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幻女作家郝景芳作品《北京摺疊》入圍雨果獎 三體2落選

2021-01-07 觀察者網

據美國雨果獎官網消息,2016年4月27日,美國第74屆雨果獎初賽結果公布,中國女科幻作家郝景芳的作品《北京摺疊》入圍,《三體》第二部遺憾落選。去年8月,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三體》獲得了「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屬於亞洲首次。

在此次公布的入圍作品中,《北京摺疊》在中篇小說中排名領先老牌科幻和恐怖作家史蒂芬金的作品。

雨果獎官方信息截圖

《北京摺疊》曾在2015年入圍中國科幻星雲獎,受到專家高度認可,但意外遺憾落選。本屆雨果獎參賽的中國作者眾多,包括劉慈欣的《黑暗森林》、以及長期受媒體支持的科幻作家陳楸帆等,都遺憾未能突圍出現。

2012年12月,郝景芳在她常去的水木社區科幻版發布了這篇作品的初稿,並在網友們的熱烈討論中連載完成,2014年於《文藝風賞》正式發表。

郝景芳

在《北京摺疊》裡,郝景芳結合多年北京生活的經驗,描述了科幻類的分為三層空間的北京,「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間,五百萬人口,生存時間是從清晨六點到第二天清晨六點。空間休眠,大地翻轉。翻轉後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間和第三空間。第二空間生活著兩千五百萬人口,從次日清晨六點到夜晚十點。第三空間生活著五千萬人,從十點到清晨六點,然後回到第一空間。時間經過了精心規劃和最優分配,小心翼翼隔離,五百萬人享用二十四小時,七千五百萬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時。」作者筆下的細節描寫平實而有質感,在充滿科幻設定的世界觀下,充滿人情悲暖。在第三空間,垃圾工老刀一頓早飯要花一百塊,老刀一個月工資一萬塊,而他希望能讓自己撿來的孩子糖糖,上一月一萬五學費的幼兒園,為了這個花費,他寧願冒險去其他空間送信。

郝景芳,現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在讀博士生。以《穀神的飛翔》榮獲2007年首屆九州獎暨第二屆「原創之星」徵文大賽一等獎,又以《祖母家的夏天》榮獲2007年《科幻世界》科幻小說銀河獎讀者提名獎。

4月27日,@郝景芳 也通過微博回應稱,能入選雨果獎很驚喜。當初小說只發在一個新創的電子雜誌上,沒想到會有這樣的結果。再次感謝宇昆兄的翻譯。小說的翻譯與被接受程度緊密相關。不能和大劉的作品一同入選,心中的遺憾甚至大過了驚喜。

相關焦點

  • 郝景芳入圍雨果獎 女作家郝景芳簡歷資料作品集
    雨果獎官方網站截圖  2016年4月27日,美國第74屆雨果獎初賽結果公布,中國天津女科幻作家郝景芳[微博]的作品《摺疊北京》(Folding Beijing)入圍最佳中短篇小說獎。《三體》第二部遺憾落選。
  • 2020烏鎮時間《北京摺疊》作者郝景芳談轉行創業:做教育比寫科幻...
    雨果獎獲得者、科幻作家、童行學院創始人郝景芳出席主題為「展望未來」的圓桌論壇,帶來了她對青年與教育的見解。郝景芳很多人都不陌生,1984年出生的她,因小說《北京摺疊》於2016年8月獲得第74屆雨果獎,這是繼劉慈欣的《三體》之後我國作家第二次獲得該獎項,因而備受外界關注。
  • 《三體》日文版風靡日本 日媒:中國科幻小說走向世界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 日媒稱,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冊的中國暢銷科幻小說《三體》日文版發售。日文版《三體》在日本出售一個月銷量就突破了10萬冊,在近年的海外科幻小說中創下了不俗的成績。據日本《朝日新聞》8月2日報導,《三體》講述的是女科學家向宇宙發射信號,結果信號被「三體」外星人接收,給人類帶來了危機的故事。
  • 2020雨果獎決賽名單出爐,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入圍
    記者 | 徐悅東4月7日,第78屆世界科幻年會宣布了2020年雨果獎和驚人獎(Hugo and Astounding Award)決賽圈的入圍名單。該入圍名單分為最佳長篇小說、最佳中長篇小說、最佳中篇小說、最佳短篇小說、最佳系列小說等獎項類別。其中,享有很高聲譽的華裔作家特德·姜入圍了今年的最佳中長篇小說獎和最佳中篇小說獎,他曾經四獲雨果獎。除了特德·姜之外,今年的許多入圍作家也都曾獲得過雨果獎。而且,與上屆類似,本屆雨果獎入圍名單裡,女性、少數族裔的人數也很多。除了華裔作家特德·姜之外,像黑人女作家N·K·傑米辛也入圍了最佳中篇小說獎。
  • 《三體》《北京摺疊》,進擊的中國科幻
    開創·新世紀早在《三體》獲得雨果獎五年前的2010年,隨著《三體》第三部《死神永生》的出版,劉慈欣就被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嚴鋒譽為「憑一己之力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的開創性科幻作家。而隨著《三體》電影的開機拍攝和雨果獎的揭曉,隨著劉慈欣的名字廣泛突破科幻圈,成為某種新的文化現象的代表,這一說法更是被各類採訪報導反覆引用。
  • 《三體》遭嚴審被改1200多處,不敵美國女權主義作家,錯失雨果獎
    《三體》是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的作品,堪稱中國科幻史上裡程碑式的作品。在國內外引起了極大反響,甚至連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臉書創始人扎克伯格都是這本書的死忠粉。在2015年,《三體1:地球往事》還摘得世界科幻文學最高獎項——《雨果獎》然而在《三體》在翻譯成英文時,卻攤上了大事,原來《三體2:黑暗森林》被國外女權主義者盯上了。
  • 「政治正確」成就了《三體》雨果獎?
    看《三體》懂企業戰略!」這不是什麼難於理解的問題,科幻小說家、西安交通大學教授夏笳曾這樣說過:「從某種角度上講,中國的科幻小說從清朝第一次在中國出現開始,就承載著『中國夢』的重量……這個夢就是要超越西方國家、成為一個非常強大的現代中國,同時又能保留這些舊元素」。
  • 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獲得者郝景芳最新一部小說——《長生塔》
    ●不同於之前獲得雨果獎的《北京摺疊》,郝景芳在新書《長生塔》中將視線投向了現實生活。在這裡,有人們追尋生命真相的執著與痛苦,也有充滿溫情與善良的謊言;有利益驅使下的瘋狂,也有對內心信仰的堅持;有親情帶給人的慰藉,也有探討原生家庭帶來的傷害。
  • 日媒:中國在科技領域日益自信 助推科幻小說走向世界
    參考消息網8月3日報導日媒稱,累計銷量超過2000萬冊的中國暢銷科幻小說《三體》日文版發售。日文版《三體》在日本出售一個月銷量就突破了10萬冊,在近年的海外科幻小說中創下了不俗的成績。據日本《朝日新聞》8月2日報導,《三體》講述的是一位女科學家向宇宙發射信號,結果信號被「三體」外星人接收,給人類帶來了危機的故事。這是規模宏大的三部曲作品,第一部在日本由早川書房發行。報導稱,作者劉慈欣產生靈感的契機是,閱讀關於物理學「三體問題」的文章。「三體問題」是指三個質量、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都是任意的可視為質點的天體,在相互之間萬有引力的作用下的運動規律問題。
  • 劉慈欣不開心:《三體》開始被刷出提名名單,貴人相助射落雨果獎
    這部蜚聲中外的科幻哲學小說,曾因為西方「保守派」作家的阻撓,差一點和科幻界的最高獎項-雨果獎失之交臂!三體獲獎來之不易,背後是草根科幻迷和保守派的較量始創於1953年的雨果獎,是美國科幻與奇幻文學的獎項之一(另一個是星雲獎),又被稱為文學中的「諾貝爾獎」,只允許英文作品參與。
  • 這位非典型科幻小說家,將驚喜亮相騰訊X-Talk
    來源:時刻頭條2016年8月,《北京摺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這篇曾在科幻小說迷中流傳甚廣的短篇小說,因摘得科幻藝術屆的"諾貝爾"出圈,成為網絡熱門詞。彼時剛過而立之年的郝景芳,也因繼劉慈欣後摘得殊榮,成為科幻小說屆最為閃亮的名字。
  • 《三體》,又爆了!到底還能不能拍成電影了?
    《三體》可以說是中國科幻文學的裡程碑之作,小說不僅是在國內贏得了眾多讚譽,而且成功的走出國門,在海外市場圈粉無數,並且贏得了有「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從此改變了中外科幻長期以來單向交流的局面,是我國文化成功走出去的典範。
  • 中老年男人劉慈欣「背後的男人」,英文版《三體》中的神翻譯
    2015年,第73屆雨果獎揭曉。劉慈欣的科幻作品《三體》第一部獲最佳長篇小說獎。作為世界科幻領域的最高榮譽,這是雨果獎第一次將獎項搬給亞洲人,也是該獎歷史上第一次搬給翻譯作品。劉慈欣由此成為中國科幻的第一人。
  • 科幻界的諾貝爾獎《北京摺疊》:你覺得通過什麼努力能有效實現階級...
    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北京摺疊》摘下科幻藝術界的「諾貝爾獎」,雨果獎。 書裡構建了一個22世紀的新世界,北京城變成「三重空間」。 與其說是科幻,不如說是披著科幻外衣的社會諷刺小說—— 頂層操控規則,中層高節奏工作,而底層的窮人,將連被剝削的價值都不再會有。 01北京人,象徵著一種身份 小說的故事背景是北京,這座讓人又愛又恨的城市。
  • 2020年世界科幻最高獎雨果獎正式頒出
    紅星新聞記者剛剛獲悉:北京時間今天上午,在紐西蘭惠靈頓舉辦的2020年世界科幻大會上正式頒出了今年雨果獎的各個獎項。其中,女作家阿卡迪·馬丁的長篇小說「A Memory Called Empire」(暫譯名《一個被稱為帝國的回憶》)獲得了本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
  • 細思極恐的哲學——淺析《三體1》,蟲子從未被真正戰勝過
    作為一個寫手,《三體》證明了我的想像力匱乏,一個沒有想像力的寫手是寫不出好作品的,真是自慚形穢。而最可怕的是,《三體》所描繪出來的東西,看過之後竟讓你覺得像新聞報導一樣真實,跪!我之前是很少讀科幻的,完整的只讀過郝景芳的《北京摺疊》,其在嚴格意義上應該不算科幻,只是折射現實社會的一個隱喻。
  • 假如沒有劉慈欣 中國科幻電影怎樣?
    2015年,已經發表接近十年的《三體》三部曲橫衝出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斬獲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的作品。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
  • 中國科幻界走向世界的領頭人,科幻小說《三體》的作者——劉慈欣
    《三體》系列的作品其中主要講述了地球的文明與文中虛構的「三體」文明之間從最初的信息交流到最終的生死搏殺,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三體》的出現對中國科幻小說界有著裡程碑式的意義,它不僅在國內獲得了巨大的成功,贏得了許多的讚譽,而且在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之後,同樣的風靡海外,在海外圈粉無數,同時將有著「科幻界諾貝爾獎」之稱的雨果獎收入囊中,這不僅有效地改變了中國科幻界長期以來處於的單向交流的尷尬局面,更是我國文化成功走出國門的典範。
  • 如果中國科幻電影沒有劉慈欣
    2015年,已經發表接近十年的《三體》三部曲橫衝出世,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斬獲科幻界「諾貝爾獎」雨果獎的作品。自此,嗅覺敏銳的中國影人,不顧當時電影工業條件的限制,開始瘋狂瓜分劉慈欣的作品版權。這中間,就有中國電影的兩大主力軍——中影集團和寧浩。兩撥人一撥直接買走接近5部小說的版權,另一撥則直接把剩下的劉慈欣小說IP全代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