幫劉邦打敗楚霸王項羽奪取天下的大將軍韓信,為什麼被劉邦處死?
    西漢開國功臣、軍事家、淮陰侯,兵家四聖之一,漢初三傑之一 ,中國軍事思想「兵權謀家」的代表人物,被後人奉為「兵仙」、「神帥」。 「韓信點兵,多多益善」是有關於他的典故。秦末,參加反秦鬥爭,投奔項梁、項羽,未得到任用。轉投劉邦,經夏侯嬰推薦,拜治粟都尉,經蕭何保為大將,為劉邦制定了漢中對策。韓信是秦末楚漢戰爭中漢軍統領三軍的大將軍,他指揮百萬大軍,攻無不克,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