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毗沙門天雕像與中國文化淵源
在這些雕像後面,還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淵源。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毗沙門天是何方神聖,但是一定知道他的兒子:哪吒。2019年,《哪吒》成了中國現象級的動畫電影,是近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改編最成功的範例之一。有讀者可能奇怪了,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哪吒的父親不是託塔天王李靖麼?嚴格說來,託塔李天王是一個「中印混血」的神仙。
-
日本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習俗有哪些淵源?日本人是從哪裡來的
日本文化有哪些來自中國傳統文化習俗?01日本人的先祖是誰?這件事眾說紛紜,連日本國內意見都不統一。一、日本人祖先是中國雲南人,公元前開始的移民。1979年,日本教育大學教授鳥越憲三郎,發表研究論文稱:「日本人的祖先在中國雲南省。」1984年,鳥越憲三郎再次發表研究論文稱:「日本人在體質上所有的胎斑淵源是和雲南人相同的」。並舉證了大量證據說明雲南是日本人祖先的發源地。
-
羊肉火鍋的文化淵源
羊肉火鍋是中華飲食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尤其隆冬季節,幾個親朋好友聚在一起,面對滋味純香的火鍋羊肉,小酌兩杯,那可真是人間幸事。羊肉火鍋歷史悠久,大部分資料顯示是元世祖忽必烈創造的。中華飲食文化的典型象徵就是:求精求細。不囫圇吞棗,而是想盡辦法把「栆」吞得有滋有味。羊肉火鍋說白了就是底料的功夫。沒有底料等於清燉,底料不佳難品其味。關於羊肉火鍋底料,在清代達到了歷史新高。據說康熙眾宴群臣就有羊肉火鍋,而且滋味濃厚香醇。
-
在清華藝術博物館看日本和鏡與中國文化的淵源
中國銅鏡興盛於戰國,繁榮於兩漢,輝煌於隋唐,宋代以後在總體上卻是一種江河日下的狀態;日本銅鏡自平安時期起,逐步發展,在幾百年中款式豐富、爭奇鬥豔。中日銅鏡文化的這兩個轉折點恰好有所重疊,頗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感,這在東亞文化之興衰上是一個意味深長的變化。
-
中國玉石文化的歷史淵源 玉器的寓意是什麼
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浙江餘姚的良渚文化更是一種典型的玉石文明。玉文化包含著有「寧為玉碎」的愛國民族氣節;「化幹戈為玉帛」的團結友愛風尚;「潤澤以溫」的無私奉獻品德;「瑕不掩瑜」的清正廉潔氣魄。
-
「考古」為鑑,訴說中國與東協的文化淵源
(東博社記者/黃利霞)中國和東協山水相連,早在2000多年前,古代中國和東南亞國家之間就已有了密切往來,如何讓兩國文化「交融」延續,講好歷史故事,做好中國與東協的文化遺產保護、交流與合作?在第15屆中國—東協文化論壇舉辦期間,東博社記者就相關問題採訪了廣西博物館副館長、廣西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研究中心主任熊昭明。
-
吳瑛 賈牧笛:中國智庫全球傳播的淵源、形式與路徑
中國智庫不僅是中國政府的「智囊團」,也要向世界提供思想公共產品。本文通過分析中國智庫全球傳播的淵源、形式與路徑,促進中國智庫為中國開展全球傳播,推進全球治理進程貢獻力量。中國古代智庫型機構現代智庫是公共政策的決策外腦。它起源於20世紀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之間的美國,距今約有100年的歷史。
-
日本的這個神與中國頗有淵源
在這些雕像後面,還與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濃厚的淵源。作者:謝田唐代 兜跋毗沙門天立像 謝田 攝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毗沙門天是何方神聖,但是一定知道他的兒子:哪吒。2019年,《哪吒》成了中國現象級的動畫電影,是近年來對中國傳統文化改編最成功的範例之一。
-
[光明網]紀錄片《中國》開播:在偉大歷史中尋找中國自信的淵源
12月2日,由湖南衛視、芒果TV、北京伯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伯璟)聯合出品,湖南衛視、北京伯璟聯合攝製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國》,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學術報告廳舉辦發布會。《中國》的揚帆起航,並共同完成一場「穿越」千年的歷史文化深度對談。
-
望斷梅關,夢回韶關——《牡丹亭》與南雄和韶關的歷史文化淵源
這應當可以視為《牡丹亭》會塑造嶺南才子柳夢梅這樣一個堪稱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具有鮮明地域色彩且非常正面的典型人物形象的重要因緣。我的朋友胡文輝說:一個江西老表湯顯祖來了一趟嶺南,回去後就讓一個嶺南才子做了大明第一男主角。
-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這裡面揭示了中國古代怎樣的文化淵源?
「天何言哉? 根源就在於,中國的文化是以天文定人倫。 老子之道,無為之道,本身他是對天道的高度模仿,是天下的官學,也就是周朝的最高學問。我們來看老子的一段文章: 「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
訪談︱徐堅:中國早期考古學和博物館的日本淵源
【編者按】《暗流:1949年之前安陽之外的中國考古學傳統》與《名山:作為思想史的早期中國博物館史》是中山大學歷史系徐堅教授從學科反思出發而研撰的學術史著作。這個訪談大體呈現了他的一些核心觀點,比如中國早期考古學和博物館的日本淵源,濱田耕作對中國考古學的巨大影響等。不管贊同與否,徐教授的一家之言都值得重視。
-
以中國文化為本位
以筆者研究統計,同為民國時代的著名歷史學家——有「北陳南柳」之稱的柳詒徵先生逝世(1956年2月3日)50年後,柳先生的名著《中國文化史》已經有六十餘個版本出現,恰可作為參照。陳先生被認為是「中國文化託命之人」,而這種「託命」並非只有陳先生一人,先生自謂議論近乎曾國藩(湘鄉)、張之洞(南皮)「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與民國時期南方學派的柳詒徵、吳宓等主張的一則「昌明中國之真文化」、一則「輸入歐美之真文化」並無二致。
-
全運會與中國基督教青年會的歷史淵源
全運會與中國基督教青年會的歷史淵源2009年10月11日,第十一屆全國運動會將於山東濟南舉行,四年一次的全運會即將開幕之際,倡導全民健身的「全運會」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話題,除了關注全運會上將進行比賽的項目之外,它的歷史發展淵源也吸引了我們
-
萬裡學院牽手索非亞中國文化中心講述中國故事
本報訊(記者蔣煒寧 通訊員張蔚 向嫻華)「制扇藝術在中國源遠流長,商代已出現以長尾雉雞羽毛製成的羽毛扇。在漢語中,『扇』和『善』諧音,扇,寓意著善良、與人為善、善行善德,因此自古扇文化與善文化便聯繫在一起。摺扇不僅是消暑引涼風的好物,更是古代文人們的『懷袖雅物』。一扇在手,開合之間,書卷氣滿滿。」
-
與中國或日本文化相比,韓國文化有哪些特別的?
在亞洲最東邊的三個國家,也就是我們中國和日本、韓國,自古以來就有非常不可分割的淵源,用一句相愛相殺也不過分。而其中,日本的文化應該和我們中國是最為相近的,畢竟在N多年前,日本就把中國當做老師來學習,反觀韓國則有很多的不同,今天小宇就來和大家討論一下,韓國文化經常不同於中日兩國的獨特文化有哪些。
-
日漫文化,現在成了日本特色,它與日本古代浮世繪文化有何淵源?
提起日本,汽車和單反成了年長者津津樂道的東西,而漫畫作品卻是現在年輕人對日本的第一印象,中國大量的動漫追番者,輕小說追更者,這些群體的形成都表示了日本這波文化輻射巨大的影響力。日本的漫畫發達和日本江戶時代開始興起的浮世繪淵源很深,兩者都是日本市民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都是紙張普及后豐富日本民眾業餘生活的重要文化產品。
-
胡兵獲邀「義大利時尚摯友」 中國紳士力促中外文化交流
2020年適逢中國與義大利建交50周年,亦是「中意文化和旅遊年」,在這個極具裡程碑意義的時間點,應義大利國家旅遊局的官方邀請,中國紳士胡兵屆時將作為「義大利時尚摯友」共襄盛事,力促兩國文化交流,開啟了自己「世界旅行者」新的徵途。
-
壁畫印著淵源流長的中華思想
壁畫印著淵源流長的中華思想 2020-11-01 16: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這座被稱中國「最乾淨」的旅遊城市,歷史淵源悠久,遍地名勝古蹟
中國最乾淨的城市——威海,所以各位,你們聽過這個城市嗎?現在來詳細介紹一下這個城市,位於中國山東省東側的玉海市與鄰國日本相望,是一個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們近代歷史上,有很多人不知道,詩中產生了我國第一支海軍——北洋海軍,這支海軍曾經參加過甲午戰爭,為保護我國民族領土完整貢獻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