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生衝突和戰爭,有戰爭就會有相應的軍事裝備,軍事防線就是戰爭中必不可少的防禦工事,最主要的作用就是抵禦外敵入侵,如果軍事防線建得好,就可以有效抵禦外敵,保護自己國家的子民,所以有許多國家都不惜斥巨資打造堅固的軍事防線。
世界上著名的軍事防線有很多,我國著名的萬裡長城也是一道軍事防線,不過並不是所有的軍事防線都能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堪稱全球最沒用最雞肋的軍事防線有四個,第一個斥資五十億打造卻淪為笑柄,最後一個竟然在我國。
一、馬奇諾防線。馬奇諾防線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從開始建造到建成用了大約十二年時間,花費了五十億法郎。這條軍事防線看似固若金湯,實際上一點價值都沒有,法國的建造本意是為了抵禦德軍,但是沒想到德軍之後攻擊法國時卻完全沒有從法德邊境入手,因此馬奇諾防線只能孤獨屹立,成為擺設,這道防線也因此成為笑柄。
二、大西洋壁壘。大西洋壁壘建於1940年,長達2700公裡,又被稱為大西洋長城,希特勒稱之為不倒防線,但比較諷刺的是,這道防線失守的時候,還處於未完工狀態,面對敵軍的坦克大炮,大西洋壁壘根本沒有防禦能力。
三、巴列夫防線。巴列夫防線建成於第三次中東戰爭之後,以色列動用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來建造這道防線,但是這道防線的結局卻十分悲慘,看似堅不可摧,最終卻被高壓水槍摧毀了,而且整個過程只用了六個小時。
四、虎頭要塞。虎頭要塞位於我國東北部,雖然位於我國,但卻不是我國建造的,虎頭要塞由日本關東軍修建,目的是為了讓這裡成為進攻蘇聯的軍事基地,不過還沒等到這道防線發揮作用,日本就戰敗了,因此虎頭要塞也成為最雞肋的軍事防線之一。
這四道防線之所以被稱為全球最沒用的軍事防線,是因為這些防線在戰時沒有起到重要作用,不過如今是一個和平年代,無論這些防線如何堅固,都註定不能發揮作用,唯一能起到的作用,估計就是供人們參觀和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