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裡我們說對於化工壺的定義,部分的紫砂壺買家和賣家之間存在分歧。今天我們就以一款泥料為例,來具體談談分歧所在。
這款泥料名氣很大,爭議也很大,它就是民國綠。說是這民國時期,宜興陶瓷學校有一位校長,叫王世傑。這位王校長發現在綠泥裡面添加少量的氧化鈷,這個比例一般不超過百分之二,可以調配得到一種新的泥料。
▲本山綠泥六方納福(本人作品)
這個泥料是真漂亮,它和普通綠泥的顏色不同,普通綠泥是一種嫩青色,而加了氧化鈷調配後的泥料做出來的茶壺是一種黯青、黯藍色,宛若墨玉。這種顏色的泥料是以前從來沒有見過的,因為是民國時期才有的,所以被命名為民國綠。
▲顧景舟 均勻壺
民國綠雖然是人工調配出來的泥料,但是您可別小瞧它,實際上在當時它還是一款高端泥料。因為它的原材料綠泥本身就是很稀少,再加上這個添加的氧化鈷當時還是從德國進口的,價格不菲,屬於稀缺資源。一般做茶壺的人還真取不到這個民國綠。
▲墨綠泥細節
我們現在看當時的作品,民國綠泥的紫砂壺基本上都是大師做的。這裡給大家看一些民國綠紫砂壺圖片,有顧景舟、蔣蓉、王寅春。這些人都是什麼人啊!紫砂七老。一把壺便宜的幾十萬,貴一點的幾百萬、上千萬。
▲民國 吳雲根制綠泥小傳爐壺
大師們喜歡民國綠泥,消費者也跟著喜歡,現在淘寶上的民國綠泥很多,從幾百塊到上千塊錢的都有。這裡提醒大家注意一點,現在的民國綠泥,它添加的氧化鈷已經實現國產化了,所以呢,這個民國綠也不再是那麼昂貴了。
▲王寅春 綠泥鼓腹四方
最後我們來說一下對民國綠的爭議,消費者認為,民國綠就是標準的化工泥,因為它確實是人工調配,添加了氧化鈷。而部分紫砂從業者認為,只有陶土裡面添加化學添加劑,冒充紫砂,才算化工泥。那按照這個說法,民國綠當然不算化工泥。
由於大家對化工泥、化工壺沒有明確的定義,所以這種爭論,根本就不會有結果。你認為民國綠是化工泥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回復。
更多紫砂知識,歡迎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