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百年國恥,中國為何都沒有解體呢?

2020-12-22 騰訊網

縱觀世界歷史,那些曾經強大的文明古國,羅馬帝國,古埃及,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巴比倫王國,古印度…等等,現在都灰飛煙滅了。

他們滅亡的原因,或毀於侵略者的徵服奴役,或毀於自然災害,或毀於內部的鬥爭和落後的制度。

從1840至1842年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中國開始進入了長達100年的動蕩歲月。中國被西方列強侵略,殖民,同時國內軍閥混戰,內部紛爭不斷,甚至到了 「城頭常換大王旗」的政治局面。這種內外交困的處境對於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極度危險的。

曾經強大的奧斯曼帝國,奧匈帝國都經歷過這種困境,它們最終紛紛走向了分裂,有的徹底消失了。

在西方學者和史學家看來,這個打不破的魔咒在當時的中國也會應驗的。中國的現實情況甚至更糟糕。但中國不但沒有分裂,也沒有解體,而且重新統一起來。

這點是西方想不通,近代百年國恥,中國為何都沒有解體呢?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說起。

宗族制度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家天下的宗族制度。

中國自古是一個自然災害多發的國家。古人應對自然災害手段和生存能力低下,單個家庭是沒辦法生存下去。以姓氏組成的宗族成為必然。宗族制度以血緣關係為紐帶,依存於傳統的農耕經濟體系之中、依靠耕生產方式而存在。

按照父子相承的繼承原則,以血統的遠近來區別彼此關係的親疏。它是農耕文明的產物,是家天下的縮影,是封建帝王試行家天下的統治模式。宗族制度包含有族譜、宗祠、族規、族產,還有族長制。

宗族族長依照族規對內調解仲裁族群內部矛盾,對外協助政府對族人教育管理。宗族制自成體系,只要正常地存在和運轉,那麼家族成員間依然保持緊密而牢固的關係,整個社會穩定而和諧。

西方根本不懂得,相比西歐的多元化,鬆散的封建社會結構,中國的封建社會結構等級更加森嚴,上下級關係嚴格區分,一元化,統一整體。

古代中國的社會封建制度是最徹底的。

無論朝代如何更替,政局如何動蕩,而構成其牢固根基的正是宗族制度下的家族。這個根基即使在近代也同樣牢固而堅實。

民族融合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中華民族融合是最徹底的。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融合是最徹底的呢?

中華文明有五千年的歷史。歷史的連續性使得民族間融合從未間斷過。中華文明史是一部民族融合史。從華夏文化的發源地黃河開始,就與「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等等少數民族之間或通過戰爭,或彼此合作逐漸從分散走向統一,從多族走向一族的融合。

從華夏族到漢族形成是一個不斷融合壯大的過程。從南北朝時期的五胡亂華,南北宋時間的遼、金、夏、元,到清朝等少數民族建立政權,民族間融合逐漸從量變到質變化。這主要得益於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56個民族圖

在和而貴,和而不同的思想觀念影響下,中國曆朝歷代對其他民族實行寬鬆和開放的政策。特別在唐朝更加開放,比如不強迫同化,不排斥各族不同之宗教,任其自由信奉等等。漢族在民族融合的道路上探索出了的一系列政策。

民族遷徙;聯合鬥爭;「和親」結盟;邊境貿易;「冊封」政策等等。漢族政權通過這些政策在短期恢復邊境貿易,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得以延續和發展。長期看來,各民族的不斷融合的過程中,各少數民族或者主動,或者被動接受農耕民族文明。

他們逐漸放棄遊牧生活,選擇定居,開始農耕生活。

為什麼說中華民族融合是最徹底的呢?縱觀中國古代歷史,少數民族與漢族的之間的戰爭不斷,無論誰打敗了誰,誰徵服了誰。少數民族顛覆漢族政權的同時,也被漢族的文明徵服。夏、金、遼、元朝還是清朝都接受了漢民族的生產、生活方式,改變了原有遊牧的生活,實行農耕。

這是世界其他文明古國做不到的。經過幾千年來民族間融合,造就了共同的文化,文明和習俗,逐步形成了56個民族。

大一統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中華民族大一統思想深入人心。

大一統思想最初或許與中國封閉的地理環境有關。作為農耕民族需要充足的土地生產,只有大統一才能夠統治者控制更多的土地發展生產。但這不僅是為了控制更多土地發展生產的問題。這是中華民族曾經經歷痛苦而短暫的三國時期,南北朝時期,五代十國時期選擇的結果。

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選擇是正確的。至此中國古代先後出現強盛而繁榮的朝代:隋朝,晉朝,唐朝,明朝。只有選擇大一統,國家才能強盛,社會穩定,經濟文化得以發展,百姓安居樂業,血脈才得以延續,王朝的命運才能更長遠。

說到大一統思想,就不得不提秦朝和科舉制度。秦王朝雖然只存在了短暫的14年,徹底廢除分封制,對地方實行郡縣制進行管理和控制,從此中國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形成。但他為了加強中央集權控制,採取了一系列改革。

書同文概述圖

其中最為重要的書同文,文字不僅僅是語言的載體,更是思想的表達形式。統一文字,不僅促進文化交流,更有利於文化傳播。統治者通過文字在思想上對人進一步加強控制。如果說秦朝是統一中國的試驗階段,大一統的思想是統治者的選擇的結果,那麼漢朝是中華民族經歷四年內亂紛爭後主動選擇的。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一統的皇朝。經過兩次的「大一統」,徹底深入人心。大一統的思想已經成為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融入到華夏民族血液之中。而這種文化延續了上千年。任何外部的侵略和內部的動蕩都無法動搖的。

從秦漢原先的舉孝廉,再往後的九品中正制也是科舉的雛形,直到隋煬帝時期,真正的科舉誕生。再到唐朝確立了科舉制度為官方選拔人才的制度為了適應科舉的需要,官辦學、地方辦學、各地的書院和私塾如雨後春筍,蓬勃勃發展。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等等。

科舉制度促進了文化教育的發展,有利於文化傳承和傳播,國家政治的統一。

科舉制

反抗精神

中國近代之所以沒有分裂,中華民族反抗精神

五千年的中國歷史不乏反抗者。從周朝的國人暴動到清朝末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從辛亥革命到抗日戰爭。縱觀歷史,有哪個國家起義和反抗的次數比中國多?

第一個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陳勝,實踐成功的劉邦鼓舞了後世無數受壓迫的中國人。

這也是古代中國王朝更迭相對較快的根本原因。儘管每個朝代的統治者都在不斷加強中央集權,不斷神化君主的地位。一旦遇到天災人禍降臨,生活無以為繼,他們便紛紛揭竿而起推翻任何王朝。挑戰皇權都敢,那麼中國人還有什麼不敢呢?

不僅僅古代如此,近代,自從鴉片戰爭開始,中國從來都沒有停止過反抗。第一次,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抗日戰爭…都無比體現中國人的反抗精神。那裡有壓迫,那裡就有反抗。

雅利安人2000年前入侵古印度,人為得將印度人分為四個等級。直到今天印度依然遵循著這種種族制度。從來沒有反抗過。而相反在古代中國,蒙古鐵騎推翻了漢人的政權,建立元王朝。實行人種制度。但這個王朝只存在了短短的97年就被漢人領導的農民起義給顛覆了。

太平天國運動概述圖

結語

中國東面和南面瀕臨大海;北面是荒涼的草原和沙漠;西南是青藏高原;西北是自古荒涼帕米爾高原;東北是苦寒之地。

如果說古代中國曆朝歷代的君主憑藉著地理位置的優勢,同時在內加固城牆,在外修築長城,派遣軍隊手持弓箭長矛保護了政權和文明。那麼到了近代,這些防禦已無法阻擋西方列強的堅船利炮,洋槍火器。中國的大門一次又一次被迫打開,國家的主權遭破壞,經濟遭掠奪,百姓生靈塗炭。

中國軍隊閱兵

中華民族湧現出許多救國救民的愛國人士,他們通過學習先進的社會制度和政治體制,不斷試圖變法和革命,救亡圖存,為中國尋找康莊大道。雖然在近百年時間裡前有西方列強,後有日本侵略者都妄想和圖謀肢解中國,但最終在中華民族的團結中被粉碎。

列強的奴役和壓迫不但沒有打垮我們,反而更加激起中國人的反抗精神和鬥志。西方不會明白,不懂中國的歷史,社會構成,就更不會明白中華文化的多樣性,延續性,包容性才是支撐這民族從衰落走向強大的真正原因。

相關焦點

  • 中國比蘇聯弱小,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西方為此也想不通的是,中國比蘇聯要弱小很多,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而當時的中國只不過是一個歷經百年國恥,而剛剛建立的積貧積弱的國家。所以理論上來說,中國那是比蘇聯要虛弱很多的。 在冷戰背景下,尤其是中國和蘇聯交惡下,中國比蘇聯那時更加危險才對,更加容易解體才對。但是結果卻是恰恰相反,我們看到,最終的結果是蘇聯走向了解體,而中國不但沒有解體,反而實現了國家的崛起。
  • 英國、俄國、日本,近代侵略中國最典型的三個國家,沒有一個不狠
    我們應當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從1840年開始的近代中國史,是一部充滿著災難和落後挨打的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救國之路、實現民主、自由的探索史。同時,還是一部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義實現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義以實現人民富強的鬥爭史。回望一百多年前的晚清政府,英國人用堅船利炮轟開了清政府的大門。隨之而來便是各國強盜的入侵,泱泱大國從此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
  • 西方想不通,為何只有中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而這都是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家比較缺乏的。所以西方至今都想不通,為何只有我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這次疫情,整個中國讓世界目瞪口呆,以及非常佩服的就是我國的動員能力。在疫情爆發後,我國政府為了快速戰勝疫情,幾乎是一聲令下,要求百姓居家隔離。
  • 為何說只要中國人團結起來,就沒人能撼動中國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但是同樣,中華民族也是世界上最多災多難的民族,歷經五千年的歷史,也是五千年的磨難,甚至遭遇百年的外敵欺凌,國家也一度非常危險的時刻。但是歷史告訴我們一句話,那就是要中國人團結起來,就沒人能撼動中國,為何這麼說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 蘇聯解體時為何我們沒有趁他病要他命收復失地?其中的原因很無奈
    這個曾經被蒙古族統治了長達250年的民族,在近代創造了迅速崛起、領土擴大400多倍的奇蹟。清朝晚期由於政治的腐朽和閉關鎖國等一系列的問題,導致了當時的中國非常的落後而又貧窮的局面,在帝國主義的大肆入侵,清政府又沒有能力對此進行抵抗,所以籤訂了不少的不公平的條約,不僅賠付了大量白銀還割讓了大片國土。
  • 尤金·羅根:近代同樣積貧積弱,為何中國走向富強,阿拉伯卻沒有?
    從1516年開始,大馬士革、巴格達、開羅這些阿拉伯世界名城都逐漸進入到了奧斯曼的統治範圍內。 你提到那個現象,即阿拉伯從近代以來不停地被外族入侵和統治,徵服者的統治中心從奧斯曼到倫敦,再到巴黎、馬德裡和羅馬一路下來,這確實是史實。 就算是到了20世紀後半葉,阿拉伯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阿拉伯世界的各邦國開始謀求建國的時候,他們依然在冷戰背景下被華盛頓和莫斯科所擺布。
  • 黃克武:近代中國「現代」概念之起源
    這兩個例子中的「現代」都指「目前這個時代」。相對來說,任公文字之中使用「近世」一詞的例子要多得多。 在20世紀初期,梁任公是一個引領風騷的人物,許多新名詞、新觀念都是由他透過研讀、吸收明治日本的著作而引介到中國。
  • 91年蘇聯解體!美國為何沒有順勢對同為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下手?
    1991蘇聯解體,對於當時世界上的另一超級大國美國而言,無疑是除了一個心腹大患。蘇聯一分為十五,驟然間中國成了當時世界社會主義陣營最顯眼的代表。美國為什麼沒有趁著蘇聯解體的時機,進一步對中國動手,迅速瓦解社會主義陣營,而是看著近年來中國國力越來越強,直追美國呢?主要原因有3點。
  • 蘇聯解體,對我國幫助有多大呢?你可能想不到,至少有五個方面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一個國家的崛起,那都是歷經艱辛,甚至幾百年的努力,才實現的。最典型蘇聯的強大,那是俄羅斯歷經幾百年的徵戰,歷經不斷的犧牲,才完成的,可以說付出了血的代價。但是蘇聯的解體,對於我國來說,卻並不是壞事,反而使得我國受益很大。那麼蘇聯解體,對我國幫助有多大呢?你可能想不到,至少有五個方面。很多人可能要說了,蘇聯的解體,對於整個世界社會主義體系來說,是一次災難。而我國同樣是社會主義國家,自然對我國那是只有損害,沒有好處的。
  • 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昏君的朝代,為何不到三百年,還是滅亡了?
    縱觀中國古代的歷史,無數朝代的興衰滅亡,當然和處在九五之尊的皇帝有著十分重要的關係,當一個王朝皇帝賢良有德的時候,那個朝代就能夠維持比較長的時間,而一個皇帝變得貪圖享樂,親小人,遠賢臣時,這個王國就岌岌可危了。
  • 蘇聯解體後,美國成為唯一超級大國,為何沒對中國下手?
    隨著蘇聯的解體,美國直接成為了當時綜合實力最強大的國家,再也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對其造成威脅,而中國作為與蘇聯結盟的一個重要國家,美國可謂是早已經看不順眼,但是為何沒有對中國下手呢?"誰不為蘇聯解體而惋惜,誰就沒有良心"這是俄羅斯總統普京說過的一句話,的確蘇聯如果還是那個超級大國,或許美國也不會在全世界那麼囂張跋扈了,但是蘇聯的解體在俄羅斯全體民眾的眼裡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這不僅僅是領導政治上的失誤,還有來自蘇聯各國內部的分散和不團結,所以蘇聯的解體已經成為了歷史的必然,那麼蘇聯解體後的美國怎麼樣呢?
  • 近代中國錯綜複雜的中國國情
    但是,盛極必衰,縱橫世界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在近代遭到了無情地踐踏。鴉片戰爭的開始,也就是1840年,中國黑暗的錯綜複雜的中國國情開始了。鴉片戰爭後,由於西方列強的不斷入侵,加上晚清政府的無能,近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就可以用九個字來形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 蘇聯解體給中國的三個歷史教訓
    由於意識形態和國家體量的相似性,1991年蘇聯的解體,某種程度上就能給中國帶來很多歷史教訓。那麼,中國能從蘇聯解體中學到哪些歷史教訓呢?一、要注重民生。蘇聯不夠注重民生,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過分追求霸權俄國(蘇聯)和美國都是在近代崛起的國家,對世界霸權都有很大的欲望。二戰後,兩國為了爭奪世界霸權,搞垮對方,都花了很大的精力。
  • 為何說中國才是當今世界真正的超級大國呢?
    而現在其他三個已經是過去式,而世界唯一公認的超級大國那是美國,至今都是強大無比。但是其實除此之外,中國才是當今世界真正的超級大國,為何這麼說呢?其實原因主要是三點。每個時期都有一個超級大國,而現在來看,在蘇聯解體後,唯一公認的超級大國就是美國。
  • 近代以前建立的大國,為什麼只有中國無法徵服?
    然而,就這樣一個超級大國最終在歐洲的徵服下解體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人佔領了君士坦丁堡,肢解了奧斯曼帝國。它的一部分地區成為了如今的「阿拉伯世界」,另一部分在凱末爾的領導下擊退了西方勢力建立了土耳其共和國。
  • 為何說俄羅斯真的「沒救了」呢?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俄羅斯堪稱近代以來最傳奇的國家,也是一個十分勵志的國家。為何這麼說呢?因為俄羅斯從最虛弱的小國,獨立後,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自己的強悍,通過不斷的戰爭,不斷崛起,成為世界強國,世界超級大國。
  • 百年國恥,中國在50年內以戰爭形勢翻盤,讓這五大強國另眼相看
    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有過輝煌也有過衰敗,中國古代曾有過四次世界強國的歷史,結果始終抵不過一個清王朝,清王朝的衰亡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同時也將中國帶入半殖民地的生活!清王朝給中國帶來了百年的奇恥大辱,那是中國最黑暗的歷史,而中國為了擺脫這種奇恥大辱花費了50年的時間用5場戰爭徹底翻盤!
  • 俄羅斯不斷衰弱,為何西方還是那麼懼怕俄羅斯呢?
    【歷史】中國古代有句話叫做「牆倒眾人推,破鼓眾人捶」,意思是落井下石,趁你病要你命。這句話體現在國際層面更是如此,當國家不斷衰弱的時候。不斷虛弱的時候,很多國家就會跟隨,進行打擊,落井下石,尤其是西方,以國力為核心的思想,更是如此。
  • 日本91歲老兵揚言還想打中國,有這3個原因,網友:勿忘國恥!
    日本91歲老兵「揚言」還想打中國,有這3個原因,網友:勿忘國恥!中國歷經數百年的坎坷,終於發展成現代化社會主義國家。然而在這期間卻飽受了無數的爭議以及欺凌,也曾讓中國險些慘遭滅亡的命運。但卻令人沒有想到的是日本這個國家在投降之後並沒有絲毫的歉意,態度上也是極其的囂張。但由於籤訂的條約讓人無法打破這一份寧靜,如今這麼多年已經過去了,雖然時刻會嘗嘗想起,但也漸漸平息了往日的憤怒之情,做到了中日的友好交流。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位日本91歲老兵卻揚言還想打中國,被質問為何不道歉?他的三個原因令人難以接受。
  • 9月18日除了你的生日還記得這些國恥麼?
    勿忘國恥,長空鳴笛!落後就被挨打,可恨當年被小小的日本鬼子打殘的,打死的,打散的,不計其數!今天10點剛聽到鳴笛,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偌大的中國,上下五千年,曾幾度稱雄世界。反而在近代被小小的日本欺負的體無完膚,累累傷痕!回顧一下吧,也許你有新的體會?9·18事變發生在中國東北地區。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關東軍安排下,鐵道「守備隊」炸毀瀋陽柳條湖附近的南滿鐵路路軌(沙俄修建,後被日本所佔),並栽贓嫁禍於中國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