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沒有壓力,沒有志向,沒有追求的目標,那和日本的「平成之豚」有什麼區別?
時光如流水般悄無聲息飛逝,不知不覺,最早一批90後已經到了三十而立的年紀,而日本的最後一批「平成之豚」也是如此,同樣踏入了30歲的年紀。
#教育#談起「平成之豚」,也許這批人是「教育減負」最好的解釋。有時候人們在形容一個人胸無大志的時候,就會說出「你比「平成之豚」還不如」這句話。
可以說,這批人是日本衰落的象徵,也是一個時代的悲劇。
01被減負之後,他們成了「豚」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日本的經濟出現了爆發式的增長,社會的繁華為無數家庭提供了豐富的生活條件,但彼時日本的社會也出現了就業競爭壓力大的問題,豐富的家庭生活和殘酷的社會競爭,讓不少家長對高強度學業的教育模式產生了質疑。
或許是自己童年經歷過這樣的學習生活,不想讓孩子經歷同樣的事情,又或許是對後代的溺愛,於是有專家開始提出「教育減負」的口號,既然有人開頭,日本的家長們自然立即響應,很快,要求「教育減負」的浪聲響徹整個日本。
面對這樣的情況,當時的日本自然同意了這件事,日本學生的課本從300頁變成了150頁,沒有應試教育,沒有重點化高中,一切都成了「寬鬆學習」,那時候的日本家長們總幻想著自己的孩子在這樣的學習環境下能多方面發展,成為一個全能型人才,然而命運卻和整個日本開了個玩笑。
此後十年,採取減負教育的日本學生不僅沒有按照父母們的希望成為人才,反而變得失去志向,因為一切都不需要爭,也不能爭,成績再好也沒辦法上重點學校,只能靠運氣,在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學生把自己的人生寄託於運氣上面,那時的日本學生全部成了沒有「欲望」的木頭。
不僅如此,不久之後日本出現了經濟危機,整個社會的經濟一下子全部倒塌,無數企業倒閉,工人失業,學無所成的教育加上社會的壓力,使得日本的青年人紛紛選擇逃避,於是「平成之豚」出現了。
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到00年之前,日本整整幾代人,全部成為了「豚」,他們不工作不結婚,甚至整天宅在家裡,對身邊三米外的事情漠不關心,所有的經濟來源全部依靠於父母,有時候我們在電視劇上看到日本白髮蒼蒼的老人給中年的兒子打錢的畫面,不用懷疑,那就是「平成之豚」。
所謂的「豚」,也就是豬,指的就是日本平成時代的年輕人,「像豬一樣」,無可救藥,但究其背後的原因,其實更多的是當時日本教育的「減負」失衡,這些「豚」,是日本一個時代的悲劇。
02過於突然的減負,給孩子帶不來好處
阿柒之所以會說起「平成之豚」,主要還是因為前幾天有粉絲和我抱怨,說她的孩子今年才上小學,卻要寫很多作業,學那麼多門課,讓她這個母親看著心疼,她想能不能讓孩子減減負。
坦誠講,看著一個孩子每天學習到十一點多,任何一個母親都會心疼,但減負這件事,對於一個正讀小學的孩子來說,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會帶來巨大的壞處。
當別人選擇奮鬥的時候,有人卻選擇了安逸,這也就意味著他的未來會比其他人更辛苦。
小學是一個孩子打基礎最重要的階段,如果減負學習,也就意味著他的成績會落下,有人說在孩子的教育上,一步輸,步步都輸。這句話儘管有些偏激,但也蘊含著某種道理,別的孩子考上重點中學,意味著能接受到更好的教育,而自己的孩子考上普通中學,相比之下,肯定會差了些許,教育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絕對均勻分給每個學生,學生是否努力,會決定他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是多是少。
人生殘酷,每一位家長都知道:任何一種資源都是有限的,想要比別人佔有更多的資源,那就要比他們更加優秀。
縱觀日本的歷史,不少教育家總結出來這樣一句話:「明治養士,大正養國,昭和「養鬼」,平成養豚」。
所謂的昭和「養鬼」,指的就是日本昭和時代的年輕人非常有血性,積極進取,其中大部分原因就是他們從小受到的教育是非常嚴厲的,學業和體能都有非常高的要求,而平成時代的年輕人,卻成了豚,其中對比,不禁讓人感到莫大的諷刺。
03一味的減負並不能解決問題
對於這位母親的擔心,其實阿柒可以理解,但一味的減負並不能解決問題。
孩子學業重,做題做到凌晨,這些事情還是得從根本找原因,而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孩子的基礎知識不牢固,常常不知道題該怎麼做,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才會導致孩子出現熬夜做題的現象。
家長所能做的就是幫助孩子鞏固基礎知識,讓孩子學會懂其題,知其因,把做題的原理深入理解了,這樣孩子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學習慢的問題。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提出要孩子學習減負,讓孩子能有空做自己的事情,但家長是否想過,如果只有自己的孩子在減負,而其他人的孩子卻在拼命學習,這種做法會導致怎樣的後果?
孩子並不能會像大人那樣思考,他們不懂得不好好學習會的結果,一旦驟然減負,很多孩子就會像日本「平成之豚」一樣失去鬥志,失去方向,最終和豚一樣,這一點,日本已經用自己的慘痛教訓給我們上了一課。
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往往需要做的就是指導孩子的學習,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學習方式,指出一條正確的道路,其實所謂的減負,也不過是當時日本的家長嫌自己在孩子的教育上浪費太多時間,想偷個懶而已。
在2008後,日本重新恢復了之前的增負教育,當三尺之寒非一日之冰,由於此前的減負教育深入人心,加上日本00後受到「平成之豚」的影響,使得不少日本00後開始沉迷於角色扮演,被人戲稱為「令和猛男」,指的就是那些比男性更帥,比女性更美的「無性別男子」,可以說「令和猛男」也是日本教育減負所帶來的一個「後遺症」。
事實上,不僅是「平成之豚」和「令和猛男」,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和出生人口成負數的現象,也和其教育減負息息相關,由此可見一代人所受到的教育有多重要。
對於如今社會上日益聲隆的「教育減負」呼聲,阿柒不予太多評價,但凡事以史為鑑,我們在對待這些問題上面,一定要吸收日本教育失敗的經驗,無論如何都應該更加謹慎一點。
我是阿柒,關注我,每天一篇生活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