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去世後,23歲年輕小夥餓死家中,網友:「巨嬰」的可悲

2020-12-17 芽甜寶貝

隨著人類生活條件的不斷提高以及工作環境的不斷改善,人類的平均壽命日益提高,退休年齡也隨之不斷延後。當今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由於父母的過度溺愛,不捨得孩子吃一點苦,受到一點委屈,往往把事情都大包大攬在自己身上,最後往往會培養出「巨嬰」而把孩子毀掉。

在社會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巨嬰現象」。自私脾氣大以及過於自我讓這些「巨嬰」活在自己構造的世界裡,他們普遍認為世界本應圍著自己轉,秉著「我弱我有理」的低幼化理念橫行霸道。這些被寵壞的孩子們,是沒有自理能力的,自小接受應試教育,缺乏對實踐能力的培養,長大後依舊是「寶寶心理」,並不能稱之為一個真正的成年人。

23歲年輕小夥子餓死家中,網友直呼:「巨嬰」的可悲

河南省信陽的農村地區有一戶人家,父親楊繼春因為比較晚婚,楊繼春的妻子生下孩子的那一年,他已經快五十歲了。因為老來得子,夫妻兩人對這個孩子寵愛有加,為了能夠把兒子永遠的留在自己的身邊,甚至為孩子起名為「楊鎖」。

儘管這戶人家的生活條件並不好,但是楊鎖想要吃的東西,夫妻兩人都會想方設法提供給孩子。平日裡幹農活的時候,楊鎖便會被帶到田邊,一點活都不讓做,孩子直到八歲的時候,楊繼春還會用擔子挑著,不讓孩子自己走路。

到了上學的年紀,雖然楊鎖很聰明,但卻不願意學習,只要在學校老師稍微嚴厲一些,楊繼春第二天便會衝到學校指責老師欺負學生。時間一長,也就沒有人願意繼續管楊鎖了。到了初中時候,楊鎖對父母說不想上學,楊繼春並沒有反對。不久後,父親楊繼春因為肝病去世,家中只剩楊鎖和母親兩人相依為命。

母親擔心楊鎖會因為父親的離世而受到委屈,於是更加的寵愛這個獨生子。因為丈夫不在,農活的任務太重,不得已母親只能讓楊鎖幫忙,但楊鎖一點活都不願意,不開心了甚至會打罵自己的母親。一邊照顧孩子,一邊包攬所有的家務以及農活,讓這個原本就不強壯的母親積勞成疾。最後,在楊鎖18歲的時候,母親便因病去世了。

雙親都去世後,完全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楊鎖,只能靠著街坊鄰居的接濟艱難度日。但是楊鎖的懶惰連鄉親們送來的肉和蔬菜放到腐爛都不願意做飯。為了取暖,甚至能把家裡的所有東西都燒了。直到二十三歲的時候,楊鎖被發現活活餓死在家裡。

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讓一個原本聰明的孩子變成「天下第一懶人」,最終走向死亡,溺愛毀掉了一個孩子的人生。溺愛會使孩子變得懶惰和自私,缺乏獨立生活的能力,在社會中難以立足。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才是正確的呢?

愛而不溺,嚴而有格,「適度」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1、學會拒絕。

家長對於孩子的要求不能一律滿足,通過甄別後,如果孩子的要求是無理的,那麼家長應該第一時間拒絕。對於孩子的撒潑打滾,不能為了安撫而妥協。

2、適當忽略。

孩子無論多大,都是需要有自己的思考空間。家長們不能一味地以孩子為中心,容易培養出孩子驕傲自我的壞習慣。對於一些小事,家長們可以適當忽略孩子,讓出空間給孩子思索解決方法。

3、大膽放手。

初生牛犢不怕虎,孩子們一開始都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如果家長過度叮嚀,則會適得其反,讓孩子做起事來畏手畏腳的。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家長應該大膽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處理遇到的問題,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4、平等對待

孩子也是一個普通的家庭成員,不能夠因為年齡小而處處受到特殊照顧。家長需要讓孩子明白自己的家庭責任,同時也需要一起承擔家務勞動,平等對待是對孩子最大的尊重。

教育孩子自古以來都是一個大課題,當代「巨嬰」的出現更是說明了父母的教育不當。「適度」教育非常重要,家長們需要愛而有度、嚴而有度。一切都是為了把孩子培養好的前提出發,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和進步,堅持「適度」教育理念,鬆弛有度,讓孩子能夠快樂長大。

相關焦點

  • 河南23歲小夥被自己餓死家中,不懂放手的父母,容易養出「巨嬰」
    孩子是父母最珍愛的寶貝,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有時候父母過度的愛卻會變成"溺愛",不懂放手讓孩子成長,而養出"巨嬰"河南23歲小夥被自己餓死家中河南的一位23歲的小夥子在父母去世之後,活生生地餓死家中,據了解,這位小夥子名叫楊鎖,四肢健全,智商也很正常,為什麼就會活生生地餓死呢
  • 23歲河南小夥被自己餓死在家中,父母的最愛,終養成「罪愛」
    河南小夥餓死家中,原因是?小楊來自河南今年23歲了,四肢健全神智清醒,沒有任何疾病,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健康的小夥,卻被領居發現他餓死在家中。造成這個結果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什麼事情都給他包辦好了,不讓他做一點事情,等到孩子長大了,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
  • 河南23歲「巨嬰」餓死家中:有遠見的父母,絕不在這件事上手軟!
    為人父母,哪個不想給孩子更好的教育,讓孩子上更好的學校,有更好的未來?可遺憾的是,我們都忽略了:父母的循循善誘和言傳身教,才是孩子成長路上的健康營養品。河南 23 歲小夥餓死家中:成年「巨嬰」,誰之過?
  • 23歲小夥餓死家中,死時家裡還掛著肉,「兇手」卻是他的父母
    在如今這個年代,我們很難相信,在中國這樣一個安定的地方,還有人會被餓死。但是事實上,這種事卻的確發生了,在2009年12月,一個年僅23歲的年輕小夥被餓死在家中,令人奇怪的是,這被餓死時,有了還看到了他家裡掛著的肉。這期間究竟發生了什麼呢?
  • 23歲健康小夥餓死家中,到底是誰害了他?
    23歲四肢健全的小夥兒餓死家中,像他這種大齡巨嬰,社會上還有很多,到底誰之過?楊鎖,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他被發現餓死在家中。他到底有多懶,幾乎超出你的想像。他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日常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是父母代勞,8歲時還坐在父母挑著的擔子裡不用走路。父母去世後,他賣光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最後到村裡各家討飯吃。村民描述:「他從來不洗衣服,穿髒了就扔掉再換一件。村裡人給他的肉、菜他都掛到屋簷上,一直放臭也不做了吃。」「吃了一頓飽飯後,他就一直睡,有時還能睡一兩天。
  • 上廁所刨坑,取暖就燒家具,父母雙亡後23歲小夥終餓死家中
    01現實版「愛子如殺子」:父母雙亡後竟餓死家中楊鎖1986年出生於北方一個山村貧困家庭,父親楊繼春為人忠厚老實,由於家庭困難,30歲才成家退學後,楊鎖在家繼續享受著「土皇帝」的生活,直到13歲時父親因病去世,娘倆的生活更加艱難。即使這樣,楊母也捨不得讓孩子幹活,家務、勞作一力全擔,沒過兩年也病倒了。
  • 23歲小夥活活餓死家中與「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
    我相信很多人看到這個標題,都會覺得有兩個疑點:一是23歲的人怎麼會餓死在家中?二是,小學生研究癌症論文」一等獎被撤銷與23歲小夥餓死家中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為何要連在一起呢?我們先來聊聊,23歲小夥餓死家中這是否是真事?
  • 23歲河南小夥楊鎖,父母去世後,他是如何活活把「自己餓死」的?
    這樣長大後就成了「巨嬰」,「懶人吃餅」這個寓言故事大家都聽過,但你有見過現實版的嗎?河南信陽小夥楊鎖,他就是「懶人畫餅」的真實版,也是電影《罪愛》的原型。楊鎖是家裡的獨生子,一出生就被父母高高的捧在手心裡。
  • 23歲小夥餓死家中,只因父母去世無人照顧,網友:真是不可思議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大多數父母都十分寵愛自己的孩子,生怕自己的孩子受一點委屈,但是孩子真的是越寵越好嗎?無數個媽寶男的案例給了我們答案:過分寵愛孩子就是溺愛,溺愛會慢慢毀掉孩子。
  • 「懶人吃餅」的現實版,23歲小夥活活餓死家中,背後真相引人深思
    這是楊德玉最後一次見到楊鎖時的情形,那一年楊鎖23歲,四肢健全、心智正常,卻活活餓死在家中。楊鎖的死讓我想起小時候聽過的《懶人吃餅》的故事,講的是:有一個叫蘭東的人非常懶,天天躺在床上都懶得動彈。其實,楊鎖也曾試著幹活,但是每次被父母瞧見後,父母都會說:「你到一邊玩去吧,別累著了。」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有種「懶癌巨嬰」叫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
    從前有一個懶人,在家裡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所以當有一天父母不得不同時出遠門時,就做了一個超大的餅套在他的脖子上,確保他每天都有飯吃。可是幾天後父母回來,卻發現懶人還是餓死了,因為他實在太懶,只吃了前面的大餅,寧願餓死也不去吃後面的大餅。
  • 不要再說自己懶了,河南一小夥因為懶得吃飯,23歲被活活餓死
    楊鎖作為家中獨子,父母將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寵愛有加,說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毫不誇張,雖然家裡條件並不是很好,但父母還是盡己所能的去完成他的要求。時間長了之後,楊鎖一直沉溺在父母的保護之下,逐漸成了家裡的小皇帝,但是父母也並沒有告訴他這是對是錯。在他8歲的時候,父母還把他背著,一直到他13歲,父親去世,家裡的所有重擔都壓在了母親的身上,在這個年紀,他本該替母親承擔一些,但是他還是心安理得的接受母親給予的一切,絲毫沒有想過自己要承擔應有的責任。
  • 河南巨嬰走路怕累吃飯靠餵,23歲餓死家中,被稱「中國第一懶人」
    走路怕累,吃飯靠餵這位男子名為楊鎖,從小出生於河南信陽一個普通村莊,家境並不富裕,由於他是家中唯一的一個獨子,所以父母對其非常的溺愛,將所有的愛與關心都傾注在了楊鎖的身上。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這種關心已經讓孩子喪失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甚至每回出門都要背著孩子,生怕把他給累著。
  • 中國第一懶人:走路怕累吃飯靠餵,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
    說到懶惰,在我國有這樣一個人,「懶到極致」最終被活活餓死。他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走路怕累、吃飯靠喂,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但因為是家中獨子,備受父母寵愛。從小就是父母的「掌心寶」,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心怕掉!父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靠種田為生。可他們卻會把家裡最好的都給這唯一的兒子。兜裡有多少錢都給兒子花。
  • 天下第一懶人,河南巨嬰楊鎖:18歲成為孤兒,不願勞動餓死自己
    當時聽的時候覺得這個故事太誇張了,哪裡會有人能懶得餓死呢?不曾想生活中真的有這麼一位懶得餓死的人,他就是巨嬰楊鎖。這個23歲的小夥子,不殘疾不智障,什麼事都不想幹,掙不到錢,就這麼活活被自己的懶惰,餓死在空空如也的家裡。
  • 人真的會被「懶死」,走路太累,吃飯要餵,父母去世後23歲被餓死
    ——《詩經·衛風·淇奧》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懶人,8歲時還沒有下地走過路,吃飯一直讓人餵著吃。父母去世後,跟著堂哥生活,卻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最後23歲時被凍死在家裡。就這樣,在父母的極度溺愛下,楊鎖成為了一個「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人。父母在的時候,當然可以無條件的寵愛他。但是,其他的人不是楊鎖的父母,他們沒有這個義務這樣對待楊鎖。父母去世後,楊鎖的日子急劇變化。
  • 11年前河南一小夥,23歲活活餓死家中,肉菜放臭了都懶得吃
    楊繼春是河南信陽市羅山縣朱堂鄉人,由於家境貧寒,他直到30多歲才得以成家。成家後楊繼春一直希望有一個兒子,但是一直到他46歲,妻子才生下了兒子。夫妻倆對這個孩子疼愛有加,他們想要將兒子永遠留在身邊,所以給兒子起了個名字叫做楊鎖。
  • 他被稱為「巨嬰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挑,結局警醒家長
    ★「懶人」餘生不過,我的好日子過得不久,13歲的時候,父親就因病去世了,沒過幾年,母親也積勞過度離世,只剩下我孤身一人。由於我從來沒有下地做過農活,根本不懂得耕種,自然沒辦法靠種地自給自足。但是,這個世界好累,我還是就這樣走了吧……就這樣,楊鎖最終餓死在家中,年僅23歲。他的事跡傳遍了大江南北,甚至被拍成電影,結局警醒家長!★楊鎖成為「巨嬰」誰的過錯?
  • 小夥懶到極致,衣服不洗從不做飯,屋內挖坑上廁所,23歲被餓死
    我們平常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這麼個意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僅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要讓孩子具有獨自生活的能力。02、1986年,一位叫楊鎖的河南小夥出生了,因為生了三個女兒才有兒子,父母對他格外是溺愛,那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從小到大,楊鎖沒有洗過一件衣服,飯菜要母親餵才吃,甚至連洗頭洗澡都要父親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