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樓市一有風吹草動,大家就開始盯著二手房,尤其是2020年特殊情況。
因為新房是集體推貨的,但二手房不一樣,它是及時反應的。而其中經常被拿來說事的,就是掛牌量。
掛牌量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業主的心態,但單單掛牌量的參考價值反而比較弱。
蘇州幾萬套的掛牌房源裡,有太多「殭屍房源」無人問津,或者一有風吹草動,就掛出來「試水」的,有價無市的……
真正適合剛需的,未必有多少。
下面,我們重點拿大家關注的總價、房齡、戶型、裝修幾個維度,看看蘇州九萬多套二手房都是怎麼分布的。
蘇州9萬多套二手房
魚龍混雜
01:價格:
近五成總價200-500萬,總價200萬以下剛需房源佔比不多
從數據上來看,蘇州二手房主流價格在150-500萬之間,其中200-300萬的房源就佔了近30%。
而100萬以下的房源只佔了一成,其中還包括263套車位。這些房源大部分都位於崑山或者吳江、相城等區域的鄉鎮板塊,遠離主城且配套不完善,大部分買房人並不會將其納入考慮範圍。
對於剛需而言,主要可以選擇的約100-200萬的房源只有約30%。
預算選擇建議:100萬-200萬區間,100萬以上才能滿足基本功能需求和品質。
02:房齡:
近一半房齡超過10年,品質次新房極少
在產品快速更新的情況下,房齡是決定小區品質、產品設計好壞的重要因素。
蘇州10年以上的社區除了部分品牌、物業好或者附加屬性非常優質的,還能保證居住品質,二手賣得上價,其他10年以上房齡的小區幾乎無人問津。
而現狀是,10年以上房齡的二手房佔據了蘇州市場的半壁江山,即便是房齡10年以內,也有大量城改項目。
因為產品更新、社區改善基本都是2016年以後的事,5年以內的次新房社區品質更高、產品更加實用,成為買房人眼中的「香餑餑」。
房齡選擇建議:房齡5年內,房價大漲前次新房,品質有保障,無增值稅、業主議價空間大點。只是5年以內的次新房僅23%,滿足上麵條件的就更少了。
03:戶型
一室、二室佔比超4成,功能性三房僅40%,戶型老舊
和新房市場以三室及以上戶型為主不同,二手房掛牌房源超四成都為一居室(包含車位)、兩居室,滿足多數剛需功能性需求的三室僅佔四成。
其中一居室多為房齡偏老的拆遷安置房小區,戶型面積較小,僅能滿足最多2個人的居住需求,不過房價往往也偏低。
戶型選擇建議:選擇兩室、三室為主,儘量戶型方正。90㎡以下,契稅低、贈送大的戶型
04:裝修
毛坯房源佔比不到二成,精裝房源超60%
如果買二手房的人考慮是選擇精裝還是毛坯,絕大多數都會回答選擇毛坯,畢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重新裝修,除非是裝修特別好的、房齡在5年內的次新房。
不過很遺憾,9萬多套二手房裡,毛坯房源佔比不到20%,而且毛坯房源價格和裝修價差空間很大。
至於裝修水平、風格,絕大多數和房齡掛鈎,在近八成房源都是5年以上房齡時,即便裝修保養不錯,裝修風格也基本過時了。
裝修選擇建議:儘量選擇毛坯房源,精裝選擇次新房。
以上4個維度,還沒有考慮開發商的品牌、1公裡內配套、社區環境等。但是,對剛需來說,只從這幾個維度,如同漏鬥一樣篩選,能剩多少?
滿足需求的高性價比房源
寥寥無幾
下面,我們用鏈家網的地圖檢索下。
01:房源篩選
對於剛需而言的高性價比房源,極少
綜合以上因素,對於剛需買房而言,主城、200萬以內、三室、次新房(5年房齡)、毛坯是最佳的買房組合,而簡單篩選一下,同時滿足這些要求的二手房只有——396套。
這還是全市,不考慮區域、地段、配套等等。當然,有人會覺得標準有點嚴格,放寬條件看:
① 預算提高,功能、品質要保障:300萬,三室、次新房(5年房齡)、毛坯—1667套
② 預算不變,犧牲功能保證品質:200萬,兩室、三室均可,次新房,毛坯—650套
③預算不變,犧牲品質,保障功能:200萬,三室,房齡10年以內均可,毛坯或普通裝修—815套
但這三種選擇和目前新房市場的熱門盤相比,對剛需來說,無論是預算還是品質、配套要求,都是有一定的犧牲的。
所以,儘管掛牌超過9萬套房源,真正值得剛需購買的高性價比房源,還是極少。
02:取捨
新房價格上漲,二手房將是剛需主流選擇
不過,對於預算有限的剛需來說,在新房價格逐漸上漲的情況下,性價比還是略高於純新盤的。
大部分二手房的對比新入市的項目,可能犧牲了一定品質,但往往有總價、現房、配套兌現、近主城的優勢。
而從今年的趨勢來看,主城核心區成交地塊越來越少,不少熱門樓盤逐漸清盤,一些剛需板塊也突破2萬/㎡,新房市場將繼續呈現出核心區新房少、改善、總價高的特徵。
而對於購房者來說,想要選擇合適的、性價比高的二手房,需要在找準自己訴求的基礎上,熟悉新房、包括限價老盤、新入市市場情況。
畢竟,心裡有標準,才能判斷是否高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