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子孫華夏文明,歷經千年不休,我們國人在5000多年的歷史進程中,通過一代又一代的不懈的奮鬥,給我們子孫後代,鋪造了一副璀璨浩渺的畫卷。但是,盛極必衰,縱橫世界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在近代遭到了無情地踐踏。
鴉片戰爭的開始,也就是1840年,中國黑暗的錯綜複雜的中國國情開始了。
鴉片戰爭後,由於西方列強的不斷入侵,加上晚清政府的無能,近代中國最基本的國情就可以用九個字來形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所以大家也就了解到了,為什麼近代中國國情會錯綜複雜?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既不是封建社會,也不是資本主義社會,這就給矛盾,腐敗,強權,壓迫滋生了土壤。
在近代中國,把中國國情攪得一塌糊塗的人,無疑是帝國主義。至於什麼是帝國主義?簡單地來講就是,西方強權國家對落後國家的壓迫。所以我們得好好談一下這個帝國主義。
帝國主義對中國大肆的侵略,剛開始的是進行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例如就是被子的售賣,西方國家用機器做的,買到中國價格比中國本土的低了太多,這就給中國商人帶來了沉重打擊。
所以這樣其實有利於加速中國封建社會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的解體,客觀上給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一定的條件。這是因為封建制度的基礎——地主階級對農民的剝削仍然存在,加上買辦資本和高利貸資本的剝削,在中國的社會經濟生活中佔有明顯的優勢。
由於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內在缺陷,雖然小小的發展了一下,在社會、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發揮了許許多多的作用,但它並沒有成為中國社會經濟的支柱。此外,由於外國資本、官僚資本和封建勢力的瘋狂持續的壓迫,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根本就不可能成為中國經濟的主要形式,也就不能在整個社會經濟中佔據主導地位。
雖然封建的東東和貴族的專制被推翻了,但是資產階級政權並沒有建立起來。相反,這個新事物還是被地主階級、軍閥和官僚統治,接著是地主階級和大資產階級聯盟的專政。這就是近代中國整個社會表現出典型的半封建特徵。
西方國家通過政治、經濟和文化侵略把中國變成了半殖民地。帝國主義列強不僅操縱了中國的財政和經濟命脈,而且還侵略和強迫清政府籤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而達到了操縱中國的政治和軍事力量的目的。
事實上,中國由於長期處於許多帝國主義國家的統治或準統治下。中國幅員遼闊,經濟、政治和文化發展很不平衡。由於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雙重壓迫,中國人民,特別是大多數農民越來越窮,導致大量流離失所,過著飢餓、寒冷和沒有政治權力的生活。
當時,中國人民的貧困和缺乏自由在世界上是罕見的。其實想想也知道,在那麼多的壓迫下,中國人民富起來的可能性還存在嗎,全都變成了待宰的羔羊。這就給中國近代革命明確了比較多的目標。
現代中國革命的根本任務,就是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從根本上推翻反動的、腐朽的政治上層建築,改變阻礙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係,掃除建設富強民主國家的障礙,創造必要的條件,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改善人民生活。
以上就是那個黑暗的近代中國人民經歷的中國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