渦扇-10推力近16噸,殲-20「心臟病」基本解決,渦扇15不用著急了

2020-12-22 前沿崗哨

殲-20戰機一直是國人心中的驕傲,其配備有最先進的雷達和態勢感知設備,隱身性能突出,飛彈武器更為先進,擁有聯網作戰能力,被認為是全球最強大的隱形戰鬥機。然而,殲-20又因為沒有配備強勁發動機被認為存在「心臟病」問題,在五代機的「4S」標準中,唯獨沒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到現在,殲-20已經出現了裝備俄制AL-31F和國產渦扇-10B兩種發動機的機型,產量也一直不高,外界普遍認為在苦等渦扇15。

令人意外的是,渦扇-10發動機經過十幾年的改進竟然完成了「逆襲」,其最大推力已經從初期的12噸增加到了最新的16噸,已經超過渦扇-15早期版本。這意味著渦扇-15不用再著急了,有更多時間把推力打磨到18噸以上的水平。

據悉,渦扇-10發動機在1987年立項,在2005年12月28日完成設計定型考核,當時推力為12噸,主要用來裝備殲-11B和國產殲-16戰鬥機。15年來,渦扇-10發動機又出現了渦扇10A、渦扇10B、渦扇10C和渦扇10D等多種型號,推力從12.5-13噸級、13.5噸-14級,增加到了14.5-15.5噸級。得益於新材料和新工藝的不斷進步,最近出現的一種太行改型版本的空氣流量已經達到了每秒130公斤以上,推力已經接近了16噸。這一成果意味著渦扇-10量產版本發動機的推力已經超過了試驗階段的渦扇-15。第三代發動機的優點是更省油,意味著殲-20將擁有更大的作戰半徑,讓渦扇-15的地位暫時變得尷尬了。

渦扇-10屬於三代發動機,特點是涵道比更大,在巡航階段更省油。殲-20配備渦扇-10改時作戰半徑是1500公裡左右,比F-22多一倍。F-22配備的F119發動機和渦扇-15都屬於小涵道比加力渦扇發動機,其特點是發動機軍推力量更大,能夠實現超音速巡航,缺點就是費油。也就是說,渦扇-10改的最大推力提升到超過渦扇-15初期版本的水平後,其戰略價值變得更大了,等於基本解決了殲-20的「心臟病」問題。

中國是一個國土面積廣袤的大國,殲-20裝備數據也不夠用,就算在渦扇-15成熟之後,中國也可能同時生產兩種型號的殲-20。因此,渦扇-10改推力的不斷突破會讓殲20的產量大增,成為一種有中國特色的五代機。當然,渦扇-15仍然是殲-20的目標動力,因為擁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可以讓五代機更快速進入戰場,打完之後也可以快速撤出。

渦扇-15的優點是推力改進潛力更大,其初期測試階段推力就有15噸左右,完全可以在幾年後被打磨到18噸,甚至20噸以上。F22配備的F119推力是15.6噸,而F35配備的F135推力就達到了18噸,而普惠公司最新型號的F135改推力已經超過21噸。因此,渦扇15現在推力不行很正常,未來仍然是殲-20的理想動力。

更為重要的是,渦扇-10推力的突破還給殲-10系列和殲16性能的提升創造了條件。正在發展的殲-10D很可能會使用保形油箱,就會面臨著機動性能下降的問題,一顆強勁的心臟為殲10航程的改善創造條件。殲-16未來會用來替代飛豹和蘇-30MKK,有了新發動機也會有更大的載彈量、航程和機動性能,意義同樣重大。

總之,中國航空發動機已經崛起了,雖然與美國仍有1代的差距,但是追趕的速度非常快。估計到了下一代變循環發動機應用的時代,中國發動機就有可能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相關焦點

  • 渦扇-15已經定型,推力高達18噸,殲-20換裝後機動性將趕超F-22
    現在殲-20就算沒有裝備渦扇-15發動機,在裝備兩臺國產太行改進型發動機的情況下,其推力雖然要弱於美國F-22戰機使用的推力為16噸的F119-PW-100矢量發動機,但殲-20的綜合機動性是不落後於美國F-22戰機的。
  • 俄羅斯:渦扇-15取得重大進展,推力高達18噸!為何國人喜憂參半
    俄羅斯媒體《科學與技術》雜誌近期文章顯示,我國新型的渦扇-15發動機取得重大進展,推重比突破10,加力推力高達18噸,不加力推力為14.9噸,與一代殲-20所裝備的AL-31F相比,總消耗量平均高出27%,如果加力,則再增加9%至10%,因此判定,使用渦扇-15發動機將需要意料之外的高燃油投入
  • 渦扇-10最大推力14噸,推力高達61噸的航空發動機是什麼概念?
    有道是「只要發動機推力強,搬磚也能飛上天」,航空發動機作為飛機的核心,它的性能與推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飛機整體好與壞,所以說沒有一款好的發動機,就很難製造出性能先進的飛機。渦扇-10該機型的最大推力為14噸,已經可以滿足殲-10日常使用,那推力達到61噸的GE9X航空發動機是什麼概念呢?
  • 殲20國產發動機傳來喜訊!渦扇15總設計師獲提名,幾大實驗室立功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名單中,排列第一的就是我國航空發動機研究的重要擔當人物、渦扇-15「峨眉」發動機項目總設計師——程榮輝。有鑑於此,有分析指出,這標誌著我國空軍現役最先進的戰機——殲-20隱身戰機的發動機問題已經大概率解決了。而按照功成才能名就的慣例,看來配備渦扇-15「峨眉」發動機的殲-20隱身戰機應該是試飛成功了。毫無疑問,這一喜訊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 轟-20:渦扇-20和渦扇-15兩款大推,該如何選擇呢
    當年無論是運-20還是殲-20在服役之初可是沒有用到適配的發動機的。轟-20現在不但有,而且還可以選擇,那麼轟-20究竟是選擇渦扇-20還是渦扇-15呢?渦扇-20和渦扇-15同為大推力發動機,但是涵道比不同雖然渦扇-15和渦扇-20同時都是大推力發動機,最大推力可以達到18噸左右,但是渦扇-15是小涵道比大推,涵道比只有0.3左右,而渦扇-20是大涵道比大推力發動機,涵道比可能在4左右,也就是說這兩款發動機大小差距其實很大的。
  • 隱身不如F22,殲20鴨翼背鍋,安裝渦扇15後,殲20能取消鴨翼嗎?
    ▲殲9鴨翼實際上可以看做是主翼的副翼,它不僅能夠帶來超高的升阻比,減少飛機對於發動機推力的性能要求,還可以提高飛機的機動性。升阻比是衡量飛機氣動效率的最重要參數,升阻比越高說明飛機效率越好。殲20因為鴨翼的加持,升阻比高達10以上,而F22的升阻比平均值只有8,所以採用推力更大的發動機實際上也算是無奈之舉。
  • 終極版本即將和軍迷見面 殲20戰機即將換裝渦扇15發動機
    而隨著產能的增加,已經讓殲20戰機在中國空軍的列裝數量越來越多。此外,對於軍迷而言,什麼時候殲20換裝其目標發動機,才是真正關心的大問題。近日,有網絡媒體稱,殲20戰機已經開始換裝渦扇-15發動機。有分析指出,如果該消息屬實的話,那麼殲20戰機終極版本將很快跟廣大軍迷和網友見面。而殲20戰機經過長達8年的等待,終於化繭為蝶。
  • 落後美國30年,渦扇-15或是關鍵
    目前我國空軍的戰鬥機基本上都是殲系列戰機,比如殲-20、殲-16、殲-11、殲-11B、殲-10A、殲-10B、殲-10C等,這些戰機在當今世界上均已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在這些戰鬥機當中,尤其是殲-20戰機更強大。我國國產戰機列裝速度加快,這是因為我國已經解決了第四代戰機「心臟」問題。據悉,我國第四代戰機使用的發動機代號「太行」,也就是渦扇-10發動機。
  • 殲10C換裝渦扇10B發動機!關鍵數據強於俄羅斯原版動力系統
    (殲10C戰機尾噴管)渦扇10B是中國渦扇10A發動機的改進型,最大推力14.5噸,相比渦扇10A提升13.7%,渦扇10B的使用壽命4000小時,相比渦扇10A更是成倍增加,此前中國殲11B戰機搭載兩臺渦扇10A發動機,但當時渦扇10A的可靠性還有待提高,所以渦扇10A只用於雙發戰機,並沒有用於單發戰機,此外航母艦載機對發動機的可靠性要求很高
  • 殲35隻差最後一步?新戰機靜力測試開始!或加裝渦扇19發動機
    特別是隨著運-20,殲-10,殲-11,殲-15,殲-16和殲-20等先後服役後,整個落後局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俗話說得好,落後就要挨打,所以我們也並沒有滿足現狀,新型戰機的推出也「流言蜚語」不斷。 不久前,一款全新的國產新型戰機出現在了人們的眼前。根據軍方專家張召忠的描述,這架飛機就是傳說中的「鶻鷹3.0」,也就是最新改進的FC-31。
  • 殲31為什麼不用殲20發動機?
    簡單的來說,殲-31為什麼不用殲-20使用的渦扇-10B大推力發動機呢?這就是四十年前米格-29和蘇-27的關係。所謂的殲-31就是沈飛自籌資金研發的FC-31,其設計定位就是一款中型機,使用中推發動機基本上就足夠了,用大推不是成了重型機了嗎?
  • 這項技術,全球僅少數國家掌握,比研發氫彈難,運20將裝渦扇-18
    通常渦扇發動機的涵道比大小,決定著其應用方向。如涵道比大的往往應用於大型運輸機、轟炸機等機型。而涵道比小的往往應用於隱形戰機。美國的網紅軍售五代機F-35戰鬥機,裝備的F-135渦輪風扇發動機,推力高達20噸以上,被認為是難以超越的存在。
  • 渦扇15殲31齊登場,專家:將迎來巔峰
    中國的空軍力量建設,隨著隱形戰鬥機的服役與即將面世的隱形轟炸機,將在221年成為中國國防力量建設的重要議題,隨著2021年的腳步越來越近,那麼在2021年,我國的空軍將會發展成為什麼樣子呢?近日,根據國際知名航空期刊雜誌《環球飛行》的報導指出,在2021年,我國空軍將會迎來巔峰時刻,一些先進的技術裝備也將悉數登臺亮相。
  • 推力15噸,渦輪前溫度1800℃,日本XF91發動機全球處於什麼水平?
    不過,作為戰敗國的日本也並未停止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更是在近兩年研製出了第四代大推力小涵道比渦扇發動機XF9-1。15噸以上,那渦扇發動機加推力達到15噸在全球是個什麼水平呢?,同時次於F-35所用F-135和蘇-57所用「產品30」的18噸的加推力,在我們渦扇-10B改進型(又稱渦扇-10C)14.5噸的推力之上。
  • 渦扇發動機終於獲獎!殲20曝光3大重點,F35仍有11處缺陷
    而在此前,殲-20隱身戰機再次以「新塗裝、新編隊、新姿態」亮相,並且還進行了被總師評價「非常到位」的飛行表演。大家也許會說殲20發動機問題,但這也老眼光了。舉例來說,隨著此前渦扇19發動機在國際市場大放異彩,一舉斬獲推力技術一等獎。
  • 中國苦苦研製渦扇-15不得,日本輕鬆造出四代大推,性能直逼F119
    殲-20入役多年仍然未能裝備目標發動機渦扇-15,有消息稱還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俄羅斯的蘇-57也未配備產品30發動機,仍配備蘇-35上使用的AL-41F。萬萬沒想到的是,日本剛宣布將研製下一代重型隱形戰鬥機F-3,緊接著就曝光了生產出了首臺第四代大推XF-91發動機。
  • 新批次殲20下線,出現兩處明顯變化,性能更上一層樓
    AL31依然是傳統的單層尾噴口,渦扇10「太行」發動機則使用了引射式噴管,因此可以確定新批次殲20裝備了太行發動機。此外新批次殲20的起落架明顯變粗了,並且還增加了1根輔助杆,甚至可以看出後起落架的輪胎都有一定的壓扁變形,這說明新批次殲20的起飛重量有較大提高,甚至已經超過了原有起落架的承重極限,必須對起落架進行加強。
  • 殲-31鶻鷹隱身戰鬥機能否使用WS-10B太行矢量發動機?
    有很多信息顯示,我國還在同步推進另一款性能更好的渦扇-19中推發動機的研製,畢竟渦扇-13是我國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其實就是RD-33的國產版本,其總推力約為8500公斤,而其最新的增推型號渦扇-13E的推力超過9噸,理論上能夠賦予FC-31戰鬥機18噸以上的起飛推力,這個數據當前基本已經滿足需求,同等的F-35使用一臺發動機,其總推力當前也就是18噸左右,同時矢量噴管對於推力的損失也計算再內
  • 渦扇-20讓運20擺脫對俄依賴,卻遭專家潑冷水:只是俄50年前水平
    殲20的問世讓我們空軍第一次如此的耀眼,誰能想要我們一直依賴的俄羅斯到現在還沒有服役五代戰機,而我們的殲20早已服役而且已經量產,成為全世界第二個服役五代戰機的國家,但是殲20
  • 誕生10年,殲20還存在什麼問題?發動機已成最大絆腳石
    而由於AL-31F系列渦扇發動機的開加力推力也僅為12-13噸左右,且加上其高油耗和可靠性較低等弊端,因此,便使得當前的殲-20縱然有在優秀的氣動設計外形,也會讓它在某些性能上略遜於對手同類型戰機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