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 城市的「裡子」也出彩(探索城市精細化管理新路子)

2021-01-20 大洋網

電力、通信、燃氣、廣播電視……城市管線布設,時常面臨兩難:架在空中,街道上方是難看的「蜘蛛網」;埋入地下,易腐蝕,維修不便,還常常會因施工被挖斷。

如今,隨著地下綜合管廊的建設,難題正在逐步被破解。

從四川成都高新區一處隧道階梯步行而下,到達地下近20米深處,一條寬11米、高2米的地下管廊呈現眼前。這裡集中了自來水管、通信光纖、高壓電纜等近百條管線,同處一「廊」,井然有序——地下管廊這一城市「裡子」,跟高樓大廈的城市「面子」同樣整潔。

2016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提升防汛抗洪和減災救災能力。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國家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工作部署,成都著力推進地下管廊建設,統一規劃、集中布局各類管線。迄今,全市地下管廊建成投運20多公裡,50多條在建管廊總長度約167公裡,覆蓋絕大部分中心城區。

集約管理,馬路不再臨時開挖

保養得好好的馬路,為啥隔三差五被挖開?不少市民有此困惑。實際上,不是路面有問題,而是路面下暗埋的管線出了故障。為了維修,只得開挖馬路。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讓問題迎刃而解。

成都金融城附近,一條長3.4公裡、寬16米的地下管廊正在澆築成型。寬敞的管廊內部,將匯集電力、燃氣、供水、通信等管線。

「按照規定,地下管廊每200米設有專門的入口、通風口,檢修方便。」中建二局金融城地下管廊項目負責人伍政宇告訴記者,這處管廊建成後,埋線和維修都在管廊內完成,內部還有專門的檢修車道。「各類管線分布在獨立的艙室,即便某一類管線出現故障,也不會影響其他管線。」根據成都出臺的技術規範,地下管廊與周邊道路、地庫、地鐵等其他地下構築物一體化建設,以提高地下空間利用率。

地下管廊也是「海綿城市」吸水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排水防澇成為基本功能。以金融城地下管廊為例,內設雨水艙、回用水泵,對雨水進行收儲回用。中建二局項目總工程師王浩介紹,雨量過大時,管廊中的雨水管線發揮排水功能,可有效提高城市防洪防汛能力。

設計精細,功能精準。6月25日,成都遭遇汛期以來最強降雨,漢州路地下管廊排洪艙當天排洩積雨最多時達每小時近千立方米。成都市管廊監管服務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過去一遇到暴雨,這個路段就大量積水,嚴重影響車輛和行人通行。」

「地下管線就像城市的『血管』,雖然隱身在人們視線之外,但一旦發生故障就像城市發生『血栓』。」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梁柏清表示,將市政管線集約布設在地下管廊,即便發生「血栓」,也不用重複開挖道路,減少了給市民生活帶來的不便,「此外,在通風、乾燥、監測便捷的地下管廊內,管線的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得到成倍增加。」

科技護航,確保運行安全穩定

6月10日9時許,由於通風口堵塞,漢州路地下管廊綜合艙第五分區氧氣濃度低於正常標準,傳感器監測到這一異常情況後立即自動預警。成都地下綜合管廊總控中心監控系統接到預警,自動啟動管廊內風機換氣,很快使氧氣濃度恢復正常。

「控制中心是管理地下管廊的『大腦』,由總控中心和多個分控中心構成,實現全域監控和片區巡查相結合。」成都市管廊監管服務中心主任曾小峰介紹,總控中心已於去年7月試運行,負責對全市地下管廊進行全域監控、指揮調度,確保管廊安全穩定運行。

在總控中心監測平臺,輕點按鈕,一處地下管廊的三維模型躍然眼前。「通過三維可視化管理界面模擬管廊運行狀態,能夠對管廊設施進行精細化管理。」總控中心工程師告訴記者,地下管廊往往與其他設施交彙編織,例如金融城地下管廊就與兩條地鐵以及10餘條市政道路相交,「在複雜環境下,按照實際尺寸比例和光線環境進行模擬,再通過VR(虛擬實境)模擬管廊內各類突發事件,就能有效提高應急處置能力。」

安全是地下管廊的生命線。走進天府新區一處地下管廊,酷似紅燈籠的消防裝置分外醒目。「一旦發現火警或者甲烷、一氧化碳等氣體超標,這個自動化裝置便會報警或噴灑滅火粉。」管廊維護單位負責人告訴記者,有的管廊內還備有軌道機器人,一旦發現火警,能以20公裡時速移行滅火。

「每公裡地下管廊包含的消防、通風、監控與報警系統等七大類設備大約500個。」曾小峰介紹說,管廊內部的各類傳感器對現場實景、溫度、溼度、氧氣濃度、有毒有害氣體濃度等保持著高敏感度監測,是管廊智能監控系統的「眼睛」和「鼻子」,配合控制中心這個「大腦」提高管廊運營維護效率和穩定性。

精準施策,建設布局因地制宜

「以前,那麼粗的汙水管道直接橫在馬路旁,讓人擔心爆管或洩漏。」家住龍泉驛區洛帶鎮的居民李黎告訴記者,去年市政改造時,遷走了這處管道,隱患消除了,馬路也變得寬敞、美觀。

露天管道遷走,地下管廊有一功。去年11月,地下管廊建至附近,正好將這處汙水管道順勢收納入內。

「改造後,洛帶鎮這條汙水管道深藏在地下40米處的管廊內,布設了監控攝像頭和傳感器,安全有了保障。」成都市城市管理委員會市政處負責人張黎青說,管線分類入廊,合理布局,不僅能豐富城市「裡子」功能,也讓城市「面子」更整潔。

綠樹成蔭,花開如畫,噴水池水色清亮……在天府新區興隆湖畔,一個足球場大小的綠地公園,就建在地下管廊所在地面上。

「地下是汙水管廊,地上是綠地公園。」中建三局項目經理宦小松告訴記者,管廊埋在公園地下20多米深處,與一座地埋式汙水處理廠相連,實現給排水、再生水管道共用。部分汙水經過淨化,從地下管廊抽到地面成為公園的景觀用水。

成都建設地下管廊,既注重同步推進、一舉多得,也講究因地制宜、經濟合理。

「老城區的一些區域採用傳統方式布局管線,如果在這些區域新建地下管廊,涉及大量建成設施的重新規劃,影響大,成本高。這種情況下,只要原狀布局的安全性有保障,就保持原狀。」張黎青告訴記者,成都將地下管廊建設分為新建項目和老城區改擴建項目兩類,充分考慮新老城區、地理條件、道路斷面等因素,對是否將管線統一納入地下廊道,遵循「宜入則入」原則,不搞「一刀切」。

按照規劃,到2035年,成都全市地下綜合管廊總長度有望突破1000公裡。

相關焦點

  • 成都 城市的「裡子」也出彩
    從四川成都高新區一處隧道階梯步行而下,到達地下近20米深處,一條寬11米、高2米的地下管廊呈現眼前。這裡集中了自來水管、通信光纖、高壓電纜等近百條管線,同處一「廊」,井然有序——地下管廊這一城市「裡子」,跟高樓大廈的城市「面子」同樣整潔。2016年7月,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指出,要加快城市地下管廊和小型水利工程建設,提升防汛抗洪和減災救災能力。
  • 城市更新,要有機,更要精細化管理!
    在過往,中國城市更新主要是以拆建形式為主,更新規模龐大卻間接破壞了寶貴的城市文化資源。在新時期下,城市的環境與文化資源更加得到重視,中國的城市更新將過渡到以創新改造為主的漸進式有機更新,體現在更加精細化的城市管理上。那究竟何為城市有機更新?如何透過精細化的管理手段實現城市有機更新?
  • 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浦東「城市...
    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浦東新區城市運行綜合管理中心,了解上海在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方面的做法。他強調,城市管理搞得好,社會才能穩定、經濟才能發展。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在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上下功夫。今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過的地方又有了新變化,浦東新區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推出了「城市大腦」3.0版。
  • 【超大城市治理④】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 探索超大城市治理新路子
    化解各種傳統和非傳統安全風險必須樹立系統思維和底線思維,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20年3月10日在赴湖北省武漢市考察疫情防控時表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
  • 霑益區花山街道:城市管理「精細化」 惠民利民「以小見大」
    花山街道在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同時,注重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強環境秩序綜合整治,補齊民生短板,提升群眾文明城市創建滿意率、獲得感。組織開展農貿市場、交通秩序、老舊小區等各類專項整治行動,進一步規範經營行為,疏堵結合整治亂停亂放,用管理「精細程度」換取群眾「滿意指數」。
  • 著力打造「四型」城管 促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今年來,沅江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從市民的感受和體驗出發,將城管綜合執法工作擺在民生重要位置,以鍛造規範、文明的執法隊伍為目標,使城管執法更加親民為民,打造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沅江」,促進了沅江城市管理精細化。
  • 聚焦城市環境綜合秩序治理,西湖區全面推進黃龍商圈精細化管理
    今年以來,西湖區聚焦城市綜合環境秩序治理,以黃龍商圈亮化提升改造為抓手,在黃龍商圈實施精細化管理,加快落實管理責任、細化管理標準、創新督查機制,夯實城市潔化、序化、綠化、亮化、美化「五化」建設,努力促進商圈區域街容風貌、街面秩序、管養標準、區域短板提升,最終實現精細化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 高樓也「體檢」 上海以5G賦能精細化城市管理
    新華社上海12月17日電(記者陳愛平、陳杰)隨著5G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上海引入新技術探索更智慧、更精細化的城市管理。  雨後放晴,工作人員來到上海市虹口區景泰大樓附近,操縱一架接入5G網絡的無人機為這棟高樓做「體檢」。
  • 實幹9+3,城市在蝶變⑤:做足城市「面子」,更不忘城市「裡子」!日照...
    編者按:4月3日上午,日照市重點工作攻堅動員大會召開,全市上下要堅持在大局下謀劃、在大勢中推進、在大事上作為,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只爭朝夕的精氣神,聚力抓好「9+3」攻堅行動,奮力趟出一條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 【定稿】蚌埠市人民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工作的實施...
    >號),鞏固和提升我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以推進「中國人居環境獎」創建工作為目標,進一步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出以下實施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的理念,把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以「中國人居環境獎」各項指標為創建抓手,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優化城市布局,美化城市環境,將我市打造成為夯實發展基礎、孕育發展動力
  • TOD引領城市發展 成都探索「未來城市」實施建設模式
    東京利用TOD開發形成城市功能的聚合體和城市生活的共同體,打造城市發展的新地標新引擎,提升土地開發的經濟價值、商業價值、社會價值和生態價值。二子玉川場站實施TOD開發後,集聚商業、酒店、文化娛樂、生態公園等功能,住房及商業價值增長超過200%。  TOD綜合開發強化城市形態控制。
  • 城市管理如何更精細化?環衛行業首個「城市大管家」品牌在廣州發布
    作為城市管理的重要參與者,面對城市服務萬億級市場,環衛公司要如何順應大勢,提供更有效的城市服務?12月22日,僑銀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僑銀環保」)在廣州正式發布「城市大管家」發展戰略,成為環衛行業內第一家推出「城市大管家」品牌的企業。
  • 化整為「鄰」,讓「鄰長制」助推管理精細化
    為進一步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提升對基層群眾的管理和服務能力,安徽渦陽縣馬店鎮近年來積極推行「鄰長制」,將管理觸角延伸至街頭巷尾,助推管理精細化,努力讓小巷不僅「面子」好看,而且「裡子」更有內涵。「鄰長制」相當於把社區化整為「鄰」,讓社區治理走向精細化。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社區幹部天天與事務打交道,有時候卻與居民隔著心,彼此缺少交流;社區幹部看到居民的身影,不一定了解他們的內心獨白;社區幹部天天「泡」在基層,不一定能讓居民掏心窩說話。
  • 貴安社會事務協調局強化職能 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
    1月7日,記者從貴安新區社會事務協調局獲悉,自2020年7月以來,貴安新區社會事務協調局快速推進貴陽貴安社會事務融合發展,不斷強化協調職能,持續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從城市「顏值」到生活「品質」,不斷提升貴安新區群眾幸福感。改善市容環境衛生。
  • 【創文明城市永遠在路上】精細管理 擦亮文明城市「金字招牌」
    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是對一座城市綜合實力、形象魅力、發展活力、治理能力的全面考驗。自我市以全國「縣級市和縣」第一名的成績順利通過全國文明城市覆審以來,全市上下無不為之振奮,特別是今年以來,我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進一步加大城市精細化管理力度,刷新了城市顏值,涵育了文明風尚,增進了民生福祉,也磨礪出了城市的品格與風骨。
  • 武穴綜合執法:探索實行「三長」制 精細化管理零死角
    自2015年3月開展試點以來,該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湖北省和黃岡市關於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試點的要求,緊密結合武穴實際,堅持邊研究邊實踐,邊推進邊完善,大膽探索了具有武穴特色的「1+4」改革推進模式,逐步形成了「實施範圍全域化、整合職能集約化、機構設置扁平化、協調配合一體化」的武穴綜合行政執法體制改革之路,改革進程穩步有序,改革效果正在凸顯。
  • 探索新路子,創建雅安城市垃圾分類「可借鑑可複製」樣板!
    當前,生活垃圾分類各個環節正在逐步納入依法管理軌道,與之相關的《雅安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考核辦法(試行)》也即將出臺。 目前,青江街道轄區小區、大院即將安裝垃圾分類設施,並積極營造垃圾分類的宣傳氛圍,有序推進垃圾分類示範片區打造工作。
  • 「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為展示德陽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城市建設發展格局,吸引國內知名企業到德陽投資興業,助力德陽打造「遠者來、近者悅、居者安」的現代公園城市,12月9日,「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 ...不斷創新城市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 「大手筆」管好城市「繡花...
    今年以來,東營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牢固把握「管好城市為人民」的發展理念,對標對表先進地區,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創新手段,不斷攻克新形勢下的城市管理難題,持續提升城市管理精細化
  • 成都高新區:智慧城市,以「用」為綱
    目前,成都高新區正在著力喚醒「沉睡」的政務、產經數據,導入豐富的社會數據,並將他們匯集於城市的智慧治理中心,並從經濟運行、重大項目調度、環境保護、渣土車執法、共享單車管理、疫情防控等九大專題板塊入手,推動城市治理高效化、精細化、現代化。尤其在疫情期間,數位化轉型讓成都高新區的防疫與復工復產工作順利展開,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典型案例,並獲得「2020 IDC中國數位化轉型優秀獎—信息數據領軍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