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動物中,有沒有雄性生育後代的?

2020-12-17 科學獵奇

在自然界中,除了雌雄同體、無性繁殖的生物外,其他的生物大都是雌性生育後代的。雌雄同體大家都不陌生,像蚯蚓、蝸牛等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這類的動物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是哪一種性別的生育後代,而無性繁殖則是指繁殖方式為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生殖方式的生物,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靠分裂生殖來繁殖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可言,自然就不存在哪一種性別生育後代了。

除了以上兩大類生物外,也不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雌性繁殖後代的。在自然界中,有一種且是唯一一種雄性生育後代的生物(除去上面說的雌雄同體和無性繁殖)就是海馬了。

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海馬為什麼能夠成為唯一的雄性生育後代的生物?

海馬

在海洋中,生活著一種「馬頭蛇尾」的小型生物,它就是海馬。別看它小,它可是一種純正的食肉動物,什麼海草、海藻它通通不放在眼裡,它的眼裡只有橈足類生物。雖然橈足類生物的體長不足3毫米,但是,這類生物的移動速度可是非常快的,它能夠瞬間移動超過自身體長500倍的距離,按照比例來算,這類生物才是世界上跑得快的生物,正因為如此,橈足類生物才有了「海中獵豹」的稱號。

在海洋中,大多數的小型生物都會吃橈足類生物,但是,真正能夠吃到且有效吃到橈足類生物的卻很少,因為這類生物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水的波動,所以當有生物靠近時,它們會瞬間的「跳走」。但是,這難不倒海馬,海馬長長的口鼻能夠在捕獵時與水平行,這樣在捕獵時,幾乎不會造成水的波動,正因為如此,海馬捕獵橈足類的成功率高達90%以上。

海馬是一種非常懶的生物,除了必要的捕獵,它幾乎都是將尾巴纏在海藻上一動不動的,實在是懶得纏了,就放任自己隨波逐流。

海馬的繁殖方式

繁殖是物種延續的唯一方式,為此,自然界中的生物各顯神通,有的「一夫多妻」,有的幾乎在不停的繁殖。總之,只有繁衍才能讓這種生物在地球上能夠一直存在。

海馬作為一種海洋生物也需要繁殖,而且海馬與大多數的動物一樣是通過兩性繁殖來繁育後代的。不同的是,雌性的海馬並沒有生育能力,而雄性的海馬則擁有了一個大多數雄性生物不具備的器官「育兒袋」,育兒袋就相當於大多數雌性動物的子宮,這裡是孕育生命的地方。正是因為這個特點,雌雄海馬僅通過育兒袋就能分出雌雄。

在繁殖期,雌雄海馬的交媾時間可以持續8個小時,在這個過程中,雌性海馬會將卵細胞排在雄性海馬的育兒袋中,在育兒袋中,會完成卵子與精子的結合形成受精卵,之後,受精卵在育兒袋中發育成幼體,最後,由雄性海馬排出體外。

海馬為什麼會選擇雄性生育這種繁殖方式?

在自然界中生存的生物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趨利避害。在漫長的進化史中,不同生態位中的不同生物演化出了更加適合生存的習性和能力,也就是說海馬繁殖方式也是最適合它們的一種方式,而它們之所以會這麼選擇,有一個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後代的「成活率」。

受精卵在雄性海馬的育兒袋中經過2個月左右的發育成為幼體,隨後會由雄性海馬噴出體外,而每一次噴出的小海馬就有上千條。但是,由於出生的小海馬體型很小,它們的尾巴也沒有能力像成年海馬那樣纏繞在海藻上,所以,許多小海馬就會隨波逐流,有的被衝到岸邊,有的被其他的動物吃掉,最後能存活的不足千分之五。也就是說,海馬努力了幾個月,生了一大堆孩子,結果只有幾隻能存活。這種超低的生存率,顯然是容易導致海馬滅絕的。

於是,海馬們想到的一個絕佳的主意,那就是讓雄性海馬來生育,這樣雌性海馬只需要將發育好的受精卵放在雄性的育兒袋裡就完成了,之後,雌性海馬就有更多的精力來發育卵,之後,再將發育好的卵給其他的雄性,這樣顯然就增加了後代的繁殖率。

總結

海馬之所以讓雄性來繁殖其實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這種方式才能夠讓自己的後代最大化,從而不至於因為後代存活率低而滅絕。

相關焦點

  • 闢謠:自然界中的動物雌性比雄性都要弱小?錯,切勿以偏概全
    許多小夥伴說:自然界中的動物雌性都比雄性要弱小。其實,自然界中雌性動物比雄性動物強大的比比皆是,而且在「女強男弱」的動物中,雄性動物的下場大都不怎麼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列舉以下幾種雌性強於雄性的動物。
  • 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為何大多都是雄性追求雌性?這並不是偶然!
    也就是說,雄性會主動去追求雌性。那麼,在自然界中,為什麼會有這樣奇特的現象呢?為啥不是雌性追求雄性?今天我們一起來分析一下。為什麼是雄性追求雌性?首先,我們來看一看雄性和雌性之間都有哪些區別吧!首先,從生理上來說,雌性和雄性有著本質的區別。
  • 為什麼自然界必須是雄性追求雌性,男性追求女性?反過來不行嗎?
    其實不光人類是這樣,在自然界中所有有性生殖的動物們,在求偶這件事上,雌性都佔據著絕對的主導地位,也就是它們都有權力挑選雄性,而雄性都在主動的追求著雌性。每年的春季是大多數動物交配的季節,在野外我們會看到同類之間的雄性經常會發生爭鬥,打得不可開交,它們多半是為了在雌性面前表現自己,畢竟成王敗寇在此一舉。
  • 雌性都比雄性漂亮?在大自然中是相反
    不僅女性愛比美, 男性也愛比美, 不僅人類愛比美, 動物之間也愛比較誰更加有魅力。 人類之中, 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加的漂亮, 但在自然界中卻是雄性動物比雌性動物美麗多姿。 出現這種現場到底是有著怎麼樣原因在其中呢?每次去動物園, 總是會有大量的遊客圍觀孔雀開屏。 那麼大家是否知道開屏的孔雀是雄性的孔雀呢。
  • 自然界裡,大多雄性比雌性要好看,為何人類女性則比男性漂亮?
    宇宙萬物皆有靈性,世界因為生命而美麗。地球孕育了無數生命,在時間的光輪中,生命也並非一成不變,相反,一切都因為變化而展現出更多的可能性。沒有生物是可以永生的,因而生命的延續一直需要繁衍,在時間的作用下,基因在繁衍的過程中不斷地變化,一切生命也因此不斷地進化著。
  • 除人類之外,大多動物都是雄性更加漂亮,為何獨有人類與之相反?
    誠然,大多數人類在自然界所見的生物中都有雌雄個體差異,一般而言,雄性的特徵要明顯得多,特別是鳥類,如多數雄性鳥的羽毛要比雌性鮮豔得多,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例如會開屏的會顯出豔麗的尾屏是雄性孔雀,長著大大的犄角的是雄性麋鹿,而人類則相反,通常女性要比男性漂亮,這是怎麼回事呢?
  • 動物界卻不是這樣,大多動物雄性比雌性漂亮
    雌性為什麼沒有雄性漂亮?就拿我們比較熟悉的孔雀來說,雄性孔雀擁有非常漂亮的尾巴,但是這漂亮的尾巴首先不能幫助雄性孔雀更好的捕食,反而會因為自己華麗的尾巴而在自然界中暴露自己,更容易被捕食者發現,它的尾巴不僅沒有保護自己,反而可能害了自己,這完全就是反進化論的啊!
  • 獅子和豹子可以雜交產下後代嗎?為什麼?
    由於在自然界中,野生動物,尤其是不同種類的食肉動物之間存在競爭關係,所以,它們一旦碰面,要麼是弱勢一方灰溜溜的逃走,要麼是一場生死大戰,至於對對方有好感,這是完全不存在的事情,所以在野生環境下,是沒有雜交物種產生的。
  • 動物界為什麼雄性比雌性更主動?
    回想下自然的所有動物,在你能想到的所有種類中,在繁殖交配這件事上都是雄性比較主動,是不是這麼回事!雄性在求偶活動中總是用盡渾身的解數,想要獲得雌性的青睞,讓雌性接納自己,然後能夠順利的繁殖後代。這是一個生物的天性,吃飽肚子、甚至是吃的更有營養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活下去,繁殖後代可以讓我們的基因傳遞下去,不至於自己死亡的那天,什麼都沒有留下。所以從生物的天性上來說,雌性和雄性在面對繁殖這件事上都有著同等的需求,不存在誰更主動這麼一說,應該是都主動。
  • 為什麼動物生育後代那麼輕鬆,人類生孩子卻撕心裂肺?
    而且如果一個演員在生育後代時沒有撕心裂肺地喊叫,我們往往會認為她演的不真實。然而動物卻不一樣,無論是家貓還是野生動物,它們在生育後代時,往往會表現得很輕鬆,最多會哼哼叫幾聲,很少會像人類女性這樣撕心裂肺。而且,人類女性在生育後代時,往往需要他人的幫助才能完成生產整個過程。
  • 自然界中每一隻哺乳動物都有繁殖的機會嗎?為什麼?
    繁殖是動物的本能,也是一個物種延續所必備的能力,如果沒有繁衍,即使這個物種再強大,也不過是曇花一現。也就是說,在自然界中,每一種哺乳動物都會繁衍後代。但是,在大自然中,並不是每個哺乳動物都有繁衍的權利。為什麼這麼說呢?
  • 為什麼動物界大多數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卻相反,其原因值得深思
    其實對於動物來說漂不漂亮只在交配時有作用,平時過於豔麗的外表還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獵物,鳥類並不像其他動物一樣為交配大打出手,它們作鬥爭的能力實在有限,而且它們並不能強迫雌性和自己交配,所以要依著雌性來,雌性當然喜歡「帥哥」了,這時長得好看的雄性獲得了交配權,它的基因就這樣流傳了下去,導致後代雄性越來越好看。
  • 動物大多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人類為何會正好相反?和實力有關
    除了孔雀以外,雄性麋鹿的外觀同樣看上去要比雌性麋鹿優雅矯健許多,不僅如此,雄性的麋鹿頭上還長有犄角,而雌性卻沒有。雄獅擁有威風凜凜的「圍脖」和強壯的身姿,雌獅子看上去就普通多了。但是反觀人類,似乎與動物是反過來的,人類的女性往往要比男性漂亮很多,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與動物有這樣大的差別呢?
  • 動物不懂繁衍的意義,卻能不斷生育後代,有誰在操控嗎?
    生命在地球上世代繁衍,才讓地球變得更加有意義。不論是何種生物,都要依靠交配來繁衍後代,目前在地球上生存的物種已經超過了1000多萬,其中有98%的物種都要通過有性繁殖來培育後代。這樣的結合方式更順應自然界的演變規律,也被大部分的生物所接受。人類也是通過這樣的方式生生代代的繁衍,人類的文明才得以延續。
  • 為什麼雌性斑鬣狗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很相似?是雌雄同體嗎?
    斑鬣狗並不是雌雄同體,但雌性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的類似。 斑鬣狗的生殖系統 雌雄同體在哺乳動物之中並不存在,大多數存在於低等生物之間。雌性斑鬣狗雖然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相似,但略微有些區別。
  • 大自然中,為什麼大多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
    你發現沒有,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動物的雄性要麼非常的妖豔、要麼身體上總是會比雌性多一些裝飾特徵,總之它們比雌性看起來要漂亮得多。其中大多數鳥類的雄性就將絢麗的外觀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它們也很擅長炫耀自己的美麗,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可以開屏的雄性孔雀,此屏一開,雌性黯然失色。
  • 什麼動物的後代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而是擁有七種性別?
    就目前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研究來看,大自然中現存物種在870萬(±130萬)左右,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大約有220萬種,而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數量在650萬左右。雖然,遺傳和新陳代謝是所有生物都具備的基本特徵,但它們的繁殖方式卻存在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之分。然而,並非所有物種都只擁有雄性和雌性兩種性別,比如,自然界中還存在著有7種性別的動物,而它們又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呢?
  • 動物可以在不交配的情況下繁殖後代嗎?
    人類的生育方式比較直截了當,但動物的生殖方式就要複雜得多(也有趣得多)。大多數野生動物都需要繁殖後代,但有不少物種無需交配即可生兒育女。這種現象叫做單性生殖。單性生殖是什麼?圖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的過程。動物的繁殖方式分為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兩種。採用有性生殖時,雄性和雌性生物可以產生在基因上獨一無二的後代。
  • 為什麼貓科動物繁衍後代時,叫得撕心裂肺?
    而那裡的皮膚非常薄弱,對疼痛的感知能力很強,因此貓科動物在繁衍過程中會發出撕心裂肺地叫。為了避免雌性在繁衍過程中逃跑,一般雄性會咬住貓咪的後頸肉,我們知道貓科動物的後頸肉一旦被抓住,貓咪就會像是被封印了一樣一動不動。
  •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
    為何雄性動物排尿和生殖都是同一個器官,而雌性動物卻能分開呢?說到物種的進化,可能大多數人首先想到的就是達爾文的《進化論》吧。的確,自從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了《進化論》之後,人類的許多未解之謎都有了答案。比如,第一個人類是怎麼出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