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

2021-01-12 小靜評歷史

在清代,一個四品的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看完你就明白了

在清代,一說到一品大員二品大員,雖然不知道到底有多大,但也知道凡是一品大員二品大員什麼的,都是朝廷以來的重臣,都是時代的紅人,比如說和珅、李鴻章什麼的,那官做的都老牛鼻子大了,可是話說回來,這些官員到底有多大,尤其是和今天相比的話,一品二品三品甚至說四品,是個什麼職級,漲工資嗎這樣的問題,其實還是很有說道的!

其實就清朝來說,最小官階大家應該還是很熟悉的――九品芝麻官,這被影視劇演爛了的角色,往往由於自己的人微言輕而又無可奈何,其實在在清朝的官階序列裡,一共有九品十八階。

每一品都有正一品和從一品之分,正好湊個「十八層地獄」,打怪練級,起點要是不夠高,命再不好點,從九品做到一品幾乎不可能,顯然這四品官就出在老百姓常說的「中不溜」的位置,可上可下,是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官了。

也正因為處在不上不下的位置,因此很多人並不了解這四品官的大小,一品二品在頭部,自然不能小了,九品芝麻官,「芝麻」二字就是對九品官最好的比喻了。

這四品官其實也不複雜,一品是宰相,從官員序列裡那就是個正國級,當官當到頭了;從一品有六部官員頂上;二品則是六部的副職這一部分人,怎麼著也算副部了;至於說三品,地方總督、巡撫,不就是現在的省委書記、省長嘛。

這樣排到四品官也就不那麼神秘了吧,清代的知府、道臺一級,這不就是地級市的市委書記嘛,也就是個正廳級官員了吧,從四品來說的話怎麼也什麼的算一個正縣級!

【申明: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對您的權益產生侵害,請與作者聯繫刪除!】歲月是一峰駱駝,馱著無數人的夢想,歡迎關注歲月一直靜好本文章為百家號作者獨家發布,請勿複製抄襲,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清朝官員品級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清代知府現代是什麼級別?
    清朝的官員級別和現在的官員級別並沒有嚴格的對應關係,而且都有特殊的情況存在,所以,我們只能根據他們的職權管轄範圍大概來推測一下。清朝的核心級別,以乾隆時期為準,是九品十八級制度。即總共分為九品,每品又分為正品和從品,共十八個等級。但是,要另外加上皇帝、太上皇的一個特殊品級,即超超品。
  • 清朝的「布政使」,究竟是個什麼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那麼,「布政使」這個聽起來像是管理布匹的官員,到底是幹嘛的?相當於現今的什麼官職呢?清朝官員形象要想弄明白這個官職,我們需要先來明白這個官職名稱的具體含義:「布政使」中的「布」也就是說,「布政使」相當於省組織部部長,執掌一省人事大權。負責約束和管轄下屬府、州、縣官員,並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考核情況上報督撫、上報吏部。除此之外,「布政使」還承接上級指派的政務、法令宣達到各府、廳、州、縣。督促其貫徹實施。
  • 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但是,對於這個官職,很多人常常是既熟悉又陌生。所以,今天我們要聊的就是清朝的「知縣」,到底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清代《皇朝經世文編》曾言:「天下之治始於縣,縣之治始乎令」。短短一句話,精確指出了清朝知縣的特點。在清朝知縣身上,有兩個明顯不同於其他官職的特點。
  • 清朝官員相當於現在的什麼級別?三品官員和市長差不多?
    說到古人當官,其實很多時候你會發現其實還是挺有意思的,我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官員的一品二品,我總是覺得這些東西非常的複雜而且也不容易分辨,也不知道到底是那種的比較大一些,哪種的比較小一些,那好我們現在就先了解一下清朝官職的排名情況。
  • 紀曉嵐在清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
    屬於從二品官員,無論是他擔任的禮部侍郎,還是兵部侍郎都是如此。紀曉嵐這個禮部侍郎和兵部侍郎,大致也就是相當於今天的教育部副部長或者國防部副部長。注意紀曉嵐擔任的都是副部長。要說這個官也是部級官員了,應該不小了吧。要是和五品、六品官員來比,紀曉嵐的官職確實不小。但是,大家都願意拿他和和珅相比。若是拿紀曉嵐和和珅相比,兩個人簡直就不能比。
  • 清代中堂、宮保、中丞都是什麼官職?為何如此稱呼?
    在諸多關於清朝的影視作品中,類似「中堂大人」、「中丞大人」的清代官員名稱,時常出現。如此稱呼既不能表現出官員對應品秩,又無法彰顯官員對應職權,時常讓人迷惑,如此稱呼到底對應何等官職?在清代「九品十八級」的官制體系中,又屬於何種行政級別?另外,在史書記載中,又有著類似「李宮保」、「袁宮保」的人物記載,其中的「宮保」又代表了什麼呢?首先,在影視作品的演繹和歷史文獻的記載中,上述稱呼一般為下屬官員對上級官員,或者同級官員之間的稱呼,甚至皇帝用以對臣屬的寵溺稱呼。
  •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
    劉伯溫在明朝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在明代開國功臣中,劉伯溫在民間的影響非常大,說他是「能掐會算」的神人,有「前知五百,後知八百載」之能,所以,人們常常將他與蜀漢丞相諸葛亮相提並論。這樣的能臣幹吏,理應受到重用,那麼,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後,給予了劉伯溫什麼樣優厚的待遇呢?他所得官職,與現在相比,又相當於什麼級別呢?
  • 劉墉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官職太高,你可能都不信
    他的最高官職究竟相當於今天的什麼級別呢?看完下面的介紹,你就會明白,歷史上的劉墉為何不是和珅的對手!乾隆朝時期的劉墉乾隆十六年,受時任「吏部尚書兼翰林院掌院學士」的劉統勳影響,32歲的劉墉得以直接進入「會試」考場,並在隨後的「殿試」中考中「二甲第二名」,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一個類似於普通秘書的短期職務,雖無具體品級,但卻是進入仕途的完美開端。
  • 古代的「一品大員」,官職有多大,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在古代的時候,雖然天下都是皇帝的,但是天下那麼大,光靠皇帝的家族是肯定管理不過來的,因此就出現了很多的官員,一開始官員的劃分不是那麼的明確的,是採取分封制度的,由皇帝來分封,把全國劃分成若干塊,每個子孫都能夠領到一塊,然後封地上的皇族,在當地招收官員,從而管理國家,但是後來發現這裡面有很多的弊端,因此清朝當時仍然採用的是漢魏時期的
  • 山西一座清代4品官員大宅,曾經繁華錦盛,如今落寞悽涼
    以前曾到山西北部農村探訪過,在其中一個普通的小村莊裡,發現了一座廢棄的清代四品官的大宅,距今最少有200多年。整個宅院坐西朝東,建在半坡上,前後三進,正中有一條石制小徑,可謂是一處極好的風水寶地。可是現在荒草侵襲了古道,曾經的炊煙嫋嫋,如今飄向何方。門口的幾棵老榆樹,依然枝繁葉茂,無精打採地隨風搖曳。
  • 《清平樂》裡神童晏殊做過哪些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如果放在現在,等於是15歲就考上了名牌大學的博士。晏殊步入仕途後,獲得的第一份官職是秘書省正事。在古代,秘書省是專門管理國家藏書的機構,相當於現在的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正事」是職事的意思。這就是說,晏殊第一份官職,相當於今天國家檔案館、國家圖書館的工作人員。1008年,晏殊授任太常寺奉禮郎。
  • 大清的「九門提督」,相當於現在什麼級別官職,說了你別不信
    導言清代,京師的衛戍、警備和治安保衛機構叫「提督九門步軍巡捕五營統領衙門但是或許知道和坤實際出任過什麼官職的人,可能就很少了,在領班軍機大臣、領護衛內大臣、主管內務府大臣這些一聽就赫赫有名的官職以外,還有著一個相比沒有那麼赫赫有名,甚至是聽起來還有一些「不值一提」的官職,那便是「九門提督」,這一官職聽起來極易就給人一種「保安」的感覺,殊不知並不是這樣的?
  • 一品大員到底是多大的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官
    說起古代的官職,我們經常說的就是幾品幾品的大員。在很多影視劇上我們經常看到七品縣令、一品朝廷大員等這樣的稱呼。對於這些官職,我們的感覺就是很多官員都有品級。其中級別最高的就是一品,很多人都覺得一品比較厲害。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與和珅根本不是一個量級
    也就是說,這個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仕途上的高度遠遠不及和珅!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
  • 清代正一品,相當於現今什麼級別?皇帝、爵位和品級並不是一回事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統治階層為實現中央集權,在明朝舊制的基礎上,創設了一整套有別於前朝歷代的官制體系。清代官制分「九品十八級」;分京官、地方官兩套官員體系。其中,正一品乃係清代乃至前朝歷代官員等級的最高級別。
  • 張之洞一生當過哪些官職?放到現在相當於什麼職務?
    張之洞在晚清官場取得的第一份正式官職是翰林院編修。翰林院編修的級別為正七品,與知縣一個級別。翰林院編修的工作是負責起草詔書及機密文件,如果放在現在,大致相當於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工作人員。在那以後,張之洞在京城當了17年京官。這17年間,張之洞做過哪些官職呢?我們一一道來。
  • 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什麼職務
    那麼,古代的「八府巡按」到底是個什麼官職?就其行政級別和具體權勢而言,相當於現在的什麼職務呢?「八府巡按」,又稱「八府巡撫」,在古代的官制體系中,這一官職名稱並不存在,僅出現於古代的戲文或者小說中。,為父的乃是個皂班頭,誠恐砧辱於你,這也無妨緊要,待我回得衙去,寫個辭條,將這個皂班頭辭掉也就是了。
  • 紀曉嵐最高官職是協辦大學士,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
    隨後,紀曉嵐以二甲第四名的成績點了翰林,授庶吉士,相當於翰林院的實習生。散館後,紀曉嵐獲得了人生的第一份正式職務,翰林院編修,為正七品,相當於現在中央辦公廳和政策研究室的秘書。接下來的幾年,紀曉嵐一直在左春坊、武英殿、功臣館、國史館、方略館等機構任職,相當於現在的國家圖書館、黨史辦的負責人。
  • 直到隋唐才設立的兵部尚書,以前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在,動兵打仗都是一件極其慎重的事情。在古代,戰爭頻繁的時候,皇帝身邊除了能徵善戰的大將軍外,還需要去設立一個專門去管理軍事的機構,這就是兵部。而其中,兵部的最高長官就是兵部尚書。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裡聽到某某將軍被授予了大將軍的官職,其實大將軍在古代只是統兵作戰的,而到了兵部設立之後,大將軍一職漸漸的就是打仗時所授予的職位了。那作為皇帝身邊的兵部尚書,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呢,它又相當於什麼職位呢。
  • 紀曉嵐的最高職務,相當於現在什麼官職?可能和你想像的並不一樣
    也就是說,這個清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在仕途上的高度遠遠不及和珅!那麼,紀曉嵐最高做到了什麼職務,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官職呢?成功闖進仕途以後,紀曉嵐的官場生涯同樣不順當,只因為文章見長而屢任類似現今政府出版機構的編輯、總編輯;直到乾隆三十三年,紀曉嵐才被外放地方官職,任貴州都勻知府,品秩為從四品,基本相當於現今地級市的市長,行政級別為廳局級正職。這一年,和珅迎娶了直隸總督馮英廉的孫女,為以後的官場升遷之路打好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