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告訴世人什麼是項羽精神

2020-12-12 大洲讀歷史

用最簡單的話,講述最真實的歷史。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以一首簡單的五言絕句勾畫出一幅悲壯的畫面,同時,高度讚揚了項羽。當今人們回看歷史,已知李清照經歷了夫死,物散,再婚,離異。不禁發問:「李清照這首《夏日絕句》是暗諷她丈夫的嗎?」

李清照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沒有議論性。首先,李清照詠史,豪邁奔放,她眼觀天下大事,步隨歷史潮流,豈會因兒女情長駐足?所以這種說法不是貶低了她的丈夫,反而看小了李清照。其次,李清照晚年,國家山河破碎,宋徽宗、宋欽宗父子被金人虜了去,面對國人的苟且偷生,李清照歌頌項羽的悲壯之舉用來諷刺南宋當權者不思進取、苟且偷生也無可厚非。

項羽

《夏日絕句》暗諷了南宋當權者,歌頌了項羽,頌揚了項羽精神。項羽精神究竟有什麼出彩之處引得李清照這樣的「千古第一才女」崇拜不已?

垓下之戰,項羽一戰敗退,直退到烏江,我們都知道,項羽是有機會逃走的,以後完全可以東山再起。但他放棄了這僅有一次機會。留下悲壯詞句:「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霸王舉鼎

項羽為什麼會選擇自刎於烏江呢?《項羽本紀》是這樣告訴世人的:「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

這一切看起來好像是為了面子。「無顏面見江東父老」、「可憐我回到江東繼續稱王,但我感到愧疚」,等等諸如此類的心理「害死」了霸王項羽,同時也成就了項羽,成就了西楚霸王之美名!

項羽

後人之所以歌頌項羽,一切都是因為項羽表現出來的項羽精神,即戰鬥精神。項羽所率民族,可謂是戰鬥民族。什麼是戰鬥民族,王立群老師給出了解釋:寧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這種精神體現在個人身上,稱之為戰士;體現在民族身上,稱為戰鬥民族。

項羽作為江東之王,以身踐行了這一精神。他手下大多數軍隊在很大程度上承繼了這種精神。垓下之戰,項羽率領800壯士深夜突破漢軍萬人包圍圈,直至天快亮時漢軍才發覺。但項羽逃至東城時,只剩下28騎。

項羽、虞姬

此時漢軍追兵5000人,這是一場不可能勝利的戰鬥,項羽也深知如此,不同的人面對這樣的局面會有不同的選擇,或下馬受降,或丟盔棄甲逃亡,亦或決一死戰。項羽則不同,他手下28人也不同,他們都想「大玩一場」。

項羽令28人分為四個小隊,面朝四個方向。命令四面騎士驅馬飛奔而下,約定衝到山的東邊,分作三處集合。於是項王高聲呼喊著衝了下去,漢軍像草木隨風倒伏一樣潰敗了,項王殺掉了一名漢將。漢軍不知項王的去向,就把部隊分為三路,再次包圍上來。項王驅馬衝了上去,又斬了一名漢軍都尉,殺死有百八十人,聚攏騎兵,僅損失了兩個人。

項羽

(乃分其騎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令四面騎馳下,期山東為三處。於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

這一番之後,漢軍被打怕了,5000人被項羽28騎嚇怕了,無人敢往前。「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項羽等人又下了馬,和漢軍短兵相接,僅項羽一人就斬殺漢軍數百人!戰績雖然超了神,勝敗早已天註定,霸王最終將自刎。28人無一人投降,要麼戰死沙場、要麼自刎烏江。

李清照心繫國家,南宋統治者非但沒有接受北宋亡國之教訓,反而整日紙醉金迷,李清照痛恨他們的不思進取,苟且偷生。於是寫下《夏日絕句》諷刺統治者,同時告訴了世人項羽精神:寧折不彎,寧死不屈,寧肯站著死,決不跪著生!

參考資料:《項羽本紀》

相關焦點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李清照詩詞賞析/文瀾珊
    《夏日絕句》[宋]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我的理解和翻譯:活著的時候,就要成為人中豪傑;死了,也要成為鬼中的英雄。「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如果不寫作者李清照,萬萬不會有人想到,這是她所寫。這種豪氣衝雲霄的詩句,居然是出自她的筆下,簡直難以置信!這句詩,也讓我們看到了李清照的另一面,她是個愛國志士,不僅如此,她還有著男子一樣的俠義氣概。她感慨於當時的宋政府,金兵入侵,當權者沒有想去抵抗,反而選擇了南逃。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所作的詞令到大才子們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其實她的詩亦是絕佳,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李大才女的詩作。
  • 詞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詞國皇后李清照的詩竟是如此的豪放
    有著「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她所作的詞令到大才子們亦為之驚嘆。她不但有高深的文學修養,而且有大膽的創造精神。其實她的詩亦是絕佳,本期我們就來欣賞幾首李大才女的詩作。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秋瑾與李清照代表作各10首,你喜歡誰的
    4《賦柳》獨向東風舞楚腰,為誰顰恨為誰嬌?灞陵橋畔銷魂處,臨水傍堤萬萬條。5《殘菊》嶺梅開後曉風寒,幾度添衣怕倚欄。【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約1155年),號易安居士,漢族,齊州濟南(今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人。宋代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其作品生動地展現了她生命歷程和情感經歷。詞多寫閨情相思離愁別緒,不乏風韻優美之作。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女人一旦豪邁起來,就沒男人什麼事
    夏日絕句李清照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我的不會,是在項羽悲歌了「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後,對他說,沒有什麼奈何不奈何,搏不搏都死那就搏,必須搏,反正也沒有能和你同年同月同日生,那就和你同年同月同日死,拼個你我的血肉相連,一起走那黃泉路,一起喝那孟婆湯,下一世我們還相逢,我還做你的女人,你還做我的蓋世英雄。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於詩詞中邂逅千古奇女子的柔情與剛烈
    當然,在這之中,最不能忽略的還有那些心思玲瓏、情思繾綣的才女,比如李清照、朱淑真。今天,我們一起於詩詞中邂逅千古奇女子李清照的柔情與剛烈。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的上闕,是漂泊淪落之人的生活現狀,籠罩的是無限悽涼與孤苦。
  •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的才情,千年以來又有幾人能懂?
    可是不巧,她就偏偏生在這樣一個從安穩到流離的年代的更迭之中。李清照,書香門第而出的嫡女,早在少年時便在詩壇小有名氣。父親是蘇門後四學士,母親是一代宰輔的長女。這樣高貴的身份,讓她剛在文壇嶄露頭角時,就已經不俗於他人。年少時,她隨父親生活在汴京。
  •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之巾幗氣節: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李清照深為丈夫的行為感到羞愧,第二年她在路過烏江時,有感於項羽的悲壯,創作了《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全詩只有短短的二十個字,卻連用三個典故,可謂字字珠璣,字裡行間透出一股正氣。
  • 李清照寫過一首渾厚豪放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一一零二年,還要念書的趙明誠就與唐詩宋詞名人李清照結了婚。一一零七年,因父親遭蔡京污衊而死,趙氏家屬也因而受了拖累,趙明誠夫妻返回山東青州家鄉定居。由皇室變成了普通百姓,但對她們夫妻而言,確是因禍得福,這時她們把所有的活力都放到金石,書畫和古物上。
  • 我想要歌唱古往今來的英雄,七首英雄讚歌: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而這次疫情期間,有一句話「待在家裡,不給國家添亂,便也是為國家抗疫做貢獻了。」其實無論是普通人還是英雄,我們都在儘自己所能承擔自己的責任,並為之堅持和努力奮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譯文:活著時應當做一個自己認為的傑出人才,死後便也是鬼中英雄。我想,那些為抗疫而捐軀的抗疫英雄們無疑人傑和鬼雄都做到了,他們應當是古代第一才女李清照都要敬佩的人。他們是我們民族的脊梁,他們是永遠的英雄。
  • 李清照的代表作《夏日絕句》賞析
    宋代詞人中,我最喜歡李清照的代表作《夏日絕句》。李清照(1084—1152),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省章丘市)人。南宋女詞人,詞風婉約清麗,詩作慷慨雄健。李清照夫婦於金兵南犯時逃到江南,面對山河破碎,同胞流離,詩人感慨萬分,寫下了這首千古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是一首借歷史人物抒情言志的作品。
  • 李清照最有諷刺意味的一首詩,諷刺的還是她丈夫,才女果然不一般
    我們都知道李清照所生活的南宋,那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時代,整個大宋王朝那是搖搖欲墜,可是這些文人則是始終堅持住了自己底線,同時也積極地參與到反抗金人的大業中來,雖然李清照是一個女子,可是她也有這樣的想法,希望自己能夠上戰場,可以把敵人趕出去。
  • 為什麼很多人會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
    為什麼喜歡李清照的《夏日絕句》?概括來說,是因為李清照巾幗不讓鬚眉的氣概,因為她擲地有聲地大聲吶喊,因為高亢響亮的價值取向!《夏日絕句》是李清照的名詩,雖然只有短短四句20字,但是卻影響深遠。這是一首借古諷今,抒發悲憤的懷古詩。公元1127年,也就是靖康二年,金兵攻入中原,俘虜了徽、欽二帝,趙宋王朝,被迫南遷,趙構在南方建立了南宋政權。
  • 前期無憂無慮,後期多愁善感,李清照寫了一首詩,開篇便激勵人心
    古往今來能稱得上才女的人不少,但是被尊為「千古第一才女」且大家對其欽佩有加的卻少之又少。李清照能夠成為千百年來在中華文化歷史長河中一顆明星,是源於她雖為一介女流,卻有著驚人的膽魄和氣勢。那一首「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霸氣,加之「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的萬丈豪氣,讓我們不禁對她的氣度十分敬佩。她少年時無憂無慮,生性俏皮可愛,婚後美滿。婚後卻與戰火紛飛的世事相遇,正是歲月的歷練和堅定的心性,讓她有如此豪言壯語。
  •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看淡生死,活在當下!看古人如何看待生死
    賈平凹說,人活著最大的目的是為了死,而最大的人生意義卻在生到死的過程。生亦何歡,死亦何苦。當我們漸漸地長大,親人隨著歲月的流逝也在慢慢變老、生病。在我們本可以照顧他們的年紀漸漸失去了他們。那麼,我們為什麼還要痛恨死呢,「人固有一死」,我們要做的便是看淡生死,活在當下!好像知道古代人是怎麼面對生死的,下面的內容就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乎「死」的詩句,感受一下他們的生死情懷。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 李慧娘:死亦為鬼雄,一身孤膽斥權奸
    死亦為鬼雄,一身孤膽斥權奸 自蘇公靈光乍現,將西湖比作西子,西湖就仿佛有了性別,綠水有情,青山嫵媚。千年以來,西湖邊的女性和發生在她們身上的故事更是為西湖疊加了種種風韻,深情、柔媚、剛烈……李慧娘,這一位在真實歷史中並不存在,卻在戲曲舞臺和民間故事裡被盡情演繹、傳頌的女子,她死亦為鬼雄,一身孤膽斥權奸,為西湖之美增添了動人意蘊。 李慧娘
  • 召喚獸劇情之鬼將: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為筆者的特別粉絲 「鬼將」是109玩家最喜愛的稀有召喚獸,看著它掄著大刀在敵方面前轉幾圈再砍下去,那樣子真是霸氣極了!在這隻人氣如此高漲的召喚獸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呢?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
  • 李清照在逃亡途中,憤怒之餘寫下一首詩,氣勢和意境蓋過蘇東坡
    身為婉約派的翹楚,李清照的地位和影響毋庸置疑,但她也曾寫過相當豪邁的作品,氣勢和意境蓋過蘇東坡。 《夏日絕句》 宋代:李清照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宋詩鑑賞:李清照——唱盡霸王氣概的《夏日絕句》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活著要當人中的豪傑,死了也要當鬼中的英雄。起首兩句詩如平地起驚雷,振聾發聵,將英雄的氣度,英雄的個性,英雄的作為進行了高度的提煉與升華,這十個字可謂是擲地有聲。這一聯詩因其簡潔有力的概括,慷慨悲壯的氣勢,崇高的境界成為千古名句,激勵了後世無數有英雄主義情結的仁人志士。
  • 李清照:半生逃亡終不負這八個字
    午後的炎熱夏季,坐在電腦前,翻到李清照的生平,深深地被吸引了,不由得想起她的那首夏日絕句:「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對於這首詩我只想用四個字形容「才華逼人」。李清照是一個讓無數男兒自慚形穢的女子,不僅才華橫溢,政局動蕩的亂世之中還擁有一顆豪氣雲天的男兒心。上期講過李清照與趙明誠在京都度過了七年的快樂時光,到靖康二年,政局突變,北方大地烽火連天,李清照收拾家當開始逃亡。家當中多的是金石,文物,秦磚漢瓦,銅馬車,唐三彩等。逃亡途中,及其的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