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城市環境來說,汽車尾氣是一大汙染源,汽車數量越多汙染就越嚴重,提升尾氣排放標準是積極舉措,我國已經到了「國六」的標準。它的排放標準將更加的嚴格,還會直接淘汰掉那些「老爺車」,可面對國六,經銷商、消費者都有些「怨言」,國六排放讓中國人失去了什麼?
在國六還未全面實施之前,市面上大部分都是國五標準的汽車,對於消費者來說,想要買車就會處於觀望狀態,害怕自己剛買了車就因為排放標準不合格不能上路。可是目前滿足國六排放標準的汽車,又不太敢下手,就怕在技術上不夠成熟,買回去也會後悔,這在一定程度上讓汽車市場降低了活躍度。
對於經銷商來說,國六標準出來之後,也就意味著面向市場的新車,必須要符合國六。如果要實打實的重新研究新車,所耗費的資金、時間都難以預料,最快捷的辦法就是對汽車進行「強制性的改裝」,從表面數據上達到國六標準。
這樣的車型投放到市場,勢必也會有很大的風險。強行的改變汽車的內部結構,導致的問題可能就是油耗增加、汽車動力不盡如人意、排放物減少之後又會增加排氣管的堵塞情況,這樣為了滿足標準推出來的汽車,勢必會對銷量造成影響。目前市面上打著國六排放標準的車銷量並不樂觀,也就側面印證了這一點。
因此國六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車市寒冬」的狀況,消費者不敢買,製造商不想砸重金重新研發,並且國五到國六之間的間隔時間並不長,要是之後又有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出臺,那自己的愛車又能開幾年?因此國六對消費者、製造商都造成了一定影響,讓人們失去了對汽車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