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電戰的翅膀 擲彈兵的盔甲 德國251系列裝甲輸送車

2021-01-08 桌面戰爭兵棋

作為第一款投入實戰的步兵戰車(雛形),德國Sdkfz251半履帶裝甲輸送車可以說是給德國擲彈兵插上了翅膀和穿上了盔甲。

在閃電戰的作戰思想中,坦克將快速突破敵軍防線向縱深突擊,而步兵則負責鞏固戰果。在這一指導思想中,步兵能否跟上裝甲部隊的步伐則成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

而251系列半履帶裝甲車就是這個思想的產物,可以說251系列半履帶裝甲車其實就是後世步兵戰車的原型。

251半履帶裝甲車的基本數據:

戰鬥全重:8.5t

車輛尺寸:5.8*2.1*1.75m

最大速度:55km/h

乘員:2人

載員:10人

武器:2*7.92mm機槍(此處為基本型)

251系列裝甲運輸車確實沒有德軍坦克的形象高大,光輝。卻是德軍坦克部隊最好的伴侶,沒有步兵伴隨作戰的坦克部隊是非常脆弱的。

而每輛可以搭載一個步兵班的251系列裝甲運輸車則彌補了這個缺陷,如果說閃電戰的戰術思想橫掃了歐洲的話,那麼251系列裝甲運輸車則是給閃電戰插上了翅膀。

比起傳統步兵或者摩託化步兵,裝備251系列裝甲車的步兵能夠適應的地形更多,能夠投入戰鬥的效率更高。甚至說這種半履帶裝甲車和後來的全履帶步戰車開創了陸軍的一個新兵種——機械化步兵。

值得一提的是,251系列裝甲輸送車不僅僅是作為運兵車參加戰鬥,很多251系列衍生型號還承擔了反坦克、防空、火力支援、維修等多種不同任務,可謂是德軍中的全能戰士。

相關焦點

  • 二戰德軍獨特的兵種—裝甲擲彈兵,二戰步兵的最高境界
    1942年10月15日,德國陸軍下令將步兵師內的步兵團改稱為擲彈兵團,同時摩託化步兵師內的摩託化步兵團也改稱摩託化擲彈兵團。1943年6月23日,德國陸軍下令將摩託化步兵師改稱為裝甲擲彈兵師。
  • 二戰德國裝甲系列2:黑騎士的新手刀 閃電戰的急先鋒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號坦克雖然是德國第一種量產的坦克,但實際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不大,特別是在閃電戰初期真正處於核心地位的裝甲力量其實是二號坦克。下面我們先來看看Panzer Ⅱ型坦克的基本數據(這裡以量產Ausf.C型為例):全重:8.9t武器:20mmKwK 38 L/55;1*7.92mm MG34成員:3人最大速度:40km/h最大行程:200km裝甲:5
  • 最優秀的二戰步兵:德國裝甲擲彈兵,領先日本至少20年
    二戰時期,德軍中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兵種,叫做「裝甲擲彈兵」。德國的裝甲擲彈兵頻繁出現在歐洲的各大戰場上,是二戰德軍中最閃亮的明星部隊之一。一直以來,人們對裝甲擲彈兵的認識很模糊,總是搞不清裝甲擲彈兵到底是做什麼的。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好像扔手榴彈的一樣。
  • 德軍裝甲擲彈兵排長的座駕:Sdkfz 251/10型37毫米炮半履帶裝甲車
    為此,德軍試圖將當時的制式反坦克武器37毫米反坦克炮安裝到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上,使德軍摩託化步兵單位可以有效應付一般的坦克威脅,而無需過多的依賴坦克部隊或者反坦克炮兵單位,Sdkfz 251/10型37毫米炮半履帶裝甲車就是在這樣的戰術需求背景下生產出來的。
  • 三號突擊炮的繼承者:二戰德軍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而作戰經驗表明,為德軍步兵提供近距離的直接火力掩護是十分必要的,必須為德軍步兵裝備新的火力支援裝甲車,德軍試圖將替換下來的75mm短管火炮安裝到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上,最終研製出了一款新的突擊炮裝甲車:Sdkfz 251/9型半履帶突擊炮車。
  • 解密德國閃電戰:閃電戰並非完美的戰術,但它的意義我們需要了解
    閃電戰的由來閃電戰的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德國的前身普魯士王國的軍事指揮策略。,1934年德國建立裝甲部隊,古德裡安為裝甲兵總監,1938年又擔任德國機動部隊總監。閃電戰的弱點閃電戰雖然可以短短幾十天的時間內消滅一個國家,但是這並非意味著閃電戰不可戰勝,相反閃電戰的弱點也很大,閃電戰依靠的主要力量是裝甲部隊,而裝甲部隊需要大量的石油作為燃料,後勤保障對於裝甲部隊十分重要,另外裝甲部隊的快速移動依賴於良好的道路和橋梁,而且閃電戰可以大規模圍殲敵軍,把敵軍潛在的戰爭潛力消滅。
  • 《戰略思維:閃電戰》:硬核軍事戰略遊戲,完美再現德國閃電戰
    這些機遇的出現,使德國軍隊認識到,軍事戰略轉型已經到了可以實現的階段。事實上前富勒提出要建設一支以坦克為核心,由專業人員組成的小型、精幹的機械化裝甲部隊,相信這種系統具有強大的火力、一定的防禦能力和靈活的機動性。強調當敵人尚未準備好時,應迅速果斷地進攻據點或切斷敵人的防禦。富勒理論也被認為是閃電戰戰術的理論原型。
  • 二戰德國的閃電戰橫掃歐洲,那如何擊敗閃電戰呢?
    二戰初期,納粹德國依靠閃電戰橫掃歐洲,一個多月拿下法國,不到半個月深入蘇聯境內三百多公裡,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傳遍整個歐洲,那希特勒的閃電戰的本質是什麼,其核心在哪裡,他的命脈又在和何處。
  • 機械化步兵最強的防護,二戰大英國協袋鼠裝甲人員輸送車
    袋鼠是二戰中一種很有趣的車輛,這種裝甲運兵車是用去掉炮塔的坦克改裝而成,與當時流行的半履帶裝甲輸送車相比在越野能力上高出一籌,防護力更是具有絕對優勢。此前從諾曼第登陸到古德伍德作戰的一系列戰鬥都證明了車載步兵伴隨攻擊的有效性以及裝甲輸送車能夠顯著提升步兵效率和降低傷亡的作用,但相應的裝甲輸送車也在戰鬥中嚴重損耗。此次作戰第一階段將有6個步兵營伴隨坦克部隊利用夜色和煙幕的掩護穿過德軍前沿陣地直達主抵抗線,為此將調用英國第一集團軍和加拿大第二集團軍所有單位的M2半履帶偵察車和M3半履帶輸送車,不足之數還需要新的車輛進行填補。
  • 德軍裝甲步兵的「低空壁壘」:Sdkfz 251/17型半履帶防空裝甲車
    蘇德戰爭爆發後,德軍發現在東線這樣空前廣大的戰場上,德國空軍根本無法為陸軍建立可靠的空中掩護,蘇聯空軍經常採用「奇襲」戰術,以小批量、多架次實施低空突襲,目標重點指向車輛眾多的德軍裝甲部隊,炸完就撤,等到德國空軍戰鬥機趕到後,蘇聯飛機早已經撤退了,德軍的牽引式高射炮的準備時間也太長了
  • 二戰德國不止三號突擊炮,還有Sd.kfz.251突擊炮,硬著頭皮上戰場
    Sd.kfz.251半履帶車是二戰德國重要的裝甲載具,其各種型號總產量高達1.6萬輛,幾乎參與了二戰所有德軍大的行動。除了基本的裝甲運兵型,它還有一種突擊炮的變形,作用和早期三號突擊炮一樣。三號突擊炮除了戰爭中用四號坦克底盤臨時建造功能類似的四號突擊炮,德國還用Sd.kfz.251半履帶車製造了一定數量的突擊炮。
  • 戰後德式裝甲車的延續:捷克斯洛伐克OT-810型半履帶裝甲運兵車
    引言二戰德國軍隊中最精銳的就是其裝甲部隊了,而德軍裝甲部隊主要由兩個兵種構成,那就是裝備坦克的裝甲兵和裝甲運輸車的裝甲擲彈兵,所謂裝甲擲彈兵就是機械化步兵,Sdkfz 251型半履帶裝甲運輸車便是德軍裝甲擲彈兵的制式裝備。
  • 二戰德軍裝甲擲彈兵的戰術運用,反坦克反步兵,德意志戰車好伴侶
    說完了「擲彈兵」的歷史由來,我們該如何正確解釋和理解德國的「裝甲擲彈兵」?(如果在機槍組內只有1個小組的話,那麼裝甲擲彈兵組將額外增加2個擲彈兵)一般由3個班組成一個排,排指揮部在一輛單獨的指揮車內,包括:一名排長—通常由上士擔任。一名駕駛員,一名無線電員,兩名機槍手和一名軍醫。當一個班由半履帶裝甲運兵車輸送時,由副班長坐在車艙後方負責車後部的艙門開閉,班長坐在前方負責車載機槍的操作。一人負責觀察敵機。其他人觀察車外兩側。
  • 橫掃戰場的裝甲擲彈兵,到底是什麼兵?開坦克扔手榴彈的士兵?
    對於有德國情結的中國人來說,德國軍隊一直是最厲害的陸戰天團,戰功卓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威武異常,髪國比利時等周邊國家在德國陸軍腳下瑟瑟發抖。而且軍裝筆挺,帥氣逼人,深受廣大中年婦女歡迎。這其中的裝甲擲彈兵,更是受到軍迷的追捧。那麼,橫掃戰場的裝甲擲彈兵,到底是什麼兵?
  • 二戰德軍戰鬥工兵的制式裝備:Sdkfz 251/7型工兵突擊裝甲車
    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的戰鬥全重8.87噸,標準載員8人,包括1名駕駛員、1名工兵班班長和6名戰鬥工兵,相比於Sdkfz 251型裝甲運兵車搭載的10名裝甲擲彈兵,Sdkfz 251/5型工兵運輸車減少了4個人的空間,這樣就可以裝載更多的武器和工兵裝備,如掃雷裝備、爆破器材、噴火器等。Sdkfz 251/5型工兵裝甲運輸車的標準車載武器是2挺MG-34型通用機槍,備單4800發。
  • 有生之年系列:漫威英雄專屬的斯塔克裝甲 | 第五彈
    有生之年系列:漫威英雄專屬的斯塔克裝甲已經來到了第五彈。
  • 美利堅裝甲部隊的防空衛士,二戰美國防空車,專治德國轟炸機
    談起二戰期間的防空車,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德國的「球形閃電」。但實際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同樣作為裝甲強國的美國也嘗試開發出了好幾款防空車,只不過當時的美國陸航太過給力,拿下了歐洲戰場的制空權,美國的防空車自然也就沒有了大規模量產裝備的必要。
  • 閃電戰和大縱深作戰,同為裝甲戰術到底有何區別,誰又更勝一籌?
    根據作戰意圖,英國第三集團軍意圖突破德國第二集團軍的防禦。為此英國第三集團軍準備476輛坦克,1000餘架飛機和1000餘門火炮,計劃在寬達12公裡的正面發起突擊。 二.閃電戰和大縱深作戰的不同之處 但是閃電戰和大縱深作戰在本質上又很不同,這在於雙方的戰略核心思想和具體戰術上。就戰略上講, 閃電戰本身並沒有形成一個明確的戰略思想,或者說它是在避免焦灼的陣地戰的前提下,所誕生的一系列戰術構成。
  • 波蘭捷克冷戰精品OT-62履帶式裝甲輸送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0期
    波蘭捷克冷戰精品OT-62履帶式裝甲輸送車:薩沙的兵器圖譜第200期今天的主角是捷克、波蘭的OT-62履帶式裝甲輸送車。不提波蘭,捷克曾是二戰中歐洲的軍工強國,尤其擅長輕型坦克的生產製造。二戰期間,捷克的輕型坦克質量強於德國,以至於德軍也大量裝備了捷克的輕型坦克。二戰結束以後,蘇聯仍然將捷克,作為華約的重工業軍工基地。從政治角度考慮,華約國家並沒有完全裝備蘇聯的坦克裝甲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