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文化探秘:「汞」和「泵」你了解它們嗎?中華文學深

2020-12-07 聊城王崗愛講字

一個漢字就是一個故事,我是聊城王崗。今天跟大家介紹兩個生活和學習中經常用的漢字,乍一看這兩個漢字有點混亂,其實意思各不相同。希望在快速發展的今天,漢字能成為您的精神食糧。

書法的藝術之美

對於內心浮躁的人來說,它是無法靜心來研究漢字,無法研究我們的歷史文化。當你不眨眼盯住一個漢字看上30秒鐘後,你會發現漢字的奧秘,一個漢字一個故事。

今日跟大家分享漢字「汞」和「泵」,咱一塊來討論。

漢字「汞」和「泵」咱一塊來學習

「汞」這個字,上面一個工下面一個水,讀汞(gǒng)。「泵」這個字,上面一個石下面一個水讀泵(bèng)。這兩個漢字,我們時候被它的樣子所欺騙,其實他們沒什麼聯繫。

「汞」是一種金屬,我們常見的形態是液體金屬。

一說到「汞」這個字,可能90%的人會想到水銀,有毒,等關鍵詞。汞是化學元素,元素周期表第80位。俗稱水銀,元素符號Hg。大家最常見的溫度計裡面銀白色的東西就是汞的成分,汞也是極少數能在常溫壓力下呈現出液體的金屬。所以說,大家不要被眼睛看到的東西所欺騙,汞是一種金屬,我們常見的形態就是液體的金屬。

溫度計裡面的液體柱就是水銀

有傳言當年武大郎就是「汞」中毒死的,這種說法無法考證,大家也別信。但我們要知道,當汞和砒霜融合在一起時,二者藥性相剋,用在一起,會產生劇毒。所以,建議大家沒事別搗鼓這些危險的東西。

有毒的東西,非專業人士別碰

有一個常識大家都知道,汞就是咱們平時說的水銀,水銀是有劇毒的。

為什麼有些古代墓葬裡面會灌「水銀」?

水銀也具有防腐功能。據史料記載:在秦始皇死以前,一些王侯在墓葬中也早已使用了灌輸水銀,例如,齊桓公葬在今山東臨淄縣,其墓中傾水銀為池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古代墓葬灌滿水銀的目的:

水銀是可以用來防腐的,中國歷史上有過這樣的記載。在契丹人的墓葬中,專家就曾發現過水銀。說明在當時,人們已經了解水銀的作用了。在地宮中瀰漫的汞氣體還可使入葬的屍體和隨葬品保持長久不腐爛。而且汞是劇毒物質,大量吸入可導致死亡,因此地宮中的水銀還可毒死盜墓者。

墓葬內灌入水銀,是為了防腐

關於這個字有一個成語跟大家分享一下。摶沙弄汞:沙土鬆散,水銀流動,難以團捏把捉。比喻枉費力氣,無法管束。

「泵」是一種能夠提供動力的裝置。

咱們看第二個字「泵」。這個字有很多人比較熟悉。比如水泵,氣泵,油泵等等。它是一種能夠提供動力的裝置。 在這裡我就不講泵的工作原理了。說一個與泵相關的一個成語吧:水落石出。水落下去,水底的石頭就露出來。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顯露出來。這個字,大家知道他的基本意思就可以了。

「泵」是一種能夠提供動力的裝置

由於以上兩個字長得有點像,所以大家平時在運用漢字的時候千萬別亂用,別混!希望本篇文章能帶給您或多或少的幫助吧!如果感覺有用別忘點讚一下。中國的漢字千千萬,類似的漢字含有很多,大家記得在閒暇之餘,一塊探討一下漢字的樂趣吧!

相關焦點

  • 漢字是最能代表中華文化的符號
    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是中國的漢字,漢字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也是辨識度最高的文化元素,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文字貫穿其中,只要有中國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漢字。關於文字的起源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結繩記事說,一種是倉頡造字說。
  • 魯迅真的說過:「漢字不滅,中華必亡」嗎?
    因為要查清事情的真相必須要花費一番力氣,所以對於一些無關自己利益的事情,我們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就如同大家在網上傳的,魯迅說:「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魯迅真的有這麼說過嗎?我們一起去探究一番。狂人日記5、毛主席對魯迅的評價蓋棺定論,魯迅是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新文化運動是一種反思二、魯迅有無說過「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這樣的話?
  • 決勝中原|讓漯河符號寫滿全球——建設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增強文化...
    深入研究挖掘漢字文化資源,加大存量漢字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力度,加快發展漢字文化產業,推進文化旅遊融合發展,不斷創新漢字文化傳承弘揚載體,持續強化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特色定位,把漯河市建設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中華漢字文化傳承創新區、漢字文化產業發展先行區、漢字文化旅遊融合發展示範區和國內外知名的許慎文化研究教育傳播中心。
  • 高考作文輔導98: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久彌新
    可在四則材料的對比中認識中華文明的韌性,可以就材料的整體談自己對於文明傳承與文字學習重要性的認識,還可以表達自己對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自豪感。題目給了考生展示自己的較大空間。(2)聯想和思考是自由的。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等,共同組成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原標題:從目前學界公認最早的殷商甲骨文算起,漢字至今已經歷了約三千五百年的風雨。生生不息的漢語言簡意賅,在聯合國用多種語言同時發布的文件中,最薄的那本一定是中文本——  漢字,「會說話」的中華文化符號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漢字是記錄漢語的符號。
  • 豐富中華漢字文化名城的內涵
    漯河職業技術學院許慎文化學院講師 孫健男 對於漢字文化,可以拓展為「泛漢字文化」,在文字學之外尋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長點,並為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增加漯河本土色彩。 首先是武文化。在這個命題之下,大致可以找到如下內涵:一是嶽飛文化。
  • 文化丨日本年度漢字你了解多少?
    大家對日本的文化感興趣嗎?知道日本年度漢字的評選活動嗎?來和小編一起了解了解日本的年度漢字吧!年度漢字評選,是使用漢字地區的一項評選活動,中國、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使用漢字的國家和地區,每年度評選出的最具代表性的漢字。
  • 「漢字不滅,中華必亡」,作為大文豪的魯迅,當初為何下此定論?
    看到這個標題,相信很多人都很費解,魯迅作為當時的大文豪,為什麼會說出「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這句話。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經有6000多年的歷史,如果沒有漢字,中華上下五千年裡的諸多文化都流傳不到現在,漢字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 漢字找茬:你能3秒分辨「苟」和「茍」的區別嗎?什麼意思?
    《漢語大字典》漢字60370個,《中華字海》漢字85568個,你認識幾個?漢字到底有多少個?現在最多統計的為85568個,想想這個數字我感到很恐怖,哪來的這麼多漢字?但事實是它們確實存在。而我們正常人的認知應該在3000-5000個左右,這樣一比真是感覺自己的認知還是太少了。
  • 以許慎為原型的動畫片《字聖傳奇》 將打造中華漢字文化名城超級IP
    為進一步擴大許慎文化影響力,提升「中華漢字文化名城」品牌知名度,生動展示許慎文化燦爛的歷史文化價值,使許慎文化品牌以更加時尚
  • 《漢字知識》:簡體字當道,是漢字文化在倒退嗎?
    ,而且每個字都是十九畫或以上,那時你的內心是不是在咆哮?追根溯源,繁體字和簡體字本就不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它們是相融並傳承的共同體,就文化厚度、歷史價值和意義深度而言,它們一樣重要。《漢字知識》還提到了假借字、古今字、異體字、簡體字和同源字等等的產生和作用,它們不僅豐富了漢字庫,更豐富了人類文化和加強了漢字的功能。郭先生表示,「如果只有象形字,漢字是不可能記錄成句的,只有發展到表意階段,漢字才可能形成初步的文字體系,才有可能記錄成句的漢語,或勉強記錄成段的文辭。」
  • 魯迅被譽為我國民主鬥士,為何會說出: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最偉大的奠基者之一,魯迅之名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是20世紀的文化巨匠,用手中的筆,寫出一篇篇極具諷刺的經典巨著,更在小說、散文等十數個領域都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就。同時,他的大名不僅在中國響徹,在亞洲諸如日本、韓國等國也極受推崇。
  • 跟隨《白魚解字》,走進漢字文化的生動江湖
    漢字文化源遠流長,是中華民族引以為傲的精神符號。了解漢字的前世今生,無疑是探悉中國博大精深的文明歷史的一條路徑。作家、古文字研究學者流沙河以《白魚解字》為索引,將人們帶入馥鬱芬芳的古文字現場,通過剖析漢字起源、生成、流變、發展的歷程,在橫豎撇捺間串聯起一個漢字文化的生動江湖。
  • 為什麼魯迅先生會說:「漢字不滅,中華必亡」
    1936年(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救亡情報》的記者在採訪他的時候,魯迅公然說到:「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這句話一出,即使平時很推崇他的一些人都站出來反駁他,一時間社會上開始了很長時間的爭論。 其實這並不是魯迅第一次說這樣的話了,早在之前就多次表達過對漢字激烈的看法,比如在《答曹聚仁先生信》中就說到:「漢字和大眾化是勢不兩立的」,在他自己所寫的《且介亭雜文》中也是提出了類似的觀點
  • 魯迅曾因「漢字不滅,中華必亡」遭人唾罵,現在才知其良苦用心
    曾有一次,魯迅說過這樣八個字,即「漢字不滅,中華必亡」,對歷史文化源遠流長的中國社會,這句話也曾引起轟動。很多人都認為魯迅的這一觀點是非常錯誤的,而且,在一時之間,他也因為這一言論遭到許多人的謾罵和唾棄。但是,在分析了魯迅的精神內核後,我們會發現,魯迅的這句話其實並沒有什麼道理。
  • 韓國號稱「小中華」,韓語才使用了50年,漢字才是他們的官方文化
    今天大家看韓國大街上的文字都是韓文,實際上韓國在歷史上都是用漢字的,到今天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韓國人的名字都是使用漢字,為什麼呢?此時的文武百官稱我朝鮮號稱中華,所以記錄朝鮮王朝歷史的一本特有名的書叫《小華外史》號稱小中華,門外之意就是我朝鮮號稱中華,怎麼能不用中文呢?怎麼能不寫中文呢?誰才自建文字啊?党項、蒙古、女真、西番、日本這些民族才自建文字,自絕於中華,所以咱決不能自建文字,必須得用中文。
  • 世界最深海溝有沒有源自人類的汞汙染?
    世界最深海溝有沒有源自人類的汞汙染?中國團隊參與揭秘60多年前,日本曾爆發震驚世界的「水俁病」事件,水俁病背後的元兇就是甲基汞。汞是一種有毒且能夠全球傳輸的汙染物,當今的汞排放約為工業革命前的3—5倍,使得表層生態系統中的汞汙染顯著增加。
  • 「中國漢字演變史」公交主題車廂上線
    河南臺記者谷豔敏:「爺爺,這張圖片畫的是魚嗎?他為什麼畫在了骨頭上呀?」剛剛登上102路公交車的小朋友被車上的幾幅圖片吸引住了。「爺爺,那個漢字字我認識,念中字,中國的中。」「對,你剛才說的寫在骨頭上的字,那叫甲骨文。」爺爺說道。
  • 2020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在臺北開幕
    新華社臺北9月19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2020兩岸漢字文化藝術節19日在臺北孫中山紀念館開幕。兩岸200位名家的書法篆刻展、100位青少年的漢字藝術創作展、26個書法篆刻團體參與的「漢字藝術嘉年華」等活動,讓民眾近距離體驗漢字和中華文化的魅力。
  • 中華奇石館內探秘,小學生們聽史前生物的那些事,咋回事
    今天,一場有關於地質地理的活動在中華奇石館內舉行。嫦娥五號在月球挖土,一群小學生準備在奇石館裡聽講座,修化石。你知道,地球的歷史有多長嗎?當把地球發展的幾十億年時間換算成一天,人類的歷史有多少秒嗎?地球哪些地方曾是海洋?史前生物的化石可以在哪些地方發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