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EG丨一文看懂期權與結構化收益產品,以雙幣理財為例

2020-12-24 巴比特資訊

作者 | Tao Huang、Kevin Yang、Arvin Wang、Cara Cao,來自IDEG投研團隊

一、蓬勃發展的期權市場

作為一種相對複雜的金融工具,普通投資者對期權可能並不十分熟悉。但是在傳統金融市場,期權早已被大量應用在不同的投資策略組合中,用以緩解風險、提高收益。尤其是2020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疊加發酵已久的經濟衰退,導致全球市場劇烈波動。在此背景下,通過運用期權構造各種金融組合來緩解風險的需求愈發凸顯。隨著2020年期權市場交易量的激增,更多的投資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到了這個神秘而又存在已久的市場。

(1)個股期權市場交易量首次超過股票市場

據高盛的研究報告顯示,由於散戶投資者的大量湧入,2020年初至今,美國個股期權的交易量增長了129%,其中僅7月就增長35%,創下了歷史新高。當月,美國個股期權日均交易量首次超過了股票,交易量的比值達到了1.14。

數據來源:Goldman Sachs Global Investment Research, OptionMetrics, Data as of 21-July

(2)期權交易同期領漲衍生品市場

據ICE(美國洲際交易所)最新報導,2020年年初至11月,在ICE交易所中結算的期權合約總成交量為3,350,772張,同比增長42.24%。

反觀期貨市場,2020年結算合約總量為21,839,492張,雖然絕對值高於期權,但同比增長僅10.06%。

數據來源:ICE

可見,不管是和股票市場相比,還是在衍生品市場內部比較,期權交易市場的表現都十分亮眼。

(3)數字資產期權市場發展迅猛

期權市場的發展,是傳統金融趨於成熟的標誌之一。在創新和發展速度呈指數級增長的數字資產行業,期權及由此構建的結構化產品也在逐漸佔據市場的一席之地。

從Kraken給出的數據可以看出,數字資產市場上,衍生品已完全取代現貨成為主導市場。衍生品的名義交易量從2017年Q2的6百億美元激增至2020年Q3的超1.7萬億美元。

數據來源:Kraken,Crypto spot volume VS Crypto derivatives volume

從Skew發布的下列三個數據中可以看出,自2020年年初以來,數字資產衍生品市場裡的期貨和期權的未平倉交易量大幅上漲,其中期權市場的交易量漲幅尤為突出

數據來源:Skew

根據CME和Skew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2月10日,BTC期權市場目前OI(未平倉權益)接近47億美元。而ETH期權市場,也達到了8.5億美元的未平倉權益規模。

二、期權的價值

從1973年4月26日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開張,第一次進行統一化和標準化的期權合約買賣開始,到2020年傳統期權市場和數字資產期權市場的雙爆發,期間期權市場雖然經歷起起伏伏,但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側面體現了期權市場的內在價值和時間價值是經得起歲月考驗的。

對於普通買方來說,期權有三個比較重要的價值:一、期權是對衝基礎股票風險的絕佳工具。這裡要注意的是,對衝的根本是防止虧損,而不是主要的賺錢策略。二、與股票相比,期權的進入成本低,允許投資者或交易者持有少量頭寸入場。三、增加投資策略的靈活性。期權使投資者能夠較為靈活地交易基礎證券的任何潛在變動,只要投資者對有價證券的價格波動有一定看法和預測,就可以使用期權策略。

當然,期權市場也具有一定風險,主要體現在流動性低、操作原理複雜和可能損失的期權費,但期權買方的損失和風險是可以提前根據其自身情況進行控制的。

期權賣方的最大收益為期權費(一般為標的股票價值的5%-20%),但對應了長尾風險。若標的股票價格上漲並大幅高於行權價,期權賣方的虧損則有可能數倍甚至數十倍於期權費。由於期權賣方處在一個長期承擔無限風險的處境,所以大多數期權的賣方都是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專業投資機構,如投行、基金或者保險公司。在建立了期權賣方倉位後,除了時間作為緩衝,期權賣方還可通過止損交易策略、Delta對衝等策略對衝掉部分的風險。

三、以期權構建的結構化收益產品

期權的套期保值以及對衝風險等這些特性,使得其非常適合構建多元化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雙幣理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雙幣理財(Dual Currency Deposit)產品與貨幣匯率掛鈎,根據投資者對匯率的預期,通過不同的投資組合在兩種貨幣間的匯率差進行套利。投資者可以使用某一幣種A進行投資或存款,合約到期日時以幣種B取出。因為不同幣種之間的匯率差浮動頻率較大,因此雙幣理財具有一定風險,但也會提供相對高的收益率。

在傳統金融領域,特別是在亞洲的銀行,雙幣理財產品早就有相當成熟的應用。日本的雙幣理財存款自1990年代面世以來流行至今30年。中國亦在2005年由招商銀行和光大銀行首批發起並推出了這種產品。

目前國內的雙幣理財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模型。

l 光大銀行模式:以人民幣作為投資本金,將所產生的利息兌換成美元,然後將此美元作為投資本金再進行外幣理財。最後,以美元來結算外幣產生的收益和本金。

l 招商銀行模式:投資本金由人民幣和美元共同組成,先將美元折合成人民幣,作為投資本金,到期後以人民幣的形式返還,然後將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然後和美元部分的資金一起作為投資本金進行外幣理財,到期後以美元結算收益。

l 滙豐銀行模式:其本質類似期權,投資時存在兩種貨幣,投資期限可理解為期權期限,投資者在購買時與銀行確定一個協議匯率為期權執行價格,並且在其基礎之上還存在不同的費率即期權的價格。

通常來說這種投資組合的帳面收益率要比一般的理財產品高一些,但其中也有一些風險,其主要的風險在於人民幣兌美元或歐元等外幣的匯率。滙豐銀行的結構模型又明顯異於其他兩類,作為結合了外匯和期權的結構化產品,將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現有的數字資產雙幣理財產品是一種浮動收益非保本型投資產品,特點是「一次投資,兩種收益」,收益模型較為與眾不同。

以BTC本位為例

投資者在12月1日購買了一份期限為11天的「BTC-USD雙幣理財」產品,假設當天BTC報價為19,200美元,其他相關參數如下:

掛鈎價:19,400美元

到期日:12月12日

投資金額:1枚BTC

收益率:3%

在到期日12月12日時,將會有兩種可能的結算方式:

若BTC的結算價格低於掛鈎價19,400美元,將會以BTC進行結算,結算金額=(1+收益率)*購買數量=(1+3%)*1=1.03 BTC。若BTC的結算價格高於或等於掛鈎價19,400美元,將會以USD進行結算,結算金額=(1+收益率)*掛鈎價格=(1+3%)*19,400=19,982 USD。

以USD本位為例

投資者在12月1日購買了一份11天的「USD-BTC雙幣理財」產品,假設當天BTC報價為19,200美元,其他相關參數如下:

掛鈎價:19,000美元

到期日:12月12日

投資金額:19,200美元

收益率:3%

在到期日12月12日時,也將會有兩種可能的結算方式:

若USD-BTC的結算價格低於或等於掛鈎價19,000美元,投資者將會以BTC進行結算,結算金額=購買數量/掛鈎價*(1+3%)=19,200/19,000*(1+3%)=1.0408 BTC。若USD-BTC的結算價格高於掛鈎價19,000美元,投資者將會以USD進行結算,結算金額=(1+收益率)*掛鈎價格=(1+3%)*19,000= 19,570 USD。

幣本位購買時,若結算時幣價高於或等於掛鈎價,則投資者可以高位套現離場;若結算時幣價低於掛鈎價,則投資者可以獲得更多BTC。

法幣本位購買時,若結算時幣價高於掛鈎價,則投資者可以獲得更多USD;若結算時幣價低於或等於掛鈎價,則投資者可以相對低價抄底BTC。

概括來說,雖然在到期日時BTC-USD結算價會有所變化,但投資者總會得到3%的確定收益,唯一的不確定性是回款資金的類型(BTC或USD)。

四、雙幣理財產品的適合人群

對於在持有BTC和持有美元之間無法抉擇的投資人而言,選擇權本身可能已經變成了負資產。此時其可以通過將選擇權出售給市場,從而獲取一定補償。由於數字資產高波動率的特點,這種補償往往比傳統收益更高。

例如礦工,這類持有BTC並有變現需求,同時又積極看好BTC增長潛力的群體,可通過雙幣理財實現更高價位出售BTC;而若投資期間BTC價格回落,礦工也願意兌換更多的幣本位收益。

另一類群體則較為普通,即那些想在BTC市場獲得相對穩定收益,但對市場波動缺乏判斷且願意低位持有BTC的投資者,可以通過雙幣理財在幣價高位時獲得美元收益,低價時抄底BTC。

雙幣理財這一產品擺脫了單一本位限制,為不同類型的投資人提供了更多維的獲利空間。

五、數字資產結構化產品的潛力

結構化產品是近年來傳統市場發展最為迅速的一類金融產品,其之所以受到機構投資者的青睞,在於其條款設計上的靈活高效,可以緊貼投資者的個性化需求,成為資產管理的有力工具。

基於期權構建的結構化產品,豐富了數字資產市場的收益類型,滿足了更多資本的訴求。本文所述的雙幣理財僅是各類結構化產品中較為簡單的一種。長期以來,數字資產市場收益來源單一、收益波動巨大的特點,一直被傳統資本所詬病。而結構化產品的推陳出新,則改善了這一問題,讓更多差異化的資本能夠共享數字資產市場發展的紅利。

2020年,我們見證了期貨、期權等金融工具在數字資產行業的蓬勃發展;DeFi與CeFi規模的指數式成長;結構化產品的需求進一步增加。這些金融創新,加速了數字資產領域的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是本行業日趨完善、成熟的表現。未來數字資產市場的分層將更加豐富,吸引的資本類型也將更加多元化。

相關焦點

  • FBG One 與比特派推出正向增益結構化理財產品
    5 月 15 日,亞洲知名投資機構 FBG 旗下的金融服務機構 FBG One 將通過全球領先的多鏈錢包—比特派推出基於比特幣的結構化理財產品,為行業內的資金理財需求提供兼具流動性和收益率的解決方案。北京時間 2020 年 5 月 15 日 12:00 起,該結構化正向增益理財產品將在比特派 App 內開啟首輪申購,首批申購總額為 100BTC。
  • IDEG丨反烏託邦式的量化寬鬆及機構對比特幣的接納
    此外,政策還強制要求貨幣市場基金免除手續費來降低企業支出,但同時,這樣也誘導了投資機構和其他公司去尋求更高的收益。 獵尋更高收益改變了投資者的資產配置 從那以後,這種對於更高收益率的追求一直在拉動對固收及其他收益產品的需求,同時也壓低了這類產品的收益率。
  • option期權什麼意思,三分鐘看懂
    option期權什麼意思,三分鐘看懂  1.期權的概念  Question1:什麼是期權?  期權=期限+權利  期權(權利的憑證):未來一定期限內買方有選擇的權利。  2.期權風險特點(以保險為例)  買方權利和賣方義務不對等(風險大小也不對稱)
  • 康尼機電:使用閒置自有資金委託理財到期贖回並繼續進行委託理財的...
    二、本次委託理財的具體情況 (一)委託理財合同主要條款 公司已分別與各受託方籤訂了委託理財合同,主要條款如下: 1、南京銀行委託理財合同主要條款 產品名稱 單位結構性存款2020年第51 期08 號96 天 產品類型 保本浮動收益型 產品代碼 DW21001120205108
  •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一文看懂銀行「紙原油」業務
    (友情提示:如您對原油及金融衍生產品了解不多,建議配合閱讀文末的附件-相關金融術語解釋,以便更好地理解「紙原油」業務。)「紙原油」業務並非最近才出現的金融產品,自2013年起,各銀行便陸續推出了各類與原油相關的帳戶計價業務,一般統稱為「紙原油」業務。
  • 期權非線性風險收益的源泉:Gamma收益
    原標題:期權非線性風險收益的源泉——Gamma收益 來源:期貨日報期權交易中非線性的風險收益令人讚嘆不已,但這並不意味著以小博大的賭徒心態在期權市場可以無往不利。在尾部風險頻發的資本市場,採用期權交易不僅能從多層面對衝投資者急需迴避的市場風險,還能為潛在黑天鵝事件的爆發留好對應的風險敞口。
  • 交易所衍生品——期權產品|標準共識
    Overview 概述本文將通過對比股票市場期權產品、商品交易所期權產品以及比特幣期權產品來介紹比特幣期權市場價格的有效性。Report 報告風險中性概率在我們開始討論不同的期權定價模型之前,我們需要了解風險中性概率的概念。風險中性概率廣泛應用於期權定價中,在不同的期權定價模型中可能會遇到。風險中性概率是根據風險調整後的未來結果的理論概率。這一概念背後有兩個主要假設:資產的當前價值等於以無風險利率折現的預期收益。
  • 有友食品:使用部分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到期贖回並繼續購買理財產品
    一、公司前次使用閒置自有資金購買理財產品到期贖回的情況 2020年6月19日,公司使用部分自有資金人民幣30,000 萬元購買了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發行的「中銀平穩理財計劃-智薈系列 208684 期」理財產品。
  • 銀保監會:銀行理財子公司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
    中新網12月25日電 據銀保監會網站消息,銀保監會25日發布《商業銀行理財子公司理財產品銷售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面向社會徵求意見。《意見》提出,銀行理財子公司從事理財產品銷售業務活動,應向投資者充分披露信息和揭示風險,打破剛性兌付,不得直接或變相宣傳、承諾保本保收益,不得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
  • 銀行理財產品費率調查:投資者「霧裡看花」
    以一款開放式淨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為例,根據目前尚處於存續期的產品公開資料顯示,該產品手續費由固定管理費、超額業績報酬、銷售費、託管費組成。其中,年銷售費為0.3%,為了讓利投資者,在2021年3月31日之前銷售費率優惠為0.15%(年);固定管理費和託管費均不變,分別為0.2%(年)和0.02%(年)。銀行將0.15個百分點的收益讓給投資者後,三項費用合計不足1%。
  • 機警理財日報丨「二手理財」撿漏高收益,可信嗎?(12月10日)
    理財轉讓專區成為投資人謀取高收益的新寵。理財產品期限越長,收益率往往也越高,但是理財產品轉讓活躍度會變化。在理財收益的下行期,產品更加容易轉讓,但在理財收益的上行期,產品轉讓難度較大,投資者應儘量根據自己對流動性的需求購買合適期限的理財產品。 其次,了解清楚理財產品能否多次轉讓。目前大部分銀行的理財產品可以進行多次轉讓,但有部分銀行規定只能轉讓一次,這意味著購買了轉讓的標的後,就無法再次轉讓。
  • 1隻理財產品發售 最高預期收益4.25%-更新中
    2隻理財產品發售 最高預期收益4.75%-更新中 時間:2020年12月22日 17:50:21&nbsp中財網 【17:49 最高預期收益率4.75% 紫金銀行12月22日開售378天理財產品】紫金銀行發行新理財產品,該產品為非結構型,產品名稱為"2020年紫金財富增盈2號人民幣理財產品",投資幣種為人民幣,認購起點為30萬,產品期限為378天,銷售起始日為2020-12-22,銷售截止日為2020-12-28,風險評級為中風險,收益類型為非保本浮動。
  • 銀行理財產品到底有沒有風險?最大的風險是什麼?
    理財產品的風險等級分類目前商業銀行按照理財產品的投向,將產品的風險等級劃分為R1-R5五個層級,層級越高,風險越大,其中R1-R2的產品可以認定為低風險產品,R3產品屬於中等風險產品,R4-R5屬於高風險產品。
  • 你有購買理財產品嗎?理財產品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什麼意思呢?
    摘要:現在使用理財產品的人很多,但是了解理財產品專業術語的卻很少,比如大家經常看到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什麼意思?接下來一起了解一下相關的知識。一般購買理財產品的人都知道七日年化收益率是經常出現的一個名詞,可七日年化收益率是什麼意思呢,真正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七日年化收益率,一般常用於表示貨幣基金的收益情況,指最近7日的平均收益水平,進行年化以後所得出的數據。七日化年利率是把最近七天的收益率取平均值,從而推算出一年的收益率。
  • 中創物流收回理財產品本金5000萬元 獲得理財收益21萬元
    挖貝網 2月3日消息,中創物流(證券代碼:603967)發布公告稱,2019年12月20日,公司使用部分閒置募集資金向青島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港口支行購買了5,000萬元的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該產品於2020年2月3日到期,公司收回本金5,000萬元,獲得理財收益20.96萬元,與預期收益一致。
  • 江瀚:固定收益的銀行理財也能虧?買理財虧錢時代來了?我們該怎麼辦?
    一、虧錢的固收理財?近日,一張有關招商銀行代銷產品「代銷季季開1號」的虧損截圖「刷屏」。圖片顯示,截至6月3日,該產品近1月年化收益率為-4.42%,其單位淨值也跌破成本價至0.9997元。資料顯示,「代銷季季開1號」 風險等級為R2 ,投資策略穩健,保有少許進攻特點。
  • 有友食品(603697.SH)購買3億元理財產品
    格隆匯6月21日丨有友食品(603697,股吧)(603697.SH)公布,2019年12月25日,公司使用部分自有資金人民幣30,000萬元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建新北路支行購買了「工銀共贏」資產組合投資型人民幣理財產品19CQ042A(175天)。
  • 「理財產品」英語怎麼說
    CPI,股市又一片飄綠,不少居民把錢用來購買各種理財產品,希望能保值增值,但這其中也暗藏風險。近日銀監會正式公布了《商業銀行理財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對理財產品銷售進行約束。  中國銀行監管機構銀監會本月9日公布了新措施,來加強銀行理財產品的監管。  文中的wealth investment product就是指「理財產品」,即由商業銀行自行設計並發行,將募集到的資金根據產品合同約定投入相關金融市場及購買相關金融產品,獲取投資收益後,根據合同約定分配給投資人的一類理財產品。
  • 光大理財總經理潘東:拆解理財需求,直擊投資痛點
    日前,光大理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潘東在接受環球網專訪時表示,理財子公司具備天然的優勢服務好微笑曲線的兩端,打通生態鏈。基於此,光大理財發布了七彩陽光產品體系,以權益類、混合類、固定收益類、現金管理類、另類資產、私募股權類、結構化投融資類等七種大類資產為切口,通過專業化的資產配置,提供財富管理服務。
  • 一文讀懂:2019年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5大亮點!
    來 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記 者丨謝水旺 上海報導 編 輯丨曾芳 1.混合類淨值型產品發行量較高 2019年度全國各類型銀行共計發行權益類和混合類淨值型理財產品754款,其中混合類淨值型產品608款,佔比80.64%;權益類淨值型產品146款,佔比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