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自然界沒有綠色毛髮的動物呢?

2021-01-09 陳曉輝動物說

作者|陳曉輝動物說,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

在大自然裡面,有很多的動物,有哺乳動物和食草動物,但是大自然為什麼沒有綠色的哺乳動物呢?今天小編就採訪了幾位網友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網友一:脊椎動物基本都是四色,只有哺乳動物這個大分支是二色,其他的比如魚、蛤蟆、鳥,除了個別特殊物種之外(比如貓頭鷹),基本都是四色。是的,我們永遠都感受不到,再怎麼高級的顯示器,我們看起來非常逼真,但在人家眼裡和實物差得遠。對了,有種皮皮蝦,它們是16維色覺,你搜下20世紀初加州大學就做過這個研究,後來的結論是只要亮度高,揮動幅度大公牛就會感興趣,紅色啊什麼的其實只是愚蠢的人類為了符合自身眼睛充血和對鮮血引發怒氣的想像附和上去的,實際上鬥牛士身上的亮片才是一開始吸引目光的主力,然後揮旗主要是反覆挑逗,據說公牛隻是被「抖布」這種調戲舉動激怒的,用紅色大概只是因為看臺觀眾看得爽罷了。所以以後不要說用紅布來惹牛了,牛不是看見了紅色去撞你,而是你的挑逗行為惹怒了它。

網友二:色盲跟視野沒有關係啊。「色盲」這個詞是相對於正常人類的色覺來說的,正常人類是三色視,那麼人類中的二色視就叫色盲。而其他哺乳動物基本都是二色視,對於它們來說,二色視本來就是「正常色覺」。與人類同為靈長目的一些物種各種猴子,比如亞非歐的很多猴子,情況和人類差不多,三色視為主流,少數二色視可以稱作色盲。而美洲的很多猴子則相反,二色視佔多數,三色視少,數雄性全部二色視,雌性一半一半。這可以證明,三色視覺是在美洲分離之後變異出來的,亞非歐猴子和美洲猴子是分別用不同的方式達到了類似的效果。簡要地說:很多靈長目以植物果實為主要食物,分辨紅橙黃綠可以幫助它們更好地找出成熟果實,很多果實在生澀的時候是有毒的或者相反,分不出生熟很可能會要了猴命,於是這次變異有了生存優勢,所以基因佔比就越來越大了。

亞非歐猴和美洲猴分別是用不同的變異方式得到了三色視,但都得以保留,更說明三色視對於猴子來說很重要。而這種變異,很可能在其他哺乳動物身上也出現過,比如獅子老虎什麼的,然而並沒什麼用。所以就沒能保留,沒有生存優勢,這一族死光了也就絕種了。

網友三:「每次有老虎接近他都能最先發現,這樣他在種群中也會有更有地位」然而它們並沒有這樣的智商,你看被捕食動物的擇偶標準(雌擇雄),基本都是角大毛亮叫聲浪等沒什麼卵用甚至作死的標準,而雄擇雌壓根沒有標準,是母的就行。更重要的一點是:三色視在進化初期,基本都是雌性,壓根無法產生繁殖優勢……大多數被捕食者都是群居的,你一跑大家也跟著跑了,頂多有半秒優勢。跑起來這半秒優勢不如腿長跑得快。好比跑100米,讓你1秒你也跑不過體校的。更何況跑得快在每次逃命裡都有優勢,而有三色視覺只有在捕食者剛好在你抬頭時出現在你的方向上才有優勢,本質是人永遠無法脫離感官來觀察世界。而通過感官的觀察就會因為轉移而走樣。不過現實是怎樣的對大多數生物沒什麼意義,生物要的只是生存。

好了,今天小編的故事就講到這裡了,有喜歡小編的可以給小編點點關注,多多評論轉發。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揭秘為何哺乳類動物毛髮顏色沒有綠色的原因
    自然界之中的哺乳動物真的是特別的多,在我們的周圍隨處都能夠看到各種各樣的哺乳動物,相信家裡面養的一些寵物狗狗貓貓之類的,大家都看到過它們基本上毛髮都是灰色白色,那麼大家有沒有發現過哺乳動物的毛髮純天然長的是綠色的呢?
  • 為什麼人類是哺乳動物,但是卻沒有像動物一樣濃密的毛髮?
    我們為什麼在進化的途中,將動物般的毛髮進化沒了,到現在也還沒有一個定論,不過科學家對此提出了很多假說。寄生蟲假說遠古時期,人類有著濃密的毛髮,並且當時並沒有衛生這一個概念,在髒亂的毛髮中,很容易滋生蝨子等寄生蟲,給人類帶來疾病,甚至有些導致人類的死亡。
  • 自然界中有沒有完全不用睡覺的動物?為什麼?
    那麼,動物為什麼要睡覺呢?在自然界中有沒有完全不用睡覺的動物呢?我們簡單地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什麼是睡覺?沒有眼瞼的魚動物為什麼要睡覺?動物為什麼要睡覺?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因為動物睡覺是為了休息啊。但是,動物為什麼要休息呢?
  • 動物的「保護色」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那為什麼沒有綠色的兔子?
    因此,保護色實際上就是動物為了生存將體表顏色更貼近於環境顏色,從而躲避天敵或者更利於捕獵。總而言之,無論是保護色還是擬態,都是為了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位置。兔子大都生活在草原上,為什麼體色不是綠色?全世界一共有49種不同的兔子模式種,它們主要棲息在草原地帶,屬於穴居動物。按理說,草原給人的印象是一片綠色的海洋,按照動物的保護色標準看,兔子應該是綠色的。那麼,為什麼世界上沒有綠色的兔子呢?兔子的種類很多,顏色也各異,主要以黑、白、灰以及土黃色為主。種類如此多的兔子竟然沒有一種是綠色的,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 具有保護色的動物在生存競爭中具有優勢,為何沒有綠色的兔子呢?
    所達到的目的主要有3個方面:讓天敵或者其它有威脅的動物,認為自己是不好吃的或者有毒性的,從而對自己沒有興趣。比如,流星錘蜘蛛可以將自己偽裝成鳥糞的形狀,葉尾壁虎可以將自己偽裝成枯樹葉的形狀。讓天敵或者其它有威脅的動物,認為自己是可怕的和更具有威脅的,從而在遇到自己時會主動撤離。
  • 研究發現:植物最喜歡藍色,為何它們卻是綠色的?
    植物是什麼顏色呢?這個問題顯然上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回答出來,自然界中,植物最常見的顏色就是綠色,初中的生物課本中也曾經告訴我們:植物普遍是綠色,和它們的葉綠素有關。那麼,這是不是代表,植物最喜歡的顏色就是綠色呢?
  • 為什麼藍色在自然界稀少,沒有藍色的狗或貓,與之相關的驚人事實
    當我們眼前出現動物或植物時,映入眼帘的基本上是清一色的棕色、綠色、紅色事物。是否在自然界中見過藍色動植物呢?或許在我們印象中出現過,但相比於其它顏色。藍色的確很稀缺。今天我們來分享一下為什麼藍色在自然界如此稀少。你見過藍色的狗或貓嗎?沒有!答案是肯定的!藍色生物在自然界中非常稀有。
  • 大熊貓為什麼被稱為「活化石」?它黑白的毛髮是保護色嗎?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它雖然本質上是一種兇猛的熊科動物,但是它與世無爭的性格,再加上憨態可掬的形態,讓它擁有了眾多「粉絲」。在自然界中生存的動物大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為了更好的生存,許多動物有著自己的專屬「保護色」,這讓它們能夠更好地隱藏自己和捕獵。那麼,為什麼大熊貓會有「活化石」的稱號呢?它黑白相間的毛髮是不是保護色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自然界的動物中,有沒有雄性生育後代的?
    雌雄同體大家都不陌生,像蚯蚓、蝸牛等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這類的動物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是哪一種性別的生育後代,而無性繁殖則是指繁殖方式為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生殖方式的生物,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靠分裂生殖來繁殖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可言,自然就不存在哪一種性別生育後代了。除了以上兩大類生物外,也不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雌性繁殖後代的。
  • 「平頭哥」究竟是什麼動物?自然界中有幾種「平頭哥」?
    平頭哥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野生動物,它就是蜜獾。從體型上看,成年蜜獾僅有不足一米的身長、25公分左右的肩高以及平均10公斤左右的體重,從這個數據看,它也就比我們的家貓大一點。那麼為什麼如此小體型的蜜獾會被稱為「平頭哥」呢?它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蜜獾。
  • 為什麼沒有綠色的貓?原因竟然和恐龍有關!
    為啥沒有綠色的貓?對啊,為啥呢,為啥呢?為什麼貓沒有綠色的,按理來說網絡「綠文化」如此繁榮,商家不會嗅不到這個商機啊!加一波炒作營銷,搞不好下一個布偶貓就出爐了。凌晨3點,我躺在床上興奮激動,毫無睡意。
  • 為什麼有些貓毛髮很柔順,有些貓的卻很扎手呢?
    那為什麼有些小貓的毛髮就特別柔順,有一些小貓的毛髮就比較扎手呢?其實這中間是有很多因素影響的。第一個因素:天生基因我們經常誇一個人好看是不是也會用到基因呢,爸爸媽媽長得都好看,那麼如果小孩子也好看的話我們就會歸結為基因的功勞。所以不僅是人,小貓也是一樣的,如果一隻小貓在基因上就比別的小貓要優秀,那一般情況下,他的毛髮就會比別的小貓要柔順很多。
  • 自然界中有沒有「違背」生命規律生存的生物?
    但是,在自然界中有一種動物,它不但可以像其他動物那樣主動獲取有機物外,還可以像植物那樣進行光合作用,它就是外觀看起來非常萌的藻類海蛞蝓。從名字上看,藻類海蛞蝓的藻類是一種原生生物,而海蛞蝓則是海兔的總稱,那麼,這兩種完全不同生物的名字放到一塊是什麼物種呢?
  • 樹懶如此笨拙,為什麼沒有被「優勝劣汰」掉?
    樹懶是世界是最慢的哺乳動物,在電影《瘋狂動物城》中「閃電」的角色就是樹懶,它類似於慢動作式的行為舉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形象討喜只是相對於人類來說,在自然界中,沒有一種動物在捕食者面前能夠靠「賣萌」活下來。那麼,速度如此之慢的樹懶是如何生存的呢?它們為什麼沒有被自然淘汰掉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問題。
  • 自然界中有沒有介於植物和動物之間的生物?
    按理說,現存的生物都有著明確的生物學分類,動物就是動物界內所有生物的總稱,而植物則是植物界下所有生物的總稱,所以理論上說不存在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但是,神奇的大自然總是不缺少驚喜和意外,所以自然界中不但有介於動物與植物之間的生物,也有具有明顯的植物特點的動物以及既像動物又像植物的生物。下面我們來簡單的介紹幾種。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為什麼要進行回交育種呢?但由於植物的回交是沒有所謂的近親繁殖一說,因為大多數植物屬於一年生的,尤其我們使用回交對象一般都是水稻等糧食作物或經濟作物,所以不存在什麼倫理道德。但如果動物要進行回交的話,會帶來一定的近親繁殖造成的畸形後代的後果,所以在自然界中,動物們並不會主動進行回交,甚至還會避免回交。
  • 常年生活在草叢中,為何卻找不到綠色的哺乳動物?
    自然界中,動物身體顏色有個很大的作用就是偽裝。顏色和周圍的環境越貼合,就越有利於動物的生存。不過,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大部分的哺乳動物都是棕色、灰色等,即使在綠色的草原上,也並沒有綠色的哺乳動物。相比較很多昆蟲依靠綠色的外表隱藏在環境中,哺乳動物確實顯得有些另類。
  • 為什麼動物天生就怕火?
    在中國傳統五行中,存在水、土和木的環境中都有動物能夠生存,唯獨存在金和火的環境中很少有生物能生存。金自然不必說,自然界並不存在純淨的金,這種貴重金屬通常以混合物存在,而且含量很少,因此不具有討論意義。今天我們要討論的是,為什麼沒有生物能夠在火的環境下生存?
  • 甲魚如此美味,在自然界中天敵眾多,為什麼還沒有滅絕?
    除了人類外,甲魚在野生環境下,也有眾多的天敵,那麼為什麼在如此多的天敵捕殺下,甲魚還沒有滅絕呢?我們簡單的來探討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甲魚甲魚俗稱鱉,在野生環境下,它們常見於各大淡水河流中,記得小時候上學總是路過一個大池塘,每當到中午時就能看到甲魚在岸邊曬太陽。
  • 在自然界中,大象有害怕的動物嗎?是什麼動物?
    那麼,在自然界中,作為現存世界上體型最大的動物,大象害怕什麼動物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簡單的來了解一下大象大象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因為非洲草原象是現存陸地上體型最大的動物,沒有之一。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大象都很大。為什麼這麼說呢?大象是長鼻目象科下所有動物的總稱,而現存的象科下一共只有兩個屬:非洲象屬和亞洲象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