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正確」成就了《三體》雨果獎?

2021-01-09 虎嗅APP

一部於2006年開始連載的長篇小說,用十年的光陰等來了世界級專業獎項的認可。山西陽泉,走出了第二個可以刷爆網際網路和媒體從業者朋友圈的60後中年男子。由於科幻文學受眾一邊倒的性別屬性,你不難看出這些「心裡有塊柔軟的角落被觸動」的中青年男性快樂得十分真誠,比如他們會在知乎相關問題下回復到「下回和妹子安利三體的時候多了一條理由!」


事實上,過去兩年間,《三體》在中國已經超脫出它原本的垂直文學領域,被引申和解讀出太多普世價值,在這塊充滿了吸引力、誘惑和希望的土壤上生根發芽——「看《亮劍》懂企業管理!看《士兵突擊》懂企業文化!看《三體》懂企業戰略!」


這不是什麼難於理解的問題,科幻小說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夏笳曾這樣說過:「從某種角度上講,中國的科幻小說從清朝第一次在中國出現開始,就承載著『中國夢』的重量……這個夢就是要超越西方國家、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現代中國,同時又能保留這些舊元素」。這個意見十分中肯,與著名《三體》粉絲、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先生的評價高度一致——「他又土又前衛,又中國又世界,和大劉作品其實有精神契合……我越來越覺得,如果讓張藝謀來拍三體,各方都會成為贏家。」


其實,即便在《三體》的思想性和價值觀被外界質疑得最猛烈的時刻,依然有專業主義的聲音認為「攻擊科幻小說中的技術漏洞最厲害的,恰好是那些不能很好的理解技術想像的人群,因為技術構想與想像並不能吸引他們,吸引他們的只是其中的社會學謬誤與政治不正確。」


我倒是蠻同意這句話的。可是我們也不難看出,任何熱門虛構文學,都難逃在現時現世中國得到世俗視角解讀的結果。更何況開篇就仿佛「文革傷痕體」一樣的《三體》?這是一部註定與公共話題乃至政治因素糾葛沉浮、命運交織的作品。網上常說大劉「單槍匹馬」,這不客觀。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三體》自身的政治光環必然會吸引大量無釐頭的痛恨,以及同樣沒來由的支持。


比如這次雨果獎。


首先我要解釋一個詞,Puppygate,即「小狗門」,起源於兩個組織的代號:「悲傷小狗」(Sad Puppies)和「瘋狂小狗」(Rabid Puppies)。過去兩年間,Puppy這個詞兒在美國科幻界堪稱魔音穿耳。有多魔性呢?我們往下看。


2015年4月4日,雨果獎提名名單揭曉,如果拿這版名單和「瘋狂小狗」的推薦名單對比,可以發現以下事實——2015年獲得雨果獎提名的三部長篇提名、全部長中篇提名、全部短中篇提名、全部短篇提名、全部相關作品提名、所有的長篇編輯提名和短篇編輯提名,與「瘋狂小狗」組織公布的提名名單一模一樣!據統計,在雨果獎的全部85個被提名的候選作品和候選人裡,有61個來自「瘋狂小狗」以及「悲傷小狗」名單,僅有24個不出自這兩個名單。就是說,Puppy們幾乎提前兩個月就預言了雨果獎的提名名單。


這是怎麼做到的呢?經常在微信上收到朋友發來的連結要求給他家娃投一票「XX小學最美之星」而且冰雪聰明的你肯定明白了:刷票。


《三體》獲得雨果獎是「小狗式的勝利」?


2013年時,一位美國科幻作家Larry Correia發起了名為「悲傷小狗」的運動,他的初衷是認為雨果獎受到美國科幻界的「政治正確」氣候的影響,偏向獎勵女作家、年輕作家、少數族裔作家如黑人作家等等,使得部分白人保守派的作家和作品完全被忽視。他決定要奪回美國保守派白人作家在雨果獎中的地位。這種人士,在新聞聯播中被稱為右翼作家。


但這位老兄意志不堅定,搞了兩年「悲傷小狗」刷票運動,最成功也不過是提名12中7。到了2015年,乾脆不搞了。


這時另一位「極右」,曾因使用美國科幻作家協會官方推特大罵某黑人科幻女作家是「受過教育的,但是無知的半野蠻人」而被協會開除了會籍的Vox Day先生,中興了前人未竟的事業。他在2015年初自開爐灶,發起了「瘋狂小狗」運動。由於大量右翼同道被號召加入,如上所述,瘋狂小狗的名單幾乎命中了全部高價值獎項。


好了,以上就是前情提要,接下來,好玩的事情剛剛開始。


說「幾乎命中」,就是還有一些沒命中的。比如所有獎項的重中之重長篇小說有5個提名,瘋狂小狗只命中了3個。Vox Day先生在4月3日便知曉了此事,你猜他怎麼說?


他在自己的博客裡列舉了四部此前沒有被自己列入拉票名單的長篇小說,希望它們能命中剩下的兩項,其中又著重推薦了——《三體》。



接下來更戲劇的是,4月16日,曾在瘋狂小狗名單上的作家Marko Kloos宣布退出評選,在此之前並未得到提名、卻又被瘋狂小狗「地下提名」的《三體》,被官方宣布成為了新的參選作品。


緊接著,5月23日時,瘋狂小狗更新了長篇小說的獎項投票順序,《三體》被Vox Day先生推薦於第一位。8月23日開獎後,他再次拿最終獎項和自己推薦的名單做了對比,《三體》是三個「小狗提名第一順位並最終奪魁」的種子選手之一。在那篇文章下,有人做了評論——「三體是一個『小狗式的勝利』。如果沒有我們的選票,《Goblin Emperor》會贏。」



不能說這位仁兄誇大其辭,事實上,直到最後一輪,《三體》與《Goblin Emperor》都沒有拉開明顯差距,雙方的五輪競爭堪稱非常激烈,逆轉隨時可能發生。



以上均為存在的客觀事實,至於小狗刷票對於三體獲獎的幫助?我不想說,大家自己分析吧。


劉慈欣對威權主義的曖昧


我關心的是,Vox Day先生為代表的「小狗」們,為什麼會推崇《三體》?


要知道,《三體》在國內語境被詬病之處,就在於「三體廚」似乎和工業宅左有天然交集,正所謂「宅左,天然有擁抱集體主義,欣賞戰爭的毀滅力量,讚美強權,膜拜工業產物和軍工造物等傾向的動機」。


正如科幻小說學者、北京師範大學教授吳巖這樣解讀《三體》的意義——「一直就有科幻小說把中國設想成世界的領袖……現在有了《三體》三部曲,人們會想:『哇,中國也可以對人類的命運發出自己的聲音了』。」


的確如此,無論是小說中通過史詩級的集體主義描寫給讀者帶來的強烈感情代入,還是劉慈欣從最早作品一直以來對威權主義的曖昧,無不在這個與西方世界劃分左右派維度不同的國度裡,給持不同價值觀者帶來各種程度的不適感。


有趣的是,同樣的作品,卻被美國一幫「激進右派」奉為圭臬,甚至有人評論到「只是作者不是美國中年男性白人」。如果你還不能理解這點,不妨我們看一段劉慈欣的論壇發言——


「剛完成對《三體》第二部的英文版的修改,與第一部相比修改比較多……TOR的編輯是個女權主義者,且極其認真仔細,這兒那兒都有性別歧視,像purity(純潔、善良)和angelic(似天使的,觀察者網注)類詞用多了也是性別歧視,要限制其使用數量,說聯合國秘書長是美女是性別歧視,四個面壁者都是男的是性別歧視(不過這個沒改,我說那幾十屆美國總統還都是男的呢?可人家說馬上就有女的了),這些修改對我和joel來說工作量都很大,很累人,但總算完成了。」


或者再看一段女權主義者是如何評價《三體》的——


「劉慈欣眼中的女性是什麼樣子的:作為戀人,她最重要的是單純溫柔美麗;投身事業,她的能力毫不重要,最關鍵是有無愛心。而無論是扮演哪一種角色,身為女子,她們都是缺乏智慧的。」(在此不討論這個結論對錯與否,這段話已經代表了「一種聲音」)


如此,同樣是一位60後理科出身的電力工程師,在中美兩國卻被解讀出了兩種不同意味的政治正確或不正確,所以也就分別受到了作者沒想到過的詰難與支持。不知道,當《三體2》被女權主義者淨化後,直男Puppy們還會繼續支持劉慈欣嗎?


本文參考了知乎@解放者莫雷爾 的回答內容,之前未註明,抱歉。

相關焦點

  • 《三體》遭嚴審被改1200多處,不敵美國女權主義作家,錯失雨果獎
    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還摘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雨果獎》然而在《三體》在翻譯成英文時,卻攤上了大事,原來《三體2:黑暗森林》被國外女權主義者盯上了。據劉慈欣透露,編輯對《三體2》改動多達1200多處,因為其中很多都觸及了女權主義者的敏感點,並慘遭刪除。或許正是《三體2》的部分情節與西方輿論格格不入,導致該作品沒能入圍2016年的雨果獎評選。
  • 劉慈欣《三體》榮獲雨果獎,卻被女權主義攻擊,網友:人紅是非多
    提到科幻作家——劉慈欣,大家更多的會想到《流浪地球》和《三體》,《流浪地球》改編成的電影票房口碑雙豐收,也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科幻電影的無限潛力。而《三體》更是讓劉慈欣獲得雨果獎的作品。雨果獎,可以說是「科幻界的諾貝爾「,在15年,劉慈欣也是第一次獲得這個獎項的亞洲人。劉慈欣可以說是憑藉著一己之力,把中國科幻文學拉到了世界級的高度,做到了真正的文化輸出。
  • 被送上雨果獎的《三體》有多偉大?隨意摘錄九句話,句句皆是經典
    而《三體》便是這麼一部經典之作,翻開書隨意摘錄九句話,皆是經典之句。經過前些年的一番媒體轟炸,想必不少人都已經對劉慈欣和他的《三體》印象深刻,這位中國科幻界的新星,真正走上了世界舞臺,雨果獎和星雲獎是對他成就的最好獎勵,之後的流浪地球的走紅,都足以為劉慈欣的封神增加積累。
  • 劉慈欣不開心:《三體》開始被刷出提名名單,貴人相助射落雨果獎
    《三體》斬獲雨果獎,劉慈欣卻不高興,因為一開始《三體》連提名都沒進去。如果不是有同行實在看不過去,最後階段把提名讓給了劉慈欣。否則,引得上到美國總統、中到知名企業家、下到普通學生都熱愛、追捧的《三體》,根本無緣雨果獎。
  • 中國科幻女作家郝景芳作品《北京摺疊》入圍雨果獎 三體2落選
    據美國雨果獎官網消息,2016年4月27日,美國第74屆雨果獎初賽結果公布,中國女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摺疊》入圍,《三體》第二部遺憾落選。去年8月,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屬於亞洲首次。 在此次公布的入圍作品中,《北京摺疊》在中篇小說中排名領先老牌科幻和恐怖作家史蒂芬金的作品。
  • 雨果獎《三體》作者:所有作品都是對《2001:太空漫遊》拙劣模仿
    2015年8月,《三體》在美國摘得科幻小說界最高榮耀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但劉慈欣沒有去現場領獎。但是,三年後,他拿下由《2001:太空漫遊》作者阿瑟·克拉克創立的"克拉克想像力服務社會獎"。
  • 獲雨果獎的《三體》,為何楊振寧稱看不下去,歐巴馬卻強烈推薦?
    獲雨果獎的《三體》,為何楊振寧公開稱看不下去,歐巴馬卻強烈推薦?《三體》是劉慈欣的作品,共3本,分別是:《三體I》——地球往事、《三體II》—— 黑暗森林、《三體III》—— 死神永生。在2015年8月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之稱的雨果獎,劉慈欣是亞洲獲得該獎的第一人。
  • 2020雨果獎公布,種族主義、性別歧視染指科幻
    2015年,中國作家劉慈欣的科幻巨著《三體》就曾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小說講述了一位新任星際大使到自己被派駐的城市赴任,卻發現前任大使死於非命,為了探究他死亡的真相,新任大使捲入了帝國的內部政治鬥爭。阿卡迪·馬丁是美國歷史學家和城市規劃師,專攻中世紀拜佔庭帝國歷史,在小說的背景設定中,她也參考借鑑了拜佔庭帝國的擴張史。馬丁在發表獲獎感言時提到,憑藉處女作獲得雨果獎是種特殊的榮譽,「這是來自科幻小說界的一種熱情歡迎,一份入駐邀請,一個好客姿態」。
  • 劉慈欣 江曉原|劉慈欣|江曉原|科幻電影|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雨果獎
    "8月23日,中國作家劉慈欣憑藉科幻小說《三體》獲得「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這也是亞洲人首次獲得該獎。而他的好友交大教授江曉原也在今年書展上推出新作《江曉原科幻電影指南》。8月31日晚21:30藝術人文頻道《今晚我們讀書》就請來兩位,與主持人李蕾一起來聊聊科幻文學和科幻電影。
  • 為什麼楊振寧看過《三體》後說:我曾經看過《三體》,卻看不下去
    但是在採訪過程中,當記者提到科幻小說巔峰巨作《三體》時,楊振寧卻說道:「我曾經看過《三體》,卻我看不下去。眾所周知,《三體》是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此前劉慈欣憑藉《三體》,獲得了素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而且是亞洲範圍內首次獲獎。
  • 《三體》為何不被女權聖母待見?皆因劉慈欣站在全人類命運的高度
    劉慈欣和《三體》註定要跟西式政治正確站在敵對面美國5名共和黨聯邦參議員致信流媒體平臺網飛(Netflix),要求該公司重新考慮與我國科幻作家劉慈欣的合作。詳細涉及到的跟xj有關的政治問題在這裡就不評論了,但此番《三體》被美國議員借題發揮、要求叫停一事,明顯讓很多讀者意識到,把拍好《三體》的希望寄予給美國人自身便是不靠譜的!而根源,明顯在於《三體》所要傳達的思想跟西方法「政治正確」的衝突。
  •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諾貝爾獎太高了,拿到之後生活就毀了
    對於科幻迷們來說,劉慈欣的《三體》肯定是必讀的書單之一,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科幻小說家,劉慈欣的《三體》系列可謂是中國科幻小說界的巨著。不僅備受讀者與媒體讚譽,還是首部獲得「星雲獎」和「雨果獎」兩項國際大獎的中國科幻小說。
  • 三體電影爛尾,美劇三體要等,不如先看粉絲自製動漫《我的三體》
    laterboy可是資深科幻迷,2006年劉慈欣發表劃時代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不久就找來看了,今天借這這部粉絲自製動漫《我的三體》,說說laterboy對劉慈欣科幻小說的閱讀經歷。科幻文學在中國文學界還很小眾,大眾熟知劉慈欣,要到2015年《三體》獲得美國雨果獎。大劉能拿雨果獎,laterboy並不覺得奇怪,只是驚訝於中國大眾,非要等到美國人認可才關注,中國人還是不夠自信啊。
  • 三體電影爛尾,美劇三體要等,不如先看粉絲自製動漫《我的三體》
    laterboy可是資深科幻迷,2006年劉慈欣發表劃時代的中國科幻小說《三體》不久就找來看了,今天借這這部粉絲自製動漫《我的三體》,說說laterboy對劉慈欣科幻小說的閱讀經歷。1999年大劉的《流浪地球》,斬獲了當年《科幻世界》銀河獎,那以後幾乎所有的劉慈欣作品laterboy都讀過,大劉也成了銀河獎的常客,很多作品都讓人對他的想像力欽佩不已,比如《鄉村教師》、《微紀元》、《地火》、《全頻道阻塞幹擾》、《吞噬者》、《詩云》、《地球大炮》、《鏡子》、《山》、《贍養上帝》、《中國太陽》、《朝聞道》、《球形閃電》、《超新星紀元》、《天使時代》……但那麼多作品中,最震撼的,還是《三體
  • 《我的三體》真的好看,什麼欣,網友:寫流浪地球的劉慈欣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超新星紀元》、《球狀閃電》、《三體》三部曲等,中短篇小說《流浪地球》、《鄉村教師》、《朝聞道》、《全頻帶阻塞幹擾》等。其中《三體》三部曲被普遍認為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將中國科幻推上了世界的高度。2014年11月,出任電影《三體》的監製。
  • 不懂科學都能看懂的科幻小說,雨果獎神作《三體》到底有多驚豔
    它就是作家劉慈欣的代表作《三體》。可以說《三體》已經成為了一代中國讀者心目中的經典了。以前我知道有很多留學生出國的時候會在箱子裡塞上幾本金庸古龍,現在我發現很多留學生在箱子裡放《三體》,挺厚的三大本書。2015年它獲得了雨果獎的最佳長篇故事獎。
  • 劉慈欣「上班摸魚」,得雨果獎,自己沒想到,結果被指責不務正業
    《三體》斬獲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文學獎」的雨果獎後,有「劉電工」綽號的作家劉慈欣可謂是名滿天下。2019年,隨著由他小說改編的電影——《流浪地球》的熱映,更是讓劉慈欣變得家喻戶曉。上班摸魚,卻得雨果獎劉慈欣原本不是什麼作家,《流浪地球》和《三體》是他不務正業寫出來的。劉慈欣的本職工作是工程師,寫科幻小說是他的業餘愛好。1985年,劉慈欣從華北水利水電大學畢業後,擔任娘子關發電站的計算機工程師。當時的劉慈欣沒有女朋友,住在單位宿舍,晚上沒事就天天和同事打牌。
  • 郝景芳入圍雨果獎 女作家郝景芳簡歷資料作品集
    雨果獎官方網站截圖  2016年4月27日,美國第74屆雨果獎初賽結果公布,中國天津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微博]的作品《摺疊北京》(Folding Beijing)入圍最佳中短篇小說獎。《三體》第二部遺憾落選。
  • 中老年男人劉慈欣「背後的男人」,英文版《三體》中的神翻譯
    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揭曉。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第一部獲最佳長篇小說獎。作為世界科幻領域的最高榮譽,這是雨果獎第一次將獎項搬給亞洲人,也是該獎歷史上第一次搬給翻譯作品。劉慈欣由此成為中國科幻的第一人。
  • 馬雲等電商大佬為何愛讀《三體》?四條宇宙公理,他們都感同身受
    被譽為"科幻界諾貝爾"的雨果獎公布2017年雨果獎提名名單,劉慈欣的《三體》系列的第三部《三體Ⅲ:死神永生》入圍。其實《三體》對雨果獎並不陌生,因為早在2015年,《三體》系列第一部已經斬獲雨果獎長篇小說桂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