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接觸清酒的時候,真的迷之自信,心想著反正都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字也能認出大半,還能看不明白?結果,還真是啪啪打臉。明明看著像中國字,大部分單個都認識,怎麼合起來反而不懂了呢!因此,大神們聊起有關清酒的話題時,沒有做功課的我一個字都不敢說,而是趁別人不注意悄悄地打開了手機百度。
現在,我的小本本上陸續也記下了不少常用的清酒詞彙和概念,今天就公布給大家最基礎的清酒常用詞彙。以後,跟我一樣的清酒小白,再也不用費時搜索啦!
- 1 -基礎詞彙
清酒:作為日本當之無愧的國酒,也叫做「日本酒」。
酒藏:日文寫作「酒蔵」,就是釀造與儲藏日本酒的場所,其實就是釀酒廠或酒莊的意思。與「酒造」意義相同,但酒造更常用作酒廠名稱。
藏元:或寫作「蔵元」,是釀酒廠所有者的名稱,好比葡萄酒酒莊的莊主。在酒造中參與生產的員工則叫做「藏人」。
杜氏:是清酒釀造過程的監督人,也就是「釀酒師」。傳說這一名稱是從中國「杜康」引申而來的;也有說「杜氏」的日文發音與「刀自」(女性的敬稱)相同,而過去從事釀酒業的大部分都為女性。如今,在日本不同地區發展出獨具地域特色的杜氏流派。
地酒:上世紀 70 年代,日本開始大力推行具有當地特色的清酒,意為「本地清酒」的地酒一詞也逐漸流行起來。
- 2 -清酒的基本分類
精米步合:製作清酒前,大米通常都需要經過磨皮,將最外層的糙米部分磨掉,只留下裡面的精米。步合就是「比例」的意思,精米步合顧名思義就是精米的程度。如果一款清酒酒標上標明「精米步合 90%」,則表示其打磨掉了 10% 的糙米部分。另外,常見的「幾分幾割」也指的是精米步合,比如獺祭的「2 分 3 割」即精米步合為 23% 。
釀造酒精:清酒是允許另外添加酒精的,這種酒精通常是以製作蔗糖的殘渣,經過發酵和蒸餾得來的。高端清酒添加少量釀造酒精,可以改善清酒的香氣、口感和質地;低端清酒則依靠添加釀造酒精來增加產量。
最常見的清酒根據以上 2 個概念,被分為以下類別:
- 3 -清酒的釀造流程
除了以上幾種最常見的清酒類型,還根據不同的釀造方法或流程,發展出許多稀奇古怪的清酒類型。別以為日本人釀清酒就跟我們家裡做的酒釀一樣,可比這個複雜多了。我就曾因為太過自信,剛開始壓根沒去看清酒的釀造過程,導致大神們聊天的時候聽得是雲裡霧裡。以下我們結合釀造,看看日本人都去了哪些稀奇古怪的名字吧!
一般來說,釀造進行到這一步就可以裝瓶出售了。但如果這時的酒液度數超過 22%,則需要在裝瓶前加水稀釋。若你看到酒標上標有「原酒」二字,則說明這款清酒在裝瓶前未經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