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堂、宮保、中丞都是什麼官職?為何如此稱呼?

2020-12-19 清朝那些人

在諸多關於清朝的影視作品中,類似「中堂大人」、「中丞大人」的清代官員名稱,時常出現。如此稱呼既不能表現出官員對應品秩,又無法彰顯官員對應職權,時常讓人迷惑,如此稱呼到底對應何等官職?在清代「九品十八級」的官制體系中,又屬於何種行政級別?另外,在史書記載中,又有著類似「李宮保」、「袁宮保」的人物記載,其中的「宮保」又代表了什麼呢?

首先,在影視作品的演繹和歷史文獻的記載中,上述稱呼一般為下屬官員對上級官員,或者同級官員之間的稱呼,甚至皇帝用以對臣屬的寵溺稱呼。由此可見,上述三種官員稱呼應該為「尊稱」

對於「中堂」稱呼,清初文學家王士禎在其所著《池北偶談》中,有著明確說明:

明洪武十五年,設內閣大學士,上命皆於翰林院上任。十八年,又命殿閣大學士,左右春坊大學士俱為翰林院官,故院中設閣老公座於上,而掌院學士反居其旁。諸學士稱閣老曰中堂以此。

明代內閣大學士形象

也就是說,「中堂」一般代指「殿閣大學士」,清代大學士往往要管一個部,京官一般有一滿一漢分坐於東西,當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學士在場,便坐在中間,故亦稱「中堂」

所謂「殿閣大學士」,即為清代「三殿三閣」大學士,也就是內閣大學士的稱呼。關於內閣大學士的品秩,《清史稿·志八十九·職官一》明確記載:內閣大學士,滿、漢各二人(初制,滿員一品,漢員二品。順治十五年,改與漢同。雍正八年,並定正一品)。也就是說,「中堂」乃係清代「九品十八級」官制體系中的最高行政級別,基本相當於現今的正國級幹部。

「中丞」的官員稱呼來源較為久遠,漢代負責監察百官,輔佐丞相的御史大夫,下設兩丞,一為御史丞,一為御史中丞。御史中丞的具體職能即為「掌管蘭臺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受公卿奏事,舉劾按章」。也就是說,漢代的御史中丞基本相當於清代都察院的副都御史或者右都御史。

《明史》有載:「其在外加都御史或副、僉都御史銜者,有總督,有提督,有巡撫,有總督兼巡撫,提督兼巡撫」。也就是說,明朝一般會以副都御史或僉都御史出任巡撫。清朝建立以後,清承明制,為便於巡撫對地方官員的管理和監督,一般會加之「右都御史銜」。對於兼領官職的上級官員,一般會以其最高官職予以稱呼,於是巡撫便被成為了「中丞大人」。經過加銜的清代巡撫,品秩也會較單純的巡撫升一級,變為正二品,基本相當於現今的省委書記。

「宮保」之稱謂,乃係明、清兩代用以「加銜或死後贈官」的虛職名稱。三公之太師、太傅、太保;三孤之少師、少傅、少保;東宮三師之太子太師、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東宮三少之太子少師、太師少保、太子少傅均屬於「宮保」稱謂範圍。封建皇權社會的太子,亦稱「東宮」,上述掌佐天子或輔導太子的名譽官職就被稱為了「宮保」之職。清代官制體系中,三公品秩為正一品,正國級;三孤和東宮三師品秩為從一品,副國級;東宮三少品秩為正二品,省部級。

由此可見,在清代能夠被稱呼「中堂」、「中丞」或者「宮保」的官員,最低也是個省部級的高官。地方上,乃係可以開牙建府的封疆大吏;朝廷上,也是權傾朝野、位高權重的所在。

參考文獻:《明史·職官志》、《清史稿·職官志》、《池北偶談》

相關焦點

  • 明清官職的古稱、別稱
    當代創作的清裝影視劇,有的把官員的古稱、別稱當作正式官名使用,有的當作尊稱敬語直接稱呼相應職位的官員,都是不恰當的。李寶臣  明清最重要的朝廷衙門,是吏、戶、禮、兵、刑、工六部與都察院。每部主官尚書,副職左、右侍郎,下設郎中、員外郎、主事等官職以及無品級的吏員。
  • 歷史上的紀曉嵐是什麼官職?他真的能與和珅平起平坐嗎?
    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演繹的紀曉嵐官職很高,甚至可以和乾隆朝後期權臣和珅平起平坐,歷史上的紀曉嵐真是如此嗎?其實這都是電視劇中的誤導,在電視劇中紀曉嵐在乾隆朝就是大學士,這都是電視劇編造出來的,歷史上的紀曉嵐在乾隆朝就沒當過大學士,下面來說一說紀曉嵐與和珅的生平事跡和官職,就知道紀曉嵐的官職與和珅誰大誰小了。
  •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保長民國時期職務,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都知道警察是在民國時期開始有的,但很少人知道民國還是保長這個職務,可能就是在電視劇中發現這個職位,不過保長在當時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職務,在現在又是多大的一個官位呢?讓人們只要提起保長就會想起王保長,這些保長為了謀取私利,平時少不了欺壓百姓,到民國直接把保長的官職給廢除。
  • 百姓都稱呼官員為大人,除了「大人」之外,你還知道哪幾種稱呼?
    在現在的電視劇之中,經常會看到這種場景「大人,小人冤枉啊」,現今的影視劇之中大部分呈現的就是這樣子,百姓見到官員或者官員見到官員之間平日裡都是以「大人」二字稱謂的。其實這種稱呼其實有些許錯誤,「大人」在以代表身份地位尊貴的人,可是這種稱謂在古代並不多見,。漢朝以後,「大人」多指父母長輩,並不是用於稱呼官員,這種稱呼直到清朝雍正時期才開始出現,從此「大人」成為了官員互相稱呼之間的代名詞:那麼既然如此在古代平民百姓或者官員之間是如何來稱呼的?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歷史上的劉墉,雖然也曾官居高位,但名聲和地位遠遠不如其父劉統勳,以致於直到嘉慶朝時期,劉墉還是被皇帝乃至同僚們稱呼為「劉相之子」。那麼,被影視作品刻意抬高,甚至塑造成「正義化身」的劉墉,究竟有著怎樣的仕途生涯?他的最高官職究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級別呢?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就會明白,歷史上的劉墉為何不是和珅的對手!
  •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在清代,一說到一品大員二品大員,雖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也知道凡是一品大員二品大員什麼的,都是朝廷以來的重臣,都是時代的紅人,比如說和珅、李鴻章什麼的,那官做的都老牛鼻子大了,可是話說回來,這些官員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和今天相比的話,一品二品三品甚至說四品,是個什麼職級,漲工資嗎這樣的問題,其實還是很有說道的!
  • 鰲拜家大門上掛的匾額,到底寫的是什麼?
    作者:石雱最近,武俠小說家金庸的《鹿鼎記》再度登陸央視八套電視平臺,劇中再現了韋小寶配合少年皇帝康熙擒拿權臣鰲拜的小說情節,而電視劇中一閃而過的一個鏡頭:康熙朝的太子少保、一等公鰲拜家大門上掛著的「鰲府」二字,再度引發了廣泛的關注。
  • 郭世文:道教功課經的《中堂贊》與《報恩寶誥》
    第二部分的《知表吟偈》,知表即指主經(主魚)和副經(執磬)二位經師,就如同科儀法事中的提科和表白。主經師可在此時起「天尊板」,提朝(執鼓)引領道眾出壇轉天尊,轉畢回壇,上香,跪誦《中堂贊》。若不出壇可就此略過,直接誦《中堂贊》。
  • 紅樓夢中母親的稱呼有三種,古裝劇常見的叫法偏偏沒有!
    《紅樓夢》中有很多稱謂或者限於時間,或者限於地域,或者限於認知的不同到現在都會讓人覺得奇怪。其中關於對母親的稱呼《紅樓夢》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稱呼。比方薛蟠和薛寶釵稱呼薛姨媽叫媽;賈家從賈珍賈璉到賈寶玉探春等稱呼邢王二夫人都不叫媽,叫太太,稱呼賈母老太太。賈政卻叫賈母為母親。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
  • 古代官職類文化常識匯總
    駙馬:駙馬最早也只是一個官職,漢代武帝時設置駙馬都尉,意思是掌副車之馬,原為近侍官的一種,多由宗室及外戚、諸公主的子孫充任。魏晉以後,皇帝的女婿照例加此稱號,簡稱為駙馬,但並不是實際的官職,清代時則稱為「額駙」。
  • 六部中的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筆帖式都是什麼官職
    清朝時期的官制體系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部分,其中「內閣」和「六部」為「中央官職」的主要組成部分,基本類似於現今的國務院和其領導下的各職能部委。六部的官職主要由尚書、侍郎、郎中、員外郎、主事和筆帖式組成。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在許多清宮劇或者有關清朝的文藝作品中,知縣出現頻率極高。但是,對於這個官職,很多人常常是既熟悉又陌生。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
  • 麒麟蜀夢戰報47,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情況,蜀漢姜維當權!
    截至公元268年4月,魏蜀吳三國勢力的官職分配大數據情況,曹魏政權數據如下:曹魏文職:丞相羊祜、中書令裴秀、御史中丞荀勖、執金吾邵悌、少府王祥、秘書令張華、侍中辛憲英、留府長史張緝、太學博士賈充、謁者僕射王韜、黃門侍郎辛敞、太史令王業;曹魏武職:鎮東將軍王濬、安東將軍唐彬、安南將軍怎樣文鴦
  • 古代的科舉與官職
    院試錄取者為生員,送入府、縣學宮,稱「入學」。歲考、科考則為考核已入學的生員的考試。《促織》中「邑有成名者,操童子業」,「操童子業」是說正在準備參加童生試。 (2)進士及第 進士是科舉考試的最高功名。及第指科舉考試應試中選。
  • 高考古代文化常識彙編11|中央官職: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
    古代官職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古代官職的情況,涉及官署名、官名、官員的職掌等方面,各朝代的情況也不盡相同。大體可分為中央官職和地方官職兩大類。今天小編分享的是中央官職的三公九卿和三省六部,儘量涵蓋歷朝歷代每一官職的職掌情況,大家記得收藏喔。
  • 唐朝的三品官,已屬於絕頂級大佬,那麼一品、二品都是什麼官職?
    唐代的品級有別於清代,它沒有泛濫的那麼厲害。借用《康熙王朝》中孝莊太后給欲晉升吳六一為二品九門提督的康熙時所說的一句話:「三品官,多如牛毛,在這個京城你扔塊石頭,都能砸中個紅頂子」,在清代,三品官在京城都不算是高官,試想連順天府尹這一知府之職都是正三品官,三品算高嗎?
  • 三公、三師和丞相,都是什麼樣官職?
    那麼,到底什麼是四世三公? 根據《三國志·魏志·袁紹傳》描述:袁安在漢章帝劉烜時為司徒,兒子袁敞為司空,孫子袁湯為太尉,曾孫袁逢為司空,袁隗為太傅,四世居三公位,人稱「四世三公」。 而袁紹的父親,正是袁逢。由此可見三公是地位較高的官職,那和丞相相比,哪個權利更大?
  • 傳統名菜宮保雞丁中的宮保指的是什麼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6月21日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宮保雞丁吧。 支付寶螞蟻莊園6月21日小課堂答    原標題:傳統名菜宮保雞丁中的宮保指的是什麼 螞蟻莊園今日答案6月21日     傳統名菜宮保雞丁中的「宮保」指的是什麼?以上是螞蟻莊園6月21日的問題,答對可以領取官方提供的每天一份的180g小雞飼料。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清順治年間,順治皇帝廢黜「巡按制」,施行「督撫制」,總督和巡撫的權力才開始逐漸確立和穩固,成為朝廷管理地方政府的主要官職。可根據《皇朝文典》、《清史稿》等歷史資料的記載,清朝的省級官員中,除了總督、巡撫,還有提督學政、布政使、按察使三個官職。提督學政,執掌一省教育、科舉事宜,因為一般由皇帝欽派,帶有「欽差」意思,所以排位靠前,僅次於一省巡撫;按察使,基本類似於現今的省政法委書記,執掌一省公、檢、法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