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同比下降9.9%全年重汙染日39天

2021-01-13 環球網

資料圖:1月2日,北京霧霾持續。據悉,預計1月4日夜間前後空氣品質將逐步好轉。 中新社記者 李慧思攝

中新社北京1月3日電 (記者尹力)2016年北京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9%,但仍超國家標準1.09倍;全年重汙染日39天,較2015年減少7天。這是記者3日從北京市環境保護局召開的發布會上獲悉的。

據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主任張大偉介紹,2016年北京空氣品質達標天數為198天,佔全年天數的54%,較2015年增加12天。全年共發生重汙染39天,佔比11%,比2015年減少7天。全年空氣品質超標日中,六成以上的首要汙染物為PM2.5,三成多為臭氧。

數據顯示,2016年,PM2.5(細顆粒物)等4項主要汙染物濃度呈下降趨勢。其中二氧化硫(SO2)降幅最大,其年均濃度為10微克/立方米,遠優於國家標準的60微克/立方米;二氧化氮(NO2)年均濃度為48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20%;可吸入顆粒物(PM10)年均濃度為92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31%;PM2.5年均濃度為73微克/立方米,超過國家標準109%。

張大偉表示,與2015年相比,2016年二氧化硫、二氧化氮、PM10、PM2.5年均濃度分別下降28.6%、4%、9.8%、9.9%。從汙染物長期變化來看,自2013年監測以來,北京的PM2.5濃度在波動中逐漸下降,累計降幅達19%。重汙染在一年中發生的時段縮短、次數減少,但在採暖季仍會出現極重的汙染狀況。同時,PM2.5的空間分布呈現由南向北濃度逐漸降低的梯度特徵。

數據顯示,2016年重汙染天共39天。其中,PM2.5重汙染日共38天,多發生在秋冬季,包括五級重度汙染29天,六級嚴重汙染9天,對全年平均濃度貢獻23微克/立方米,佔比超三成。

張大偉強調,從汙染物多年的變化趨勢來看,在波動中下降是北京空氣品質改善的基本形態,但其過程是循序漸進的。如要徹底消滅空氣重汙染,根本在於大範圍區域內調整產業結構、優化能源結構、改變生產和生活方式,降低大氣汙染物排放水平,使其與區域環境容量相匹配。(完)

相關焦點

  • 6年來最多!鄭州今年優良天數已達205天
    河南商報首席記者孫科  截至今年11月15日,鄭州市優良天數同比增加54天。  11月17日,鄭州市生態環境局召開鄭州市生態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除了曬空氣品質「成績單」,發布會上,相關工作人員還介紹了近期出現重汙染天氣的原因,並表示,未來一周,鄭州市空氣品質將逐步轉至良好水平。  截至今年11月15日,鄭州市優良天數為205天  2016年,我省打響大氣汙染防治攻堅戰。這些年,鄭州空氣品質改善明顯嗎?數據會說話。
  • 津城市民「藍天幸福感」不斷攀升 全市PM2.5年均濃度下降到48微克/...
    PM2.5作為標誌性汙染物,年均濃度從2015年的70微克/立方米下降到目前的48微克/立方米,下降了31%;截至12月1日,重汙染天氣也就是霧霾天數,從2015年的26天減少到今年的11天。今年是汙染防治攻堅戰收官之年,為此,全市突出秋冬季重要節點,深化調整產業、布局、能源、交通運輸「四大結構」,堅持推進燃煤、工業、機動車、揚塵、新建項目「五控」治理。
  • 去年陝西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6.1%
    11月24日,記者從陝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23次會議獲悉,近年來,陝西省持續推進環境汙染治理和生態環境保護高質量發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向好。2015年以來,全省共處罰環境違法企業1.9萬家,處罰金額10.6億元。
  • 環保立體聲丨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前10月PM2.5平均濃度同比降13%
    1-10月,全省17個省轄市及濟源示範區環境空氣PM10平均濃度為7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14微克/立方米,下降15.4%;PM2.5平均濃度為47微克/立方米,同比降低7微克/立方米,下降13.0%;優、良天數比例為69.8%,同比上升16.2個百分點。
  • 歷史同期最佳 11月北京PM2.5平均濃度達38微克/立方米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劉瀚琳)12月23日,北京商報記者從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今年前11月,北京細顆粒物(PM2.5)累計濃度39微克/立方米,同比降7.1%,連續3個月保持「30+」,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中持續保持最優;累計優良天數245天,同比增加30天。其中,11月份PM2.5平均濃度38微克/立方米,為歷史同期最佳,首次實現單月「30+」。
  • 北京圓滿完成藍天保衛戰2020年行動計劃 藍天「含金量」持續提升
    製圖/琚理PM2.5年均濃度首次實現「30+」2020年北京的空氣品質真是可圈可點。其中,PM2.5、PM10、二氧化氮下降幅度均較明顯,較2019年分別下降9.5%、17.6%、21.6%;二氧化硫持續保持個位數的極低濃度水平。與2013年相比,大氣四項主要汙染物PM2.5、PM10、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分別下降57.5%、48.2%、48.2%、84.9%。
  • 蘭州市優良天數歷史性突破300天!
    >比去年全年296天的優良天數增加了5天歷史性地突破了優良天數300天大關是2013年國家用新標準評價環境空氣品質以來空氣品質最優年份據介紹,進入12月以來,蘭州市空氣品質持續改善,截至12月15日,當月達標天數15天,達標率為100%
  • 鄱陽湖水質下降趨勢得到遏制 去年總磷濃度為0.069mg/L
    (吳鵬泉)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水質下降趨勢得到遏制,2019年全湖總磷濃度為0.069mg/L,同比下降15.9%。  記者從5日舉行的江西省六五世界環境日新聞發布會上獲悉上述信息。  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龍剛當日表示,2019年,在下半年氣象條件不利的情況下,該省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了改善勢頭和較高水平。
  • 281天!南京藍天數提前達標 本月衝刺全年80%優良率
    12月1日,現代快報記者從江蘇省南京監測中心了解到,截至11月30日,南京已收穫優良天數281天,提前完成省政府下達的年度目標,這意味著南京提前一個月完成今年的「藍天小目標」。最後一個月,南京繼續「一招不讓」,確保空氣品質持續改善,並向全年80%優良率衝刺。
  • 2019年PM2.5平均濃度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達6年來最好...
    據河北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何立濤介紹,2019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50微克/立方米,較2015年下降32.2%;空氣品質優良天數226天,佔全年62%,空氣品質為6年來最好。全國重點城市空氣品質排名後10名城市中,河北省的城市由「十三五」初期的7個,減少到目前的4個。
  • 天更藍水更清 全省PM2.5年均濃度比2015年下降21.8%
    數字也驗證著這份感受——2019年,全省PM2.5年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實況),比2015年下降21.8%,全省酸雨平均發生率為15.7%,降低至上世紀80年代水平;104個國考斷面優Ⅲ類斷面比例達到78.8%,較「十二五」末高17.3個百分點;無劣Ⅴ類斷面,劣Ⅴ比例較「十二五」末降低3.8個百分點。
  • 由「淺藍」走向「深藍」2020年蘭州市收穫312天藍天
    蘭州市2020年環境空氣品質專題發布會現場中國甘肅網1月5日訊(本網記者 任磊)5日,記者從蘭州市2020年環境空氣品質專題發布會上獲悉,2020年,蘭州全年優良天數達到312天,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5.2%,細顆粒物濃度首次實現歷史性達標,消除了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氣,環境空氣品質八年來持續改善
  • 前兩個月,浙江省11個設區城市空氣品質改善,PM2.5濃度同比下降28.1%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孫燕 通訊員 邵甜10月底,生態環境部等10部委和長三角三省一市政府印發了《長三角地區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吹響了第3輪秋冬季攻堅衝鋒號 。今天(12月8日),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大氣環境處處長王雷介紹了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攻堅目前情況。2020年1-11月,設區城市PM2.5平均濃度2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3.3%,優良天數比率93.6%,同比上升5.4個百分點,穩居全國重點地區第一,預計全年將歷史性實現縣級以上城市PM2.5全部達標。
  • 2020年河北前十個月優良天數比例高達68.9%
    河北省推進大氣汙染綜合治理工作新聞發布會現場。 付兆颯攝人民網石家莊11月25日電 (付兆颯)「1-10月,河北省優良天數比率為68.9%,同比增加8.4個百分點;全省重汙染天數9天,同比減少5天。」25日,河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成員、副廳長何立濤在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說,1-10月,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4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以臭氧為首要汙染物的未達標天數由去年的70天下降到今年的56天,同比減少14天,扭轉了過去連續4年臭氧汙染逐年惡化的趨勢。
  • 藍天保衛戰決戰最後一個秋冬季 生態環境部持續開展大氣汙染治理...
    對此,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指出,今年將持續開展大氣汙染治理攻堅行動,通過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確保今年的藍天保衛戰圓滿收官。  公眾獲得感大幅提升  據生態環境部介紹,今年1月至8月,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比例為86.7%,同比上升5.0個百分點;PM2.5濃度為3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4%。
  • 陝西1至11月空氣品質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 同比增22.5天
    近日,陝西省生態環境廳發布11月及1~11月全省空氣品質,2020年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8%;平均優良天數21.8天,同比減少0.2天。2020年1~11月,全省PM2.5平均濃度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平均優良天數269.3天,同比增加22.5天。
  • 2017年9月8日全國鋼材市場價格走勢預測分析
    【行情匯總】縱觀全國市場,9月7日全國鋼材市場主流走勢延續主流下跌運行,僅個別資源偏緊的價格顯現上漲,但整體跌勢仍明顯。其中61%的市場價格進入下跌運行,3%的市場價格仍現上漲,其它36%的市場價格暫穩運行。
  • 廣州2019年PM2.5濃度為中國9個中心城市中最優
    來源:經濟日報廣州市生態環境局8日公布2019年廣州市空氣環境質量的「成績單」,其中PM2.5年均濃度為30微克每立方米,連續三年穩定達到中國國家標準,是該市自2013年中國正式對PM2.5進行考核以來的最好水平,也是目前中國9個中心城市中的最優
  • 世界環境日主題聚焦大氣汙染 中國大氣汙染狀況有序改善中
    每年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總稱世界環境保護日,由聯合國於1972年設立。今年世界環境日將由中國主辦。1972年6月5日,聯合國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舉行第一次人類環境會議,通過了著名的《人類環境宣言》及保護全球環境的「行動計劃」,提出「為了這一代和將來世世代代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口號。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範圍內研究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