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工業城市的廢墟漫遊,科幻電影裡的城市末日,衰敗的見證者

2020-12-03 Crystal的旅遊小記

大家好,這裡是Crystal的旅遊小記,分享旅遊趣事,記錄美好生活。

自工業革命伊始,這個世界就開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鋼筋水泥、高樓大廈,一切發展得太快了,出門娛樂有電影院、商店、遊樂場,出門旅行有民宿、酒店、快捷賓館。但是在這些光鮮亮麗的大都市身後又是什麼?一個不為人知的城市陰暗面。廢棄的建築物林立其中,爬滿了青苔和草叢的室內,早已看不出有人生活的痕跡。

從工業重鎮到衰敗城市,克利夫蘭的發展起伏跌宕得令人唏噓。建於1836年的它,坐落在美麗的伊利湖南岸,佔地面積有著214平方公裡的它和人口只有40萬的它成為了當時許多重工業的目標。當時的克利夫蘭駐紮著美國的五大財團,其中包括大家耳熟能詳的洛克菲勒和摩根財團。

雖然當地人常說:We are not Detroit(我們不是底特律)!但是自從標準石油公司在克利夫蘭創立,其人口迅速飆升並在1940年到達100萬人之後,這個城市就開始走下坡路。因為經濟的一路下滑加上後來的種族騷亂,克利夫蘭出現財政嚴重赤字,成為美聯邦歷史上第一個需要向政府貸款的大城市。

在克利夫蘭最常見的可能就是空蕩蕩的大街,整個街道都充斥著蕭瑟與悽涼,就像歷史上正在經歷大蕭條的都會。在一些街區,儘管有公共場合禁酒的規定,但是仍能看到一些穿著簡陋,不知道是不是流浪漢的人在大街上就拿著伏特加,昏昏沉沉,是不是就仰頭喝上一口。

在這些街區以外,充斥著許多高聳的煙囪,佔地不小的校園和外表精緻的教堂都是異於尋常的寂靜。這裡大門緊閉,校園裡也沒有歡聲笑語,只有建築上層層疊疊的塗鴉給這份冷寂帶來一些色彩,但是依然掩蓋不了它的頹敗。

進入這種「異世界」,一定要注意安全,但你要是單純是想來一場一個人的旅行,最好慎重一點,因為這裡雖然充斥著廢墟的美麗,但是也很危險,對於觀光遊來說是個不小的挑戰。

相關焦點

  • 城市廢墟探險家
    她形容這一愛好「沒有旅遊手冊,沒有導遊講解,不去名勝古蹟,只關心城市裡那些廢棄的、危險的、禁止入內的、無人問津的建築和角落」。  在她看來,城市廢墟是一種比旅遊景點迷人得多的東西,它的意義來自未知,以及勾畫人類消失的「末日世界」。在她拍攝的照片裡,植物佔領了人類往昔的地盤,可以「站在這個時間點,看到人類消失後的未來,看到廢棄建築物幾十年前的過去」。
  • 《阿基拉》經典意義(下):日本泡沫經濟的「廢墟城市」末世寓言
    就像前篇文章所述《火之鳥》未來篇裡,就算地球表面已一片荒蕪,人類只有在地底下興建城市,但手塚治虫仍一片樂觀,最終人類能接受危機的挑戰,並克服危機。相較之下,大友克洋則冷酷也多少悲觀地認為城市將成廢墟。當1982年開始連載的《阿基拉》帶出廢墟城市之後,其他不同媒介也接續生產以廢墟城市為題材的作品。
  • 淺談大友克洋《阿基拉》的意義:日本泡沫經濟的「廢墟城市」寓言
    第一集裡,我們可以看到兩種類型的城市廢墟,一是開頭飆車族飆車的舊城區,二是高樓砰然炸裂倒下、東京已成廢墟的畫面,到了第三集更是慘烈狀絕,堪稱是漫畫中的經典。到這裡為止,可以看到手塚治虫與大友克洋的差異,在世界觀與敘事上,手塚治虫帶著樂觀而圓滿的結尾。
  • 廢土電影:末日狂歡的極致美學,秩序崩壞的廢墟世界
    這部名為《瘋狂的麥克斯》的影片,向熒幕前驚愕的觀眾們展示了一個「人命如草芥」的末日世界▼核戰爭之後,澳洲大陸文明盡毀,只剩下廣袤的沙漠。在這個荒涼的廢土世界裡,「原油」和「強力的發動機」是最稀缺的資源▼殘忍暴戾的飛車黨,暴躁的公路巡邏隊;崩壞的社會秩序,被漸漸遺忘的道德;隨意被奪取的生命,無端被燒死的妻兒。
  • 黃德華 城市廢墟的內在召喚
    在廣州土生土長的黃德華對此有著更深刻的感受,從事藝術創作以來有兩條主線一直圍繞著她,一條是人物寫生,另一條主要圍繞城市、建築與廢墟。據說,廢墟是治療焦慮的一劑良藥。對於城市探險家來說,廢墟承載著歷史、痕跡、時間的流逝以及某種鄉愁,它所顯現的時代感痕跡就像埋藏在我們日常生活裡難以察覺之處。
  • 「美國末日」?山火燒掉「16個紐約」,城市成廢墟
    編輯:常樂校對:百味美國山火不斷蔓延,猶如科幻電影中的「末日」降臨。山火產生大量煙霧在空中不斷瀰漫,天空被染成「絢麗的橙色」,人們像是生活在另一個星球上。城市被煙霧籠罩,建築物被摧毀,種種跡象都讓美國人感到無比驚慌,它像是在警告大家:災難已經到來。
  • 侃電影|「麥路人」的套路之下,是一座城市的衰敗……
    西方電影研究者用「過火癲狂」為港片蓋了章,較為準確的定義了香港電影的基本特徵。 但到97年前後,港片除了保持形式上的特徵,在主題上開始採用隱喻的方式凸顯電影人的時代焦慮。 港片中溫情的市井氣息,變成了不斷加速的城市焦慮。
  • 末日廢土電影,從瘋狂的麥克斯到鐵甲狂猴,社會崩壞後的人性考驗
    想像一下,如果有一天我們熟悉的城市蕩然無存,文明倒回工業甚至蒸汽時代,物質資源極度匱乏,放眼望去都是漫天黃沙,人命如草芥,道德和秩序都崩潰瓦解。只有掌握著力量和資源的人才能生存,這是人類的末日,這裡是廢土世界。
  • 美國最衰敗的城市:倡導平等吸引大量黑人來謀生,如今成破產城市
    有數據顯示,在二十世紀上半葉,美國的工業城市不約而同地呈現出人口增長放緩。最明顯的時期就是二戰後,二戰後,美國的傳統工業受到嚴重衝擊,首當其衝受到影響的便是紡織業,人口勞動力向更廉價的南方轉移。還有像匹茲堡這樣的鋼鐵業,也面臨著生產設備老化,勞動力流失的嚴重問題。
  • 城市探險者:廢墟可以離開我,我離不開廢墟
    如果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她 ,很難把她和廢墟、探險者這樣的字眼聯繫起來。潘然第一次接觸到廢墟是在高中時代。那時她就讀於北京的101中學,學校的一部分就在圓明園裡。下課後,她總會去圓明園的大水法逛一逛。大水法是圓明園著名景點,1860年被焚毀,算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廢墟之一。那時她還小,在那裡看著遊客走來走去,「總覺得時間跟外面相比,流逝的特別慢」。
  • 廢墟探險,城市郊遊
    (摘自白夜行城市探險小組公眾號,下文不再重複)「霸王」是劉楊驁在小組裡的代號,源於他的網名「只有霸王」。隨著組員一來二去的交談,劉楊驁的網名慘遭腰斬,末了只剩尾巴的一截。同樣,依媒體的習慣,白夜行從事的活動本應叫「城市廢墟探險(Urban Exploration)」,專指一群熱衷到廢棄建築物裡窺探的人;而圈子裡圖方便,乾脆摘兩個字,只講「城探」。
  • 瑪塔創意世界|瑪塔機器人城市漫遊!
    休息日,陪著孩子出去走走,在城市裡四處逛逛是個不錯的選擇。不過現在正值夏天,炎熱的天氣出一趟門有時也挺讓心累。這時可以和瑪塔機器人在家裡,來一場「城市漫遊」的編程遊戲,讓大家即使在家裡,也能體會到遊覽城市的樂趣。
  • 以《銀翼殺手2049》為例,探究視覺系科幻電影的靈魂
    音樂、藝術、時尚等領域,甚至在課堂上也能看到這部電影的身影,續作《銀翼殺手2049》繼續帶著萬眾期待而來,重新將我們帶回到了那個令人痴迷的科幻世界中。關於銀翼殺手宇宙:原著小說《仿生人會夢見電子羊嗎》故事是發生在核戰後,放射塵讓地球上的動植物都瀕臨滅絕,所以電影中衰敗城市中出現的小黃花、樹、木頭、狗、羊都變得非常稀奇,也分別承載了故事不同的暗示。
  • 十大經典科幻電影排行榜
    經典的科幻片實在太多,除了下面講到的十部,當然還有外星人E.T、第五元素、人工智慧、世界末日、人猿星球、銀翼殺手、黑暗城市、星河戰隊等等。綜合各方面影響力,舉以下十大經典科幻電影為例!
  • 史上最強地震襲擊洛杉磯,繁華城市轉眼變成廢墟!《末日崩塌》
    今天,貓眼和大家分享一部美國科幻大片《末日崩塌》。影片開始出現的是一個女孩正駕駛汽車在山間的公路上行駛,突如其來的山體滑坡致使路面塌陷,毫無防備的她瞬間便隨著汽車滾下了山坡,最後汽車被掛在懸崖上,女孩用手機發出了求救信號。接到報警的洛杉磯消防局緊急出動。由於救生員在固定汽車時手臂被卡住。
  • 半個世紀過去了,《2001太空漫遊》仍是最酷的科幻電影
    庫布裡克的舊作《2001太空漫遊》將與《發條橙》、《1984》、《妙想天開》等一同參加11月8日英國電影學會舉行的科幻電影展。為此,英國電影學會(BFI)與華納兄弟公司聯手推出了119秒鐘的《2001太空漫遊》預告片,為46年來的第一次。       預告片中,科幻導演們紛紛向其致敬。阿方索·卡隆說:「美麗又神秘,它是電影史中的黑石。」 克里斯多福·諾蘭說:「世界上只有一個庫布裡克,《2001太空漫遊》是一部純粹的電影。」
  • 視頻解析|HBO科幻劇集《西部世界》中對未來城市的構建
    ,樂園裡有很多機器人,可以幫助人們實現自己的白日夢,然而一直運轉良好的機器人中途突然出了問題,局勢逐漸失去控制……HBO《西部世界》第三季已播出,劇集中含有大量特效鏡頭,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第三季中的城市環境是如何構建的吧~
  • 《2001太空漫遊》:科幻電影的先驅,探討了我們從何而來
    《2001太空漫遊》是科幻電影的代表作,在探索複雜主題、先見之明和視覺語言方面具有開創性。它不僅在視覺上比較震撼,還將科幻電影分為兩大類,甚至近年來最好的科幻電影也沒有達到《2001太空漫遊》所能達到的水平。
  • 生活方式 | 城市探險:尋求時空廢墟的未知之旅
    當年阿斯貝面對墓穴裡數百萬具死於戰爭和瘟疫的屍骨時,心情或許是毛骨悚然又驚嘆萬分的。對城市未知境地的好奇和戰勝恐懼的勇氣,是城市探險先驅者和無數後來者的特質。2006年,美國導演梅洛迪·吉爾伯特(Melody Gilbert)拍了部關於城市探險的紀錄片——《城市探險:進入黑暗》(Urban Explorers:Into the Darkness),可以從中一窺城市探險者們的世界。很多城市探險者喜歡把這項活動稱為「廢墟探險」,因為他們涉足的地方,往往是被人廢棄或遺忘的。
  • 來自50年前科幻的魅力,被稱科幻電影教科書—《2001太空漫遊》
    《樹葉看電影》主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一些1895-1976年的優秀電影藝術作品。說到電影類型,科幻一直都是樹葉最喜歡的題材。以科學假設虛構的故事,滿足觀眾對未知事物的好奇,科幻電影中經常性的會出現未來世界、宇宙飛船、時間穿越以及外星人等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