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動物的後代既不是雄性,也不是雌性,而是擁有七種性別?

2020-12-18 悟空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石蘭

在我們人類生活的這個星球上,同時還存在著許多特別的生物。換而言之,地球的生物圈不僅是我們人類的生活家園,更是其他生物的共同棲息地。如果你對生物圈少有涉獵,那麼,它其實就涵蓋了巖石圈表面、大氣圈的底部,以及水圈的大部分空間。從生態系統的角度來說,生物圈無疑就是其最大的構成部分。

就目前的生態學和生物學研究來看,大自然中現存物種在870萬(±130萬)左右,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大約有220萬種,而生活在陸地上的生物數量在650萬左右。雖然,遺傳和新陳代謝是所有生物都具備的基本特徵,但它們的繁殖方式卻存在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之分。然而,並非所有物種都只擁有雄性和雌性兩種性別,比如,自然界中還存在著有7種性別的動物,而它們又是怎麼繁殖後代的呢?

屬於原生生物門纖毛蟲綱的四膜蟲,一定很少有人對這種生物有所了解,它其實是一種主要分布在淡水中的單細胞真核生物。雖然真核生物包含了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動物界和真菌界,但這些生物都無一例外都是由真核細胞所構成。簡而言之,真核生物是一個很大的群體,不管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只要組成生物的細胞擁有細胞核的部分,便是真核生物。

而作為真核生物中的一員,四膜蟲的身體長度一般可以達到50微米左右,外形看上去就像是一個被拉成橢圓狀的梨子,但卻布滿了許多纖毛,這些纖毛的數量達到了數百根,且長度也有4到6微米的樣子,數十條排列整齊的纖毛並不是雜亂無章地分布在身體的各個部位。而四膜蟲渾身長滿纖毛這一特徵,還延續到其身體前端的口器上,只是此處的纖毛只有三組三列。

正是因為早期研究人員通過光學顯微鏡觀察四膜蟲的時候,誤將該結構看成了四列膜狀結構,所以這種生物才有了四膜蟲的名稱。四膜蟲不僅外觀比較特別,在生殖方式上也表現得更為特殊。四膜蟲也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但當其繁殖對進行交配之後,它們所孕育出的後代卻跟父母的性別都有可能不一樣,並且,四膜蟲所擁有的性別達到了七種之多。

不同於人類的後代,一般只有男性和女性這兩個性別。四膜蟲不僅可能擁有的性別較多,而且,其後代的性別完全是隨機性的,這也是它們身體中DNA所表現出的複雜性。而每一隻四膜蟲的性別都被標誌在了它們的細胞核中,就連它們用於繁殖的細胞核也被單獨列出。事實上,四膜蟲的生殖核中並不會一直儲存7中交配型基因,而是在經過之後的一系列過程後淘汰其中的6種基因。

最終被保留的那一個完整的交配型基因,便成為了後代新個體細胞核的一部分,而它的交配模式則完全取決於該新個體細胞核中的基因。實際上,地球上不僅存在著擁有多種性別的生物,甚至還有一些雌雄同體的生物。不得不說,大自然真的很神奇!如果大家有時間,的確可以多了解一些這些方面的信息,新奇的動物世界一定跟我們現有的認知存在很大的不同。

相關焦點

  • 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為何大多都是雄性追求雌性?這並不是偶然!
    無論是人類還是動物,為何大多都是雄性追求雌性?這並不是偶然!俗話說得好:"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在人類的世界中,往往都是男性主動追求女性的。即使是在古代一夫多妻制度下也是如此。其實,不僅是人類,大多數動物都是保留著這一特性。
  • 自然界的動物中,有沒有雄性生育後代的?
    在自然界中,除了雌雄同體、無性繁殖的生物外,其他的生物大都是雌性生育後代的。雌雄同體大家都不陌生,像蚯蚓、蝸牛等動物都是雌雄同體的動物,這類的動物我們不能單純的說是哪一種性別的生育後代,而無性繁殖則是指繁殖方式為出芽生殖、分裂生殖等生殖方式的生物,比如擁有「返老還童」能力的燈塔水母就是靠分裂生殖來繁殖後代的,它們沒有性別可言,自然就不存在哪一種性別生育後代了。除了以上兩大類生物外,也不是所有的其他生物都是雌性繁殖後代的。
  • 動物界卻不是這樣,大多動物雄性比雌性漂亮
    小時候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就是《動物世界》,讓我非常好奇的是,大多數的鳥類中,雌性鳥類就沒有雄性鳥類的羽毛漂亮,雄性鳥類的羽毛非常的華麗,色彩斑斕,但是相比之下的雌性鳥類就顯得暗淡了許多,或者說樸素了許多。明明就是同一個物種,為何兩性之間的外貌差別會如此之大呢?
  • 鳥類是雄性比雌性漂亮嗎?為什麼?
    那麼,鳥類的雌性哪個更漂亮呢?這個問題比較的籠統,因為鳥的種類太多,而且形態各異,所以,並不是所有的鳥都是雌性比雄性漂亮或者雄性比雌性漂亮。比如我們常說的天鵝,它們的雌雄個體除了在體型上稍微有些差異外,外觀是沒有太大區別的。因此,有一部分的鳥雌雄是一樣漂亮的。
  • 雌性都比雄性漂亮?在大自然中是相反
    我們不只比較同性之間誰比誰更加好看漂亮, 我們現在還喜歡和不同於自身性別的對象進行外貌比較。 不僅女性愛比美, 男性也愛比美, 不僅人類愛比美, 動物之間也愛比較誰更加有魅力。 人類之中, 女性普遍比男性更加的漂亮, 但在自然界中卻是雄性動物比雌性動物美麗多姿。 出現這種現場到底是有著怎麼樣原因在其中呢?每次去動物園, 總是會有大量的遊客圍觀孔雀開屏。
  • 小丑魚:尼莫的原型,能從雄性變成雌性,但又不是簡單的雌雄同體
    電影中的主角——小丑魚尼莫(Nemo)和它的父親馬林(Marlin)也成為了動畫電影史上非常經典的動物角色。比較諷刺的是,這部電影傳達了保護海洋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呼聲,但是電影上映並且獲得成功後,卻導致海洋中真實的小丑魚們遭到了大肆捕撈,成為了海洋觀賞魚愛好者們趨之若鶩的新寵,在所有海洋觀賞魚類的貿易總額中佔據了43%。
  • 闢謠:自然界中的動物雌性比雄性都要弱小?錯,切勿以偏概全
    許多小夥伴說:自然界中的動物雌性都比雄性要弱小。其實,自然界中雌性動物比雄性動物強大的比比皆是,而且在「女強男弱」的動物中,雄性動物的下場大都不怎麼好。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簡單的來列舉以下幾種雌性強於雄性的動物。
  • 為什麼雌性斑鬣狗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很相似?是雌雄同體嗎?
    斑鬣狗並不是雌雄同體,但雌性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的類似。 斑鬣狗的生殖系統 雌雄同體在哺乳動物之中並不存在,大多數存在於低等生物之間。雌性斑鬣狗雖然用於繁衍後代的器官和雄性相似,但略微有些區別。
  • 動物界為什麼雄性比雌性更主動?
    回想下自然的所有動物,在你能想到的所有種類中,在繁殖交配這件事上都是雄性比較主動,是不是這麼回事!雄性在求偶活動中總是用盡渾身的解數,想要獲得雌性的青睞,讓雌性接納自己,然後能夠順利的繁殖後代。在地球上任何一個活著的生物,包括人類在內,你覺得每天想的最多的事情是什麼?其實無非兩種,一個是下頓飯在哪裡?吃什麼?一個是繁殖。這是一個生物的天性,吃飽肚子、甚至是吃的更有營養可以讓我們更好的活下去,繁殖後代可以讓我們的基因傳遞下去,不至於自己死亡的那天,什麼都沒有留下。
  • 為什麼有些動物雄性大,有些雌性大,還有些一樣大?
    動物不同性別間的體型有大有小,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所有生物的問題都可以追溯到進化上去,所以我們主要還是得從這個方向尋找答案。首先我們要知道一個事實——雖然動物界決定性別的方式很複雜也很多變,但是總體來說出生的雌雄比例傾向於保持1:1(這其中的機制有機會單獨說)。
  • 世界上最大的雌性貓科動物是什麼?答案並不是唯一的
    野生狀態下最大的雌性貓科動物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中,能夠稱得上最大的就是獅子和老虎了,尤其是近些年由於種種原因最大的貓科動物東北虎體型的縮水,讓非洲獅一些亞種的體型已經與東北虎的體型接近了。根據最先的調查結果顯示,現存雄性野生東北虎的平均體重在195公斤左右,而雄性非洲獅的平均體重在190公斤左右。
  • 為什麼動物界大多數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卻相反,其原因值得深思
    其實對於動物來說漂不漂亮只在交配時有作用,平時過於豔麗的外表還容易成為捕食者的獵物,鳥類並不像其他動物一樣為交配大打出手,它們作鬥爭的能力實在有限,而且它們並不能強迫雌性和自己交配,所以要依著雌性來,雌性當然喜歡「帥哥」了,這時長得好看的雄性獲得了交配權,它的基因就這樣流傳了下去,導致後代雄性越來越好看。
  • 動物大多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人類為何會正好相反?和實力有關
    但是反觀人類,似乎與動物是反過來的,人類的女性往往要比男性漂亮很多,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與動物有這樣大的差別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性選擇所造成的,很多動物因為性別的不同而導致外形的不同,而在自然界中,大多數動物都比較喜歡美麗的顏色和動聽的鳴聲,因此外觀更加鮮豔美麗的雄性、叫聲更加悅耳動聽的雄性、身體更加矯健強壯的雄性會更加受到雌性動物的歡迎。
  • 在動物界,大多雄性比雌性好看?為什麼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呢?
    雖然人類認為的它們「好看」帶有我們的主觀性,不一定代表動物們有相同的想法,但事實證明,雄性展現出的與雌性不同的特徵確實是它們生存繁衍的優勢,完全可以類比人類生活中的「好看」。而在人類中似乎並不是男性比女性更好看,有相關調查表明,大多數人認為女性比男性更好看。這是什麼原因呢?
  • 與人類一樣,雌性哺乳動物也更長壽 平均壽命比雄性高出18.6%
    然而,在動物世界中,也存在著同樣的現象。 3月23日,發表在《美國科學院院刊》(PANS)上的一份研究顯示,研究人員觀察了生活在134個不同地方的101種野生哺乳動物後發現,在60%的情況下,雌性的壽命往往比雄性更長。更令人驚訝的,這些哺乳動物中雌性的平均壽命比雄性的高出18.6%。
  • 很多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大,為何蜜蜂卻是雌性比雄性大?
    細心的朋友都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所熟悉的動物中,一般雄性動物都比雌性都要高大威猛,比如我們人類,一般男性個頭上和體力上都比女性要強,還有我們常見的豬狗牛馬之類的,都存在雄性要比雌性更加強壯的現象。是不是說所有的動物中的雄性都比雌性要強壯是一個不變的真理呢?
  • 大部分動物,都是雄性比雌性漂亮,但為什麼人類卻恰恰相反呢?
    為什麼大部分雄性動物都比雌性更漂亮?你完全可以用稀缺性來理解。鹿群裡的公鹿,都長著巨大的鹿角。甚至,很多鹿角都已經大到誇張的地步。問題是鹿角不僅沒啥用,而且嚴重影響逃生的機會。遇到老虎這種天敵,肯定是鹿角最大的、最先死,不是跑不過老虎而是跑不過同類。
  • 這些動物會轉換性別
    來源:【科技日報】一般情況下,一種動物是什麼性別,那麼它終生都是什麼性別。而轉化性別的能力貌似只有在動漫或者是科幻片中才能看到,但實際上在自然界中有些動物是可以轉化性別的,科學家稱這種現象為序列性雌雄同體。
  • 海馬真的是雄性生的?產卵還得靠雌性,雄海馬只是孵化器
    然而我們從小的認知並不是一個錯誤,小海馬確實是從海馬爸爸的育兒袋裡出生的,但是雄性海馬育兒袋的功能與袋鼠的育兒袋還是有一些區別的。那麼海馬是怎樣一種生物,又是如何將其後代繁育出來的呢?要說雄性海馬與雌性海馬在身體結構上有什麼不同的話,那就是雄性海馬尾部的腹部上有一個育兒囊(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育兒袋)。
  • 大自然中,為什麼大多雄性比雌性漂亮?而人類女性卻比男性漂亮?
    你發現沒有,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動物的雄性要麼非常的妖豔、要麼身體上總是會比雌性多一些裝飾特徵,總之它們比雌性看起來要漂亮得多。其中大多數鳥類的雄性就將絢麗的外觀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它們也很擅長炫耀自己的美麗,我們最熟悉的就是可以開屏的雄性孔雀,此屏一開,雌性黯然失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