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日本手遊市場重點回顧及榜單分析 葡萄盤點

2021-01-17 遊戲葡萄


正因為平靜如死水,滴水便可引起動蕩——這或許是2014年日本手遊市場的真實寫照。


日本手遊市場相對成熟,在產品和市場運作上已經定型。正因如此,該市場2014年的行業和產品動態,均給人力不從心的感覺。《智龍迷城》讓位、日本社交遊戲協會(JASGA)解散、MMO手遊《劍與魔法的境界》崛起,可見不管程度如何,這個市場正一點點從根本上進行轉變。請隨葡萄君一同回顧2014年的日本市場。


前言:市場規模會擴大,並趨向壟斷化


2014年對行業人和玩家來說都是有趣的一年,動作類、體育類、RPG類等,多種類型的產品輩出,社交遊戲、原聲遊戲的產品內容更加豐富。15年,研發商的競爭和淘汰將變得更加激烈,但其中也會有更多的好產品出現,同時,日產手遊的海外發行也將逐漸加大力度。


到了2015年,日本手遊市場的規模將繼續擴大,然而如果沒有大熱作品的誕生,整個市場中遊戲主要路線的伸展率將會鈍化。一方面,隨著開發費用的高升,排名靠前的開發商將會趨向於壟斷市場。另一方面,廣告宣傳費用的膨脹也使得大廠商更有優勢,能夠存活的中小CP可能是針對腐女等特殊市場(便於開發產品)的企業、或者廣告費需求較小(僅口頭宣傳就足夠)的企業。找怎樣的突破口如何切入,是15年的求生戰略。


在14年,優勝劣汰的現象更加明顯,開發費用的上升、廣告宣傳費用相對效果的減少、人事費用的上升是最影響企業發展的三個要素。而已有產品經過版本的迭代,使得越來越多的遊戲佔用玩家的時間,從很多事例中可以看出,利用相同的開發費和宣傳費,獲得的用戶流量和遊戲收益越來越少。此外,技術力、人才資源、資金實力比較弱小的中小開發商很有可能會考慮融資或撤出市場。另一方面,日本國內具有一定地位和市場的開發商將在海外擴展市場,也將繼續擴大頂尖產品的市場規模。


產品熱點:聚焦mixi


2014年最引人矚目的無疑是mixi的《怪物彈珠》,自5月超過GungHo的《智龍迷城》登頂App Store暢銷榜首以來,雙方不斷爭奪該榜首。從結果上看,mixi實現了業績的急速擴增和股價的順利上漲。


另一方面,KLab憑藉公司架構和政策的改革扭轉了業績虧損,又以《LOVE LIVE:學園偶像祭》為契機,實現以往最高的業績,進而拉動了旗下多款手遊的營收。


《怪物彈珠》一路爬高,出海如順水推舟


日版《怪物彈珠》於13年10月10日上架,在沒有實施大規模宣傳的情況下,僅過17日,mixi的股價便從最低的1080日元上漲至2874日元,翻了2.6倍。


2014年1月,《怪物彈珠》在App Store/Google Play暢銷榜均獲得第五。2月,mixi與騰訊基本達成合作,將在中國、香港、澳門借QQ和微信等平臺推廣《怪物彈珠》。通過mixi的融資和電視廣告,《怪物彈珠》獲得兩大榜單暢銷榜第二位,直逼《智龍迷城》,並成為世界第九暢銷的手遊。


年中,《怪物彈珠》首次超越智龍迷城,登頂App Store暢銷榜首。mixi14年Q1財報顯示,營收較上季度增幅143%。而後《怪物彈珠》發布臺版、追加聯機功能、播出新電視廣告,全球用戶數達到1000萬。


突破千萬大關後,《怪物彈珠》又聯動LINE推出新電視廣告,聯動7-11便利店和足球界推出大型廣告,mixi14年Q2財報顯示,《怪物彈珠》營收突破100億日元,其在追加LINE好友聯機功能後,獲得App Store暢銷榜世界第四位。


10月、11月,《怪物彈珠》先後登陸北美和韓國,追加視頻分享功能,並與KONAMI聯手開發街機版。mixi積極推出遊戲相關周邊,並舉行線下競賽活動,並計劃推出戰鬥特化型《怪物彈珠》新作《怪物角鬥場(暫定名)》。mixiQ3財報顯示,《怪物彈珠》單作營收猛漲93%,逼近200億日元。


統計11月《怪物彈珠》和《智龍迷城》的榜首獲得天數後,前者已經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兩個榜單中超越了後者。12月,隨著國服《怪物彈珠》的推出和4人聯機功能的追加,同作在全球的用戶突破2000萬。


總地來看,mixi憑藉《怪物彈珠》獲得的不僅僅是營收,其在日本及海外的遊戲業務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深度。但另一方面,《怪物彈珠》帶來的巨額推廣費也給其運營團隊帶來不小的壓力。相比《智龍迷城》出海中國的舉棋不定,《怪物彈珠》開拓海外市場的力度更大,結合電視廣告等常規宣傳手段,《怪物彈珠》一路走勢良好。而mixi的戰略布局,其實已經很明顯了:順水推舟出海擴產業,借《怪物彈珠》樹立mixi招牌。


對行業來說,2014年最令日本從業員印象深刻的就是mixi與《怪物彈珠》的動向。


COLOPL、Marvelous、KLab締造月流水10億日元新作


在上述同一調查中,除了引人注目的mixi和《怪物彈珠》,誕生出月流水10億日元新作的還有COLOPL、Marvelous和KLab。


COLOPL於14年後半年推出RPG新作《白貓計劃》的成績有目共睹,儘管日本市場是一個RPG幾乎做到盡頭的市場,但新的表現形勢和適應新平臺的操作模式依然能帶來成功。從本質上講,不管是COLOPL自研的「軟指控」作業系統,還是《白貓計劃》的ARPG運作流程,甚至看似新穎的養成模式,都不是完全的創新。而COLOPL做的,只是將它們匹配到移動端:軟指控的可操作彈性、3D人物設定、核心關卡設計、王道RPG故事。


而KLab再次證明了二次元的潛力,11月KLab發布的財報顯示,《LOVE LIVE:學園偶像祭》在海外的營收增幅70%,直接使得該公司赤字轉黑,並達成以往最高的營收業績。而《LOVE LIVE》這個企劃的成功是全面的,當用戶從任何角度接觸它時,必然能很快發現身邊的各種事物都充斥著該企劃的元素,這種全方位的侵蝕,是二次元用戶無法抵抗的:「LOVE LIVE」從雜誌擴展到手遊、周邊,利用動畫吸引新粉,再推出主機遊戲吸引死宅,另外加強CD和真人組合宣傳,擴充固有遊戲內容,而後連續推出動畫,循環吸粉——邪教就是這麼來的。


日本遊戲行業中MMO類遊戲向來不受歡迎,而由Aiming製作、Marvelous發行的MMORPG《劍與魔法的境界:古之女神》不僅在手遊平臺開拓了MMO的市場,還能連續維持高ARPPU值,僅這兩點可以說讓日本手遊業界倍感吃驚。不難看出,製作、運營方活用了電視遊戲、PC遊戲時代的經驗,這個轉型是非常成功的。而遊戲葡萄將在1月23日舉辦的「Gamer 2015」開發者交流大會上,很榮幸邀請到Aiming公司COO萩原和之先生進行演講,並為行業人分享《劍與魔法的境界:古之女神》的成功經驗。


暢銷榜回顧:仍是難攻的堡壘


縱覽2014年的日本市場,暢銷榜依舊是中小PC無法攻破的堡壘。巨頭開發商和原有強作佔據著榜單上位,作品的前期宣傳和固有價值基本決定了遊戲上架後的位置。表面上,廠商針對遊戲推出的活動基本就是促進榜位變動的要因,而唯一的看點,就是「龍怪之鬥」。


App Store暢銷榜首動蕩


14年初,SE和Cygames推出的《勇者鬥惡龍超級光芒》獲得不少關注,之後一直表現不佳,但在9月恢復了狀態,於9月19日暫時獲得App Store暢銷榜首。


再看其後的新作,14年上半年萬代南夢宮推出了《JOJO的奇妙冒險:星塵射手》、《海賊王:尋寶之旅》,Cygames推出了《宏藍幻想》。其中,《海賊王:尋寶之旅》在11月20日獲得App Store暢銷榜首。


進入下半年,COLOPL的《白貓計劃》、MISTWALKER的《TERRA BATTLE》、SE和DeNA的《最終幻想:記錄者》均創下了大熱記錄。而《白貓計劃》雖上架不久,也與《海賊王:尋寶之旅》一樣,在11月13日獲得App Store暢銷榜首。


可見,《智龍迷城》自從進入2014年,其在日本市場「絕對王者」的地位,便不斷遭到來自《怪物彈珠》為主的多款新作的衝擊。這些新作不僅在14年獲得了不小的收穫,它們在2015年的動向也值得注目。


App Store榜單特徵


統計每月榜單前五十的作品並查看其來源,將結果劃分為GungHo、mixi、COLOPL、LINE、巨頭研發商、平臺企業、其他平臺和海外廠商幾類,可以得出以下結果:


1. 平臺企業強勢:上半年整體維持在11~14名以內,作品數目有增有減,下半年整體排名維持在11~15名內,作品數量呈逐漸增多的趨勢。


2. 《智龍迷城》維持全年第一:該作整體營收維持全年第一,但GungHo的其他作品發力不足。LINE維持較高水平,COLOPL作品更新換代較快。


3. 主機廠商萬代南夢宮表現最突出:以《海賊王:尋寶之旅》為首,旗下產品在暢銷榜前50中出現頻率較高,在7月和12月作品數超過LINE和COLOPL,產品儲備豐富。此外世嘉以《鎖鏈戰記》和《噗喲噗喲QUEST》,SE以《勇者鬥惡龍:超級光芒》《學園少女:突襲者》《乖離性百萬亞瑟王》進入榜單上位。


4.CyberAgent集團綜合實力上揚:CA集團各公司產品在榜單前50最多佔到一個月7部作品,有四個月佔到6部作品,可見CA集團的綜合實力呈上揚趨勢。


5.COM2US《魔靈召喚》滲透日本市場:海外廠商表現最好的還是Supercell,而下半年韓國COM2US的《魔靈召喚》也闖入榜單前三十並穩定維持,韓國市場的作品成功滲透到日本。


6.中堅企業份額縮小,趨向兩極化:有兩部作品同時進入前五十位便是中堅企業,但中堅企業作品總數從2月的15部到12月的8部,幾乎縮減一半。而其中《LOVE LIVE!》引領KLab展現強勢,使得中堅企業出現兩極化趨勢。


7.傳統大廠超過本土中堅企業:前者與後者在一月入榜前五十的作品比率為13:20,同比率在12月變為15:14,傳統大廠榜單霸佔率趕超本土中堅企業,這也與中堅企業份額縮水有關。


Google Play榜單特徵


與App Store榜單採用同種分析方法,對Google Play暢銷榜分析後可以獲得以下結果:


1.傳統大廠前20佔有率最高:大廠在Google Play榜單更顯強勢,暢銷榜前20位中,6月、8月、9月均有7款作品入駐,而平臺企業所佔份額較App Store暢銷榜同份額有所減少。


2.LINE後半年發力:憑藉兩款產品的新版迭代(《LINE POKOPANG》→《LINE POKOPOKO》;《LINE POP》→《LINE POP2》),LINE旗下作品在14年後半年提升了榜單排名,穩定在15位以內。相比,COLOPL的整體排名略有下降,領銜產品由「黑貓」變為「白貓」。


3.萬代南夢宮同樣強勢:萬代南夢宮在Google Play暢銷榜的表現比在App Store更好,前五十位內除了top10,其產品幾乎遍布整個下遊榜單,單月最多入榜10款作品。


4.漲勢最猛為《怪物彈珠》《LOVE LIVE》《劍與魔法》:mixi的《怪物彈珠》在4月後穩定在第二位,8月後長居第一位;KLab的《LOVE LIVE》在上半年穩定在20位以內,下半年則攀升至10位以內;《劍與魔法》則以最突出的勢頭,從完全不在榜內的1月,直線上升至12月的第4位。


5.海外佔比上升,本土中堅企業波動較大:top50中海外產品由3款增長至7款;中堅企業則由年初最多18款大幅縮減至年中的10款,但在年末回升至15款。


全年股市:僅10家超整體水平、社交遊戲淡出市場


回顧全年遊戲相關的32家上市公司股價,從2014年1月6日至12月29日,每日總股價終值從16147.54日元增長9.8%,到達17729.84日元。而超過9.8%增長率的僅有10家公司,其餘22家均低於總體水平。


AXEL MARK、GALA居前兩位


上升率居首位的是手遊開發、發行、廣告公司AXEL MARK(498.3%),第二位是日本手遊海外發行公司GALA(179.8%),兩公司都在年末以較好的業績和話題宣傳而猛漲:GALA於12月19日宣布向149個國家發行手遊新作《Flyff All Stars》;AXEL MARK旗下遊戲工作室則於13月25日宣布與富士電視聯合推出戰略RPG新作《水晶之魂》。


而KLab與Marvelous分別憑藉《LOVE LIVE:學園偶像祭》和《劍與魔法的境界:古之女神》佔據前十的兩個位置。


mixi與GungHo兩極化


《怪物彈珠》與《智龍迷城》的榜首之爭則帶來了兩極化的表現,mixi股價增幅170.5%排在第三,而GungHo則減幅41.5%排在28位。GungHo在13年曾一度躍升至第二位,《智龍迷城》功不可沒,而這款作品在14年的表現不盡如人意;相對的,《怪物彈珠》則憑藉其對《智龍迷城》的猛烈進攻和收穫的成績引人注目。而GungHo如何翻盤,其15年的戰略值得矚目。


傳統大廠顯低調


在前十內,僅出現了光榮、SE等傳統大廠,他們在財報會上公開了較好的業績,萬代也維持了正增長,漲幅超過三成。而Capcom、任天堂、KONAMI均為負增長,但整體控制在10個百分點內。總體來看,大廠在股市的表現較為低調。


光榮對旗下IP的運作投入較多,年內推出了《戰國無雙shoot》《信喵的野望》《大航海時代V》《解謎戰鬥討鬼傳》等作品,在併購GUST後也立即對旗下IP進行手遊化,推出工作室系列新作《鍊金出任務》,然而這些作品的成績均不理想。


SE對手遊的發力也收穫不小,在上一季度財報中SE也表示手遊項目的營收增幅,是當季度整體營收維持正增長的要素,旗下《勇者鬥惡龍超級光芒》《乖離性亞瑟王》都獲得了較好的收益。


KONAMI的負增長比較令人以外,旗下《World Soccer Collections》和《實況力量職業棒球》都是國民級IP,在榜單的表現力也很好(暢銷榜10~30間),但市場並不關注KONAMI,或許是因為其產品線過於單一,沒有做更多的市場宣傳和口碑營銷。


社交遊戲不吃香,原生遊戲是出路


去年爭奪倒數的DeNA和GREE在14年來到了相對居中的排位,而對比今年和去年的下降率,兩公司的業績其實比去年更差,只是因為其他公司也沒有突出的表現而呈現這樣的排名。


而正在向原生手遊轉型的CyberAgent集團,以正增長的成績緊追市場平均水平。可見社交遊戲在日本市場的淡出正在加速,DeNA與GREE如果想要繼續有所作為,轉型是必然的趨勢。其中DeNA已經在發表會中表示轉型的希望,而GREE在今年推出的《城姬QUEST》雖然引起話題,但沒有脫力社交遊戲的本質,使得一上架便沒有了動靜。


市場活動:盯緊GungHo、看萬代談製作


據Social Game Info統計,在全年最受關注的資訊來自GungHo和萬代南夢宮。


《智龍迷城》舉辦「以往最大」聯動活動


14年4月,GungHo在其財報發表會中公布《智龍迷城》將舉辦「有史以來最大的聯動活動」。GungHo此前曾聯動《EVA》《全職獵人》舉辦遊戲活動,這次「以往最大級」的活動引起業界人多種猜測,以致話題被炒熱。而本次是與日本國民級動漫《龍珠·改》舉辦的活動,目前進行至第三彈。


萬代講座:談《偶像大師》卡牌製作


由萬代南夢宮舉辦、針對《偶像大師》藝術製作的講座也引起業界的關注。該講座以登場角色眾多的《偶像大師:百萬舞臺》為例,向遊戲畫師、設計師等從業人員,深度剖析了在原畫設計和製作上實際需要注意的問題。講座通過實際的舉例和具體的說明,獲得業內人事的好評。講座詳情可至葡萄官網閱讀。


此外,《白貓計劃》和《冰雪女王》等作品在全年都獲得很高的關注,萬代的《JOJO》《刀劍神域》、King的《糖果粉碎蘇打》、GREE和角川的《城姬QUEST》等相關新聞也備受關注。


一些後話


2014年的日本手遊市場也發生了不少大事,但這些變化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必然的,而其中並沒有超出我們意料的東西。這個市場的閉塞和成熟,對其本身是利也是弊,但對海外廠商來說,日本市場則是最想也最不願意去啃的一塊肉骨頭。


正如AimingCEO椎葉忠志在接受年初採訪的時候提到的:「我們公司內有30多個人在玩《刀塔傳奇》,儘管誰都不會中文,但也覺得很好玩。」像這樣關注海外市場,體驗不同的產品,去製作不單單針對日本玩家的好遊戲,或許才是今後日本市場的發展方向。而這一點,Aiming、gumi、KLab都注意到了,很多日本廠商也在試圖改變自己的模式,他們今後的發展如何,2015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有料、可靠、前瞻的遊戲行業媒體

微信號 youxiputao

如果您覺得文章好,歡迎關注和轉發;

如果您覺得文章寫得不如您,請親自動筆吧!

投稿發送至 hi@youxiputao.com

如果您需要投融資服務,請加微信 stianxiao

想要加入我們,給job@youxiputao.com發簡歷吧!

也可以加QQ 306967708交流哦!

相關焦點

  • 11區也在不斷改變 回望2015年日本手遊市場
    因為用戶的習慣導致平臺的轉移,但同時也產生創造了無限機遇,讓我們看看11區在上一年都有什麼重點事件發生。 其實回顧2015年對於日本的那些遊戲大廠來說,是充滿變革的一年。因為用戶的習慣導致平臺的轉移,但同時也產生創造了無限機遇,讓我們看看11區在上一年都有什麼重點事件發生。
  • 2020年前三季度日本手遊市場累計營收佔全球總額四分之一|快報
    在 2014-2018 年間,日本市場始終在全球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遊戲市場暢銷榜中位居第一。早在 2014 年,日本手遊市場收入就達到了56億美元,佔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平臺全球營收總額的 29.2%。
  • 年度MVP屬於《怪物彈珠》:日本遊戲從業者2014年回顧(一)
    2014年對於智慧型手機和遊戲而言,都是高速發展的一年。在2015年開始之際,gamebiz.jp網站邀請了部分股票分析師和遊戲市場相關人員,對已經上市的遊戲相關企業進行了回顧、評點和展望。第一個環節是2014年的總結,包括以下4個問題(除今中先生外,其他發言者皆為匿名)。■ 對2014年的手遊市場有何感想?
  • 2014年日本Google Play暢銷榜總結
    (點擊上方↑↑↑↑↑↑「GameLook」,訂閱微信)此前GameLook帶大家回顧了2014年日本App
  • 速途研究院:2014年上半年網絡自製劇市場分析報告
    速途研究院:2014年上半年網絡自製劇市場分析報告 這部改編自九夜茴同名暢銷小說的網絡自製劇,自首播至今在各大話題和搜索榜單均取得不俗成績,再一次引起人們對網絡自製劇的關注。2014年被稱為自製劇元年,優酷土豆、愛奇藝、搜狐視頻、樂視、騰訊視頻等各大視頻網站紛紛在2014年加大了對自製劇的投入,網絡自製劇正從低成本、粗製作向高成本、精細化製作轉型。
  • Q3日本手遊市場:27款中國手遊入圍Top100 拿下25%市場份額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訊 11月18日下午消息,Sensor Tower 商店情報最新數據顯示,2020年Q3日本手遊市場收入激增至50億美元,再次刷新歷史記錄;在網易,遊族等大廠的帶領下,更多手遊廠商出海日本掘金,入圍暢銷榜Top100的中國手遊產品數量增加至
  • Q1日本市場:《公主連結》收入環比增67%,23款中國手遊入圍暢銷Top...
    4月23日,Sensor Tower 發布2020年Q1日本手遊市場趨勢報告。報告提到,Q1日本手遊市場收入將近38億美元,環比增長10.2%;同時,入圍暢銷榜Top 100的中國手遊產品數量進一步增加至23款。
  • 【獨家】2014年上海新開業購物中心盤點及回顧
    截至2014年12月31日,全市真正符合嚴格標準定義並擁有健全的行銷部運營部的各類已開業的大大小小購物中心項目總數超過130家。可以說,上海是全國購物中心項目數量最多,項目類型項目特色最具多樣性,同時也是競爭最充分最激烈的城市;對於真正既擁有資金實力又具備商業運營實力的行業龍頭企業,上海市場仍然大有可為。而對於綜合實力不濟的公司,上海購物中心市場則可謂障礙重重。
  • 櫻花爛漫含凋意:日本手遊市場的頹勢
    2014年,日本是全球手遊收入第一的國家,相比2013年的5600億日元收入增長近60%。而到了2015年,收入預計增長僅300億日元,而2016年的收入預計增長則更少:200億日元。若是對日本市場有著一定的熟悉度,那麼熟悉的日本手遊也就是這麼有限的幾款:《智龍迷城》《怪物彈珠》《白貓計劃》等等。在不菲的收入之下,日本手遊市場看似一片繁榮。
  • 市場份額從17.5%到25.6% ,是什麼讓中國手遊能在日本「狂奔」?
    進入2020年後,中國的手遊廠商們正在進一步打破日本市場的「孤島」魔咒。在咱們早前推送的文章中也有提到:在今年上半年日本iOS遊戲暢銷榜頭部名單上,甚至出現了單日有31款來自中國廠商的產品進入了TOP100榜單。來到下半年後,出海廠商們在日本市場也是繼續高歌猛進。
  • 2020年Q3日本手遊市場:27款中國手遊入圍Top100 拿下25%市場份額
    日本手遊市場報告顯示,收入激增至 50 億美元,再次刷新歷史記錄;在網易,遊族等大廠的帶領下,更多手遊廠商出海日本掘金,入圍暢銷榜 Top100 的中國手遊產品數量增加至 27 款,佔 Top100 手遊總收入的 25.6%。
  • SensorTower:2020年Q2日本手遊市場 | 網際網路數據資訊網-199IT |...
    日本手遊市場規模2020年Q2日本手遊市場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總收入為42.7億美元,環比增長12.7%,同比增長24.9%,創歷史新高。其中,iOS收入佔比為59.7%,Google Play收入佔比為40.3%。
  • 2020二次元手遊回顧,開放世界衝擊市場,公益活動備受好評
    2020二次元手遊回顧,開放世界衝擊市場,公益活動備受好評 根據艾瑞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移動遊戲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20年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依舊呈現上漲趨勢
  • 「野路子」,撕開日本手遊市場的口子?
    日本是中國的第二大出海市場,2019年佔中國自主研發遊戲海外銷售收入的22.4%,出海日本的廠商們,深知這裡是攻克難度最高的地方。日本市場不僅玩家的喜好特立獨行,而且本土廠商盤根錯節,要想在這裡闖關成功,必經「九九八十一難」。
  • 回顧2015世界級最賺錢手遊 夢幻僅排第六_網路遊戲新聞_17173.com...
    【17173獨家專稿,轉載請註明出處】本期小編將會為大家帶來全球最賺錢手遊大盤點,在過去的一整年裡,得益於移動終端設備生產商的高速擴張與基礎通訊設備的大規模興建,在全球手遊市場裡,中國市場佔據了最大的份額,超過了美國與日本。
  • 2020年9月份全球手遊買量市場分析,《萬國覺醒》投放勢頭強勁
    各手遊風格的市場佔比情況如何?頭部廣告主有哪些投放策略及創意點?App Growing以2020年9月1日-9月30日所追蹤的遊戲行業移動廣告投放情報為依據,發布《2020年9月份手遊買量市場分析》。 說明:本報告以投放廣告數作為衡量廣告投放力度的依據,廣告投放數不完全等於其實際廣告消耗,僅供參考。
  • 日本國民手遊《怪物彈珠》2014年發展歷程
    編譯/遊戲陀螺 案山子Mixi的《智龍迷城》,2014年日本的人氣大作,相比一般的手遊玩法更加新穎,更重要的是可以多人聯機,深受日本年輕人的喜愛,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內,搖身變成日本2014年國民級代表手遊。
  • 2017年版中國鋼材市場現狀調研與發展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2013年美國鋼材市場運行狀況    2.2.3 2013年美國鋼材進口狀況分析    2.2.4 2014年美國鋼材進口動態分析    2.2.5 2015年美國鋼材市場形勢分析  2.3 日本    2.3.1 2013年日本鋼材進出口情況    2.3.2 2014年日本鋼材市場現狀    2.3.3 2015
  • 盤點手遊2015:日本卡牌市場的變與勢
    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RPG品類始終佔據整個手遊市場70%以上的份額,基本穩定在75%左右,最高時接近80%;益智類10%上下,策略類接近10%,動作約5%,棋牌幾乎可忽略不計,是典型的單一類型主導市場。
  • 2019全球手遊APP市場報告-日本篇
    日本憑藉高達170美元以上的移動遊戲用戶人均付費,常年穩居全球手遊市場規模前三。日本遊戲市場一直以來較為專注主機和家用機遊戲領域,隨著2012年智慧型手機使用率在日本的飛速增長,大量老牌大廠開始涉足手遊領域,遊戲玩家也隨之將目光轉向移動端,日本移動遊戲市場得以迅速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