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從街邊小吃到「網紅」食品,小小螺螄粉成為鄉村振興大產業
前段時間,螺螄粉企業負責人韋楊年又喜又憂,喜的是袋裝螺螄粉的銷售非常火爆,平時一天的銷量是25萬袋,現在每天達到了35萬袋;憂的是工人們加班加點為「雙十一」備的貨,還沒到「雙十一」,就賣光了……
11月初,科技日報記者走進廣西柳州螺螄粉產業園,一陣陣螺螄粉獨特的味道撲鼻而來,工人們正在將一箱箱螺螄粉裝上物流車。數據顯示,每日超過200萬袋螺螄粉從這裡出發,發往全國各地。
柳州螺螄粉生產車間。黎寒池攝
小小螺螄粉,撬動大產業。近年來,柳州市魚峰區加速謀劃推進螺螄粉產業升級發展,通過政府扶持、產業獎補、企業推動等措施,促進袋裝螺螄粉產業和米粉、螺螄、酸筍、豆角、腐竹等上遊產業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發展,孕育出帶動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全產業鏈。
產業園區提升帶富能力
生產線開足馬力生產袋裝螺螄粉,工作人員給打包好的螺螄粉貼上發貨單,搬運工人忙著轉運準備發貨的螺螄粉……位於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裡的廣西中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和銷售一片火熱。
「現在沒有庫存,螺螄粉檢驗合格馬上就打包拉走。我們好不容易備了一個月的貨,昨天就清空了。」公司總經理韋楊年說。
2016年,為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魚峰區在洛維工業集中區成立了柳州螺螄粉產業園,讓螺螄粉從路邊餐飲店走進工業園,實現品牌化、標準化、規模化、產業化生產。產業園以「網際網路++」與柳州螺螄粉加工產業相結合為突破口,引導柳州螺螄粉加工業向「產業發展集聚化、生產技術高新化、品種檔次特色化」方向發展,是集產品研發、檢驗、展示、電商、物流、旅遊觀光一體式的示範性食品產業園。
柳州螺螄粉產業園。李燕玲攝
目前,柳州螺螄粉產業園入駐投產企業30家,培育好歡螺、螺霸王、嘻螺會、柳江人家、螺狀元等全國銷量前茅的知名品牌,李子柒、三隻松鼠等網紅品牌螺螄粉均出自柳州螺螄粉產業園。
從街頭小吃到初成產業,螺螄粉產業在魚峰區逐漸壯大。今年1至9月,該產業園8家規上企業工業產值10.42億元,同比增長84.37%。
智慧農業助推農民增收
這幾天,位於魚峰區白沙鎮王眉村的柳州螺螄粉原料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裡,村民們正忙著平整土地,種植油麥菜等蔬菜。
豆角基地。黎寒池攝
「袋裝螺螄粉配料包裡有的基地裡都生產,像豆角、竹筍、木耳、辣椒、螺絲等等,這些原材料主要供應給螺螄粉產業園。」魚峰區農業服務中心主任陳嬌嬌說。
為打通螺螄粉產業數位化轉型「最後一公裡」,魚峰區先後投入1000多萬元,在柳州螺螄粉原料標準化生產示範基地安裝智慧農業系統,推廣害蟲智能化捕捉、無人機飛防作業、節水微噴滴灌系統等柳州螺螄粉大數據平臺智能化技術應用,讓基地農事生產從此告別「靠天吃飯」,輻射帶動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比如,使用節水微噴滴灌系統,一畝地不僅能省水60%,省肥50%,還能增產。」陳嬌嬌說。
目前,示範區基地共5300畝,年產豆角5662噸,辣椒、香蔥、毛木耳配料175噸,竹筍4250噸,螺螄120噸,總產值6052.5萬元,示範基地輻射帶動農民741戶,其中貧困戶450戶,共3014人,人均年增收9000元以上。
在螺螄粉原料生產的帶動下,2019年,魚峰區所有貧困村均實現整體脫貧。
美麗田園扮靚幸福鄉村
在魚峰區,螺螄粉產業在產生經濟效益的同時,生態環境效益也逐漸顯現。
遠處青山疊嶂,近處稻穀飄香,水泥村道乾淨整潔,沿路紅花競相綻放,農家小院黛瓦白牆,村民享受悠閒時光……走進白沙鎮王眉村,猶如步入田園詩畫中,讓人流連忘返。
柳州螺螄粉原料大米基地。黎寒池攝
魚峰區將螺螄粉產業發展與村容村貌提升、鄉村振興發展規劃結合起來,突出現代農業產業特色,打造一體化的螺螄粉示範性園區景觀,提升鄉村風貌。
魚峰區副區長張燕介紹,柳州螺螄粉產業核心示範區持續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建設,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鄉村風貌提升、「美麗魚峰·幸福鄉村」系列活動漸次推進,先後投入4000多萬元打造王眉屯、大旺屯等2個綜合示範村屯,鄉村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均大幅提升。
2019年,王眉村榮獲美麗鄉村博鰲國際峰會「全國百佳旅遊目的地」。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責任編輯:DF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