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巨嬰走路怕累吃飯靠餵,23歲餓死家中,被稱「中國第一懶人」

2020-12-17 沫史思今

引子

挫折教育並非只是讓孩子過過苦日子,幹點苦活,挫折教育的重點在於,培養孩子直面挫折的堅強品質。——劉大偉

現如今人們的生活質量隨著科技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提高,各類交通工具的出現也讓人們的出行變得更加的便利,尤其是手機,網絡等出現 讓人們足不出戶便可以觀察到世界上的任何信息。在現代化科技發展的今天,人們隨著這些也逐漸變得越來越懶惰,走在街上人人都變成了低頭族,與以前古代人們相比,越來越多的人變得好吃懶做。

相信我們都知道,長時間好吃懶做下去,那將會失去獨立自理的能力,甚至還會失去面對生活的勇氣。現在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很多父母都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受苦,也正是因為這種溺愛到最後毀了孩子的一生。在我國就有一位孩子,就因為從小嬌生慣養,最後養成了懶惰的個性,甚至還喪失了自理能力,一度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

走路怕累,吃飯靠餵

這位男子名為楊鎖,從小出生於河南信陽一個普通村莊,家境並不富裕,由於他是家中唯一的一個獨子,所以父母對其非常的溺愛,將所有的愛與關心都傾注在了楊鎖的身上。值得一提的是,他們的這種關心已經讓孩子喪失了最基本的生活能力,甚至每回出門都要背著孩子,生怕把他給累著。

其實一開始楊鎖還是比較懂事的,想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家裡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奈何這樣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拒絕。更為重要的是,楊鎖到了該上學的年齡父母也是每天親自接送,就連吃飯都是父母親自喂,從來不會自己動手去豐衣足食,就算在學校與其他同學產生矛盾,父母都會極力擁護自己的孩子,從來不會去指正孩子的錯誤。這樣長時間的影響下,勢必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也會給孩子樹立不正確的三觀。

18歲成孤兒,不會洗衣做飯

楊鎖的成長經歷並不是很順利,雖然被父母捧在手心裡,但在他13歲那年,父親因病離世,全家的重擔都放在了母親一個人的身上,我們也知道單親母親撫養孩子是非常不易的,但楊鎖的母親卻很是堅強,不管生活再苦再難,她都一人在苦苦支撐著這個家。面臨這樣的困境,她始終不讓自己的孩子幫忙,長時間以往下來她也因為過度勞累而病倒。

在這個艱難的時刻,家中沒有了頂梁柱,母親也只好將希望寄予孩子楊鎖的身上,奈何從小對孩子的溺愛讓他已經喪失了獨立自主的能力 ,可以說懶惰已經成為了他的習慣。即使母親病倒,楊思仍然不願意去工作賺錢,他還是希望母親能夠繼續養活自己,如果母親拒絕自己的要求那便會出手毆打母親,看到兒子這樣母親也是非常的寒心,但自己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就這樣在楊鎖18歲的時候離開了人世,而楊鎖也成為了一名孤兒。

失去雙親的楊鎖迫於生活壓力只能求助於親戚朋友,後來堂哥楊德玉見他可憐便為他介紹了一份工作,卻沒有想到楊鎖來到工地後以天氣太熱為藉口逃回家中,去城裡酒店當服務員也因為態度問題被掃地出門。已經成年的楊鎖對自己的未來根本沒有規劃和打算,沒有錢花了他便會變賣家中的家具,每天在家裡就是吃吃喝喝,沒有東西吃了便回去上街乞討,不會洗衣做飯的他吃完就是睡,懶得一發不可收拾。

23歲活活餓死家中

縱觀楊鎖的這些舉動,我們似乎已經可以預料到他最後的結局,後來到了冬天,由於天氣寒冷他便一直窩在家中,甚至都懶得不願意出門去找廁所,沒有自理能力的他在23歲這樣的青春年紀就這樣在家被活活餓死。堂哥楊德玉來探望他時發現的就只有一具冰冷的屍體,面對這樣的情況,似乎誰都沒有為其傷心,大家都只覺得遺憾,畢竟這樣的青春年華正是奮鬥的年紀,而這樣一個年輕的大小夥子就這樣移悲慘的方式離開了人世。

可以說,要死的懶已經到了一種無人能及的地步,就算被活活餓死也不願意去打工賺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源於父母縱容的結果。或許是父母那一輩的人受了太多的苦,所以不願要自己的孩子再重蹈覆轍,希望他們能夠過的平安喜樂,奈何他們卻不知孩子的成長也是需要鍛鍊和磨礪的,在溫室裡成長的花朵終究承受不住外面的風雨。正如盧梭所說的:一切學科本質上應該從心智啟迪時開始。

對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

從古至今,教育都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過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地走下去,更需要我們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在這條道路上一不小心就會走上歪路,甚至會擊垮我們前面走的所有路,所以我們需要做好紮實的基礎才能走得更遠。對於孩子們來說,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個老師,所以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不容忽視的,在孩子成長的這個階段也是形成他性格良好品德的最好時機。

對於孩子的教育要從小抓起,要養成他正確的三觀,這樣才能讓他未來的人生路走得更順暢 。如果過分地去溺愛孩子,那所造成的後果就如楊鎖一般,即使後悔也無可挽回。希望大家都能重視孩子從小的教育,希望每個家長都能抽出時間多陪伴孩子,時刻重視孩子心理健康,這是我們為人父為人母最應該做的事。

相信我們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登上頂峰,但在成功的前提下,必須讓自己的孩子思想上獨立,這樣才能一步一個腳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願天底下的每個孩子都能積極樂觀,用知識去報效祖國。

參考文獻:

《劉大偉名言錄》《盧梭名言錄》

相關焦點

  • 中國第一懶人:走路怕累吃飯靠餵,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
    說到懶惰,在我國有這樣一個人,「懶到極致」最終被活活餓死。他就是號稱「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走路怕累、吃飯靠喂,23年不幹活,父母走後餓死家中。出身普通卻享受著「皇帝」般的生活楊鎖出生在河南,雖不是富貴家庭。但因為是家中獨子,備受父母寵愛。從小就是父母的「掌心寶」,含在嘴裡怕化,捧在手心怕掉!父母都是普通的老百姓,靠種田為生。
  • 他被稱為「巨嬰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挑,結局警醒家長
    他被稱為「巨嬰懶人」,吃飯靠餵、走路靠扁擔挑,結局太悲涼★「懶人」出世1986年,河南信陽,我降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給我起名叫楊鎖。自我懂事起,就非常厭煩父母。為什麼要生下我?我不喜歡吃飯,但是又怕餓,於是就叫爸媽餵我吃;我不喜歡穿衣服,但是又怕冷,就叫爸媽幫我穿;我不喜歡走路,但是總得上學校,於是就坐在扁擔裡,讓爸媽挑著我去上學;可是,我不喜歡上學校,老師總會在我的耳邊叨擾,最後我就不去讀書了,爸媽害怕我不高興,
  • 第一懶人楊鎖:懶到都不想吃飯,父母離世後,23歲餓死家中
    比窮更可怕的就是懶,相信大家都聽過懶人吃大餅的故事,脖子上掛著大餅,卻因為懶得吃而活活餓死,故事中的懶人我們無從查證,或許只是個虛擬出來的角色,但是現實中卻真的有一位這樣的懶人,據說是被自己活活懶死在了家中,其中又有著怎樣的隱情呢?
  • 河南23歲小夥被自己餓死家中,不懂放手的父母,容易養出「巨嬰」
    孩子是父母最珍愛的寶貝,世界上沒有父母不愛自己的孩子,但有時候父母過度的愛卻會變成"溺愛",不懂放手讓孩子成長,而養出"巨嬰"河南23歲小夥被自己餓死家中河南的一位23歲的小夥子在父母去世之後,活生生地餓死家中,據了解,這位小夥子名叫楊鎖,四肢健全,智商也很正常,為什麼就會活生生地餓死呢
  • 天下第一懶人,河南巨嬰楊鎖:18歲成為孤兒,不願勞動餓死自己
    引子小時候聽過一個懶人的故事。說是有那麼一個懶人,在家什麼事都不幹,吃飯都得老婆餵到嘴裡,平時就是躺在床上睡覺。有一次老婆要回娘家十天,提前給懶人烙好了一個厚厚的夠吃十天的大餅,餅中間給掏出一個洞套在懶人的脖子上,結果等到老婆回來一看,懶人已經餓死了。這才發現懶人只吃了前面的餅,脖子後面的餅還在。居然懶到連脖子都不想轉動。
  • 人真的會被「懶死」,走路太累,吃飯要餵,父母去世後23歲被餓死
    ——《詩經·衛風·淇奧》在中國有這樣一個懶人,8歲時還沒有下地走過路,吃飯一直讓人餵著吃。父母去世後,跟著堂哥生活,卻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最後23歲時被凍死在家裡。據說直到八歲的時候,楊鎖甚至沒有自己走過什麼路。小的時候總是走不了兩步路就讓父母抱著,年紀大了抱不住甚至讓父母用擔子挑著他。同年齡的孩子都早已開始幫助家裡做事情了,楊鎖自己連碗都不端。俗話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但是楊鎖的父母一點這種意識都沒有,對楊鎖,從來不讓他幹任何活計,甚至吃飯的時候還餵飯給他吃。
  • 河南23歲「巨嬰」餓死家中:有遠見的父母,絕不在這件事上手軟!
    前幾天,「建議父母持證上崗」的消息衝上熱搜榜第一,引發網友熱議。點讚靠前的熱評,幾乎都是支持者。深以為然。河南 23 歲小夥餓死家中:成年「巨嬰」,誰之過?河南省羅山縣的23歲小夥楊鎖,因饑寒交迫餓死家中,曾經轟動一時。讓人唏噓的是,他並沒有任何生理和智力上的缺陷,四肢健全,神志正常,活動自如。
  •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餵,如今怎樣了?
    他是中國第一懶人,出門不下地走路,吃飯靠人喂,如今怎樣了?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是父母最真實的鏡子,在孩子的教育上最不應該去放任不管,也不能過分的去溺愛。溺愛的讓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
  • 23歲健康小夥餓死家中,到底是誰害了他?
    23歲四肢健全的小夥兒餓死家中,像他這種大齡巨嬰,社會上還有很多,到底誰之過?楊鎖,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在一個大雪紛飛的冬天,他被發現餓死在家中。他到底有多懶,幾乎超出你的想像。他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日常所有的生活起居都是父母代勞,8歲時還坐在父母挑著的擔子裡不用走路。父母去世後,他賣光了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最後到村裡各家討飯吃。村民描述:「他從來不洗衣服,穿髒了就扔掉再換一件。村裡人給他的肉、菜他都掛到屋簷上,一直放臭也不做了吃。」「吃了一頓飽飯後,他就一直睡,有時還能睡一兩天。
  • 父母去世後,23歲年輕小夥餓死家中,網友:「巨嬰」的可悲
    當今很多獨生子女家庭,子女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由於父母的過度溺愛,不捨得孩子吃一點苦,受到一點委屈,往往把事情都大包大攬在自己身上,最後往往會培養出「巨嬰」而把孩子毀掉。在社會新聞中,我們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巨嬰現象」。自私脾氣大以及過於自我讓這些「巨嬰」活在自己構造的世界裡,他們普遍認為世界本應圍著自己轉,秉著「我弱我有理」的低幼化理念橫行霸道。
  • 「懶人吃餅」的現實版,23歲小夥活活餓死家中,背後真相引人深思
    「2009年12月,下了幾天大雪,我估摸著楊鎖好幾頓沒吃飯了,就提著飯、拿著被子到他家去,結果發現他全身僵硬,已經斷氣了。」這是楊德玉最後一次見到楊鎖時的情形,那一年楊鎖23歲,四肢健全、心智正常,卻活活餓死在家中。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23歲活活餓死,他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
    故事的主人公是個懶漢,他每天除了躺著什麼事都不做,他的衣食起居全靠妻子照顧。那天妻子回娘家,她擔心懶漢餓著,走之前她烙了一張大餅套在懶漢脖子上,她回來時發現懶漢餓死了,那張大餅懶漢只吃了靠嘴邊的一小塊,其他的餅他居然懶得張嘴吃!
  • 有種「懶癌巨嬰」叫楊鎖:上廁所刨坑,取暖燒家具,23歲懶死家中
    從前有一個懶人,在家裡什麼事情都不願意做,所以當有一天父母不得不同時出遠門時,就做了一個超大的餅套在他的脖子上,確保他每天都有飯吃。可是幾天後父母回來,卻發現懶人還是餓死了,因為他實在太懶,只吃了前面的大餅,寧願餓死也不去吃後面的大餅。
  • 不要再說自己懶了,河南一小夥因為懶得吃飯,23歲被活活餓死
    我們經常說懶死你了,但這只是一句口頭語,沒想到的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居然真的有人會懶死,還是因為懶得吃飯被活活餓死了。楊鎖號稱我國第一懶人,因為懶毀了自己一生,令人咂舌。楊鎖作為家中獨子,父母將一切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在日常生活中寵愛有加,說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毫不誇張,雖然家裡條件並不是很好,但父母還是盡己所能的去完成他的要求。
  • 23歲河南小夥楊鎖,父母去世後,他是如何活活把「自己餓死」的?
    當然普通家庭裡的孩子,也可以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和智慧,為自己打拼出一番天地。但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從小也是十分溺愛,給孩子形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這樣長大後就成了「巨嬰」,「懶人吃餅」這個寓言故事大家都聽過,但你有見過現實版的嗎?
  • 美國33歲「成年巨嬰」整天吃奶嘴穿紙尿褲,吃飯靠餵睡覺靠哄
    提到「巨嬰」,總覺得距離我們很遙遠,比如被稱為「中國第一懶人」的楊鎖,已經成年竟活活餓死在自己家中,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巨嬰」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產物,在全球各個國家都有。比如在美國,也有這樣一個楊鎖式的人物,他的父母尚且在世,不過前景同樣堪憂。
  • 23歲河南小夥被自己餓死在家中,父母的最愛,終養成「罪愛」
    河南小夥餓死家中,原因是?小楊來自河南今年23歲了,四肢健全神智清醒,沒有任何疾病,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健康的小夥,卻被領居發現他餓死在家中。造成這個結果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過度的溺愛,什麼事情都給他包辦好了,不讓他做一點事情,等到孩子長大了,連基本的自理能力都沒有。
  • 走路要人挑吃飯要人餵,父母去世後23歲被餓死
    那是2009年的12月,連著下了幾天大雪,楊鎖的堂哥楊德玉擔心他又是好幾天沒吃飯,便拎著剛做好的飯和厚被子,到了他家裡,卻發現楊鎖已經全身僵硬了。楊德玉面對前來採訪的記者,簡單介紹了一下楊鎖這短暫的一生。他們一家人都出生於河南信陽市羅山縣,這一輩子也沒有出過這縣城。
  • 中國第一懶人楊鎖:為取暖放火燒家具,23歲活活懶死在家中
    正是因為認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在很多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也會通過學習科學的教育方法,來避免過錯的發生。然而,在中國社會中卻出現過這樣一個「第一懶人」,基於父母多年來的溺愛,他並沒有被培養出應有的自理能力,相傳,在他長大之後,為了能夠取暖,甚至燒掉了家裡的家具,而在這位懶人二十三歲那年,他也活活懶死在了自己的家中。那麼,這位「第一懶人」究竟何許人也?
  • 小夥懶到極致,衣服不洗從不做飯,屋內挖坑上廁所,23歲被餓死
    我們平常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也是這麼個意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僅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還要讓孩子具有獨自生活的能力。02、1986年,一位叫楊鎖的河南小夥出生了,因為生了三個女兒才有兒子,父母對他格外是溺愛,那是捧在手裡怕摔了,含在口裡怕化了。從小到大,楊鎖沒有洗過一件衣服,飯菜要母親餵才吃,甚至連洗頭洗澡都要父親幫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