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出土溫多尼薩短劍,不僅暴露羅馬將軍的裝備,還破解一個謎團

2020-12-19 歷史大解秘

在遊覽各地的博物館時,我們會看到許多冷兵器,有的被製作得非常精美,如越王勾踐劍;有的看起來十分威猛,如:青銅矛等。2019年4月,德古出土一把「溫多尼薩短劍」,通過研究,這把短劍的戰鬥力不強,但它卻讓人們知道當時羅馬將軍的裝備,還意外破解一個關於羅馬帝國衰敗的謎團,您是想知道這把短劍隱藏著真相?今天,小編就給大家揭秘一下: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2019年4月,威斯特伐法倫州的考古協會聯合特裡爾大學,準備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考古發掘活動。當前期準備工作完成後,負責人帶著大家來到了發掘地點,隨後一場發掘工作就開始了。

在發掘過程中,一位考古學家手中的探鏟,好像碰到一件「硬邦邦」的東西,他本以為是觸碰到石板等物品,但隨著泥土被一點點地清走,他發現事情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地下出現了一個外面包裹著泥土的奇怪物品。

經過簡單的清理,隨著泥土掉落,一個奇形怪狀的土疙瘩,出現在眾人的眼前。這位考古學家的專業素質比較高,他將土疙瘩裝進文物保護箱,並小心翼翼地帶回研究所。

考古專家首先對土疙瘩進行X射線掃描後,一件令眾人感到驚奇的事情發生了,土疙瘩中竟藏有一把保存完好的短劍。當短劍被清理乾淨,露出原本的樣子,專家發出驚嘆聲,這把短劍製作得非常精美,而根據短劍的外形和製作方式,專家將其命名為「溫多尼薩短劍」。

通過翻閱相關歷史資料,專家們確定「溫多尼薩短劍」是羅馬軍團的高級裝備,按照正常邏輯推斷,溫多尼薩短劍是在溫多尼薩製作而成的,因為溫多尼薩盛產羅馬帝國最好的金屬,這直接導致當地的兵器製造業十分發達,可以為馬軍團提供大部分的優質兵器。

當時的溫多尼薩地區,就在萊茵河的西岸,而萊茵河的東河岸,駐紮的就是日耳曼人。兩軍對峙,戰火隨時都會被點燃,有很多人都會說,兩軍一旦交戰,裝備精良的羅馬士兵,一定會取得勝利,但誰也沒想到的是,羅馬帝國竟亡於日耳曼人之手。

羅馬帝國的君主不斷命令「溫多尼薩」工匠,多多地生產精美,質量上層的武器,這說明羅馬軍隊備戰充分,但為何它會敗給日耳曼人呢?

我國有一個俗語叫「富不過三代」。羅馬帝國逐漸龐大後,它已經不是原來的「勇於戰鬥」的羅馬了,變成「驕奢淫逸」的羅馬。

兵器是士兵作戰的必要武器,作為一種武器,最重要的是能否用來殺敵,而不是精不精美,是否可供炫耀。從出土的「溫多尼薩短劍」上看,短劍的刀鞘和劍柄部都用銀線進行裝飾,劍鞘上還鑲嵌著大量的珠寶,也就是說,羅馬帝國強大起來後,他們竟將上陣殺敵的武器,變成豪華裝飾品,甚至是炫耀身份的一種象徵器物。

短劍和匕首一樣,只是短兵交接中,可以防身的一種武器,或者是用於指揮的一種兵器。一旦上了戰場,還是要進行重型武器以及長柄武器的拼殺,羅馬軍隊的指揮官,安於享受,最後,將殺人的寶劍變成了藝術品,這也就意味著,那個充滿戰鬥精神的羅馬沒有了。從這件文物身上,我們可以看到羅馬走向衰落的原因,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應該居安思危,只有這樣才能突破艱難險阻,最後獲得成功。

相關焦點

  • 德國考古隊挖到一個土塊,打開後發現寶石短劍,可能屬於羅馬將軍
    歷史上,如今的德國大部分地區曾是羅馬人與日耳曼人作戰的戰場,所以,德國的土地下面發現羅馬文物一點也不奇怪。去年4月,德國考古隊挖到了一個土疙瘩,經過仔細勘測,他們發現裡面是一把鑲滿寶石的羅馬短劍。經過9個月的仔細清理,短劍毫髮無損地從土塊中現身。所有人都被短劍的精美驚呆了。根據短劍的外形和製造方法,考古學家將其歸類為溫多尼薩(Vindonissa)短劍,在公元1世紀上半葉,這種武器是羅馬軍團的高級裝備。
  • 德國考古隊挖到一個土塊,打開後竟發現寶石短劍,可能屬於羅馬將軍
    歷史上,如今的德國大部分地區曾是羅馬人與日耳曼人作戰的戰場,所以,德國的土地下面發現羅馬文物一點也不奇怪。去年4月,德國考古隊挖到了一個土疙瘩,經過仔細勘測,他們發現裡面是一把鑲滿寶石的羅馬短劍。
  • 實習生考古挖掘,發現一把羅馬時期的短劍,為何稱這是把幸運劍?
    一次考古發現,一個土塊,經檢驗竟然羅馬時期的寶石短劍,專家分析可能是一位將軍的。這讓考古界大為欣喜。發現寶石短劍考古實習生尼科·卡爾蒙德,在德國的北萊茵-威斯特伐法倫州,西北部明斯特附近的哈爾滕,進行一次考古發掘活動。
  • 羅馬大盾:軍團作戰的核心裝備
    世界各國文明都有獨具特色的軍隊、裝備,但就算與所有文明國家相比,羅馬軍團的大盾也顯得別具一格。它不僅又大又重,還具備攻擊敵人的功能,甚至就連許多裝備設計、戰術設計都是根據這面大盾來進行定製,可以說,大盾是羅馬軍團戰鬥的核心裝備。
  • 冷兵器越長越強,為何羅馬軍團士兵喜歡用短劍?
    短兵器戰鬥中就有一些弊端,不過與中國古代不同,羅馬軍團的士兵們,普遍是配置著短劍,這種裝備還是讓人不能理解的,其實歐洲的兵器使用也是比較青睞長兵器的,像當初著名的馬其頓方針,裡面就有著大量的長兵器。
  • 羅馬短劍Gladius——地中海霸權的象徵,殭屍工坊的原型
    Gladius,是拉丁語中的一個詞,意思是「劍」。 不過它也被用來表示古羅馬步兵在戰爭中所使用的劍。 在Gaius Marius改革之後,一名裝備齊全的羅馬軍團士兵,會裝備有盾牌(scutum)、一支或兩支標槍(pila)、一把劍(gladius),在帝國後期,可能還會裝備有飛鏢
  • 《泰拉瑞亞》羅馬短劍怎麼製作 羅馬短劍製作教程
    導 讀泰拉瑞亞羅馬短劍製作辦法無法製作獲得,需要玩家擊殺裝甲步兵後掉落,每次使用都會連續快速從不同的角度攻擊三次,傷害15點,具有極弱擊退力,暴擊率4%,生成羅馬短劍射彈
  • 冷兵器時代長矛「戰鬥力」爆棚,為何羅馬人卻「獵奇」喜歡用短劍?
    不僅如此,在極其極端的精神指引下,這些羅馬士兵必須接受非常嚴酷的訓練。比如一個士兵必須在背負50斤重的裝備盔甲的情況下,五小時內行軍36公裡之遠,這樣的訓練強度是非常大的,但是這並不是一天之內所有的訓練內容。
  • 冷兵器越長越強,為何羅馬軍團士兵喜歡用短劍?說出來可能沒人信
    羅馬軍隊很早就開始職業化,他們對於軍隊是相當重視,在發展的時候,不僅要講究合理的編制,後勤制度,還有裝備配備,這些要求都是相當高的,羅馬有著非常雄厚的實力,還有著很廣的貿易線,他們在各類交易的時候,都能獲得大量的財富,因此他們的軍隊就能發展得相當出色,很多羅馬的軍團到處徵戰,也搜颳了大量的財富,這也讓他們的軍隊能有充足的資金改進自己的裝備。
  • 從共和國到帝國的羅馬武備變遷:短劍取代長劍,板條甲名過其實?
    編者按:古羅馬從一個義大利小邦成為一個世界性大國,除了過人的謀略之外,武器與甲胃也是羅馬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來介紹一下,從共和國到帝國時代的羅馬軍團的各種樣式的武器裝備。
  • 紅木護手,羅馬短劍
    羅馬短劍【全長】800cm【刃長】570cm【柄長】95cm【刀重】550g +/-20g>【柄/劍首/護手】紅木公元前三世紀,羅馬人與伊比利亞凱爾特人作戰,對於對手使用的短劍感到極大的尊重,以至於他們採用了這種短劍的設計作為自己的武器。
  • 一寸長一寸強,看看羅馬士兵是怎樣用短劍的?
    大家都知道羅馬人使用短劍大盾格鬥,並以此擊敗了許多敵人,那麼羅馬人到底是怎麼用短劍和大盾和敵人作戰的呢? 首先,我們先來看些歷史記載,來了解羅馬士兵如何使用短劍大盾戰鬥:希臘歷史學家狄俄尼索斯曾經描述過公元前4世紀羅馬軍團在與高盧人戰鬥中使用短劍的情況,「他們把短劍握在手裡,徑直向前刺去
  • 羅馬士兵的標準配備
    徵召兵 公元前3世紀(羅馬共和國),早期的羅馬士兵是以徵召平民為主,需要自己佩戴裝具服義務兵役,這個時候的羅馬士兵裝備參差不齊,一部分士兵只有頭盔,另一部分士兵只有胸甲,甚至什麼防具都沒有的士兵,只佩戴一把短劍,徵召兵裝備相當簡陋。
  • 一把短劍打出500萬平方公裡江山,它是橫掃歐洲羅馬軍團制式武器
    而這把80公分長的羅馬短劍,則是羅馬軍團橫掃歐洲的制式兵器,而羅馬軍團也正是靠著這把短劍,打出了500萬平方公裡的國土和1500年之久的帝國。而羅馬短劍對人類歷史的影響,並沒有隨著羅馬帝國的消亡而結束。直到今天,羅馬短劍依舊是很多冷兵器收藏愛好者追逐的對象。
  • 漢朝和羅馬誰更強大?
    陸續出土的漢代冶鐵遺址,基本都是古滎鎮這樣的規模,高爐的體積動輒兩三米以上,比起羅馬「鐵器時代」的「高爐」,各個都是巨人級別。而且保存完好的冶鐵遺址裡,更有鐵範鐵鑄等物件,還有從冶煉到炒鋼的一整套環節。單在西漢武帝年間,漢武帝就在全國境內,設立了五十個鐵官,每個鐵官都統轄一個或數個冶鐵工場。羅馬「32處工場」的規模,只是小兒科。
  • 古代有名短劍巨劍十大利器。
    [張家坡兩周墓青銅劍]中國迄今出土最早的青銅劍。1956----1957年出土於陝西長安張家坡第206號西周墓中,劍全長37釐米,形狀很象一條細長的柳葉,兩刃上端平直,下端稍寬,並呈外曲的弧線。安裝劍柄的那部分略微瘦些,上兩鑿有兩個圓孔,大概是為綁孔木柄而蜜,類似短劍,在北京琉璃河、陝西寶雞竹園溝也有出土。
  • 古代羅馬騎兵劍仍然能切割
    劍有2100年的歷史在基督時代之前製造的罕見的羅馬騎兵短劍已被完整保存並仍能切割,這是喬治亞州米爾納市凱爾特人收藏計劃的近期亮點之一。古老的短劍來自LaTèneIII(大約在公元前2至1世紀)時間軸。 它在德國科隆的H. Liebert私人收藏中,於1960年代和70年代被購買。鐵劍是完整無缺的,長20.5英寸。 隨著時間的流逝,它已永久固定在其鐵鞘上,並且扣環從曾經懸掛在皮帶上的位置一直保留下來。
  • 德國出土兩千年前古羅馬士兵的銀匕首:雕刻精美
    (原標題:德國出土2000年前古羅馬士兵使用的銀匕首:雕刻精美保存完整)
  • 長矛與短劍的對決!羅馬軍團和馬其頓方陣誰才是步兵之王?
    在彼得那會戰中,羅馬人的第一波攻擊就是由義大利同盟軍團在兩翼發動的,而在中央的羅馬軍團尚未對當面的馬其頓方陣發動衝擊。義大利同盟軍團「佩利格尼亞人」步兵大隊的指揮官薩留斯在麾下三個中隊的眾目睽睽之下完成了一個驚人的舉動。他將整個步兵隊發誓付出生命守護的步兵隊旗猛力向前擲去。旗幟如同標槍一樣在空中飛行了一段距離,然後落進了不遠處由馬其頓方陣士兵組成的矛牆之中。
  • 德國出土2000年前古羅馬士兵使用的銀匕首:雕刻精美保存完整
    被修復後的匕首海外網2月29日電 考古學家日前在德國有了一項驚人的發現,他們在一名古羅馬士兵墳墓裡發現了一把有著2000年歷史的銀匕首。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29日消息,這把匕首是在德國西部哈爾滕地區(Haltern am See)的一處古代墓地出土的。該墓地位於約2000年前建造的一個古羅馬軍營附近。被發現時,匕首和刀鞘都已被嚴重腐蝕。出土時的匕首據報導,發現這把匕首和刀鞘的是一名19歲的考古實習生尼科·卡爾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