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鐵筆生花」 烙出別樣美麗
「雖然我的腿不方便,但我可以用眼看世界,用手畫美好!」曹寶東家住寶雞市金臺區石油東山社區,自幼患有小兒麻痺症,但是身體的殘缺並沒有影響他追求自己的夢想。沒有上過一天專業學校的曹寶東,憑藉極高的藝術天分,堅定著繪畫的夢想。2013年,曹寶東迷上了烙畫藝術,通過自學,他用七年多時間完成烙畫作品60餘幅,用鐵筆烙出大千世界。
以火為「墨」 「燙」出新生活
烙畫古稱「火針刺繡」,又稱「燙畫」「火筆畫」,它以火為「墨」、金屬為「筆」在木板上作畫,通過溫度、力度控制,加上獨特的繪製技巧製作而成,作品風格獨特,栩栩如生。
由於身體所限,曹寶東從小就喜歡用畫筆描繪多彩的世界。2013年4月,曹寶東在電視上無意間看到了關於烙畫的介紹,便被這種新穎的藝術表現形式所吸引,他開始上網查閱關於烙畫的資料,並在網上購買了相關設備,準備嘗試創作。
設備買回來後,曹寶東委託朋友到建材市場幫他購買木板,因為很多人對烙畫不熟悉,朋友買回來一張漆面板,當他拿起烙筆燙烙時才發現,根本不能著色。經過反覆實踐後,他發現選板是烙畫的一部分,烙畫常使用各種木材做的三合板,一般以椴木、楊木為主,因其色澤潔白、木質細膩、紋理不太明顯,適合多種題材。
選板完成後,還要進行畫稿、烙制等步驟。烙畫講求「意在筆先,落筆成形」,每一幅烙畫作品,都要反覆設計構思。當一切準備就緒,曹寶東在一張三合板上勾勒出一匹駿馬的雛形,因為他覺得奔跑的馬兒,象徵著自由。直到腦海中,有了清晰的畫面和意境,曹寶東才拿起烙筆精細熨烙,使用烙筆烙制時要時刻掌握烙筆的溫度,溫度太低則無法烙出圖案,溫度太高則會把木板燒毀,烙制要注意線條順暢,圖案的明暗對比度掌握好能給人以極強的對比感,作品更生動、更傳神。
經過初體驗,曹寶東逐漸掌握了烙畫工藝。
耐住性子 烙畫更多彩
每幅烙畫作品,曹寶東都要傾盡全力。寒來暑往,他拿著熱烙鐵,一筆一畫地「畫」,一幅畫往往要畫上成千上萬筆,他的作品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歡。
2014年,在寶雞展覽館原館長何朝林的鼓勵下,曹寶東細心創作,用「火筆」歷時一年三個月完成了28幅「敦煌飛天」系列烙畫作品,以及臨摹陳逸飛《大提琴少女》和達·文西《蒙娜麗莎》烙畫作品各一幅。
2016年1月20日,《曹寶東烙畫作品陳列展》在寶雞展覽館開展,展期一個月,免費面向公眾開放。開展當天,一幅幅精美的烙畫作品吸引了眾多市民及專業人士前來觀展。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院長王寶強說,曹寶東烙畫作品在風格、造型、畫面的氣韻上達到了一個高度,他對藝術的精神令人欽佩,也希望他的烙畫藝術能越走越寬廣。同時,王寶強院長還向曹寶東發出邀請,請他去高校進行展覽,向學生們傳遞自強不息的精神。
同年5月24日,寶雞文理學院美術學院、關隴民間美術研究所主辦的「鐵筆丹青絲路尋夢」陝西烙畫藝術作品展在藝術樓美術展廳開幕,共展出陝西省烙畫藝術家精心創作的優秀作品68幅,曹寶東也在受邀之列,他還在現場為師生們分享了自己的烙畫故事。
曹寶東說,烙畫讓他的生活更加多彩,選擇了烙畫,就得耐住性子,只要你努力,堅信自己,人生往往柳暗花明。
手中有筆 心中有天地
只有殘缺的身體,沒有殘缺的夢想!
每當拿起烙筆,曹寶東就會靜下心來,烙畫講究輕重緩急、深淺濃淡,構圖、速度、溫控,都會決定著畫作的質量。速度和溫控,是烙畫成功的關鍵。曹寶東介紹,烙畫是利用炭化原理,用溫度在100℃至800℃之間的鐵筆燙烙,創作中將不同溫度的調節、不同力度和不同速度進行融合。烙畫後無法修改,講究一次成形,而且從落筆到收筆要求一氣呵成,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
經過七年多的時間,曹寶東完成烙畫作品60餘幅,從無人問津到遍地開花,他的很多作品被西安一家文化公司收藏。如今,曹寶東只要一有時間,就會拿起烙筆進行烙畫,他很享受每次創作的過程,看著手中的烙筆一點點勾勒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他的內心特別滿足。
作為寶雞人,曹寶東最近又有了新想法,他正在創作以青銅文化為主題的烙畫作品,目前已創作完成三幅。曹寶東說,青銅器給人以堅強的感覺,他的作品中,將女性的柔美與青銅器的剛毅做對比,畫面剛柔並濟,如同古今對話。
積極、樂觀,是朋友們對曹寶東的評價。他常說,雖然自己的腿不好,但他的心中有天地,手中的筆也可以記錄世界的美麗,活在當下,珍惜每一天!
曹寶東在創作烙畫。
栩栩如生的烙畫作品。
曹寶東的烙畫作品。
烙畫作品。
曹寶東手中的「筆」。
編輯:秦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