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生不順時,你必須內心強大!

2020-12-16 水木然

一個人內心強大與否關鍵就在於這個人敢不敢面對現實。

竭盡全力做事情的時候,還能夠因為知天命而節制自我,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內心強大。

1

好心態,決定人生質量

王陽明一生坎坷,直言上書遭宦官劉瑾陷害,差點命喪當場,被貶至瘴毒之地又遭到當地鄉民的排擠,但他的心態一直都很好。

正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王陽明在經歷生死之後看透了很多,龍場的環境雖然艱苦,但卻很安靜自在,他不斷地思考,磨練自己,以至於最終在龍場悟道,創辦了《心學》。

同時他認識到了,無論做什麼都得遵循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也就是「心即理」

正是「龍場所悟」才使得王陽明的心態發生了極大的轉變。

對於官場上的得與失他不再計較,而是花時間去追尋自己生命的意義所在。

對於瘴毒之地的環境他不再抱怨,而是與鄉民們一起,自給自足,努力活好每一天,踏踏實實過自己的生活。

試問如此強大的心態,古今還有幾人?

每個人都會經歷順境和逆境,身處順境不能驕傲自滿,安逸享樂;身處逆境不能自甘墮落,自暴自棄。

順境時學會未雨綢繆,逆境時學會反省自我,如此不忘初心,必定會有迴響。

2

自信心,決定成功與否

王陽明說:「不管人非笑,不管人毀謗,不管人榮辱,任他功夫有進有退。」

議論與被議論,都是人生的常態。既然無法避免,倒不如遵從本心。

王陽明剛創立《心學》時,很多人將其看作異端學說。

但他卻毫不在意,繼續講學,他有信心將心學弘揚光大。

到後來,陽明心學便與程朱理學勢均力敵了!

現實生活中,人們之所以失敗,並非能力不行,而是不夠自信,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事情。

自信是一種力量,更是一種動力。沒有自信心時,感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什麼事都不敢做了。

想要擺脫這種惡性循環,就必須敢於失敗,樹立自信,只有不斷的失敗才能總結出經驗,才能成功。

3

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誰生來就內心強大呢?這都是後天的磨練與積累,慢慢形成的一種氣場。那麼如何讓自己變得更強大?

古人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天時是最為重要的。

內心強大之人能夠耐住一時的寂寞,心懷遠大的志向,對未來有美好的憧憬,他堅信上天自會賜良機的!

除了內心的強大之外,還必須要懂得「三個放下」:

放下懶惰

曾國藩從「天下第一笨人」逆襲為「天下第一完人」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字「勤」。

正所謂「一勤天下無難事」。不論是早起還是寫日記,都是曾國藩勤奮的表現,因此他的成功毋庸置疑!

放下固執

王陽明在龍場悟道時,為了追求真正的道,他為自己打了一具石棺,躺在裡面潛心修道。

正因為他放下生死,破除我執,才悟得正道,創辦了陽明心學。

放下面子

成大事者向來都是能伸能屈之人,例如三國時期的劉備。

當時劉備身為一方領袖,為了招納賢臣,不惜放下面子,放下尊嚴,三顧茅廬來請求諸葛亮出山輔佐他。

最終諸葛亮被他的真誠打動決定出山,這才成就了後來的蜀國。

真正的內心強大,不是困鬥之勇,而是適於時勢臨大難且不懼的聖人之勇。——孔子

人生在世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當你不順時,擁有一顆強大的內心,才能在人生路上越走越遠!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學智慧:修煉不動心,擁有一顆強大內心,世界都為你讓步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不動心」也是陽明心學的一個重要內涵,通俗來說是一種內心的強大,而在修心的境界則是內心不因外事而動,一個人即便外在遭遇了負面情緒,也能夠化解這一些情緒,不讓情緒入自己的心。此心不動,隨心所動,應該是我們學習心學最嚮往的境界了。
  • 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界都為你讓步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王陽明自從掌握心學這麼利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百戰百勝,從未失敗!
  •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如何給人強大的力量?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改變
    王陽明的心學智慧:如何給人強大的力量?從自己的內心深處改變王陽明小的時候也是一個芸芸眾生中最普通的那一個,甚至可以說王陽明都不如大多數人。他五歲的時候還沒有學會說話,12歲才開始讀書,22歲考進士失敗,25歲又重新參加科舉,但是仍然以失敗告終,28歲才步入仕途,35歲就遭人陷害被貶龍場。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沒料到,王陽明又再次生存下來,心學在龍場誕生,從此王陽明從人間地獄走向了萬丈光芒!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有人說,只要能學到王陽明的一半智慧和成就,就非常了不起了!
  • 王陽明:能成大事之人,落魄時懂得這樣改變,讓自己的內心更強大
    在壓力如此大的現代社會,很多人的口頭禪都變成了「道理都明白,卻依然過得很糊塗」,其實這就是因為大家沒有學會跟自己的內心對話,忽略了去了解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想要成就一番事業,內心變得更加強大,那麼建議大家嘗試了解一下王陽明的思想,學著去改變自己。
  • 老祖宗的告誡:人生不順時,做好這兩件事,好運也就不遠了
    「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人生不會一帆風順,當一個人遇到低谷人生不順時,心情很重要,內心的感受,時時刻刻影響著他對人生的看法,對未來命運的決策,所以很多時候,一個人最重要的修煉往往是內心的修煉,內心的強大和沉靜。當一個人,內心不夠強大的時候,面臨生活的艱辛和不順,要學會做好這兩件事。老祖宗的告誡:人生不順時,做好這兩件事,好運也就不遠了。
  • 王陽明:層次高的人,從不追求忙碌,而是學會掌控自己的內心
    但大家也都知道,王陽明的人生並不是一帆風順,甚至有過一段人生低谷,但人生比的其實不是武力,也不是金錢和人脈,而是自己。當你走正道的時候,你一定不會孤單,正道就是一種最強大的吸引力。一個懂得堅持走正道的人,人生一定不會太差。
  • 王陽明:一個人的成就高低,要看他內心的志向,而並非是能力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一個人心中良知皎潔,不為外物所動,「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自然擁有審時度勢的智慧,其戰略眼光也會高人一籌。內心的志向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的根本。
  • 王陽明:在心中立志,人生才能有所及
    王陽明 作為「宋明道學」中,心學一派的代表人物,經常強調個人的主體意識以及主宰精神,王陽明表示,只要心中存在天理,這就是立志,以立志為核心,不忘記這一點,久而久之就能凝聚在天理上,心有立志萬事才能順隨。王陽明說過一句話: 只念念要存天理,即是立志。能不忘乎此,久則自然心中凝聚,猶道家所謂結聖胎也。此天理之念常存,馴至於美大聖神,亦只從此一念存養擴充去耳。
  • 「心若不動,萬事從容」!王陽明「心學」四大智慧,直指當下人生
    看透和超越外在環境,從內心尋求強大的力量之源,這正是王陽明心學的最大價值。每當我們感到壓力很大,生活處處不如意的時候,不妨借鑑王陽明心學的智慧,幫助自己找到幸福。故事就告訴了我們:只有把人做好了,把心擺正了,你周圍的世界也才會真正好起來。窮達不墮,生死不移「人胸中各有個聖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 王陽明:熬是人生最濃的滋味,經歷磨練,人生才是一場完整的修行
    王陽明曾經說過:「人須在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人生在世,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憂喜參半的,都會有過那麼一段非常難熬的日子。王陽明一再告誡弟子,人生在世,不經過磨練就沒有擔當。
  • 王陽明:相由心生,你的外表藏著你的人生之道,你的臉亦是你的命
    一個人的相貌是由內心決定的,內心平和的人慈眉善目,內心恐懼的人常常一臉兇相。我們與人初次見面,在不了解他人品行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觀察他的外貌神情來判斷他的為人。王陽明說:相由心生,你的外表藏著你的人生之道,你的臉就是你的命。
  • 王陽明:一個人的成就高低,要看他內心的志向,而並非只是能力
    王陽明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一個人心中良知皎潔,不為外物所動,「有容乃大,無欲則剛」,自然擁有審時度勢的智慧,其戰略眼光也會高人一籌。內心的志向才是決定一個人是否大有出息的根本。
  • 內心浮躁的根本原因,即在不順時貪慾依然強烈_01
    內心浮躁的根本原因,即在不順時貪慾依然強烈_01 2020-12-10 13:59
  • 王陽明:亦實亦虛的和諧生活,出世與入世的成功人生
    如果深入地了解了王陽明,那麼,你的人生也很可能走入那種出與入,虛與實,理想與現實完美和協地統一,轉換的境界,在個人的選擇和人生路途中,很好地把握自己,過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王陽明,正是那種把自己活得暢快的人。
  • 人生修行:修心學王陽明,修身學曾國藩
    王陽明與曾國藩雖生在不同年代,但對於人生修行的理解如出一轍,都源於儒學體系並結合自身體悟予以延展深化,對當今社會的我們仍有很大借鑑意義。一、修心學王陽明王陽明的學術思想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個人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王陽明「心學」體系。
  • 老祖宗智慧:一個人如果有這2種特點,內心一定很強大,不要小瞧
    生活中的各種挫折、磨難,會練就一個人的強大的內心,會讓一個人更加成熟,更加堅強。為什麼內心強大很重要?因為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克服了內心的憂慮、焦躁、不安、懦弱等不良情緒,我們才能真正成為人生的主宰,活出真正的自我,無怨又無悔。
  • 內心強大心法:真正內心強大的人,不是無所不能,而是無愧於心
    內心有光的人,能讓別人自動靠近他們。那麼什麼是有光的人,這就是內在的良知。 王陽明曾說自己這一輩子所做的任何事情,都是無愧於心,這就是他內在最大的光明。 一個人內心強大也是源於內在光明,內在光明會讓我們懂得做正確的事情比正確的做事更重要。
  • 心理學:心外無物,真正的生活在內心,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我們每個人所看到的世界,都來自我們內心這面鏡子。王陽明大儒也曾說過,心外無物,我們所看到的世界都來自我們內心,而調整好你的內心,你才能變得更為強大。你的世界是什麼樣,你就會有什麼樣的認知,你也會遇到什麼樣的人。每個人看到的世界都反映了自己的內心世界。舉個例子,以前有一個人懷疑鄰居偷了他的斧頭,他看到鄰居越覺得鄰居像偷他東西的賊。而有天他突然找到了自己的斧子,他再來看鄰居,發現一點也不像賊了。所以我們要想內心強大,首先要了解,你所看到的世界都是內心的投影。
  • 王陽明:能克己,知進退,是人生最難的修行!
    王陽明說:「變化氣質,居常無所見,惟當利害、經變故、遭屈辱,平時憤怒者到此能不憤怒、憂惶失措者到此能不憂惶失措,始是能有得力處。」普通人經歷挫折時,所表現的僅僅是「沮喪、憤怒、憂鬱」 真正想控制好感情的,不僅是內心強大,對世界也要保持積極樂觀的思想,每天都要快樂地度過。王陽明心學教導我們「此心不動」,但不能被這一切所左右。像真君子一樣,鼓勵我「無入而不自得」,這也絕不是容易達成的精神領域。為了「此心不動」,不僅自己具有先天性強的定力,而且必須通過後天不斷的練習來強化心靈。