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九十迎娶中國情婦的李約瑟,與中國有著怎樣的情緣

2020-12-22 緩緩有點慢

我雖是一個理科生,卻對科學技術實在不甚感興趣,所以很慚愧,關於李約瑟先生,以及他那部影響了整個國際社會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竟也是通過閱讀《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這本書才得以知曉,卻因為這一本傳記而對這個人以及他的著作開始產生強烈的興趣。

李約瑟是來自英國的近代生物化學家、科學技術史專家,卻與中國結下了不解之緣。一部共七卷三十四冊的劃時代鴻篇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將火藥、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以及鋼鐵冶煉技術、機械鐘錶、拱橋和鐵索橋、深井鑽探設備、水上航行用的明輪船、前桅帆、後桅帆、密封倉和尾舵等中國的諸多科學技術盡列其上,讓世界為之矚目,也讓西方人看到,中國不僅是有科學的,更是有著許許多多的「世界第一」。

他用了將近六十年的時間來深入挖掘來自中國文明的科學與成就,在李約瑟的眼中,這一切對他有著巨大的新引力。

他曾在書中這樣寫道:「就技術的影響而言,在文藝復興之時和之前,中國佔據著一個強大的支配地位。……世界受中國古代和中世紀的頑強的手工業者之賜遠遠大於受亞歷山大時代的技工、能言善辯的神學家之賜。」

英國作家西蒙溫契斯特的《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通過李約瑟和親友的日記、書信,以及各式著作與史料等記載,將李約瑟愛上中國的起因、背景與過程,字裡行間,一段段故事仿佛場景再現,一個風流又瘋狂的「中國迷」科學家的形象呈現在我們眼前。

《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

01瘋狂的科學家其實也是個風流才子

若說起李約瑟和中國緣分的開始,還要從他的中國情人魯桂珍開始,她後來成了李約瑟的第二任妻子,然而真正確立這一關係卻是在李約瑟年近九十的時候,在這之前的半個多世紀,她一直是以情人的角色陪伴在李約瑟身邊。

年輕時的李約瑟,絕對是一個風度翩翩佳公子,他早早接觸到科學技術,也痴迷於此,對他來說,同樣讓他感到痴迷的,除了科學技術之外,還有年輕漂亮的女孩子。

在認識魯桂珍的時候,李約瑟已娶妻桃樂茜(後李約瑟為其取中國名字為李大斐),1937年的夏天,從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畢業,來到英國劍橋留學的魯桂珍,與自己早就非常崇拜的李約瑟夫婦相識,並在李大斐指導下從事肌肉生化研究。

美麗聰慧的魯桂珍與英俊瀟灑的李約瑟之間互相吸引著,兩人很快建立了一種超乎友情的親密關係,對於這段婚外情,李大斐不僅知道,而且是接受的,她遵從與李約瑟之間的自由婚姻制度,與魯桂珍之間也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她非常欣賞、非常喜歡這個聰明的中國女孩子,和諧的「三人行」的關係就此開始。

兩人感情迅速升溫,1939年魯桂珍離開劍橋赴美之後,李約瑟在贈書上直截了當地寫了「愛的女友」「倫敦相思」等詞語。

李約瑟與

事實上,李約瑟的風流並不止於公開的中國情人這一件事,在他後來探訪中國的時候,還曾向途中遇到的心儀女子示好,甚至在魯桂珍去世後,自己也八十多歲高齡的時候,向3位女士求過婚。

02中國情人化為中國老師

魯桂珍的到來讓李約瑟對中國文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甚至到了著迷的程度,他從將近四十歲時開始學習中文,了解中國文化,越是學習便越是痴迷其中。

他的中國情人魯桂珍在這個時候就成了他學習中文和中國文化的老師,他們白天在實驗室裡致力於科學研究,晚上就開始了「小課堂」,在工作上她是他的得力助手,在中文的學習上,魯桂珍更是一位合格的老師。

在他們共同的努力之下,李約瑟的中文進步的非常的快,他甚至愛上了中國的書法,也可以用毛筆寫中國文字了。

與此同時,在越來越多地接觸到中國文化之後,李約瑟開始將興趣從生物學轉向中國古代科技史。

很快,在抗日戰爭爆發後,當時英國的姿態一開始是保持中立的,這讓李約瑟非常的憤怒,甚至公開要求英國政府能夠支持中國,他曾寫信給中國大使要到中國去工作。

後來李約瑟作為中英科學合作館的英方負責人來到中國,他走訪了很多地方進行考察,同時也收集了大量和中國古代科技相關的文獻,對中國古代科學技術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最後完成了《中國科學技術史》的著寫。

03值得深思的李約瑟之問

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列舉出了「中國的100個世界第一」,為中國古代的科技成果在世界範圍內起到了很好的宣傳作用,改變全世界對中國落後的刻板印象,。

但與此同時,他還發出了一個疑問,那便是後來著名的「李約瑟之問」:「如果中國早就有那麼好的科學發展基礎,為什麼西方現代科學沒有出現在中國?」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曾經引起過廣泛的討論,而針對於這也問題李約瑟個人見解是:中國與西方在科技方面的差距,主要是由於社會和經濟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西方和中國雖然都曾經歷過封建主義社會,但那是截然不同的兩種情況。

「如果中國人有歐美的具體環境,而不是處於一個廣大的、西面被沙漠切斷,北面是寒冷的雪山,南面是叢林,東面是寬廣的海洋的這樣一個地區,那情況將會完全不同。那將是中國人,而不是歐洲人發明科學技術和資本主義。歷史上偉大人物的名字將是中國人的名字,而不是伽利略、牛頓和哈維等人的名字。」

「不急不忙,不憂不懼」,中國已經覺醒,我們的成績與成就也再次受到世界的矚目,與此同時,我們當從過去的歷史中更好地思考現在,就像《愛上中國的人:李約瑟傳》的譯者潘震澤所言,「歷史是由人寫就的,鑑往方能知來。」

相關焦點

  • 到底是什麼,讓古代中國的科技充滿了「李約瑟難題」
    李約瑟「李約瑟難題」,為什麼十七世紀以來,中國漸漸「落後」而歐洲卻疾速「進步」?為什麼近代科學不是從中國誕生?這看似很平常的問題中,卻讓古代中國史的產生了許多的疑點,也透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那疑問也來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古代中國的科技沒有走向近代科學,讓近代化的第一步在中國邁出?對於李約瑟之問的答案十分之多,幾乎每一個歷史學家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而本篇文章我將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 萊布尼茨、李約瑟與朱熹
    由上可知,萊布尼茨哲學思想完全是在西方文化的框架之內發展出來的,並無朱熹理學等中國思想的影響。他獨特的單子論哲學固然如李約瑟所說,與朱熹理學有著內在的契合,但這兩者的區別也是非常明顯的。其一,萊布尼茨以單子或精神為本體、以物質為現象的思想與朱熹所繼承的中國先秦以來傳統的「氣」的觀念截然不同。
  • 近代中國落後之謎,破解「李約瑟難題」北大韓毓海先生奇書的啟示
    根據百度百科介紹:英國著名學者李約瑟在其著名著作《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了一個關於中國近代以來科學和工業革命發展相關思考的問題,其內容是:「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
  • 鮑文欣|思想史視域中的「李約瑟難題」
    它也不僅是社交場上的客套,1946年傅斯年就已得知李氏關於「中古科學史」的寫作計劃,對此充滿期待。而到了大眾媒體那裡,李約瑟已經在主張「現代文化源於中國」了!(《民國日報》,1946年7月21日) 初次訪華十餘年後,李約瑟出版了SCC第一卷。國內知識界——如任鴻雋、葉企孫等先生——迅速做出了反應。但他們興趣的重點在於SCC對中國古代科技史的發掘。
  • 淺談「李約瑟難題」,為什麼中國古代沒有出現偉大的科學家?
    李約瑟和他的妻子而英國的科學家李約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1976年,一位美國學者把這個問題稱為「李約瑟難題」,簡單來說,就是科學家提出了一個疑問,為什麼現代科學的萌芽是發生在歐洲,而不是中國或者其他的文明?
  • 菲利普親王情婦多又怎樣,女王還不是把他拽在手裡73年
    看似密不透風,實則千瘡百孔 26歲時,希臘王儲菲利普下班放棄了自己對於王位的繼承權,迎娶比自己年幼五歲的表妹 但令人未曾想到的是,這段堪稱典範的皇室婚姻,其實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的光鮮,大眾眼中甘願為愛犧牲,俯首稱臣的菲利普親王,被曝出在私下生活中是個風流成性的浪蕩子,曾有過近三十名情婦,甚至還有許多的私生子流落在各地。
  • 科學網—從「李約瑟之問」說起
    李約瑟 ■孫小淳 今年是李約瑟(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誕辰120周年。本報特選取科學網博客上兩篇相關文章以饗讀者。 「李約瑟之問」提出半個多世紀以來,一代科技史學者試圖通過追溯中西方科學技術發展的歷程,或尋找答案,或提出質疑。由「李約瑟之問」引發了「中國古代到底有沒有科學」這場曠日持久的爭論。然而,我們做科技史研究的意義並非為了爭辯這個問題的結果。
  • 錢學森之問與李約瑟難題分別是什麼?為什麼至今仍發人深省?
    ▲錢學森舊照李約瑟是英國學者,生物化學、科學史領域專家,是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曾擔任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科學部主任、中英科學合作館館長等職務,對我國古代科技發展史有著深入的了解,其花費50年時光撰寫的巨著《中國科學技術史》,全面而又系統地論述了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輝煌成就及其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 國際友人李約瑟和艾黎隴上西行紀(圖)
    李約瑟和路易·艾黎都是中國「十大國際友人」,李約瑟把大半生的學術生涯都獻給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史的研究與著述,最終以一部龐大的《中國科學技術史》而聞名中外。路易·艾黎為中國人民的解放和建設事業奮鬥了整整60年,為發展中國人民同紐西蘭及各國...
  • 馬拉度納的「中國情緣」
    原標題:馬拉度納的「中國情緣」   他曾幾度到訪中國,向中國球迷展現足球的魅力。馬拉度納是幾代中國球迷熱愛的足球偶像,他的名字成為了一個時代的標誌,一種經典。   這是到中國參加第一屆國際足聯16歲以下柯達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阿根廷球員烏戈·馬拉度納(中)與家人在一起。烏戈·馬拉度納正是球星馬拉度納的弟弟。
  • 起底「中國第一悍匪」張君:9年殺死28人,5個美豔情婦輪番賣命
    創殺人「公司」,9年殺死28人,重傷23人,作案20多起,兇殘無比,惡貫滿盈。這就是中國第一悍匪,張君。最近熱映的電影《除暴》,就是借鑑了真實案件「中國第一悍匪」張君案。樁樁見血,受害人要麼重傷,要麼丟命。為什麼這樣一個殺人如麻的暴徒,能夠逍遙法外近10年?
  • 李約瑟之謎的疑惑:中國人真的缺乏科學精神嗎?
    在學術界有一個很有名的問題--李約瑟之問,也叫李約瑟之謎。這是20世紀30年代由李約瑟提出的:為什麼近現代科技與工業文明沒有誕生在當時世界科技與經濟最繁榮發達的中國?那麼為什麼近代科學沒有誕生在中國,而是誕生在相對落後的西方呢?這個問題,細究起來其實很複雜,曾經有人從文化與人口方面給出過2個解釋,雖然都有著明顯的漏洞。第一個解釋是說中國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農業思想太重,不適合發展經濟與科技,因而註定無法孕育出工業文明。
  • 如果李約瑟來到螞蟻Z空間,他能解答「李約瑟難題」嗎?
    如果李約瑟來到2020年的杭州,如果他造訪西溪路上的螞蟻Z空間,他的「李約瑟難題」會否得到一個答案? 貳 世上沒有如果,李約瑟早已於1995年3月24日作古。他活了95歲,是真正的世紀老人。
  • 1943年英國學者李約瑟考察甘肅,他鏡頭裡的中國人窮困不堪
    1、1943年,英國學者李約瑟沿川陝公路和甘新公路直抵敦煌,訪問了川陝甘各地並拍攝了許多照片。這些老照片對於研究當地的歷史地理和社會狀況,很有價值。圖為:李約瑟鏡頭裡的中國人2、敦煌,買水果。6、酒泉,河西中學 中英庚款董事會提供資金建設7、酒泉,河西中學 校長和英語教師8、酒泉,街景9、酒泉,兩個男人在小溪用布袋洗滌紙漿10、酒泉附近的圓塔11、中國工業合作社駱駝隊馱運毛毯12、敦煌縣城內的街道
  • 造成「李約瑟難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英國學者李約瑟(1900—1995年)在其編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發問:「儘管中國古代對人類的科技發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貢獻,但為什麼科學和工業革命沒有在近代的中國發生?」這個問題換言之即是「中國近代科學為什麼落後了?」這就是著名的「李約瑟難題」。
  • 中國科技為什麼會在明朝開始落後於西方
    英國有個學者叫李約瑟英國有個學者叫做李約瑟,他提出了一個嚴肅而又深刻的問題:為什麼資本主義和現代科學起源於西歐而不是中國或其他文明?這就是非常著名的李約瑟之謎。的確讓我們國人很慚愧,這樣的問題居然是由一個英國人提出,於是我們不得不去認真思考,我們中國的科學技術為什麼會在十七世紀開始衰落。
  • 從大儒黃宗羲的《太極圖講義》看「李約瑟難題」
    著名的英國學者李約瑟在他所寫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中提出一個疑問: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文明曾經長期領先於世界,對人類的科技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但為什麼近代科學沒有在中國發生?「李約瑟難題」其實也不是李約瑟一個人想過,歷史上很多人都想過這個問題。
  • 感動中國2019年度人物中的『洋面孔』潘維廉的中國情緣
    在剛剛發布的2019年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中出現了一幅洋面孔,一位在廈門生活工作31年,加入了中國國籍,是福建第一個拿到綠卡的老外,並擁有了中國名字潘維廉。潘維廉1988年到廈門大學管理學院任教,四年後就申請了永久居留資格。
  • 由楊冪和霍建華主演的電視劇《築夢情緣》即將播出
    楊冪和霍建華主要的電視劇《築夢情緣》將於5月6日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放,敬請期待!《築夢情緣》原寧《巨匠》由金沙、韓冬執導,是大型匠心築夢熱血民國勵志劇,該劇講述了20世紀20年代以沈其南和傅函君為代表的民國建築匠人們克服重重困難與質疑,堅守匠心,在建築營造與設計領域取得成就並推動中國建築業革新與發展的故事。楊冪飾演傅函楊冪通過《三生三世十裡桃花》,《扶搖皇后》等劇證實了她在演技上的實力!
  • 20位大貪官的情婦照片,好多都很漂亮!
    馬麗是1995年上海國際文化服裝模特兒冠,1998年12月,在「98中國裝周暨設博會」活動中,榮中國十大名模第一名。 周正毅立即將一豪宅賤價「賣」給馬麗,然後將馬麗獻給陳良宇做情婦。1999年5月,廣東審判機關對湛江特大走私、受賄等案的一批案犯分別作出一審判決,李深、曹秀康等6名罪犯被依法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其餘25名犯罪分子也分別受到法律嚴懲。其中,張猗被法院以走私普通貨物罪、行賄罪並罰判處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7、原山東省委副兼青市委杜世成、原中國石化集團總經理、董事長同海共同的情婦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