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極拳歷史悠久,因無史記難溯其源,故考無定論。唯吳鍾為八極拳門祖師均認同。據山東省慶雲縣嚴務鄉后庄科村吳氏族譜記載:吳鍾是慶雲后庄科村人。據羅疃李貴章民國九年武譜記載【吳鍾字弘聲,清雍正十年二月初三日寅時生】。據二零一五年八月滄州回族吳氏統譜中山東慶雲縣后庄科傳承世系譜記載:【吳鍾,字弘聲,生於一七三二年,卒於一八二二年,享年九十歲】。八極拳祖師吳鍾喜拳術,愛郊遊,不拘家教,唯藝是求,從師頗多。乾隆二十九年(一七六三年)拜賴魁元為師的六合大槍真諦,乾隆三十二年(一七九一年)吳鍾受直隸滄縣孟村鎮丁、吳兩院誠聘,在直隸滄縣孟村鎮傳授八極拳械十六載。其獨女吳蓉(榮),丁孝武、吳永、吳鍾毓為衣缽傳人。嘉慶十二年(一八零七年)吳鍾年邁回后庄科村頤養天年。吳蓉(榮)、丁孝武、吳永、吳鍾毓先後在后庄科、滄縣孟村鎮設場授徒傳播八極拳法。道光二年吳鍾歸真壽九十歲。自乾隆、嘉慶、鹹豐、道光、同治年間八極拳僅在直隸慶雲、直隸滄縣、直隸鹽山縣、直隸南皮縣傳播。自光緒年間,八極拳才從滄、南、鹽、慶傳至山東樂陵、直隸交河、天津、北京和北洋軍旅。
清末民初為八極拳重要傳播發展時期,枝葉繁茂、名家輩出,標榜四方、威名遠播、振訣燕趙、飲馬江淮、西出隴右、北瑜長城,皇宮大內、官衙府邸、民國央館以及黃埔軍校等,威震華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重視傳統民族文化之發展。改革開放以後,全國各地八極拳組織如雨後春筍相繼建立,八極拳傳播迅猛發展,在一些地區八極拳被列為國家、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八極拳被國家列為十大優秀拳種。兩岸軍警訓練教材中八極拳內容頗多。在全民健身方面八極拳也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不完全統計八極拳已遍布全國三十四個省、市、自治區,特別行政區及臺灣地區,九百六十六個市、區、縣。並傳播到俄羅斯、美國、日本、韓國、瑞士、比利時、加拿大、丹麥、澳大利亞、泰國、越南、菲律賓、波蘭、義大利、法國、英國、捷克、斯洛伐克、希臘、匈牙利、瑞典、芬蘭、新加坡、馬來西亞、蘇丹、德國、阿根廷、奈及利亞、辛巴威、剛果、委內瑞拉、西班牙、緬甸、挪威、埃及等三十四個國家。八極拳門在國內外擁有傳入達數十萬之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