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兒女》劇情亮了,江湖上只有一樣東西不變——女人的愛

2021-01-11 熱點事發布

上網搜對本片的評論,最基本的觀點是「披著故事片外衣的紀錄片」,我卻以為恰恰相反——紀錄片手法的故事片。紀錄片的手法可能才是電影的本來面貌,最早的電影倒是跟現在用手機拍視頻一樣,只是記錄生活真實場景。電影不就是有畫面和聲音的故事嗎?是用來講述他者的生活的東西,不是用來炫耀科技和美術,至少主要不是。我們看慣了充斥感官刺激的所謂電影,回過頭來才發現其實聽一個遠方來客講述異鄉的故事來得更有嚼勁。

雖然大同、畢節、前往武漢和烏魯木齊的綠皮火車以及巧巧臨時下車的荒村小站——對於觀者來說屬於異鄉,我們卻無不從中一次次收穫到親切與回歸,因為那一幕幕都曾經發生在我們身上和身邊。比如巧巧在客輪上被同艙的扒手旅客偷去錢包、圍觀跑江湖的民間歌舞團、在婚宴上混吃、被載客的摩託車主試圖勾引苟合、在酒店裡訛詐腐敗官員,以及諾基亞早期手機的經典鈴聲、潮州商會厚厚的玻璃門、小旅館的單人床和床頭的熱水瓶、聽說過沒見過的UFO……這一個個橋段組成一面多稜鏡,折射出的都是我們曾一一親身經歷、親眼目睹、親耳聽聞過的現實。今年恰逢改革開放四十年,這四十年的變化如此大如此快,快到那麼多場景已經被我們遺忘,比如上面這些。

有學者說,中國的發展是可視的,或者不客氣地說主要是外在的,比如城市、交通、商業以及人們的物質生活。可是,社會的發育和內在的體制卻並沒有跟著實現應有的進步。所以,當斌哥回到大同,城市已經煥然一新令他不認識,巧巧只得用手機地圖給他提示。江湖已經不屬于斌哥,但江湖的規則沒有變,所以他竟然被當年曾被他打得吃屎的老賈欺凌。江湖是什麼?江湖就是個翻臉不認人的地方。要想人認你,只有憑實力,古往今來概莫能外。老賈未說出口的話誰都能明白——如今你斌哥除了個癱瘓的窮光蛋啥都不是。雖然綠皮火車換成了高鐵,江湖上還是只認勢利。於是,巧巧不得不責問——老賈,咱就不能講究點兒?

江湖上只有一樣東西不變——女人的愛。當我在朋友圈發出帶有這句話的本文雛形時,有朋友評論說「女人如此善變,怎麼會不變?」我調侃道:「那不是江湖上的女人。」不是麼?那巧巧為何千裡迢迢去四川找斌哥,後來又把他接回,最終當斌哥離去時著急上火、踢門(細節!注意細節!)、頹唐無語呢?這才是江湖上的女人,江湖上的女人不問貧窮或富有、疾病或健康,跟所有婚禮上新人的誓言一樣一樣的。為了讓最笨的觀眾看明白,賈導乾脆讓巧巧直接發問:「這還是江湖嗎?」當然是!江湖沒變,變的是人心,人心之所以變,是因為人經濟社會地位變了。

那斌哥不愛巧巧嗎?當然不是!否則為何他癱在床上時還要繞著圈子問他當年的小弟「(巧巧)男人呢?」可是男人對愛的表示總是辭不達意,就像巧巧在劇院裡觀看江湖歌舞團演唱的《有多少愛可以重來》。請再次注意細節——當男歌手唱到「為什麼明明相愛」時明顯沒跟上節奏,這既是江湖歌手真實水平的體現,也可能是賈導故意設置的一個隱喻。男人愛女人,這是自然屬性,但男人更愛面子,這是社會法則。社會日新月異,但也許總有一些由於各種原因被邊緣化的人群,在現代化的夾縫中一個被他們稱為江湖的逼仄空間裡生存、相愛和繁衍,而且隨時可能被拋棄。

趙濤能夠憑此片擔噹噹下國內的演技派影后,她在林家燕告訴她她已是斌哥女朋友時的豐富而細微的表情變化,堪與我最喜愛的倍賞千惠子媲美。就是這類非大美女但能出彩的演員最令人著迷,這又是細節的力量。對比電視裡鋪天蓋地的宮戲、都市戲,再大的腕那張臉從頭到尾都如麻將牌裡的白板,雖然光潔亮麗卻缺失了傳神的表情、深邃的眼神、細微的肢體語言。缺失了現實厚重的背景,它們就只是一碗又一碗文化方便麵罷了。《紅樓夢》自稱只是假語村言,連哪個朝代都不明確,可書中哪個場景不是在寫實?再對比剛剛看過的老謀子的《影》,我們當然可以認為它是與《江湖兒女》並存的另一種風格而已,沒有可比性。可若是不得不二選一,我仍然只認可後者。畫面再美,畢竟抵不過生活的真實,多年以後能夠被載入電影史的也只會是後者。本片一以貫之的寫實主義讓人多少看到了託納多雷、波蘭斯基、侯孝賢的影子,但沒有他們的浪漫。事實上,賈樟柯並不是獨自存在的,在國內也有一批不願走到臺前的所謂地下導演,這是賈樟柯存在的土壤。

還是要致謝賈樟柯,他讓我們相信無論哪個時代總還有一些「講究點」的東西,因此也總有朝前走的理由。然而,我們經常無意中將自己當成了旁觀者——影片最後一個鏡頭的一格格視頻監控畫面大概想要表達這個意思吧!

相關焦點

  • 深度解讀《江湖兒女》裡的江湖
    這樣的電影風格怎麼拍得出江湖的刀光劍影的熱血和痴男怨女的愛恨情仇呢?然而賈樟柯做到了,他告訴我們:市井小民也有江湖。江湖故事那《江湖兒女》是怎麼來體現江湖的呢電影開端,嘈雜且烏煙瘴氣的的麻將館,形形色色的打牌人,驕傲走來的「大哥的女人」巧巧,輕鬆化解爭執的「大哥」,槍。江湖。
  • 《江湖兒女》首播,解讀優秀佳片看點
    中國時代洪流下的男情女愛,人間江湖不變的人情冷暖。在2015年繼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之後,中國電影已經有兩年沒有入圍過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中了。今年,賈樟柯導演4月21日帶領最新的《江湖兒女》衝入坎城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了,並且受到西方一眾好口碑!
  • 江湖兒女結局是什麼意思 電影江湖兒女劇情解析
    電影《江湖兒女》人們首先從題目中想到的是江湖氣短、兒女情長;尤其是看到斌哥和巧巧一波三折的愛情,更是驗證了這個道理;其實看過電影的觀影團成員從題目中就知道了江湖包含了俠肝義膽和兄弟情義!郭斌剛加入幫派的時候,很注重兄弟情義,請二爺喝酒吃飯是遵循道上的規矩,對兄弟們勸架握手言和是情誼;後來巧巧為愛人郭斌坐牢更是情,但那時候大家都說有情有義,後來巧巧出獄,郭斌躲著她成為了無情無義;隨後巧巧逐漸在成長中也成為了江湖人士,雖然無情,但有義!也因此成為了人們想像中那種江湖人士!
  • 愛情就是女人的江湖,我們都是宇宙的囚徒
    電影海報上,趙濤飾演的巧巧眼神疏離且堅定,廖凡飾演的斌哥抽著煙,眼神落寞威嚴又似乎含有一絲淚光。海報上寫著:我經過的最大風浪是和你的愛情。1.女人的江湖,大概就是愛情吧。巧巧問斌哥,「我們是什麼人」。斌哥說「江湖人」。
  • 《江湖兒女》2001——江湖在心不在身!
    2001年的他,有女人,但還沒想到要結婚,所以,頂多35歲。而2001年的我,還沒女人,29歲。2001年的斌哥威震大同,成箱的錢視為糞土。2001年的我一個月工資一千塊錢。2001年的夏天,斌哥在大同指點江山,揮斥方遒。2001年的夏天,我考上內蒙古的研究生,八月底坐火車,從濟南到了呼和浩特,沒錯,我經過了大同。
  • 《江湖兒女》:劇中人物巧巧
    可在這部《江湖兒女》裡,從《任逍遙》走過來的巧巧,經她演繹後,戲謔中的篤定果敢,紅塵中滾打的睿智,都著實迷人。一生很短,只夠愛一個人。影片開場,鏡頭給了巧巧一個臉部特寫,在2001年山西的迪廳裡,埃及豔后一般的直發在黑暗裡閃來閃去,巧巧明豔的臉龐則隨之忽隱忽現,眼神裡的澄澈與甜美讓人為之心顫。我很不幸地被俘獲了。
  • 七個觀點來說一下江湖兒女,褒貶不一的評價看了都是有點迷
    還是大哥的女人的時候,巧巧說,『我可不是江湖上的人』;後來輪到她來照顧落魄的斌斌了,她又說,『江湖上不是講義嗎,不過你不懂,你不是江湖上的人』。這兩處『江湖』明明是相承接的,意味卻無法保持一致。前者有混幫派的意思,後者卻不可能是,她後來開的麻將館可不是什麼黑社會。4,那麼後來巧巧走進的江湖是什麼呢?我們還有一個跟江湖一樣一言難盡的詞,叫社會。
  • 廖凡和「巧巧」,誰是真正的江湖?看懂《江湖兒女》,其實很簡單
    今天我們聊聊賈樟柯的《江湖兒女》。影片講述,發生在廖凡飾演的「大哥」郭斌和趙濤飾演的「情人」巧巧之間,一段橫跨17年的愛恨糾葛。下面說說小編對這部電影的理解。何為「江湖兒女」?「江湖」的外殼,是時代、是社會、是人與人、是周圍浮躁,虛假的一切。
  • 電影《江湖兒女》講述一個心懷江湖情義的女子巧巧的故事
    時間上,影片從2001年講到2018年;空間上,橫跨山西大同、重慶奉節以及新疆。《江湖兒女》講述一個心懷江湖情義的女子巧巧17年的時空之旅,在前現代社會,對一個人道德的至高評價大概就是有情、有義。但在這個轉型、分化的時代來談情義、談江湖,總有一些逆潮流而動的意思。
  • 看·電影|《江湖兒女》:如何串聯他們的淺醉人生
    前兩天剛和大家聊過賈科長「含濤量為零」的最新短片《來訪》,今天,「含濤量爆棚」的《看·電影》選題《江湖兒女》就踩著點兒來襲。不過,看到這片名,內心是欣喜的。說老實話,當年濤姐就是憑藉這部戲裡情深義重的江湖女兒形象,成功地徵服了小編,並輕鬆詮釋了關於所謂「大哥的女人」的最「颯」銀幕想像。
  • 賈樟柯新片江湖兒女完整演員陣容介紹 江湖兒女講了什麼故事?
    由賈樟柯執導,趙濤、廖凡主演,備受各方關注的犯罪愛情電影《江湖兒女》正式宣布殺青,同時片方也曝光了一組劇組的殺青花絮照。除導演賈樟柯,主演趙濤、廖凡之外,攝影師埃裡克·高蒂爾Eric Gautier(法)、燈光指導黃志明和錄音指導張陽等幕後大咖也紛紛亮相。  據悉,《江湖兒女》前後拍攝近4個月,先後輾轉大同、三峽、新疆等地。
  • 《江湖兒女》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影片
    在《江湖兒女》中,賈樟柯用一場戲概括了「江湖」:汾酒茅臺杏花村,管你清香醬香倒在了一個大臉盆兒,宛如江河溪澗奔流入海,分了喝去從此你我就都在這一個醬缸裡滾打了。另一個象徵江湖情義的「關二爺」銅像在賈樟柯電影中也一直存在,而這一意象在《江湖兒女》中由「情義」轉變為了「利益」。老賈因為「義」在關二爺面前說出了實話,也在關二爺面前奚落晚年癱瘓的斌哥。
  • 《江湖兒女》用臉盆喝酒,那個記憶中曾經的江湖
    如果沒有聽說過,電影《江湖兒女》帶你走進江湖,讓你知道豪橫不只是在電視劇《新世界》裡有,出生在六七十年代人的心目中,也有。年輕的時候,喝酒不是為了娛樂,也不是因為有朋友才在一起才喝酒,而是一種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多少年前,喜歡喝「摔酒」,不是因為多好喝,就是覺得豪爽。
  • 江湖兒女結局郭斌為什麼再次離開巧巧 江湖規矩和尊嚴束縛了他
    電影《江湖兒女》已上映,賈樟柯對江湖的解讀都在片子中,而結局戛然而止讓人們摸不著頭腦。《江湖兒女》結局究竟想表達什麼?雖然都知道一入江湖再難出局,但郭斌經歷了這麼多大起大落,最後的選擇依舊是再次離開巧巧,難免不被人們痛斥薄情寡義;但想到郭斌是一個江湖人,男人的自尊不允許他在一個女人的庇佑下生活,因此也就不難理解斌哥最後的選擇了!電影《江湖兒女》9月21號上映,短短幾天票房持續上漲,豆瓣評分7.8更是彰顯影片的成功!
  • 《江湖兒女》,2019年歐巴馬最喜愛影片之一
    這其中最引起我們注意的,當然是我們自己的電影《江湖兒女》。該片是2018年9月份在國內上映,2019年才開始在國外上映。該片的成績:2018年入圍第7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在北美最具影響力的電影雜誌之一《電影評論》雜誌,發布的2019年度十佳電影榜單中,由賈樟柯執導、趙濤、廖凡主演的《江湖兒女》位列第八。
  • 江湖兒女:你走了就剩我一個我還是江湖人
    「你不是江湖人,但是我跨過了江湖來找你啊。」這個對白是電影《江湖兒女》裡女主角巧巧出獄後來到奉節找當年的男人斌斌的。說是當年,是因為巧巧在斌斌出了事之後,自己進了監獄的這段時間裡就已經不在當年的山西了。電影從一開始的大棚歌舞就已經交代了大概的時間關係。
  • 江湖兒女人物原型是誰 電影江湖兒女真實故事歷史背景回顧
    《江湖兒女》是由賈樟柯執導的犯罪愛情電影,由廖凡、趙濤領銜主演,徐崢、梁嘉豔等聯合主演,於2018年9月21日在全國上映。來看看江湖兒女電影人物原型是什麼?[江湖兒女馮小剛戲份被刪原因]江湖兒女電影人物原型  這部電影來源於真實的人物,也與導演的兩部電影《任逍遙》(2002)、《三峽好人》(2006)有關。那兩部電影中隱約的背景、沒有詳細展開的情節,是《江湖兒女》的故事主體。  《江湖兒女》的中文片名,引自費穆導演籌拍的最後一部影片。
  • 《江湖兒女》曝街頭血戰 賈樟柯趙濤解析「UFO」
    《江湖兒女》曝街頭血戰 賈樟柯趙濤解析「UFO」 《江湖兒女》曝街頭血戰片段 時長:02:45 來源:電影網
  • 推個電影|江湖兒女
    《江湖兒女》是由賈樟柯執導的犯罪愛情電影,由趙濤、廖凡主演。影片講述了巧巧與斌哥跨越17年,歷經相愛與背叛、分離又重逢的故事。這部影片還是從賈樟柯一貫熟悉的山西開始。在經歷過在船上騙走了錢包的女人、欲行不軌的摩的司機等等不順之後,歷經千辛萬苦的巧巧終於來到奉節,見到了斌哥。然而斌哥已經不再是那個意氣風發的黑道大佬,甚至他已經有了新的女友。巧巧希望斌哥和他一起回到大同,然而斌哥卻不願意,他在出獄後發現這已經不是他熟悉的那個江湖了,他被時代拋到了後面,於是他想要混出頭再榮歸故裡。
  • 你真的知道《江湖兒女》到底在講什麼嗎?
    近日正在電影院熱映的《江湖兒女》,很多人看過之後非常喜歡,也有很多人看過之後表示看不懂。環球時報的總編輯胡錫進更是發微博吐槽《江湖兒女》,是一部講述平庸故事而且充滿負能量的電影。那麼您在觀影后又有什麼樣的感受呢?您真的知道,這部電影到底是在講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